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可有效地减低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输血相关病毒的危险,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相关病毒及HLA同种异体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数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血,易产生由同种免疫反应引起的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并大多与输入的白细胞有关。本文采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简称白细胞滤器)过滤后输血与单用一次性管道输血器输血来 相似文献
3.
白细胞去除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输血可因输入同种异体血液及其制剂而导致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及输血相关病毒的传播。去除血液及其制剂中白细胞则可有效地减低免疫抑制效应及传播病毒的危险。成分血液因制备时采用白膜法,通常可去除全血中2/3的白细胞。采用白细胞专用滤器,则可去除血液中99.9%的白细胞,可以明显减少白细胞介导的输血反应,如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和移植物抗宿主病。白细胞去除可减少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另外,白细胞去除对治疗心外科病人因白细胞介导的炎症和器官再灌注损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和神经性疾病等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除白细胞输血对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FNHTR)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需行输血的6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未去除白细胞的普通红细胞悬液,而观察组给予去除白细胞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分析两种红细胞悬液的常规指标;输液患者总体、不同保存期(7、14、21d)、不同输血次数的FNHTR发生率情况。结果除白细胞和血小板外,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悬液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没有影响,且不同的保存天数对两者的常规指标没有影响;观察组总体及1次输血(P<0.01),2~3次和3次以上输血(P<0.05)的FNHTR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去除白细胞输血可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尤其在预防因多次输血而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后发热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临床输血采用白细胞过滤方式被认为是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 FNHTR)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产过滤器有血库型和床边型两种 ,笔者观察 2 3例住院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保存前去白红细胞悬液 (使用血库型滤器 )、床边去白红细胞悬液 (使用床边型滤器 )后 FNHTR的发生情况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三联血袋为上海血液中心生产 (红细胞悬液的保养液为 CPDA,保存期 3 5 d) ,白细胞过滤器由南京双威实业公司生产 ,FTS-RC型 ,白细胞去除率为 99.6% ,红细胞回收率为 93 .8%。2 研究对象 本院血液科、肿瘤科住院患者共计 2 3例 … 相似文献
6.
HLA配型不合的异体白细胞可导致受血者多种输血反应。输注前去除异体供血中残留白细胞,能有效地控制异体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控制白细胞HLA配型不合所致的多种输血免疫反应以及控制亲白细胞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晓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5,26(6)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机理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临床输血中十分常见,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发生机理有多种可能,但主要是由于输入的血液或者血液成分中含有白细胞,… 相似文献
8.
去白细胞输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晓蕾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6):F004-F004
在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相关疾病较常见,其中非溶血性反应的发生率高达37%。这种以发热反应为主要特征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是由于受血者多次输入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使机体产生了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同种免疫所致。因此,只要有效地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的输入,就能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滤器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在多次输血患者中用白细胞滤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有效性。方法 将受血者随机分 为观察组67例,使用白细胞滤器进行除白细胞输血,对照组82例进行非滤器的输血。由输血科专人负责,临床各科 护士观察记录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各种反应。结果 发生NHFTR观察组14例次,对照组251例次P<0.01。 观察和中NHFTR发生与输血次数有关系P<0.01;对照组中NHFTR发生率随输血次数增多而明显增高P<0. 01。结论 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成为现代输血趋势,它操作安全简便、无毒副作用,明显降低了 NHFTR等多种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输血是抢救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手段,不同程度的失血或贫血对输血量和次数的要求都不一样,反复多次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可产生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同种免疫反应及粒细胞特异性同种免疫反应,引起发热、头痛、恶心、胸闷等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on haemolyticfebriletransfusionreaction ,NHFTR)。我国现已逐渐推广应用去除白细胞技术,本文采用滤除血液成分中白细胞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和实验观察,以保证输血疗效和输血安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三明市第一医院2 0 0 3年4~1 0月,1 … 相似文献
12.
彭冬菊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8):1001-1003
目的 观察血液保存前去除白细胞红细胞不同时间的参数变化,以了解去除白细胞是否影响红细胞保存.方法 120袋血液分为两组,分别制备成普通悬浮红细胞(普通组)和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组(去白组),在滤除白细胞前、制备前、制备后和保存24 h、7、14、28、35 d,分别对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进行检测,并染色计数异形红细胞百分比.结果 MCV、MCH在白细胞去除、成分制备及保存期无明显变化,RDW和异形红细胞百分比在成分制备后升高、保存24 h恢复原来水平;保存35 d时升高,以普通组更为明显.结论 去除白细胞对红细胞参数无明显影响,可能更有利于红细胞的保存. 相似文献
13.
输血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无偿献血制度的实行、血型检验和交叉配血技术的提高,以及一次性采血输血器材,输血所产生的副作用已大为减少,但输注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中含有一定数量白细胞导致的输血发热反应、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和某些病毒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表明,血液中非治疗性成分如白细胞是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白细胞去除术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白细胞去除术联合化疗治疗30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结果:30例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经白细胞去除术后化疗,缓解率达72.42%,早期病死率3.45%。结论:白细胞去除术是治疗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正>输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抢救和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输血反应又是困扰临床输血的一个不良现象,而由白细胞引起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特别是多次输血的患者,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体内更 相似文献
18.
输血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和抢救病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异体输血存在着诸多不良反应.如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NHTR)即为最常见的输血反应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输注含有白细胞的血液成分产生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导致发热等不良症状。发生率在10.2—41.0%。为了防治因输注白细胞后产生HLA抗体进而引起FNHTR的发生。本院已将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去白细胞输血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周国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11):648-648
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同种异体输血常出现全身炎症反应,而使感染以及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认为,这种炎症反应是由输入血液中残余的白细胞污染引起的,进而假设用去除白细胞的血液进行输血可能降低这种炎症反应。近日美国研究人员评价了采用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对创伤患者输血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他们采用单中心、双盲随机化对照研究,分别于24h内对刨伤患者给予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与常规非去除白细胞血液输血。研究共纳入了286例患者,将28d内发生感染或多器官功能衰竭作为观察终点。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