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治疗PD排便障碍提供辨证论治依据。[方法]将纳入的102例PD患者,依据排便障碍诊断标准分为PD排便障碍组(44例)和非排便障碍组(58例)。应用PD证候量表(PD-PES-13)对两组受试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分析PD排便障碍的中医证候特征及其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证候积分方面,两组均以髓减积分数值为最高,排便障碍组(9.44±5.98)分,非排便障碍组(9.18±5.60)分。经卡方检验,PD排便障碍患者脾虚比例高于非排便障碍患者(P0.01)。PD排便障碍患者中,髓减证与HOEHNYAHR(HY)分级呈正相关(P0.05);髓减证、肝风证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积分具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PD可能以髓减证突出。脾虚对伴发排便障碍的PD患者可能存在影响。PD排便障碍患者HY分级越高髓减证越重。随着UPDRS积分升高,PD排便障碍患者髓减证和肝风证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障碍、情绪障碍及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急性期脑梗死病例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经常规西药治疗2周后,运用"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候评定,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运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情绪状态评估。结果老年组患者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使用睡眠药物及PSQI总分分值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P0.01)。老年组患者焦虑总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阴虚阳亢证候评分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痰证评分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亚急性期睡眠质量较差,焦虑情绪明显,阴虚阳亢证候突出,可能与老年患者生理、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的:廷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C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检查40例PD患者及36名健康对照者的记忆功能及情感状态,并进行比较。结果PD组记忆的各项分测验成绩、记忆商(MQ)及MMSE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D病例中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记忆比较,抑郁纽无意义图形再认低于非抑郁纽(P〈0.05),抑郁组其他各项分测验、MQ及MMSE显著低于非抑郁组(P〈O.01)。结论PD患者有明显记忆障碍,其记忆障碍与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早中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方法 根据PD睡眠量表(PDSS)评分,将87例早中期PD患者分为PD睡眠障碍组(46例)和PD不伴睡眠障碍组(41例),分析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发病年龄、病程、Hoehn-Yahr分级等基线资料,以及PD综合评分量表(UPDRS)、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PD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对所有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早中期PD患者的睡眠情况。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或Logistic回归法检验PDSS总分与各变量之间的线性趋势,探讨早中期PD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1)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D不伴睡眠障碍组比较,PD伴睡眠障碍组SCOPA-AUT、HAMA、HAMD、PDQ-39及UPDRS各部分(Ⅰ精神、行为和情绪,Ⅱ日常活动,Ⅲ运动功能)评分升高(P<0.05)。(2)本研究收集的87例早中期PD患者中,气血不足证...  相似文献   

5.
目前,甲基苯丙胺的滥用呈上升趋势,已成为21世纪最广泛滥用的新型毒品。甲基苯丙胺的依赖机制涉及多种神经递质系统,其中主要包括多巴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5-羟色胺乙酰胆碱递质等。文中对甲基苯丙胺依赖的相关神经递质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耳鸣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中枢性神经递质含量变化,探索针刺治疗耳鸣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纳入门诊耳鸣为主诉患者40例,取耳周翳风、听宫、听会穴,垂直进针1.2~1.3寸,以局部酸麻胀痛感为度,针尾连接G6805O-2A治疗仪,采用连续波,脉冲重复频率30Hz,每次留针15min,配穴辨证取穴,每日1次,14次为1个疗程。应用四级杆飞行质谱(UPLC-Q-Tof/MS)法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中枢性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结果 40例患者耳鸣消失1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针刺后患者GABA含量增加(P0.01),5-HT含量减少(P0.01)。结论针刺可以调节耳鸣中枢性神经递质5-HT与GABA含量,可能是其治疗耳鸣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李林  吕华  万爱华  韩彦超 《河北中医》2022,(12):1984-1989
目的 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方法 纳入抑郁障碍患者127例,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记录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病情程度、病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症状,中医症状调查表评估中医症状,分析不同人群、不同病情、不同病程的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结果 127例抑郁障碍患者中医证素主要有14个,其中病位类证素7个,病性类证素7个,病位类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心、脾、肾、胃、肝、胆、营卫,病性类证素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火旺、气虚、阴虚、气郁、血虚、气逆、痰湿。男性心、肾、火旺证素出现频次最多,女性心、脾、气虚证素出现频次最多;青少年组病位类证素心、病性类证素气虚出现频率低于成年组,病位类证素肝、病性类证素气郁出现频率高于成年组;病程≥10年病位类证素脾出现频次较高,不同抑郁程度的病位类证素均以心、脾出现频次较多。结论 抑郁障碍中医证素在不同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患者中的分布频次存在差异,中医治疗抑郁障碍时应考虑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探索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候要素(以下简称证素)分布特征。方法 筛选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通过证素判定条目表采集病位、病性证素信息,收集身高、体质量、血脂、血糖、尿酸(UA)等资料。按频次和构成比整理证素,以累积构成比 85%判定常见证素。分别按年龄段、肥胖程度、证素数量和种类分层,探索证素分布特征及肥胖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证素按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湿、肝、痰、脾、气虚、气滞、胃、肾、热。男性患者中4种证素(湿、肝、痰和脾)频次构成比 10%,女性患者中6种证素(湿、肝、痰、脾、气虚、气滞)频次构成比 10%。所有证素中,湿、肝、痰、脾、气虚、气滞和胃证素是常见证素(累积构成比 85%)。按病位证素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肝、脾、胃、肾;肝和肾证素在 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年龄段(P 0. 05),脾证素在30岁和30~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 50岁年龄段(P 0. 05),胃证素在30~50岁年龄段的构成比高于 50岁年龄段(P 0. 05);不同肥胖程度之间,肝证素构成比随着肥胖程度上升而下降(P 0. 05)。按病性证素出现频次降序排列,依次为湿、痰、气虚、气滞、热。湿证素随着年龄增加构成比下降(P 0. 05),并且在Ⅰ度肥胖的构成比低于Ⅱ度、Ⅲ度(P 0. 05)。481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中,有18. 1%患者不存在任何一种证素。具备证素的患者中,43. 1%呈现证素数量≤2个;呈现证素数量≤2种的患者频次构成比高于证素数量3~4种、证素数量≥5种患者(P 0. 05);呈现证素数量≥5种与证素数量3~4种患者频次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位+病性组合是具备证素患者中的主体(65. 7%);单病位、单病性、病性+病位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湿证素、肝证素、UA是可能影响肥胖程度的因素,其中年龄、湿证素与肥胖程度呈负相关(P 0. 05),肝证素、UA与肥胖程度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单纯性肥胖症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脾、胃、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湿、痰、气虚、气滞、热。肝和湿证素与肥胖程度存在相关性,治疗上要从肝、脾入手,化湿祛邪。  相似文献   

9.
100例帕金森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型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研究帕金森病的基本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并探讨基本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对100例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要病症及证型的描述,按照术语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相关要求设计《帕金森病中医临床信息采集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相关条目、临床表现、诊断结论等内容,筛选出74条症状条目进行样本聚类分析。结果归纳了13种帕金森病常见主症:手足震颤、四肢拘急、肢体麻木、表情淡漠、言语迟缓、活动缓慢、活动笨拙、行走不稳、步态慌张、易患疼痛、头摇、项强、头胸前倾。证候要素中震颤型以血瘀及风最多见,而少动型则以血瘀及阳虚最多。病位要素则同样以肝及肾为主,脾次之。对本病症状进行分类,初步得出4种证候类型:肾阳亏虚、瘀血内阻型,肝肾阴虚、瘀血风动型,气血两虚型,痰热瘀血风动型。结论帕金森病有着本虚的基础,风及血瘀贯穿疾病的全程,寒、阳虚、阴虚、气虚、血虚则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来越突出,病位要素中则以肝、肾贯穿疾病的全程,心、脾则是随疾病的发展,其所占比例越多。  相似文献   

10.
董妍  杨志旭  李春 《中国中医急症》2021,(3):447-449,453
目的观察呼吸机依赖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中医证候分布,为探讨其规律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河北省中医院收治的呼吸机依赖患者中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者50例,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采集中医四诊信息,对患者症状和体征分布采用频次描述方法,对证候分布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病性、病位采用率的分析方法。结果50例患者中症状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腹胀33例(66.00%)、胃潴留32例(64.00%)、便秘30例(60.00%)、发热29例(58.00%)、小便不利28例(56.00%);舌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腻苔22例(44.00%)、舌淡18例(36.00%)、舌红15例(30.00%)、少苔12例(24.00%)、舌红绛11例(22.00%);脉象分布特点前5位依次为沉脉20例(40.00%)、滑脉20例(40.00%)、脉弦20例(40.00%)、细脉15例(30.00%)、数脉13例(26.00%)。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及患者的临床表现,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的主要证型分布:实证14例(28.00%)、虚证18例(36.00%)、虚实夹杂证18例(36.00%)。病性以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结论呼吸机依赖患者中胃肠功能障碍者以腹胀、便秘、胃潴留、发热、小便不利为常见症状,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要证型,病性要素为脾虚、痰湿、气滞为主,病位以脾、肺、三焦为主。  相似文献   

11.
姚璇  时晶  李婷  秦斌  肖卫忠  田金洲 《天津中医药》2021,38(10):1259-1262
[目的] 研究帕金森病疲劳症状中医证候要素特征。[方法] 将83例帕金森病患者按照帕金森疲劳量表(PFS-16)分数标准分为疲劳组(PFS-16≥3.3,32例),非疲劳组(PFS-16<3.3,51例),采用帕金森病证候要素量表(PD-PES-13)进行证候要素辨别,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要素积分和所占比例的差异以及复合证候要素分布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中医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的危险性。[结果] 疲劳组脾虚证、血虚证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脾虚证、血虚证、气虚证积分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疲劳组脾虚+髓减、脾虚+血虚、肾虚+阴虚复合证候要素比例显著高于非疲劳组(P<0.05或P<0.01)。脾虚、血虚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具有危险性(OR=3.500,P=0.008;OR=2.678,P=0.038);脾虚+血虚、脾虚+髓减、肾虚+阴虚复合证候要素对帕金森病疲劳发病具有危险性(OR=6.000,P<0.001;OR=2.923,P=0.022;OR=2.679,P=0.034)。[结论] 脾虚、血虚和复合证候要素脾虚+血虚、脾虚+髓减、肾虚+阴虚在伴有疲劳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出现频率更高,且可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益肾调肝解郁法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抑郁(PD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肾阴虚型PD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西药基础治疗+益肾调肝解郁法中药,对照组予西药基础治疗+中药安慰剂,治疗8周。观察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Ⅰ、Ⅱ、Ⅲ、Ⅳ4部分评分及其总分、39项帕金森病生存质量问卷(PDQ-39)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HAMD-17、PDQ-39、UPDRS各部分评分及UPDRS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各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调肝解郁法能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PDD患者的运动症状和抑郁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减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疼痛的临床研究。方法:以68例帕金森病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抗帕金森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减地黄饮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国王帕金森病疼痛评价量表(KPPS)评分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及神经肽Y(NPY)的变化情况,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头摇肢颤、行动缓慢、腰膝酸软、善忘或神呆严重、手足出汗、头晕耳鸣、语言障碍、失眠多梦、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急躁时颤振加重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头摇肢颤、行动缓慢、腰膝酸软、善忘或神呆严重、手足出汗、头晕耳鸣、语言障碍、失眠多梦、盗汗颧红、口咽干燥、急躁时颤振加重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面部疼痛、慢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胀痛、骨骼肌疼痛、症状波动相关疼痛、夜间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口面部疼痛、慢性疼痛、神经根性疼痛、胀痛、骨骼肌疼痛、症状波动相关疼痛、夜间疼痛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5-HT、NE、NPY均较治疗前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清5-HT、NE、NPY均更高(P<0.05)。结论:加减地黄饮子对帕金森病疼痛患者效果显著,既能降低疼痛评分,也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的含量以及针刀干预后的变化,探讨针刀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76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0只,空白组16只。实验组60只采用右侧纹状体双靶点注射6-羟多巴胺(6-OHDA)造模,造模结束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导法进行模型评价,并通过行为学检测,实验组共有48只大鼠造模成功,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和针刀组,每组16只。空白组和模型组正常抓取刺激,不进行干预治疗;药物组予美多芭片悬浊液治疗,每日1次,连续4周;针刀组进行松解干预,每周2次,连续4周。治疗结束1周后进行行为学评价,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图片观察大鼠纹状体的病理学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大鼠纹状体NA、5-HT的含量。结果行为学评价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未见旋转,模型组大鼠出现旋转,干预后药物组及针刀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1),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NA、5-HT含量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和针刀组大鼠纹状体中NA、5-HT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针刀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松解颈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NA、5-HT的含量,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环境污染、精神紧张、遗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类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这一现象的发生,各种"老年病"发生的几率也越来越高。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抗衰老治疗对一些疾病的预防与辅助治疗具有价值,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已有临床及实验研究证明了抗衰老治疗的潜在价值,但对于帕金森病抗衰老治疗的作用机制至今没有明确的论述。为此,该文以具有临床报道的中医抗衰老方剂补阳还五汤为载体,探讨帕金森病的抗衰老治疗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在抗衰老的几种机制中,线粒体损伤、细胞凋亡、自由基与氧化应激等机制有助于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该文以补阳还五汤为载体,但所发现的帕金森病的抗衰老辅助治疗机制不仅仅限于补阳还五汤,亦可通过其他抗衰老手段产生类似的结果。该文的贡献主要在于明确了帕金森病抗衰老治疗的机制,为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与预防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联合应用止颤颗粒和美多芭,观察止颤颗粒是否具有增强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PD)的作用。方法 采用经典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发小鼠亚急性PD模型,105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5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止颤颗粒低剂量(3.5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中剂量(9.0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高剂量(22 g/kg)+美多芭(50 mg/kg)组、止颤颗粒(22 g/kg)组、美多芭(50 mg/kg)组。采用转棍法和爬杆法检测各组小鼠的行为学指标,采用HPLC法测定纹状体中多巴胺(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多巴胺神经元数量。结果 止颤颗粒低剂量+美多芭组与美多芭组相比,纹状体内DA的水平、TH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明显提高,而且PD模型小鼠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与模型组相比,止颤颗粒组小鼠的行为学障碍改善作用较明显。结论 止颤颗粒可增强美多芭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止颤颗粒低剂量与美多芭合用可适当减少美多芭的用量。  相似文献   

17.
刘宁  郭蕾  杨婕 《环球中医药》2012,5(7):517-520
目的 运用流行学调查方法 确定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通过证候要素的提取以规范其证候命名.方法 对太原市三地区进行流行学调查,包括西医疾病的信息采集和中医证候四诊信息的采集,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处理,以达到对证候要素提取的客观化.结果 提取出阿尔茨海默病的证候要素13个,即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血瘀、痰浊、气郁、内湿、气滞、毒邪、内风、内火、阳亢;病位要素4个,即肾、脾、心、肝,经过"应证组合"证候组合命名41种,涵盖率达80%.结论 阿尔茨海默病证候要素的确立和应证组合是规范证候命名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滋肾柔经汤改善帕金森病(PD)非运动症状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清脂联素(APN),尿酸(U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0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美多巴片治疗,首次用量为1片/次,ti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采取滋肾柔经汤治疗,qd,常规水煎2次,分早晚口服;两组患者疗程均12周。比较两组中医临床症状评分,非运动症状筛查问卷(NMSQuest)评分,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两组疗后12周的疗效;检测两组血清APN,UA,TNF-α,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04%,对照组为68.5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NMSQuest,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D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12周,治疗组患者血清APN和UA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而TNF-α,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滋肾柔经汤改善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肝肾阴虚证可显著改善中医症状和非运动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上调血清APN,UA水平,下调TNF-α,IL-6水平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首乌熟地饮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诱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该实验将小鼠分为4组:正常组、首乌熟地饮组(对照组)、MPTP组(模型组)、MPTP+首乌熟地饮组(干预组),分别给予首乌熟地饮(对照组和干预组)和去离子水(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30d;随后模型组和干预组腹腔注射MPTP,正常组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7 d后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各组TH m RN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m RNA的表达量。结果显示,腹腔注射MPTP的模型组和干预组的TH阳性神经元数和TH m RNA表达量均明显少于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但模型组与干预组之间黑质的TH阳性神经元数和TH m RNA表达量无明显差异。与模型组相比,首乌熟地饮使干预组黑质区4种亚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的m RNA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首乌熟地饮对MPTP诱致帕金森病模型小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不具有预防保护作用,但其或许通过增加GPX表达从而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