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生肌化瘀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系统验证生肌化瘀方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疗效 ,观察了臁疮患者 61例 ,将病人随机分成生肌化瘀方组和生肌方组 ,通过观察溃疡表面色泽、渗液量、新生肉芽组织、新生上皮组织、创面愈合后瘢痕面积 ,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生肌化瘀方疗效优于生肌方组 (P<0 .0 5)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并能够减少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2.
3.
中药熏洗疗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慢性溃疡属中医学"臁疮"范畴,运用中医药愈创已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外治法更以易于操作、疗效直接等特点被广为运用。近年来,或秉承古旨,或有所发扬,以中药复方或单味药外治皮肤溃疡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果。但运用中药熏洗疗法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不为多见,本文对中药熏洗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概况加以综述,提出目前熏洗疗法的优势、特点及尚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方外用对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溃疡(VLU)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0例气虚血瘀型VL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及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组术后于溃疡处外用活血生肌方纱条包扎,对照组术后于溃疡处外用凡士林纱条包扎,每2 d换药1次,连续4周。于治疗前(术后)及治疗1、2、3、4周后测定2组患者溃疡面积计算溃疡愈合率,进行溃疡创面症状(肿胀程度、疼痛程度、脓液量、创周肤温、创面气味、肉芽颜色)评分,取溃疡创面肉芽组织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疗程结束后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组间比较,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3、4周后2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本组前1周时(P< 0.01),且治疗组愈合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1)。治疗后各时期2组患者溃疡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逐渐上升(P< 0.01),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1)。治疗1周后2组患者创面肤温、创面气味、肉芽颜色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2、3、4周后2组患者各项溃疡创面症状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上述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P< 0.05,P< 0.01),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结论:活血生肌方外用可促进VLU愈合,持续改善VLU症状,并提高溃疡创面肉芽组织VEGF、VEGFR-2表达的水平,促进新鲜肉芽组织形成,进一步加快溃疡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 ,中医称之为胸痹。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常见于中老年人。在各种症型的胸痹中 ,以气虚血瘀型为多。现将补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胸痹之体会 ,介绍如下 :1 气虚血瘀型胸痹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闷、气短 ,动则甚 ,心前区隐痛或刺痛 ,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 ,入夜尤甚 ,或多汗、心悸、心慌、舌紫暗 ,有瘀斑或瘀点 ,舌体胖大 ,脉沉细或结代。2 气虚血瘀型胸痹成因气虚血瘀的成因不外两种 :其一 ,久病不愈致气虚血瘀 ;其二 ,中老年人本身生理性衰老是患各种疾病的温床。研究表明 :中老年纤维蛋白原的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使全血…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芪龙祛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曲张2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来自于本院中医外科自2007年9月初至2008年7月中旬门诊病人,共40例随机分2组。治疗组21例:男11例,女10例;年龄40~87岁,平均年龄66岁;病程4个月至35年,平均病程63个月。对照组19例:男7例,女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4周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创面面积、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的创面肉芽生长状况、创面面积、疼痛评分、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降低,且组间进行对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4周后的日常生活影响、局部症状、主观感受评分均升高,且组间进行对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两组间治疗4周后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肌玉红膏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创面愈合,减轻疼痛,下调炎性因子指标表达水平,提升临床疗效,且生活质量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燥湿方熏洗治疗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效果及对炎症因子、相关生长因子
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8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9例。2组均行低位肛周脓肿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高锰酸钾坐浴治疗,治疗组给予清热解毒燥湿方熏洗治疗,2组均治疗
2 周。比较2组术后创面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相关生长因子,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83.05%(P<0.05);治疗组创面腐
肉脱离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介素-6(IL-6)、
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各炎症因子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各相关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清
热解毒燥湿方熏洗治疗能够提高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速度,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相关生长因子水平与治
疗效果,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相同西药治疗的基础,配合口服益气活血方治疗,4周后,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心功能分级,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脑钠肽(BNP)值。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EF及BN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CAG患者160例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益气活血方,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炎性反应递质、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 00%(P 0. 05)。观察组痞满、脘痛、纳呆、嗳气、乏力、上腹压痛及舌象的总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白细胞介素-32(IL-32)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 00%,与对照组的8. 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气虚血瘀型CAG患者采用益气活血方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安全有效,并对其机体的炎性反应和血液流变学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心活血降压汤在气虚血瘀证高血压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黄河中心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88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益心活血降压汤治疗,持续用药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浆黏度(PV)、全血低切黏度(LBV)、红细胞压积(H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心活血降压汤可增强高血压病疗效,降低患者血压水平,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治疗的血瘀气虚型中风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通络益气颗粒,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通络益气颗粒治疗血瘀气虚型中风疗效可靠,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浓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气虚血瘀证是冠心病临床常见证型,治疗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基本法则,补阳还五汤、八珍汤、芪参益气滴丸等益气活血方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常用方,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的治疗具有多层面、多靶点、多环节的优势,且临床组方用药灵活,副作用小。目前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治疗的相关文献研究已较多,但主要聚焦在治疗方法、疗效观察及方药总结几个方面,缺少对方药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及归纳总结。为了明确益气活血方作用的靶向性,本文对近10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得出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改善心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证反应、调脂稳定斑块、减轻氧化应激、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明确中药的作用靶标,不仅有益于指导临床用药,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从中医病证结合与方证对应的特点出发,借助现代药理研究,来阐明益气活血方的作用机制,这将为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及益气活血方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加强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能是未来研究益气活血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高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5):76-76,8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将81例符合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门诊患者,使用益气活血汤(黄芪30g,太子参12g,白术15g,川芎10g,当归15g,茯苓15g,鸡血藤30g,丹参15g,地龙10g,三七6g,甘草6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150ml/次,4周为1疗程。观察临床表现、体征。治疗1疗程(28d)判定疗效。[结果]显效28例,有效4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2.59%(75/81)。[结论]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原发性高血压对稳定血压、改善症状、缓解焦虑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且无毒副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心绞痛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解毒汤口服。观察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血脂、C反应蛋白(CRP)、血液流变性状及缺血总时间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减少缺血时间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性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汤可有效防治气虚血瘀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及血液流变学性状,减轻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膏方对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7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膏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2组血清凝血及抗凝指标水平;评价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仅气短、乏力、舌象等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而观察组气短、乏力、神疲、自汗及舌象等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缩短(P0.05),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PLT)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抗凝血酶Ⅲ(AT-Ⅲ)及活化蛋白C(APC)水平均明显升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膏方可显著改善气虚血瘀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其凝血因子及抗凝因子水平,促进凝血及抗凝平衡,降低血液黏度,可防止机体出血及血栓形成,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单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养心氏片对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养心氏片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养心氏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心功能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临床症状等变化。结果:治疗4个月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胸闷、憋喘、心悸、水肿、乏力的有效率分别为83%、87%、80%、82%、88%,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可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解郁方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法治疗卒中后气虚血瘀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卒中后气虚血瘀型失眠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安眠补脑口服液,对照组给予通督益脑安神针法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活血化瘀解郁方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白天思睡状况、夜间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ES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2组ES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01);观察组治疗4、8周后ESS评分、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25%(3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2%(2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解郁方联合通督益脑安神针法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气虚血瘀证失眠患者白天思睡状况、夜间睡眠质量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确切,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