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β阻滞剂自6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由于第一代β阻滞剂选择性差,副作用多,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第二、三代β阻滞剂中选择性比较强的β_1受体阻滞剂的发现,人们对其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尤其是对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β-阻滞剂在心肌梗塞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AMI患者溶栓治疗中加用β-受体阻滞剂,跟踪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根据得到的间接数据指标判定,在治疗组的患者中,血管再通率达通过直接指标数据判定,治疗组的再通率比对照组要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患者的出血及生存情况的结果通过治疗组比较,有的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发生前,纠治其基础病变或伴随症状,以防发生心肌梗塞或早死,称为“一级预防”。心肌梗塞发生后,治疗目标在于改善存活率,称为“二级预防”。急性心肌梗塞7~14日后,死亡的危险仍在增长,出院后6个月病死率始相对稳定,但仍为非冠心病人群的4~8倍。近年来临床采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村卫生》2018,(22)
目的:研究对房颤患者采用洋地黄类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62例房颤患者为对象,以挂号顺序将其分为A组(31例,采取洋地黄类药物进行治疗)与B组(31例,采取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经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静息及活动时心室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3%,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9%,组间比较数据没有差异(P 0.05);B组患者静息及活动时心室率均优于A组患者(P 0.05)。结论:房颤患者经洋地黄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效果均较为理想,在控制静息及活动时心室率变化方面β受体阻滞剂效果较为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朱瑾瑾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2):115-115
目的:观察钙拮抗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尼群地平,观察组予以阿替洛尔+尼群地平;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的96.7%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和脉压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钙拮抗剂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借鉴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王永刚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7)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通过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C)、心率(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LVEF高于常规组,LVESV、LVEDV、HR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预后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肌梗塞后左室功能异常的预防及其治疗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130021)刘忠铭,卢尔滨急性心肌梗塞后早期治疗左心功能异常及预防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和发展是90年代心血管领域的新课题。1.心肌梗塞后左室重构近年来提出左心室重构(remodel... 相似文献
8.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为了降低病死率,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基础上建议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Ⅰ级,证据级别A).欧洲心脏学会专家共识中指出,在左室功能正常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也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Ⅱa级,证据级别C)[1]. 相似文献
9.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历史及分类
β受体阻滞剂多年来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律失常、高血压和心力衰竭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我国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是0.9%,因缺血或非缺血性心肌病导致的稳定、轻度、中度及重度慢性心力衰竭并存在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患者(NYHAⅡ~Ⅵ级),均需要接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除非存在禁忌证(Ⅰ级,证据级别A)。AMI后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的患者,即使无心力衰竭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选取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病例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实验组仅使用常规抗心衰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84.00%的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差...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表明β-阻滞剂能降低心肌梗塞后心脏猝死(SCD)总死亡率及发病率。本文将我院近年进行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及随访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临床确诊AMI符合下列条件的258例病人,其中男性199... 相似文献
12.
传统观念认为,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剂(简称为8受体阻滞剂)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因此,禁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心力衰竭(简称为心衰)病理生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制也有了新的进展,特别是大量大型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证实,在心衰治疗中积极、稳妥地应用口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目前认为,β受体阻滞剂已成为治疗心衰中的一种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使用针对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12月的50例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全部进行常规治疗,为患者口服或者是实施静脉滴注洋地黄类以及利尿剂药物,观察组患者在没有出现低血压、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窦性心动过缓的前提之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程全部为6个月,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治疗效果并且进行统计。结果在患者用药15 d之后进行心功能检查显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患者的心功能与治疗之前比较获得了显著的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3、6个月之后和治疗15 d之后患者的心功能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75年Waagstein首次报道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临床状况,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功能以来,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结论并不一致,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治疗DCM试验,MDC(大剂量胶囊)显示383例患者用美托洛尔治疗12~18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但与对照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9)[1];1994年在欧洲的比索洛尔治疗心功能不全试验研究(CIBIS)对64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访2 a后,比索洛尔组病死率(16.6%)稍低于对照组(20.9%)[2].这些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病死率的影响不同.现将近年来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合并洋地黄制剂治疗难治心衰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8例难治心衰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顺序划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9)。参照组予以β-受体阻滞剂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洋地黄制剂治疗,对比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患者的症状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参照组患者,差距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93.1%,参照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是75.86%,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率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2例不良反应,参照组患者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距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合并洋地黄制剂治疗难治性心衰,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药物联合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冯伟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4,(12):56-56
目的研究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分析不同分级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1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7%、2级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0.77%,均高于3级(61.90%)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患者用药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级(5.71%)、2级(11.54%)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3级(33.33%)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价值非常高,不过在使用过程中药注重控制药物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8.
19.
由于医疗科学技术的进展,心肌梗塞的患者,早巳能够愉快幸福的再度人生,然而怎样防治再发心梗,梗塞后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已成为医学界和患者密切注视的问题。目前医学界认为要提高心梗病人远期的治愈率,关健在于有效的康复疗法。 ①病人出院前,可采用增加心脏负荷的各种运动试验(二阶梯、仰卧踏车、平板车等)检查心肌梗塞后是否仍存在无痛或有痛性心肌缺血,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情况,并依此确定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