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应激性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208例在体外循环下行瓣膜成形术和/或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及需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冠心病患者及需行心脏矫治术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给予常规治疗,埃索美拉唑组112例,术前给予口服埃索美拉唑片40 mg/d,1 w;术中静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40 mg,1次/d;术后静注埃索美拉唑注射液40 mg/d,3 d;分别于术前测大便OB试验1次,术后4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结果:埃索美拉唑组手术后4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分别为6.01±0.64,6.32±0.59及6.58±0.39,而对照组手术后4 h、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测胃黏膜pH值(pHi)分别为3.21±0.22,3.67±0.34及3.43±0.41,与对照组比较,埃索美拉唑组pH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可预防CPB心脏手术应激性溃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右丙亚胺(Dexrazoxane,DEX)对早/中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术后表阿霉素(EPI)辅助化疗时的心脏保护作用.方法 随机将来我院治疗的早/中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EPI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观察组在EPI为主的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DEX(DEX∶ EPI=10∶ 1),在第1次应用EPI时即给予DEX.采用心肌钙蛋白T(cTnt)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监测治疗前、治疗第1和第3个周期、治疗完成时、完成后半年、1年和2年的心脏功能状态,同时观察治疗的非心脏毒性.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ECOG评分和分期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EPI治疗第1个周期开始cTnt明显上升,到治疗结束时达到最高,直到治疗后2年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加用DEX组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cTnt水平都较低;而LVEF在两组的各个治疗阶段水平都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非心脏副反应没有差异.结论 EPI从第1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加用DEX可以降低这种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房间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 69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Ⅰ导联或aVL导联或V1导联P波时限及形态,分为:房间阻滞组(17例)、房间传导正常组(52例).术后1、3、6、12个月随访,复查超声心动图(UCG)及24 h动态心电图(DCG),并根据患者术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决定是否接受超声指导下起搏器优化.结果 与房间传导正常组相比,房间阻滞组新发房颤率(41.1%对11.5%,P=0.012)明显增高,而且大多数患者在术后早期(术后1周)即出现新发房颤.此外,房间阻滞组超声指导下起搏器优化率(41.1%对11.5%,P=0.012)也明显增高,并且需要更长的AV/PV间期.结论 房间阻滞增加CRT-D术后新发房颤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强口咽部护理在心脏术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行心脏手术并术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9)和对照组(n=28),观察组采用牙膏刷洗加0.9%氯化钠溶液冲洗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的体温、白细胞计数和VAP发生率。结果术后第3天对照组体温37.26℃±0.81℃明显高于观察组36.37℃±0.75℃,对照组患者术后第2、3天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7.58±1.04)×109/L,(8.29±1.26)×109/L)]明显高于同期的观察组[(6.97±0.96)×109/L,(7.23±0.98)×109/L)],对照组患者VAP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8.6%vs.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口咽部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PCI后炎性因子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AMI合并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IABP行PCI)和对照组48例(直接行PCI);分别测定入院时以及第1、7天的sCD40L水平;比较2组PCI术后1周、3个月的LVEF,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治疗组第1、7天的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19±0.39)μg/Lvs(3.51±0.42)μg/L,(2.98±0.34)μg/Lvs(3.12±0.41)μg/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1周、3个月的LVEF较对照组明显改善[(36.11±6.31)%vs(30.26±5.48)%,(44.69±5.02)%vs(41.52±4.17)%,P<0.05)];而2组术后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急诊PCI术前采用IABP辅助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术后sCD40L水平,能有效地改善左心室功能,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王培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148-3150
目的探讨含磷酸肌酸心肌极化液对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90例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极化液组(对照组)和含磷酸肌酸极化液组(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心脏指数变化和术后恢复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心脏复跳率(89%)、术后24 h的心脏指数(2.72±0.5)、射血分数〔(60.1±8.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19.64±7.61)U/L〕,肌钙蛋白I〔(0.75±0.36)ng/ml〕,心律失常发生率(35.3%),术后24 h酸中毒发生率(12.3%)均较对照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36.18±8.21)U/L〕,肌钙蛋白I〔(1.45±0.89)ng/ml〕,心律失常发生率(59.8%),术后24 h酸中毒发生率(21.2%)明显下降(P<0.05);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瓣膜置换术前后应用含磷酸肌酸极化液有显著保护心肌的作用,并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前后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的变化,探讨CysC变化水平是否能反映CRT植入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善程度.方法 对本院16例植入CRT/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时间均>6个月,平均随访(20.08±12.78)个月.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有效定义为术后左心室收缩末容积缩小≥15%.结果 16例中有效10例(62.5%).有效组术后CysC水平明显降低[(1.54±0.38)对(1.22±0.29) P<0.05];与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CysC在CRT术后1个月即出现明显变化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术后各个时间点随访参数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有效组术后6个月相关参数均明显优于无效组,但只有CysC在术后1个月即与无效组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时间延长,其差异越明显.随访时间≥6个月时,CysC水平的降低幅度(△Cys C%)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缩小幅度(△LVEDV%)呈线性相关(R2=0.792,P<0.05);无效组术后CysC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ysC水平的变化与△LYEDV%无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 血清CysC是一个有效地、较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指标能更早的、可以常规用来监测CRT对于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指标,可以更好地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饮水法治疗心脏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4月收治的心脏介入术患者38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9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水化治疗,观察组予以强化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两组造影前血清肌酐水平和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后第3天和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水化治疗对心脏介入术后造影剂相关性肾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心脏肥大细胞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心脏肥大细胞在心肌梗死心室重构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左前降支建立雄性SD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前5天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6),心肌梗死模型组(n=8),肥大细胞稳定剂色甘酸钠治疗组(n=7)。术前3天及术后2周和4周行心脏超声检测心功能。术后4周称取左心室、右心室湿重/体重,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甲苯胺蓝法检测肥大细胞密度。结果心肌梗死后第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下降(P<0.01)。虽然模型组和治疗组心脏扩大,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心肌梗死后第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EDV)明显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ED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LVEF明显增加(P<0.01),左心室肥厚指数下降(P<0.05),心外膜(主要是梗死区)肥大细胞密度明显下降(P<0.01)。且肥大细胞密度与LVEF呈负相关(P<0.01),与左心室肥厚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肥大细胞直接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的心室重构。肥大细胞脱颗粒的长期抑制明显提高心脏的心搏量,减轻左心室心肌肥厚,进而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心脏直视下行盐水冲洗射频消融仿改良迷宫Ⅲ手术(IRFMM)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63例心脏瓣膜病合并持续性房颤病例,其中31例行瓣膜置换同期行IRFMM手术治疗房颤(治疗组),32例行瓣膜置换而未同期行IRFMM术(对照组)的治疗结果和早期随访资料.结果 治疗组18例术后立即恢复窦性心律,3例术后使用临时起搏器,于术后5 d内恢复窦性心律,7例术后由交界区心律转为窦性心律,3例仍为房颤.术后随访2~19个月,出院时90.3%(28/31)为窦性心律,随访半年以上91.3%(21/23)维持窦性心律,随访1年以上85.7%(12/14)维持窦性心律.对照组术后仅3例短暂转复为窦性心律,出院时全转为房颤.32例随访2~19个月,未转为窦性心律者,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美敦力公司Cardioblate盐水冲洗射频消融系统代替切割、冷冻施行迷宫术治疗房颤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心肌细胞自噬是如何变化的。方法:8~10周的雄性C57BL/6小鼠,体重控制在24~26g,经主动脉缩窄(AB)构建心肌肥厚模型,分别于不同时间点(0天、1周、3周、4周及8周)运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功能;Western blot检测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比值、beclin-1及P62蛋白水平;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结果:AB术后第1周,心脏组织中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下降(P0.05),心脏组织中p62表达水平升高(P0.05),这种变化一直持续到术后3周(P0.05);但在第4周时,LC3B-Ⅱ/GAPDH比值在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中无明显差异,而手术组心脏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量较非手术组高;而术后第8周时,LC3B-Ⅱ/GAPDH及beclin-1的表达均升高(P0.05),p62明显降低(P0.05)。此外,运用电子显微镜检测心脏组织中自噬小体数量,发现AB术后3周内自噬小体减少,第4周时,自噬小体数量开始增多,第8周时明显增多。结论:心肌肥厚过程中,自噬水平下降;AB术后第4周,心功能逐步由代偿转变为失代偿,而在心力衰竭时,心脏组织中自噬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婴儿或儿童细菌性心内膜炎并发乏氏窦瘤极其少见。本例女婴系第5胎第5产,妊娠38周。新生儿体重2.9kg,闻及心脏杂音。生后第1天因回肠闭锁而修补吻合。术后中央静脉留置插管以便长时间供给营养。生后第7周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腋下体温38.5℃,胸片示心脏肥大,转来诊治。患儿体重4.0kg,无青紫。胸骨右缘第2肋间闻及粗糙的收缩期喷射样杂音(3/6级),收缩早期最响,止于收缩中期。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及高调舒张早期杂音(2/4级)。扪诊肝肋下5cm,脾肋下2cm。血色素6.6g/dl,红细胞压积20.5%,白细胞20800/mm~3,血沉12mm(1hr末)。连续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被动抬腿实验(PLR)评估容量反应性对心脏术后患者的补液指导。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在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心脏术后患者50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在有补液指证的条件下,治疗组通过被动抬腿评估容量反应性存在时给予补液;对照组按照维持中心静脉压(CVP)612 mmHg的原则给予补液。结果两组在术后0 h乳酸(LAC)及脑钠肽(BN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 LAC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24 h治疗组LAC、BN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LR指导下补液能明显降低心脏术后患者12、24 h的乳酸和脑钠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左室不同起搏部位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患者术后短期(1周及6个月)疗效的影响。方法入选成功行CRT/D手术,且相关观察数据完整患者共36例。分析术中左室电极植入情况,左室起搏部位根据左室电极末端左前斜45度时的投影结合其相应心脏静脉的部位确定,分为靠近间隔部组(A组)和游离壁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常规心脏超声变化,随访6个月CRT/D临床应答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明显提高;与A组相比,B组对心脏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左房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二尖瓣返流情况仅在B组有所改善。术后随访6个月,35例有应答,B组中1例无应答,两组术后6个月无应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别。结论 CRT/D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短期内即可使患者获益。左室电极位于游离壁可以更好的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病人血糖、血清甲状腺激素变化规律,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的心脏术后病人根据是否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MODS和非MODS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52例病人入ICU后第1d及第2d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记录病人入ICU室的血糖值和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II(APACHE-II)的分值。结果:两组病人血清游离T3(FT3)水平迅速下降(P<0.01),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达(18.13±3.82)mmol/L;MODS组变化较非MODS组显著(P<0.05)。结论:(1)心脏术后病人发生高血糖,且与MODS相关;(2)心脏术后危重症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围术期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45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 ,检测术前、术后 1天、3天、7天和 14天的血清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T淋巴细胞总数 )、CD4(辅助 T淋巴细胞 )、CD8(抑制 T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 NK)活性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术后第 1、3天血清 CD3、CD4、CD8活性明显降低 ,CD4/ CD8比值下降 ,NK细胞活性增强 ;免疫球蛋白均较术前降低。术后 7至 14天逐步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对患者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不良影响 ,临床应采取相应措施 ,改善术后病人免疫机能 ,预防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17.
辛伐他汀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兔模型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兔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白兔分为4组,每组6只,第1、第2、第3组通过破坏主动脉瓣和缩窄腹主动脉,增加左心室前、后负荷,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第1组:心力衰竭对照组;第2组:心力衰竭早干预组,术后每天给予辛伐他汀5 mg/kg灌胃,观察6周;第3组:心力衰竭晚干预组,手术4周后每天给予辛伐他汀5 mg/kg灌胃,观察4周;第4组为假手术组.各组术后及观察结束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肌细胞肥大情况;计算各组凋亡指数.结果早干预组室间隔厚度(LVS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I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期内径(LVIDs)、心脏重量、左心室重量、心脏/体重、左心室/体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心力衰竭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长轴缩短率(FS)显著高于心力衰竭对照组.晚干预组LVSd、LVIDs、心脏重量、左心室重量、心脏/体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低于心力衰竭对照组;EF、FS显著高于心力衰竭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干预可抑制慢性心力衰竭兔心脏扩张、室壁增厚、心肌细胞调亡,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报告1例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ALCAPA)患儿心脏术后休克(PCS)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成功的案例及文献复习。方法 对2017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例诊断为ALCAPA并行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矫治术及ECMO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文献回顾及前景展望。结果 4个月大男孩,因“生长发育迟缓4个月,咳嗽4天”入院,入院后予以强心,利尿,控制肺部炎症等治疗,完善心脏超声及CTA,确诊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在体外循环下行“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矫治术”,术后出现反复室颤,心脏衰竭,休克,无法撤离体外循环,遂行ECMO治疗(左心耳及右心耳插管引流;升主动脉插管灌注)。生命体征平稳后逐渐下调ECMO流量,于术后第8天撤离ECMO (LVEF 37%),术后第29天出院(LVEF 50%)。结论 尽早发现并及时手术处理对ALCAPA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ECMO用于治疗儿童心脏术后休克呈增加趋势,ECMO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实施,小儿多学科协作的ECMO管控模式有助于总体成功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一周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目的:评价康复运动训练对冠心病患者PTCA术后1周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4例成功进行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康复治疗组实施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患者术前1 d,术后第1、3、5、7 d每日定时测定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PTCA术后第1、3 d无显著差异,术后第5 d及第7 d康复治疗组患者的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MCF)及左室总泵力(TPF)均有显著提高(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肌耗氧量(M VO)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康复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心脏的泵血功能和心血管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移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方法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8例患者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其中扩张型心肌病7例,肥厚型心肌病1例。采用标准原位心脏移植手术1例,双腔静脉吻合法原位心脏移植手术7例。4例术前存在中度肺动脉高压,NO吸入等措施降肺动脉压力。抗排异治疗采用环孢素A(CsA)+皮质激素(Pred)+骁悉(MMF)三联方案。结果手术均获成功,1例术后第9天出现急性排异反应,给予大剂量泼尼松龙冲击治疗3d缓解;1例术后第3天出现肾功能衰竭,给予血液透析治疗;1例于术后35天死于肾功能衰竭及抗排异药物神经毒性反应,其余病例心功能恢复至Ⅰ ̄Ⅱ级。术后5例已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严格掌握受体适应证、供体的心脏保护、合适的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患者管理,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