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SEA用于肾移植麻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脊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CESA) 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中的效果,对22 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人,使用脊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A 组) ,并与22 例连续硬膜外阻滞(B 组) 进行比较。结果:A 组麻醉起效快〔T8 阻滞时间(2 .9 ±1 .1) min〕,与B 组〔(9 .0 ±1 .9) min〕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1) ;2 组对循环系统影响相似( P>0 .05) 。A 组病人无1 例主诉术后头痛。结果提示:脊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是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0.75%罗哌卡因硬膜外用于妇产科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72例ASAI-Ⅱ级妇产科手术随机分为两组.I组为0.75%罗哌卡因组(36例)Ⅱ组为0.5%布比卡因组(36例),两组均取腰1-2行硬膜外穿刺,观察两组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镇痛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感觉阻滞达T8的时间。切皮时VAS评分、运动恢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寒颤的发生率Ⅰ组明显比Ⅱ组少(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具有起效时间快,镇痛效果好,运动阻滞恢复早,对循环呼吸的影响小,神经毒性低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66例胃大切手术病人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其中38例用药为1.6%利多卡因合芬太尼5μg/ml,28例单纯应用1.6%利多卡因,结果应用混合液的病人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液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研究了连续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给药法和一点穿刺两点给药法对子宫切除、剖宫产手术的作用;方法:选择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实验组(n=24),采用一点穿刺两点给药法,Ⅱ组为对照组(n=20),采用一点穿刺给药法;结果:麻醉初量每神经节段用药量(ml/节),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局麻药总量(ml/h),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神经节段阻滞数及上界平面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诱导时间对照组显著短于实验组(P〈0.01),骶神经滞数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一点穿刺二点给药法用于子宫切除、剖宫产手术优于一点穿刺给药法。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腔应用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应用吗啡超前镇痛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行腹部手术患69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经硬膜外导管注入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的吗啡2mg,Ⅰ组术毕缝皮瓣,Ⅱ组于术后阻滞消退后,结果两组镇痛作用时间和节段数相仿,镇痛效果优,良率均为100.0%。两组术后48h内镇痛药应用率和恶心、呕吐、瘙羊的发生率相似。尿潴留发生率Ⅰ组为42.1%,Ⅱ组为12.9%(P〈0.05)。结论应用吗啡行超  相似文献   

6.
章成健  陈明华 《医学文选》1999,18(2):137-138
目的比较甘油果糖与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塞(ACI)及抗脑水肿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8例ACI患者随机分组,在同样治疗基础上一组加用10%甘油果糖250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滴;另一组用20%甘露醇250ml,重度1次/6~8h,轻中度1次/12h,静注。结果两组间治疗ACI及抗水肿疗效显著(P<0.05),两组之间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甘油组肾功能损害明显低于甘露醇组(P<0.01)。结论甘油为治疗ACI有效、安全、方便的理想药物,除极需迅速降低颅内压外建议选用。  相似文献   

7.
50例ASA-Ⅰ,Ⅱ级行腰段硬膜外麻醉病人按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碱化组和非碱化组,每组25例,分别注射pH7.19和PH4.97的1.7%利多卡因20ml,动态测记阻滞情况;其中每组随机取6例病人桡动脉穿刺置管,分利于硬膜外注药5.67mg·kg-1后5,10,15、20和40min各取血2ml,测定血中利多卡因浓度。结果:碱化组阻滞显效时间和平面固定时间显著缩短(P<0.001),镇痛完善率和下肢肌松显著提高(P<0.001.P<0.05),加药时间延长(P<0.001);血中药物峰值时间(9.17min)较非碱化组(14.17min)显著提前(P<0.01),但各时间之血药浓度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碱化能明显缩短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诱导时间,增强效果,延长作用时间,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注射丁丙诺啡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81例ASAI~Ⅱ级胆道,胃,乳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三组,术后剧痛时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mg(组I),丁丙诺啡0.075mg(组Ⅱ)0.3mg(组Ⅲ)观察止痛起效时间,持续时间脐带用。结果,组Ⅱ,组Ⅲ止痛起效时间快于组I(P〈0.01);三组止痛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副作用组I明显高于组Ⅱ,组Ⅲ,组Ⅲ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组Ⅲ,提示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本丙诺啡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66例胃大切手术病人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其中38例用药为1.6%利多卡因合芬太尼5μg/ml,28例单纯应用1.6%利多卡因,结果应用混合液的病人抑制内脏牵拉反应、术后镇痛效果优于单纯液组(P<0.05)。  相似文献   

10.
观察42例胸腔手术病人用复合麻醉的优点,随要分成单纯全麻(I级)和硬膜外阻滞加全麻(2组)两组,结果提示,所有病人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诱导期的测量值与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1线在气管插管后,切皮术毕MAP均显著性升高,HR增快,与诱导前和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同时芬太尼和箭毒用量分别较2组高42.9%和41.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围术期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