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血管、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西南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接受PCI的95例ACS患者临床资料,将其分为2组,其中替格瑞洛治疗组47例,氯吡格雷治疗组48例。对比分析2组非PCI血管采取不同药物治疗后1年的随访结果、心脏结构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PCI术后1年随访结果提示替格瑞洛治疗组患者非PCI血管行血运重建比率6.4%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的12.5%(P0.000 1),且替格瑞洛组血管病变进展程度及心绞痛复发率也明显低于氯吡格雷治疗组,替格瑞洛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V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改善情况更好,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显著降低,2组出血风险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替格瑞洛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结论替格瑞洛对ACS患者非PCI血管的保护作用具有一定优势,对于PCI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围手术期如何给予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国内外尚没有达成共识;在抗血小板的联合用药、用药时机和应用时间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争议。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及替罗非班的干预作用。方法:12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n=62):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对照组(n=6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两组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6,24h及7d,经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2p变化;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30d临床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结论:支架置入后6h,对照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CD62p水平较置入前显著升高(P0.01);替罗非班组则显著低于置入前及对照组(P0.01);置入后24h,两组之间及与置入前相比,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CD62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置入后7d,替罗非班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较置入前降低(P0.05)。替罗非班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30d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支架置入后6h,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功能被进一步激活。在双重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基础上,替罗非班对接受支架置入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有进一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且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情况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19例,所有患者均在服用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分为对照组(ADP抑制率≥50%,82例)和观察组(即氯吡格雷抵抗组,ADP抑制率<50%,37例)。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随访期间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情况。结果:临床随访平均(783±241) d,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1%。随访1年内总的MACE发生率为7.6%。氯吡格雷抵抗组1年内的MACE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2% vs.3.7%,P=0.025)。氯吡格雷抵抗和长期(1年以上)MACE发生无关(P=0.3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氯吡格雷抵抗对患者的长期死亡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明显的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氯吡格雷抵抗会增加这些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而对其1年以上的长期预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焕 《医学信息》2019,(24):153-154
目的 分析替格瑞洛在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PCI术前加服氯吡格雷,术后高剂量维持,观察组术前加服替格瑞洛,术后常规剂量维持,比较两组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2、24、48 h)血小板聚集率、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Scr)及临床不良反应(心率衰竭、脑血管意外、心绞痛、脑缺血发作)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24、48 h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ST、Scr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符合氯吡格雷抵抗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疗效确切,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减少肝肾损害,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背景:使用二磷酸腺苷受体阻断剂(氯吡格雷)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术前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少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但冠状动脉介入后氯吡格雷疗程究竟需要持续多久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目的:观察不同疗程氯吡格雷干预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4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1d使用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之后联合使用阿司匹林100mg/d和氯吡格雷75mg/d治疗。术后24h、1个月及6个月进行随诊。其中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后6个月复查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12个月的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另一组先接受3个月的联合治疗,后3个月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时以及随诊时抽取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术后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比术前升高,于术后24h达高峰,之后又呈逐渐降低趋势。尽管接受了氯吡格雷预处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仍有所增高,说明无论术前预处理与否,术后都需要行抗炎治疗。延长氯吡格雷疗程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提示延长氯吡格雷疗程可以起到确切的抗炎作用,这可能对减低术后的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性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前超负荷量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简称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心肌微循环再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2例成功急诊PCI的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平分为氯吡格雷超负荷剂量组(600mg组)及氯吡格雷负荷剂量组(300mg组),每组26例,术后第7天比较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24h的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sumSTR%)、术后即刻的心肌呈色显像(Blush)3级获得率。结果:600mg组LVEF、sumSTR%和Blush 3级获得率均高于300mg组(P均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PCI术前应用超负荷量氯吡格雷可以改善术后心功能及心肌微循环再灌注。  相似文献   

7.
夏豪  胡波  周桃  谭安安 《微循环学杂志》2007,17(3):48-49,52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对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的影响。方法:将平板运动试验ST段抬高患者35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双盲分为受试组(n=18)和对照组(n=17),受试组在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等基础治疗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所有患者疗程结束后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血管造影(SCA)检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受试组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后TIMI血流分级提高,达2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4.44%比11.76%,P<0.05);受试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5.56%比35.29%,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抬高患者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术后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02例依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75 mg·次-1,1次·d-1,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M)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格瑞洛(90mg·次-1,2次·d-1,口服治疗,连续治疗12 M)治疗。治疗前与治疗12 M后分别使用无创血液动力学检测仪检测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并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同时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12 M过程中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SV、LVEF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各治疗组的LVEDD、LVESV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MACE事件发生率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替格瑞洛治疗,可达更好的心功能改善效果,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更显著,且术后MACE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具有较高临床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的冠心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治疗,75mg qd,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治疗90 mg口服bid,两组患者术后7d,采取血栓弹力图检查抗血小板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抑制效果(TEG数据)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反应时间及血凝块形成的时间、二磷酸腺苷抑制率及花生四烯酸抑制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凝块形成的最大幅度值(MA)及血凝块形成的速率(α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心脏事件有2例,对照组有9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17.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5)。出血情况,观察组出血事件有2例,对照组出血事件有3例,其发生率相比(3.92%VS 5.88%)无统计学意义(χ2=0.210,P=0.647)。结论:相比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小板抑制效果更优越,并明显改善患者长期预后效果,降低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溶栓后PCI和pPCI两种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pPCI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溶栓后PCI方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LVEF、LVEDd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心肌梗死症状消失时间、心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技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引起血流中血小板在受损斑块表面黏附、活化和聚集,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冠状动脉血流完全阻塞的病理过程,因而抗凝治疗甚为重要。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炎症反应较术前增强,很可能是炎症反应导致血小板活化,所以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不能完全预防冠脉血栓事件发生。阿托伐他汀有调脂、稳定斑块、抑制炎症、抑制血小板活化及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125例行择期PCI的高危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罗非班组(简称替罗非班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对照组)。替罗非班组患者在PCI前直接冠脉内弹丸式注射替罗非班10μg/k,时间不少于3min,随后以0.15μg/(kg·min)^-1持续泵点8h。检测两组患者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mPAR及hs-CRP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术前,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mPAR、hs-CRP无统计学差异。术后6h,替罗非班组mPAR、hs—CRP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对照组mPAR较术前显著升高,hs—CRP虽较术前轻度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术后24h及术后7d,两组之间mPAR及hs-CRP无统计学差异。替罗非班组PCI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前及术后24h,对照组hs-CRP对数值与mPAR呈直线相关。术后6h及术后7d,对照组未见相关关系。结论PCI术后6h,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替罗非班对接受PCI术的NSTE-ACS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炎症反应有抑制作用;mPAR与hs-CRP呈正相关,hs—CRP对血小板的聚集状态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心电图表现、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例;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4.26岁。按照有无RBBB,分为研究组(RBBB)和对照组(无RBBB)。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53~72岁,平均年龄62.40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8~74岁,平均年龄66.56岁。分析两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QRS波群时限、Tp-Te值、心率等心电指标,心功能Killip分级,以及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再发、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ST段压低发生率及T波异常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92.5%vs 90.0%,77.5%vs7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0.069,P 0.05);而ST段压低程度较对照组显著(1.72 mV±0.37 mV vs 1.58 mV±0.22 mV;t=2.057,P 0.05)。研究组QRS波群时限较对照组长(133.26 s±9.65 s vs 129.47 s±5.67 s),Tp-Te值较对照组高(105.72 ms±13.65 ms vs 99.28 ms±7.97 ms),心率较对照组快(87.84次/分±6.55次/分vs 81.76次/分±6.01次/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2、2.577、4.326,P0.05)。研究组心功能平均级别及心功能Ⅲ级以上者均高于对照组(2.25±1.21 vs 1.88±0.99,65.0%s 2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57,χ~2=4.713,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vs 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 RBBB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示患者心功能较差,病情危险,易发生预后不良,需要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宋俊燕  张毅 《医学信息》2018,(11):133-134,137
目的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孝义市人民医院2016年12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0例。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治疗2 h、24 h后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ST段回落≥50%的发生率为92.50%,观察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为87.50%,对照组分别为65.00%、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h、24 h观察组纤溶酶、纤溶酶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可有效提升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替格瑞洛片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血凝状态、心功能及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27例AMI行PCI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n=63)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qd,口服+氯吡格雷75 mg?次-1,qd,口服治疗,观察组64例给予阿司匹林100 mg?次-1,qd,口服+替格瑞洛90 mg?次-1,bid,口服治疗,治疗3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术后24 h、术后1周;心功能: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enddiameter,LVDEd)、左心室收缩末径(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end diameter,LVSEd)、左心房内径(Left atrium diameter,LAd);细胞炎症反应:术前、术后3个月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3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术后1周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DEd、LVSEd、LAd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IL-6、IL-8、IL-18、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ACCE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片对AMI行PCI术后患者治疗,可提高凝血功能和心功能,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并比较阿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每个时间段之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2周内两组脑出血、消化道出血及临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之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溶栓治疗时,阿替普酶具有更高的治疗价值,临床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前给予超负荷量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6例择期PCI的ACS多支病变患者,随机分成氯吡格雷600mg组和氯吡格雷300mg组。成功PCI后,对比分析两组术后18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氯吡格雷300mg组患者比较,氯吡格雷300mg组心血管事件及支架内血栓形成总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且两组间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前口服600mg氯吡格雷可以降低ACS多支病变患者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会增加出血的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 2019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 84 例,两组均行PCI治疗,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42)和尼可地尔辅助组(n=42).替罗非班组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尼可地尔辅助组在替罗非班组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辅助治疗.治疗1 m后,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分级、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尼可地尔辅助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的内径、血清纤维蛋白原、丙二醛水平低于替罗非班组,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超氧化物歧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高于替罗非班组,血流分级情况优于替罗非班组(P<0.05);尼可地尔辅助组 MACE 发生率(7.14%)低于替罗非班组(23.81%)(P<0.05).结论:尼可地尔辅助替罗非班治疗行PCI术的急性STEMI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有效缓解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减少MACE的发生,有利于患者PCI术后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背景:有研究显示国产氯吡格雷与进口氯吡格雷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应用中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但国内尚缺少二者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疗效及安全性的前瞻性大规模、大样本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等剂量国产和进口氯吡格雷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是否相同。 方法:前瞻性入选1 798例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n=1 104)及进口氯吡格雷组(n=694),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前给予300 mg负荷剂量,序贯75 mg/d,随访3-28个月,观察对急性、亚急性、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和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脑卒中联合终点事件及出血等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两组支架内血栓、靶血管重建、心源性死亡、出血和大出血事件及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治疗前(P < 0.05),且国产氯吡格雷组血红蛋白较进口氯吡格雷组下降明显(P < 0.05)。表明等剂量国产与进口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疗效及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左心室肥厚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电风暴心电图特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青海红十字医院的左心室肥厚并急性心肌梗死室性电风暴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无左心室肥厚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电风暴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持续心电监护,对心电图特征和患者预后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ST段抬高导联数、QTc间期、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发生率、冠脉病变支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ST段抬高导联数(4.17±1.07),QTc间期(431.0±13.2)mm、对应导联ST段下移发生率(3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脉病变支数(1支49例、2支30例、3支21例)与对照组(1支7例、2支13例、3支10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7.0%比2.0%,P0.05)。结论:左心室肥厚并急性心肌梗死室性电风暴患者心电图多项指标发生异常,对患者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