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检测两株不同辐射敏感性细胞γ线照射后DNA合成的水平,发现电离辐射敏感细胞SX-9的DNA合成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辐射较不敏感的野生型细胞SR-1,而且前者受低剂量照射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后者,2Gy照射后SX-9细胞DNA合成的恢复率亦快于SR-1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γ-H2AX分析检测电离辐射导致肝癌细胞株HepG2基因组DNA双链断裂的情况,并检测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中的表达差异,从而了解不同时相HepG2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方法利用胸腺嘧啶核苷(TdR)阻断HepG2细胞于G1期末,于不同时间点分别得到同步化的S期和G2/M期细胞,用60Coγ射线照射细胞,建立DNA双链断裂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mblotting检测γ-H2AX的表达。结果TdR阻断后继续培养至34和40h,分别得到了较高同步化程度的S期和G2/M期HepG2细胞;受照后的HepG2细胞中Y-H2AX表达较照射前显著增高,处于S期的细胞γ-H2AX表达增加更为突出。结论不同周期时相的HepG2细胞受照后均检测出不同程度的DNA双链断裂,其中S期细胞尤为敏感。γ-H2AX对DNA双链断裂快速敏感的反应使γ-H2AX分析在检测早期DNA双链损伤中具有广泛的廊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田鼠V-79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辐射对细胞DNA合成速率的抑制、咖啡因和腺嘌呤对此过程的影响以及DNA合成速率的变化和细胞活存的关系。作者以~(14)碳-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的方法观察非同步分裂的V-79细胞的DNA合成,发现经X线500、3000及4000拉德照射后,细胞的~(14)C-TdR掺入迅速受到抑制,随后逐步恢复,照射剂量大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辐射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HR2 1s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分别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不同时间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RT PCR与hHR2 1sp 基因特异引物杂交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放射影像密度扫描检测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单核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结果 在UV 辐射、γ 辐射后早期 (3~ 6h)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照射后 6h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最多且UV辐射更明显 ,在晚期 (9h)降低。比较人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两者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 ,γ辐射 (3Gy)后淋巴细胞对hHR2 1sp基因表达高于人细胞系CEM ,且表达增加时间较长 ,达 9h ;而人细胞系CEM受到γ辐射后早期表达增加 ,在 6~ 9h后表达降低。结论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和人淋巴细胞的DNA修复基因hHR2 1sp基因在一定剂量辐射 (UV、γ辐射 )范围内其表达水平随辐射剂量增加而诱导表达水平增高 ,且对UV辐射更敏感 ;提示hHR2 1sp基因在人细胞系CEM细胞和人单核细胞在照射损伤后表达增加 ,可能是促进单核细胞损伤修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慧星电泳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以自行设计的图像分析系统,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4种人肿瘤细胞受γ射线照射后细胞初始DNA损伤,以及细胞径30min修复时DNA损伤残余率;用细胞集落存活法检测2Gy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4种肿瘤细胞初始DNA损伤与辐射敏感性无关,2Gyγ射线照射后4种细胞存活率(SF2)与细胞经30min修复后的DNA损伤残余率相关明显(r=-0.87),结论:本实验方法有可能成为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内在辐射敏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小鼠的致死效应和某些造血系统指标为观察终点的工作证明:中子-γ混合射线的相对生物效应(RBE)与中子和γ射线的比例有关。在混合照射总剂量中增加中子的份额将导致RBE值的增加。一般认为,DNA是细胞中辐射敏感部位,或者说DNA是射线作用的靶分子。作为辐射敏感组织的骨髓,受照射后其DNA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CNI H4 4 6 )DNA RNA代谢比值的影响及观察细胞三维结构的改变。方法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双重荧光标记、全自动三维图像分析CNI H4 4 6细胞受到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照射后DNA和RNA含量的比值。结果 对照组细胞DNA RNA比值为 1 15± 0 0 7,当受到 1Gy以上剂量照射时 ,DNA含量明显降低 ,诱导RNA合成逐渐增加 ,DNA降低的程度大于RNA ,1,3Gy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三维图像显示RNA聚集 ,RNA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而DNA均匀散在于细胞内。当剂量 >8Gy时 ,RNA合成受到显著抑制 ,两者比值明显增加 ,细胞体积增大 ,其比值与照射剂量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CNI H4 4 6细胞受到不同剂量6 0 Coγ射线照射后DNA RNA之比及细胞大小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辐射相关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其在肺癌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寻找参与肺癌细胞辐射抗性的基因。方法构建辐射相关的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在不同辐射敏感性肺癌细胞系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了评价芯片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对一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RT-PCR验证。结果和辐射敏感的NCI-H446细胞相比,辐射抗性的A549中有18个基因有明显的改变,8个基因是上调,10个基因是下调。在照射后6h和24h,A549细胞中分别有22个基因(19个基因上调,3个下调)和26个基因(8个上调,1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NCI-H446细胞中分别有17个基因(9个基因上调,8个下调)和18个基因(6个上调,12个下调)差异表达。从这些基因中,我们发现一些参与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基因,在照射后的A549细胞中是增高的,而在NCI-H446细胞中是降低的。另外一些参与DNA修复的基因,在A549中比在NCI-H446细胞中有更高的表达。结论一些参与细胞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和抗凋亡作用的基因可能有助于A549细胞辐射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辐射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HR21^s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分别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不同时间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与hHR21^sp基因特异引物杂交,以β-actin为内参照射像密度扫描检测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单核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结果:UV-辐射、γ-辐射后早期(3-6h),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hHR21^sp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照射后6hhHR21^sp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最多且UV辐射更明显,在晚期(9h)降低。比较人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两者hHR21^sp基因的表达水平,γ辐射(3Gy)后淋巴细胞对hHR21^sp基因表达高于人细胞系CEM,且表达增加时间较长,达9h;而人细胞系CEM受到γ辐射后早期表达增加,在6-9h后表达降低,结论: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人淋巴细胞的DNA修复基因hHR21^sp基因在一定剂量辐射(UV、γ辐射)范围内其表达水平随辐射剂量增加而诱导表达水平增高,且对UV辐射更敏感,提示hHR21^sp基因在人细胞系CEM细胞和人单核细胞在照射损后表达增加,可能是促进单核细胞损伤修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诱发人骨肉瘤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与辐射损伤修复效应, 观察辐射损伤、损伤修复效应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用强制均匀电场电泳, 分别测定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和相同剂量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 人骨肉瘤Rho0和143.B肿瘤细胞株DNA双链断裂。结果 (1)X射线诱发人骨肉瘤肿瘤细胞的DNA双链断裂与辐射剂量呈线性正比关系; (2)培养后的人骨肉瘤肿瘤细胞对辐射诱发的DNA双链断裂具有一定修复能力; (3)Rho0比143.B细胞株具有更高的辐射敏感性; (4)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技术是分析人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方法。结论 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是分析人肿瘤细胞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方法; 电离辐射诱发人骨肉瘤细胞DNA双链断裂与损伤修复效应和肿瘤细胞的辐射敏感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低剂量辐射刺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低剂量,低LET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资料。低剂量单次x线或持续γ线全身照射后,出现辐射刺激效应,表现为(1)增强免疫功能,包括抗体形成反应增强、自介素2产生增多、NK活性增高、胸膜细胞增殖加快和ConA诱导的大分子合成激活,(2)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即低剂量辐射预先作用使相继较大剂量所致染色体损伤减轻; (3)促进DNA修复,包括非程序DNA合成增强和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对辐射刺激效应的发生机理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α辐射诱发人胚肺细胞转化及DNA链断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α辐射所致DNA链断裂损伤与辐射致癌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用缺口翻译技术检测DNA链断裂,用软琼脂克隆形成率评价细胞转化。结果 0.25-5Gyα粒子照射后的人胚肺细胞,DNA链断裂损伤和半固体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均明显增加,并显示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受照射组细胞DNA链断裂与细胞转化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α辐射致癌与辐射致细胞DNA链断裂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辐射敏感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生殖细胞损伤、细胞遗传学损伤、细胞凋亡、DNA损伤和修复作为观察终点,结果显示辐射敏感性存在着年龄差别,遗传因素、性别、生活习惯(如吸烟)、小剂量照射等因素对辐射敏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照射前细胞经加热处理后可增加辐射引起的细胞毒性,还可影响DNA链断裂的连接和延伸,为进一步肯定这些结论,使用脉冲凝胶电泳研究照射后细胞41℃培养时出现的DNA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16.
裂变中子照射后小鼠小肠上皮的损伤和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上皮是辐射敏感组织,动物受照射后,隐窝细胞的增殖下降,DNA合成很快受到抑制。绒毛上皮得不到成熟隐窝细胞的补充,发生坏死和脱落。由于小肠隐窝细胞增殖能力很强,受损伤的细胞经过一段时间后,能较快地恢复增殖能力,进行分裂增生以补充肠绒毛,使小肠上皮得到修复。本文研究裂变中子照射后,小鼠上肠上皮损伤和修复的规律。材料和方法动物本院繁殖的LACA系雄性小鼠,日龄80天左右,体重27—31克。正常组15只动物,照后每组5只动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克隆低剂量辐射诱导基因,研究辐射对其转录调控作用和生物学功能。方法: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辐射诱导表达基因,用RACE技术获取cDNA旁侧序列,Northern杂交分析基因的转录调节,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获得包括3'端在内的辐射诱导新基因LRIGx的cDNA片段,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与人染色体20ql 1.2-12一段DNA高度同源(>99%),Northern杂交结果揭示该基因转录子全长约8.5kb,在0.2Gy照射后2h出现诱导表达,4h后转录子水平为对照细胞的5倍多,也受0.02Gy更低剂量照射诱导表达,2Gy大剂量照射后1h出现短暂诱导表达,但不如低量照射明显,2h后恢复正常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产物含有解旋酶活性保守区,结论:分离鉴定出一低剂量辐射反应基因,其编码蛋白可能参与DNA代谢(如修复)等细胞辐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低剂量辐射对细胞 DNA 修复兴奋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细胞DNA双链断裂修复及基因突变适应性的兴奋效应,并探测辐射诱导DNA结合蛋白。方法实验用小鼠SR-1细胞,60Coγ射线照射;用6-巯基鸟嘌呤筛选hprt基因突变克隆;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Southwestern印迹杂交探测DNA结合蛋白。结果细胞受1cGy预照射后18小时、24小时显著降低3Gy照射诱发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预先受单次1cGy照射刺激,或每天照射一次,连续10天,显著增加3Gy照射细胞的DNA双链断裂修复效率。1cGy照射细胞后16小时提取的核蛋白中,探测到损伤DNA结合蛋白的诱导合成。结论低剂量辐射通过调节某些细胞辐射反应调控基因表达,诱导合成DNA修复反应蛋白,增强细胞DNA修复能力,减少基因突变的发生,提高细胞维持遗传稳定性机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和对低剂量辐射能否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方法用2cGy60Coγ射线预先照射进入G1期的AT5B1VA(AT)细胞和GM0639(GM)细胞,培养6h后再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分析染色体畸变。结果G1期的GM细胞在预照射2cGy60Coγ射线的诱导剂量后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随后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非常显著地低于预期值(P<0.001),而对AT细胞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AT细胞的各种畸变率(包括着丝粒畸变、无着丝粒畸变和染色单体型畸变)均显著地高于GM细胞(P<0.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不能诱导AT细胞产生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AT细胞对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高度敏感,可能是由于不能正确修复DNA双链断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作者用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同源但辐射敏感性不同的小鼠乳癌细胞SK-1和SX-9,观察其对随后较大剂量照射所引起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结果,具有辐射抗性的SR-1细胞经5mGy或1cGy低剂量顶照射后,能显著降低随后3Gy照射诱发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而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缺陷的电离辐射敏感细胞SX-9,经相同处理后,并不减轻随后的较大剂量照射所诱发的基因突变率.表明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的细胞,对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