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嵌顿痔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式,对照组4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式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及修复情况。结果 两种术式在术后肛门痉孪痛、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的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嵌顿痔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哈晓冬 《中外医疗》2009,32(10):52-52
目的观察内括约肌侧切术对预防及减少嵌顿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环状嵌顿痔志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术后3h,24h及第一次排便时作疼痛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对减少术后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佣切术可明显减轻嵌顿痔术后疼痛及相应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痔切除手术常有明显的术后疼痛。内括约肌痉挛在疼痛的发生中似乎起着重要作用。该研究旨在评估痔切除术后括约肌内注射肉毒素对于降低肛管最大静息压、加速创面愈合、减轻术后静息和排便时疼痛的作用。方法:30例3~4度痔患者纳入该研究并被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在术前以及接受M illigan-M organ痔切除手术后5d和30d进行肛管直肠测压。一组患者接受0.4m l生理盐水肛门内括约肌注射,另一组患者接受0.4m l含20U肉毒素的溶液注射。结果:在痔切除术后5d,肉毒素注射组的肛管最大静息压下降,而安慰剂组压力增加。肉毒素注射组的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治疗急性嵌顿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观察组)行分段外剥内扎内痔注射术并予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B组50例(对照组)仅行分段外剥内扎内痔注射术。术后两组病例分别对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采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对照比较分析。结果 A组(观察组)病例出现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较B组(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仅1例出现肛门狭窄的并发症(P<0.05)。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裂痔代皮瓣移植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方法 采用裂痔代皮瓣移植手术治疗陈旧性肛裂26例。结果 术后患疼痛轻,无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无复发,并很好地解决了肛裂所致的挛缩性肛门狭窄及内括约肌痉挛,还解决了常规手术局部张力过高所致的缝线伤口切割伤,保留了肛门的完整性,可使肛门保持正常外观,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 该术式疗效可靠,后遗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晚期混合痔”患者由于病程延绵日久渐重,最终因“痔核脱出难回”,“排便费力困难”而痛苦万分。我们应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混合痔内扎外剥术”及中医中药治疗,即:去除突出肠腔并脱出肛外的痔核,又使因肛裂或慢性炎症而持续痉挛的肛门内括约肌得以松解,肌力恢复正常,排便通畅。二法并用,对肛肠病“医疗”有效,“预防”有益。同时,应用中医理论,辩证分型施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慢性肛裂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为肛门的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病理改变有肛管溃疡,肛乳头肥大、哨兵痔、皮下瘘、肛窦炎,排便时括约肌痉挛。临床上治疗术式有多种,我们于2003--2007年采用内括约肌侧切术加指扩术治疗慢性肛裂3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在治疗急性嵌顿痔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自2005年5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50例行分段外剥内扎内痔注射术并予行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B组(对照组)50例仅行分段外剥内扎内痔注射术.术后分别对两组病例术后疼痛、创口水肿、出血、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A组病例出现术后疼痛、肛缘水肿较B组明显减少(P<0.01);仅1例出现肛门狭窄(P<0.05).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对治疗急性嵌顿痔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外剥内扎术合内括约肌自体延长术治疗嵌顿痔情况.方法 将嵌顿痔患者分为治疗组(外剥内扎术加内括约肌自体延长术)和对照组(外剥内扎术)各15例,观察术后肛缘水肿、疼痛、肛门狭窄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疼痛、创缘水肿明显减轻、肛管无狭窄、无失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外剥内扎术配合内括约肌自体延长法可有效降低了肛管压力,保持内括约肌环形完整性,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112例慢性肛裂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加裂痔、肥大肛乳头切除术,临床疗效好,治愈率高。该法对缓解内括约肌痉挛,降代内括约肌张力,简单而有效,应用得当,不影响括约肌功能,无后遗症,是治疗肛裂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环状混合痔为临床上难治性痔疮,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环绕肛周一圈,痔核间无明显分界线,齿状线下移甚至消失。括约肌肌间沟也消失。患者常表现为反复便血,肛门部肿物环状突起,痔核容易脱出,如内痔脱出后因括约肌痉挛不能及时回纳,局部血液及淋巴回流受阻而形成血栓,数小时内外痔区就会出现明显水肿,肛门疼痛剧烈,痔核表面出现溃疡、糜烂或部分坏死,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我院自2001年7月至2004年lO月采用分段内扎外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9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肛门病术后病人常见有局部发炎、疼痛、水肿、瘙痒等并发症,其中肛门水肿率高达30%。水肿造成肛门局部组织肿胀,使疼痛加重,刺激内括约肌收缩痉挛,反过来又使疼痛和水肿加剧,形成水肿-疼痛-内括约肌痉挛-疼痛-水肿的恶性循环,因此减轻术后水肿对混合痔术后止痛、促愈、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肛裂切除术的基础上分别加侧方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术、后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80例,术后愈合时间、并发症、复发情况各不相同;两种术式均可解除慢性肛裂的内括约肌痉挛,一般不影响括约肌的功能,无复发。结果表明,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肛裂各有优缺点,应结合病人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论述肛裂形成的原因,探讨肛裂的针刀治疗方法。针刀治疗肛裂分远治法和近治法。远治法主要是痔点挑治法。认为痔点挑治泻实退热养津以疏导肛门气血,清泄肛肠湿热,滋生肠道津液而肛裂愈合;近治法主要是运用针刀局部松解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认为针刀松解内括约肌的作用:(1)松解内括约肌,解除了肛管内局部的痉挛状态。恢复肛管管径,改善局部血运,为肛裂愈合提供条件。(2)内括约肌痉挛引起肛门疼痛,小针刀松解内括约肌可以解除内括约肌痉挛,从而缓解肛门疼痛,(3)解除了内括约肌不驰缓导致的粪便滞留直肠腔内,改善排便状态。通过远治近治结合运用,从而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比较两种术式处理急性嵌顿痔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68例急性嵌顿痔分为Ⅰ组(内括约肌切断组)和Ⅱ组(外剥内扎组),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Ⅰ期手术治疗组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在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工作时间方面较外剥内扎组有明显优势。结论:急性嵌顿痔应用内括约肌切断术处理安全、可行,相对于单纯外剥内扎组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嵌顿痔最佳微创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疗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肛门疼痛、水肿、狭窄形成,降低复发率。方法将96例急性嵌顿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传统经典的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括约肌松解术、口服自拟中药方痔科消肿止痛汤,并对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的手术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水肿、狭窄、尿潴留和复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提高手术有效率、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复发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高位悬吊括约肌松解术配合中药治疗急性嵌顿痔,其独特之处在于高位悬吊和多切口括约肌松解,较之于传统经典的外剥内扎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大的优势,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术式,特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治疗陈旧性肛裂手术目的在于松解痉挛肌组织,恢复局部血液循环,减少术后并发症。内括约肌切断术仍是肛裂手术的金标准,目前,对于手术中切口位置的争议仍多集中在后位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范围及长度与术后风险相关,术后创面开放还是闭合直接影响手术疗效。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肛裂仍存在一定风险,需要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外痔皮瓣覆盖肛裂创面或皮瓣带蒂移植,结合内括约肌侧切治疗肛裂126例,全部治愈。该术式具有疗效好,疼痛轻,愈合时间短,且能显著改善内括约肌痉挛,而不影响肛门功能,无后遗症和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一种合理的治疗多发混合痔的手术方法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我科对近8年收治的多发混合痔并在术前扩肛发现有括约肌痉挛束带感的患者186例,在行多发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同时,在剥离截石位3~4点或7~8点外痔时,看清内括约肌的位置,切断该肌下缘1cm。术毕扩肛达四指并无束带感。术后给予便后中药坐浴。结果:本组186例全部治愈,术后创面痔核脱落期无1例大出血,术后2~6个月随访120例肛门平整,无肛门功能不良。结论:环状混合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本组病例采用外剥内扎侧切术配合中药治疗,避免了单纯多个痔核一期切除所致的肛门狭窄,对于扩肛可达四指且无束带感者,不加侧切术,以避免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同时配合中药坐浴,减轻术后创缘水肿及创面疼痛的发生。本组病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PPH加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混合痔伴肛裂4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邓访雄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9):145-146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加肛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混合痔伴肛裂。方法回顾分析临床46例混合痔合并有肛裂患者的痔上黏膜环切术。结果46例行PPH加肛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开术患者术后疼痛比单纯传统复合手术明显缓解,术后肛缘平整,患者满意。结论对于混合痔同时合并有肛裂的患者,也可采用PPH联合肛门后正中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