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铭辉 《武警医学》2012,23(5):443-446
主动脉瓣膜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是一种常见老年心脏瓣膜疾病,75岁以上老年人中发病率为4.6%。随着人口的老年化,症状严重的AS患者越来越多,目前尚无药物能延缓这种疾病进展。主动脉球囊扩张,因其长期效果不太理想,主要用于临时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治疗过渡阶段,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aorticvalvereplacement,AVR)的临床效果还比较满意,但一部分患者由于年龄太大,且合并多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手术病死率升高。这种情况下,经导管置入瓣膜支架(transcatheteraorticstent-valveim-plantation,T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逐渐有了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两种国产经导管自膨式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Venus-A、VitaFlow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性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1年7月华中阜外医院采用一代Venus-A瓣膜/VitaFlow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的79例重度A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Venus-A组54例,VitaFlow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和1年随访结果。结果 Venus-A组、VitaFlow组瓣膜植入成功率分别为100%、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6)。VitaFlow组与Venus-A组相比球囊预扩张比例较低(88%比100%)、后扩张比例较高(12%比0)(均P<0.05)。两组患者TAVR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术后1年Venus-A组中量及以上瓣周漏发生较VitaFlow组少(5.8%比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脑卒中、严重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及永久起搏器植入率低(P>0.05)。Venus-A组、VitaFlow组术后30 d无死亡病例,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分别为3.7%、0(P>0.05)。结论 虽然两种自膨胀瓣膜在TAVR治疗重度AS患者术中行球囊预扩张和后扩张比例有差异,但术后近期效果均良好。  相似文献   

3.
正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高危病人3年预后与死亡率的预测因素。方法纳入亚琛(Aachen)367例TAVI病人中76例有双源CT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开胸穿刺心尖经导管植入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自主研制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头,侧开胸小切口显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经22 F输送鞘管将双环状支架送至主动脉瓣上方,利用张开的支架外环准确定位于主动脉瓣窦底,随后扩张球囊释放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术后即刻观察评估实验效果.结果 3头实验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DSA及解剖学评价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位置理想,代替原瓣膜工作.结论 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经心尖途径TAVI术可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一种高风险病人外科人工心瓣置换的替代治疗方式。主动脉根部、主动脉和髂动脉血管成像对于选择合适病人非常重要,但是对比剂会造成一定程度肾功能受损。研究目的在于评价用最小  相似文献   

6.
E.F.C.  Fleury  J.F  Rinaldi  S.  Piato  J.C.V.  Fleury  D.R.  Junior  范璐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09,32(4):409-409
详细了解主动脉根部的几何形状是预测经导管主动脉瓣(TAV)植入产生并发症的先决条件。我们通过CT检查确定主动脉瓣狭窄(AS)病人的冠状动脉开口的位置和主动脉根部的尺寸大小,并将上述值与正常个体的进行比较。研究资料包括经心脏双源CT检查的连续100例主动脉3个瓣重度狭窄的AS病人和连续100例无瓣膜病变病人(作为对照)。测量由主动脉环(AA)到左冠状动脉口(LCO)和到右冠状动脉口(RCO)的距离,测量左冠窦(HLS)和右冠窦的高度(HRS),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前病人的标准与低碘负载的双能量模式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CT血管成像(AICTA)的影像质量与放射剂量。方法 161例病人在  相似文献   

8.
【摘要】 主动脉瓣狭窄(AS)是在解剖层面导致心脏射血受阻、心脏负荷增加以及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全身脏器供血受限的疾病,对患者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主动脉瓣钙化、退变导致AS患者越来越多,针对这类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AS根本治疗是瓣膜置换。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对年轻AS患者耐受性良好,但仍存在创伤大等缺陷,对老年患者风险很高,并发症发生率也很高。微创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是老年AS患者的重要选择。该文就AS,TAVR手术患者、手术入路、人工瓣膜类型选择,术后抗栓策略,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及术后康复治疗等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BAV)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55例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BAV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有患者瓣膜形态、主动脉根部内径(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窦管结合部及升主动脉内径)及其他心内畸形等并发症。对瓣膜进行分型,并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结果 2例患者误诊为BAV,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BAV准确率为96.3%(53/55)。根据Sievers′分型方法将53例BAV患者分为Type0组(n=4)与Type1组(n=49)。Type1组患者可分为Type1 L-R组(n=38)与Type1 R-N组(n=11)。Type1组患者主动脉瓣环、主动脉窦部内径均大于Type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ype1 L-R组患者的主动脉窦部、升主动脉内径均大于Type1 R-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具有无创、可行性强等优点,可准确诊断BAV及其详细情况,瓣膜分型及其他心血管畸形的评估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Duke 大学医学中心1962~1977年44例主动脉狭窄(AS)的胸部平片。44例均经左室—主动脉测压有压差者,同时正、侧位胸片质量良好。男28例,女16例。年龄16~72岁。不包括有轻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它瓣膜病变和分流病例,均无开胸史。按性别、年龄分四个组。按计算的主动脉瓣口面积(AVA)提示AS程度。AVA 正常值为2.5~3.5cm~2,AVA0.5~0.7cm~2为中度AS,AVA≤0.5cm~2为重度AS。左室—主动脉压差峰值(PAG)作为参考,大于50  相似文献   

11.
<正>摘要目的探讨TAVI前使用可变螺距(VHP)CT扫描的有效性及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性能。方法计划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检查的60例病人[(84.4±4.6)岁]进行可变螺距的CT扫描,对比剂的用量为扫描时间×体质量(kg)×0.06 mL。胸部检查使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随后立即进行非心电门控的腹部扫描。分析冠状动脉、主动脉、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CT成像与TAVI/TAVR深度整合,对于术前指导和术后随访均具有重要价值。2019年,国际心血管CT协会发表了《国际心血管CT协会TAVI/TAVR相关CT成像的专家共识》,从检查技术到报告内容,提出了规范化的指南。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评估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前,经CT血管成像(CTA)测量肝上下腔静脉(IVC),在诊断中心静脉压(CVP)升高[右心导管(RHC)评估]以及预测术后1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植入奶嘴形带瓣膜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只,全麻下分离腹主动脉,经腹主动脉穿刺送入加硬导丝至左心室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将预载有奶嘴形支架的20 F输送鞘管的头端送至左心室内,缓慢后撤外鞘,定位准确后释放整个支架,手术后即刻观察实验效果。结果 3只实验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DSA及解剖学评价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位置理想,代替原瓣膜工作。结论 新型奶嘴形主动脉瓣支架经导管植入可行,操作简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高原地区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成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分析2010年9月-2011年8月在我院接收主动脉覆膜支架隔绝治疗的8例(男5例,女3例)巨大PDA成人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年龄19岁~45岁,平均(30.3±9.4)岁,主动脉造影示PDA最窄径为(18~28)mm,平均(21±3) mm.肺动脉收缩平均压(76.6±9.4) mmHg.术后随访(6 ~18)个月,平均(9.8±2.1)个月.结果:8例患者行PDA球囊试封堵,证实为动力性肺动脉高压.8例均隔绝成功,术后造影显示6例动脉导管完全封闭,2例残余少量左向右分流.术后2周超声心动图及大血管CT血管造影(CTA)示残余分流消失,肺动脉收缩压平均(43.5±7.2) mmHg.1例术后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对症治疗后好转.1例出现左侧上肢肌力下降,2周后恢复.结论: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成人巨大PDA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在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的病人中很常见。推荐TAVI术前行CT血管成像,可为病人提供重要信息。评价术前CT检查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术前必须评估主动脉瓣环情况。旨在研究TAVI术前采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与多层螺旋CT(MDCT)测量主动脉瓣环直径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为进行TAVI术前计划,共122例病人[男67例,平均年龄(84±6)岁]进行了MDCT和TEE检查。在TEE检查中,于心脏舒张期长轴位获得主动脉瓣环直径。MDCT影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后,调整至和TEE相应的投影位置进行评估。主要根据动脉瓣钙化的位置进行分类,评价TEE和MDCT所获得主动脉瓣环直径的相关性。另外计算主动脉瓣环的离心率。结果 MDCT测量的主动脉瓣环的平均离心率为0.34±0.17,不同瓣膜钙化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主动脉瓣环直径,MDCT测量的平均值为(24.3±2.1)mm,TEE测量的平均值为(24.0±2.5)mm(P<0.0001)。结论 CT和TEE所测量的主动脉瓣环直径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且不受主动脉瓣钙化类型的影响。此外,CT可显示主动脉瓣环不是圆形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主动脉壁内血红素氧合酶-1(HO-1)活性及一氧化碳(CO)生成的变化及对AS进程的影响,以探讨HO-1/CO系统在AS进程中的作用。方法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胆固醇组:喂饲含1.5%胆固醇饲料;卟啉锌组及血红素组:在予以高胆固醇饮食的同时,分别经腹腔注射氯化血红素(15mg·kg-1·d-1)或锌原卟啉-9(45μmol·kg-1·d-1),共12周。采血测定血脂、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取主动脉,测定CO生成量及HO-1活性,采用油红O染色及图像分析软件检测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胆固醇组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显著增高(P均<0·01),实验结束时主动脉斑块面积达54·00%±4·16%;锌原卟啉-9显著降低了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达61·13%±3·50%;与胆固醇组比较,氯化血红素显著增高了血清TBil水平、主动脉CO生成量及HO-1活性(P均<0·01),主动脉斑块面积仅17·88%±3·01%(P<0·05)。结论HO-1/CO系统具有延缓AS的作用,HO-1活性增高可能是HO-1/CO系统发挥抗AS作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脏外科手术后急性肾衰竭(ARF)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4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行心脏外科手术后发生ARF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1个月~79岁,中位年龄52岁。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0例,瓣膜手术22例,CABG+瓣膜手术4例,主动脉手术14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4例。50例采用床旁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4例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结果 住院期间死亡9例,病死率16.7%,术后开胸探查止血8例,拔管失败4例。9例死亡患者中6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急性呼吸衰竭。采用CRRT及腹膜透析治疗后,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下降明显(P<0.05);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发现出血或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后ARF应早期发现、及时处理,CRRT及腹膜透析是治疗心脏外科手术后ARF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经皮球囊扩张导管技术自1964年由Dotter和Judkins首先应用于周围动脉狭窄处,使阻塞血管再通获得成功。到1977年Gr(?)ntzig将这种导管进行了改革,并将其应用于肾动脉及冠状动脉,从而使部分动脉闭塞的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随着导管工艺及临床操作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成功率及应刑范围更为广泛。1979年Semb等人采用球囊扩张导管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瓣狭窄,使肺动脉与右心室之间的收缩期压力阶差明显缩小,并将此称之为“球囊瓣膜成形术”(Balloon Valvuloplasty)。目前,已开展了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肺动脉狭窄(Pulmonary Artery Stenosis):以及球囊房间隔造口术(Balloon Artriol Septostomy)并收到了明显疗效,避免了部分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