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全程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结果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放置时间3-172 d,机械性静脉炎2例,经治疗好转;导管阻塞2例;导管脱出1例。结论操作者要熟练掌握操作技巧,术前做好置管患者的心理护理,置管后正确维护导管,加强出院指导,这样可以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乳腺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使用效果及相关并发症。方法分别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为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于上腔静脉进行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结果分别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或外周静脉置管患者为6、9、26例,所有患者均成功置管,三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分别为(24.00±2.95)d、(27.17±5.42)d、(145.45±14.45)d,颈内静脉组发生1例置管感染,无一例发生药物渗漏性血管损伤、皮肤损伤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经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留置时间短,平均费用低,长期使用需定期换管,适用于外周静脉插管困难患者,PICC置管保留时间长,通常一次置管可完成乳腺癌术后6次辅助化疗,定期导管护理可减少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PICC置管术在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经济的输液护理.方法 成立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组,开展护士静脉输液理论及实践、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知识的培训;对3年627例不同方式输注化疗液体的患者进行统计.结果 通过对高渗、营养及刺激性化疗药物输液方式的统计,从外周静脉炎/外周静脉渗出发生率、护理服务态度、护士护理技术等三方面得出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对护理服务质量有改善作用.现我科护理管理各项指标均达到100%.结论 通过对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管理,为护理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降低患者输注高渗、营养及刺激性化疗液体的风险,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为患者提供长期化疗、静脉营养及用药的很好途径。昏迷患者因病情重常需静脉输注高浓度或对外周静脉产生较大刺激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大剂量补钾、血制品及高浓度营养物质等,因此,昏迷患者的静脉通路建:藏是临床治疗的基本前提。随着PICC广泛使用,B超引导下耐高压PICC在昏迷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置管过程中由于昏迷患者意识不清,不能主动配合,加之由于重病卧床、肢体水肿等因素,在临床置管中出现导管插入困难、导管异位,严重者置管失败等情况,操作者应积极有效调整管路,有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我院于2012—04至2013—05行昏迷患者PICC置管362例,  相似文献   

5.
西宁地区危重患者PICC置管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PICC置管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治疗及肿瘤患者化疗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方法:是经外周静脉插至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结果:PICC置管方便、安全,易掌握,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结论:PICC置管技术是西宁地区开展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利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肿瘤患者PICC置管常见问题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IIy InsertedcentraI catheter,PICC)由于使用安全方便,并发症相对其他置管发生率低而被患者接受。肿瘤患者化疗周期长、副作用大,由于化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的相继出现,常常给静脉输液带来很大困难。PICC置管完全解决了这一护理难题。现将  相似文献   

7.
PICC导管具有保护外周静脉,避免因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不适,相对传统的CVC,减少穿刺危险性和后遗症,同时它属于非手术置管,是一种安全、有效,易掌握的可由护士操作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1]。  相似文献   

8.
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经上肢的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的隐静脉(新生儿)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高龄患者,可明显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静脉硬化的危险,同时患者可以自由活动,导管维护方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颈内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9.
重度烧伤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PICC是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采用留置PICC导管不仅减少了病人反复外周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保证了肿瘤病人化疗方案有计划、按时、准确无误的进行。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保护了血管,减少了局部组织坏死等不良反应。2006年12月~2007年6月。我科对3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患者出院或治疗间歇期的维护问题,许多医院已经开设了PICC维护门诊。如何保证维护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成为门诊PICC维护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总结我院门诊367例PICC导管护理病例资料,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进行PICC导管维护的患者共367例,其中男性176例,女性191例,年龄33~75(57.4±12.3)岁。肿瘤患者277例,  相似文献   

12.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能减少反复穿刺痛苦等优势,临床中被长期输液、静脉营养和肿瘤化疗等患者广泛接受.但术后也存在感染、静脉炎、导管栓塞和血栓形成等诸多并发症.其中上肢静脉血栓形成是PICC 最严重的并发症,轻者致患肢静脉回流障碍,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单位:陈燕(610083,成都,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肝素封管策略在青海地区血液高凝患者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性堵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1月收住我院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心静脉导管(CVC)置入的47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住我院并给予PICC、CVC导管置入的518例患者...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2007年开展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至今已成功置管260余例,导管留置6d~1年,确保了静脉治疗的顺利进行,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随着置管患者的日益增多,治疗间隙(出院后)的导管维护问题已成为日渐突出的问题,存在患者等候时间长。  相似文献   

15.
骆春林 《西南军医》2016,(2):192-19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中的价值。方法160例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8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8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置管时间等方面的差异性及CRBSI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疾病类型、置管静脉、置管次数及置管时间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RBSI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21.25%)(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明显降低肿瘤患者CRBS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PICC的临床应用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静脉插管的中心导管 (PlCC)是由外周静脉 (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 )穿刺插管 ,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期及长期的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等。[1] 我院外科从 2 0 0 2年 1月~ 12月间共置管 2 0例 ,现将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发生的问题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病人均采用法国美德PLASTIMED公司生产的ENDOCATHPlCC型号 5FR、长度 60cm导管 ,患者为下肢骨折 5例 ,骨盆骨折 1例 ,脉管炎足坏死 2例 ,颈腰椎损伤骨折 3例 ,食管癌 1例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7.
PICC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ization,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由肘前部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沿血管走行最终到达上腔静脉〔1〕。  相似文献   

18.
使用PICC管的患者大多为深静脉营养支持、化疗、危重症等需要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有效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有效的中心静脉通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使用PICC管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张惠珺 《西南军医》2016,(2):189-19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等多种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静脉化疗。化疗药物副作用较大,静脉滴注治疗期间常需辅助使用止吐、护肝降酶等药物,由于药物之间存在配伍禁忌,故临床多需要建立双通道静脉给药途径,这样不但增加静脉负担和患者痛苦程度,且静脉炎发生率也会明显升高,对患者活动也造成一定的限制[1]。我院将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Power PICC)导管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效果较为理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安全可靠、成功率高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长期连续输液治疗、肠外营养及恶性肿瘤的静脉化疗给药。静脉化疗对血管损伤及局部刺激很大,PICC导管可以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及对血管的伤害,恶性肿瘤患者尤为适用[1]。但在PICC导管的留置以及维护期间也会有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就包括导管继发性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