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正锯  王崇国 《人民军医》1998,41(3):164-165
近年来,重组干扰素-α2a被广泛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部分患者可产生干扰素抗体(抗-IFN),从而影响疗效。为探讨抗-IFN与重组干扰素-α2a疗效的关系,我们用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153例,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抗-IFN水平,以期为减少抗-IFN的影响,提高重组干扰素-α2a治疗CHB的疗效提供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选择CHB153例,男115例,女38例;年龄15~45岁。检测HBsAg、HBeAg、HBcAg、anti-HBc-IgM及IgG等均为阳性,且均排除甲型、丙型、丁型、…  相似文献   

2.
王东红 《兵团医学》2013,35(1):53-55
目的探讨甲硝唑泡腾片联合重组人干扰索α-2a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0月8月在我院生育保健普查和两癌普查中确诊为宫颈糜烂患者600例,均予以甲硝唑泡腾片联合重组人干扰索α-2a栓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600例患者中,轻度糜烂总有效率为88.1%,中度糜烂总有效率为85.7%,重度糜烂总有效率为73.9%。轻、中度糜烂治愈率明显高于重度,差异性显著(P<0.05),轻、中度糜烂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泡腾片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且方便又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对解放军302医院2007年~2010年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共5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此51例患者均采取了起始剂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90 μg,皮下注射,1次/周,利巴韦林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利巴韦林(RBV)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C)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科收治的85例C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观察组4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毒学应答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基因Ⅰ型快速病毒学应答率(PVR)(6.5%vs 6.9%)、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61.3%vs 62.1%)、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48.4%vs 51.7%)及非基因Ⅰ型PVR(8.3%vs 15.4%)、EVR(75.0%vs 76.9%)、SVR(66.7%vs69.2%)组间比较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12 w时,观察组AST及TBIL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 w至治疗结束后24 w,观察组ALT、AST、TBIL及GGT恢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EG-IFNα-2a、利巴韦林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促进肝功能恢复,安全可靠,但对病毒学应答指标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淑坤  黄团新 《武警医学》2014,(11):1157-1160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趋势,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抗HCV治疗的标准方案。相当多的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依从性降低,治疗方案调整,甚至中断。为了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笔者将2009-01至2013-01我科44例慢性HCV感染者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terferon alfa-2α,peg IFNα-2a),+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中因严重不良反应而停止或更换治疗方案现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干扰素-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细胞内表达下调的基因,以进一步探讨干扰素-α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将pcDNA3.1(-)-IFN-α以及pcDNA3.1(-)空载体分别转染肝母细胞瘤HepG2细胞系,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pcDNA3.1(-)-IFN-α转染HepG2细胞内表达下调的基因.以pcDNA3.1(-)转染组细胞作为tester,pcDNA3.1(-)-IFN-α转染组作为driver,建立消减文库,随机挑选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得到下调表达的基因.应用RT-PCR技术,进一步证明IFN-α对Hsp90的下调表达作用关系.结果 成功构建了IFN-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表达下调的cDNA消减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克隆,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得到下调表达的基因有:铁蛋白,热休克蛋白90,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1,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β,信号序列受体β(SSR2),组织因子路径抑制子,RAD23同源物B.RT-PCR进一步表明,IFN-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HepG2细胞内Hsp90 mRNA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pcDNA3.1(-)-IFN-α转染的HepG2细胞内表达下调的cDNA消减文库,并筛选出下调表达基因,半定量RT-PCR表明IFN-α对Hsp90 mRNA具有下调表达作用.为进一步阐明IFN-α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a(rIFNα-2a)口含片剂对豚鼠口腔黏膜及内脏器官的毒性作用。方法设试验组、赋形剂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用6只豚鼠,试验组口含rIFNα-2a片剂(300 IU/片),1片/d,含5~7min,连续含服6 d。赋形剂组口含乳糖颗粒片剂(0.15 g/片),方法同上。空白对照组未含任何物质。临床观察6 d后全部活杀。剖检口腔黏膜、咽部黏膜及内脏等器官,10%甲醇液固定,常规病理制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试验组与赋形剂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组织病理学所见相似,均未见明显毒性病理损伤。结论rIFNα-2a口含片剂对豚鼠口腔黏膜及内脏器官均未见明显毒性作用,证实rIFNα-2a口含片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丙肝肝硬化患者在并发症消除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感染病分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行脾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2周进行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HCVⅠ型48周,HCVⅡ型24周)。比较患者脾切除术前、术后12周、治疗后第24周血常规、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及Child-Pugh评分情况;比较HCVⅠ型和HCVⅡ型患者的病毒学、生化学应答情况,以及随访24周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在脾切除术后12周显著高于术前,但在治疗后第24周出现显著下降;ALT和Child-Pugh评分在脾切除术后12周和治疗后第24周逐渐下降;白蛋白在脾切除术后12周和治疗后第24周逐渐上升。HCVⅡ型患者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早期生化学应答率、疗程结束时ALT复常率、疗程结束时HCV-RNA转阴率及ALT持续复常率显著高于HCVⅠ型患者,ALT复常平均天数显著低于HCVⅠ型患者(P<0.05)。结论失代偿期HCV肝硬化患者在并发症消除后,采用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较好,同时,HCVⅡ型的应答率优于HCVⅠ型,可延缓进展成为肝功能衰竭和肝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干扰素α-1b(IFNα-1b)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1b(PEGIFNα-1b)抑制荷HepG-2裸鼠肿瘤形成的效果。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G-2细胞接种于BALB/c雄性裸鼠背部皮下制备荷瘤动物模型。接种后14d按肿瘤大小将荷HepG-2瘤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PEGIFNα-1b组和IFNα-1b组3组,均连续5周皮下注射,每周1次。用电子数显卡尺测量肿瘤体积,第5周末全身麻醉处死裸鼠后测量体重、肿瘤体积和重量。结果观察期内PEGIFNα-1b和IFNα-1b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达56%和42%,未见其对荷瘤鼠体重有明显影响。结论PEGIFNα-1b对裸鼠体内HepG-2肿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人源抗HBsAg dsFv抗体靶向干扰素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抗体靶向干扰素的重组表达质粒pEE14.1-dsFvαpr+,并在真核细胞中验证重组质粒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将dsFv抗体重链基因与带正电荷的DNA负载区基因融合,并在抗体轻链α干扰素融合基因3′端连入6×His标签。先在过渡载体pCI-GPI中实现轻、重链复合基因的连接,然后连入pEE14.1中,最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E14.1-dsFvαpr+。将重组质粒LipofectamineTM2000瞬时转染到CHO-K1细胞,采用RT-PCR、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目的基因的表达。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与设计完全一致。RT-PCR结果显示只有重组质粒转染后的细胞能够扩增出1700bp的目的条带,ELISA检测瞬时转染细胞上清α干扰素的浓度约为1.1ng/ml,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重组质粒在转染细胞上清中获得表达。结论实现了抗体靶向干扰素在单一质粒中的高效表达,通过对表达蛋白的电性改造有利于后期治疗慢性乙肝的抗体靶向纳米粒药物的研制。  相似文献   

12.
人IL2/GMCSF融合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PCR技术,构建与克隆了IL2/GMCSF融合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该融合基因的克隆成功,为表达具有IL2、GMCSF双功能活性的新型融合蛋白,以及发现细胞因子的新生物学功能等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TIG2基因在肺癌细胞中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IG2基因在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RT-PCR法检测TIG2基因在肺癌和正常肺细胞中表达变化,用CpG岛预测软件分析TIG2基因启动子和第一外显子区域CpG岛分布,用甲基化特异PCR法(MSP)检测TIG2基因甲基化.用RT-PCR法检测去甲基化试剂作用后TIG2基因的表达.结果 正常肺细胞和癌旁正常组织中TIG2mRNA呈高表达,而肺癌细胞系和组织中低表达或沉默.TIG2基因的启动子和(或)第一外显子区域存在典型的CpG岛.在肺癌细胞系均发生TIG2甲基化,肺癌组织中常发生甲基化,而肺癌旁组织中未见甲基化.去甲基化试剂作用后TIG2基因恢复表达.5-氮-2'-脱氧胞苷浓度越高,TIG2mRNA表达的强度越大.结论 甲基化是导致TIG2基因转录沉默的重要机制,TIG2可能是一种新的肺癌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人中性粒细胞多肽1(HNP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探讨HNP1基因工程生产的可能性奠定基础。方法 从健康人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HNPl基因cDNA片段,将纯化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经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证,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中.用脂质体转染CA3S-7细胞,用BA-ELISA法检测转染细胞上清中HNP1的表达。结果 从人中性粒细胞中克隆出人HNP1基因,经测序分析与GenBank公布的人HNP1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并在COS-7细胞中获高效瞬时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5-His-TOPO/HNP1,为后续哺乳动物工程细胞株的建立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编码肿瘤相关抗原MART-1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His-MART-1融合蛋白,并对蛋白进行纯化和免疫原性鉴定。方法采用PCR法扩增编码MART-1的基因片段,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含有His标签的pET-28b原核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并进行脱盐,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通过ELISA法检测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的His-MART-1融合蛋白对特异性CD4+T细胞的刺激作用。结果重组质粒经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证明载体构建成功。His-MART-1融合蛋白经表达纯化后,分子量约13kD,与预期值相符。Western blotting证实该融合蛋白可与抗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His-MART-1融合蛋白经树突状细胞提呈后能刺激MART-1特异性CD4+T细胞分泌IFN-γ。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MART-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b-MART-1,表达及纯化获得该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pSUPER-ARPC2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验证ARPC2基因表达是否受到抑制。方法 设计特异性针对ARPC2基因的寡核苷酸序列,退火后利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SUPER basic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转染HEK293细胞,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RPC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构建的pSUPER-ARPC2载体导入HEK293细胞时,ARPC2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蛋白合成减少。结论 成功构建了ARPC2的RNAi表达载体,并证实其能对ARPC2基因的表达产生抑制作用,为进一步研究ARPC2的生理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基因稳定沉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tn-siRNA B/MEF241中,研究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在多效生长因子对Schlafen2(Slfn2)基因负性调控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用Ptn-siRNA B/MEF241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对照NC细胞不同时间,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NC细胞中Slfn2表达水平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性PTN因子(终浓度50 ng/μl)作用对Ptn沉默细胞内IL-1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别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和IL-1α中和抗体阻断IL-1的作用通路,检测Ptn稳定沉默细胞中Slfn2基因表达变化.结果:Ptn沉默细胞培养液可以诱导对照细胞Slfn2表达;外源性PTN能抑制沉默细胞中IL-1α和IL-1f6的表达;IL-1受体拮抗剂(rhIL-1ra) 和IL-1α中和抗体可抑制Ptn沉默细胞中Slfn2表达.结论:Ptn可能部分通过分泌性的细胞因子间接调控Slfn2基因表达,并且鉴定出在此调控过程中IL-1家族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8.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 (MEC) of the lacrimal gland (LG) is a rare entity. A 47-year-old woman was aware of periorbital swelling for 3 months. At presentation, the patient showed periorbital swelling in the right eye. CT scan showed an isodense mass in the anterior superolateral part of the orbit. MRI delineated the mass as enhancing, extra-conal tumor appearing isointense on T1-weighted sequences, and to be of mixed intensity on T2-weighted sequences. The tumor was totally resected. Microscopically, the tumor tissue was comprised of squamous, epithelioid cells, and cells with plump and clear cytoplasm. Necrosis, neural invasion, or mitotic figures were not observe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revealed intense staining for cytokeratin 7. A subset of the cells was positively stained with periodic acid–Schiff and mucicarmine stains.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he CRTC1-MAML2 fusion. The CRTC1-MAML2 fusion may be a useful indicator for the prognosis and planning of adjuvant therapy.  相似文献   

19.
已构建好的白细胞介素2-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2-GMCSF)融合基因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进行热诱导表达条件的研究.工程菌在30℃培养活化至OD600nm=0.5±0.1时,融合蛋白的表达率最为稳定;而后转为42℃热诱导4±0.5h,蛋白表达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人类新基因内皮高表达脂多糖相关因子1(EOLA1)特异性的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并初步验证其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GFP)-EOLA1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EGFP-N2/EOLA1,并转染人ECV304细胞株,G418压力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针对靶基因EOLA1,设计靶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插入pSlincer3.1/H1质粒。转染重组质粒到稳定表达GFP-EOLA1融合蛋白的ECV304细胞,通过观察转染细胞绿色荧光的强弱和Westem blot实验检测靶基因的抑制情况。结果 获得了稳定表达GFP-EOLA1融合蛋白的细胞株,构建的小RNA干扰质粒siEOLA1能够抑制靶基因EOLA1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针对EOLA1基因的siRNA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