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偏头痛动物模型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Migraine)是一种以一侧或双侧反复发作性、搏动性剧烈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学的“头风”、“边头风”、“偏头风”范畴。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偏头痛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和痛域异常所致,而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物质是组胺、缓激肽、5-HT等。此外有血管源学、神经源学说、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学说、血管.神经联合学说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并通过治疗 ,试图进一步研究药物的疗效机制。方法 :无先兆偏头痛病人及对照组各 32例 ,进行血液流变学 13项指标、Mg 2 、Ca 2 及血管紧张素Ⅱ检测 ,然后给予自制的中药方剂治疗一月 ,再进行复查。结果 :偏头痛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流变学及生化指标Mg 2 、Ca 2 、血管紧张素Ⅱ无互为因果的关系。结论 :所使用的药物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镁代谢而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张周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210038 @刘树林$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颅窗法观察正常小鼠软脑膜微循环,然后经小鼠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0.1ml/10g复制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头风愈滴丸对小鼠软脑膜微动脉、微静脉管径的变化以及每视野毛细血管交叉网点数目的变化。结果头风愈滴丸各剂量组能明显的增加微动脉管径及毛细血管网交叉点数目,且微静脉管径也有一定的增加,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头风愈滴丸能明显改善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该作用可能是其防治偏头痛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偏头痛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 并通过治疗, 试图进一步研究药物的疗效机制. 方法: 无先兆偏头痛病人及对照组各32例, 进行血液流变学13项指标、 Mg+2、 Ca+2及血管紧张素Ⅱ检测, 然后给予自制的中药方剂治疗一月, 再进行复查. 结果: 偏头痛组较正常对照组血流变学及生化指标Mg+2、 Ca+2、血管紧张素Ⅱ无互为因果的关系. 结论: 所使用的药物可能通过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镁代谢而起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针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滕旭红  王新国 《医学信息》2009,22(1):144-144
偏头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属中医"头风"的范畴,以反复发作性头痛为主要症状,是一组以头颞部剧烈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笔者从1991-2007年采用电针治疗该病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42例偏头痛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表明偏头痛在发作期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根据其血液流变学特点,应用钙拮抗剂治疗,效果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达92.9%。血液粘度也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因此,本文认为,血液流变学检验对于治疗偏头痛的药物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偏头痛患者血液微循环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偏头痛患者的血液微循环特征。方法 观察50例偏头痛患者的红细胞流变性、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变化,并与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偏头痛患者红细胞流变性异常,表现为红细胞聚集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黏度增高,呈高黏高凝状态;甲襞微循环异常,主要表现为流态异常、襻顶瘀血、异型管襻数量增多、红细胞聚集、管襻长度缩短、开放管襻数量减少、襻周渗出等。结论 红细胞流变性异常、血液呈高黏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是偏头痛患者的血液微循环特征。偏头痛患者血液微循环的异常改变可能是偏头痛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与其中医辨证分型的内在联系。方法对103例偏头痛患者 ,检测其血液流变学的有关指标并结合其中医分型分析 ,且与112例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偏头痛患者的各项指标除血沉(P<0.05)外 ,其它均显著异常(P<0.01) ;不同中医分型组的变化侧重与轻重也不同且与病情相平行。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辨证施治时改善其血液的流变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偏头痛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 :99例偏头痛患者分为风寒型、肝旺型、痰湿型、瘀血型。观察不同中医分型血液流变性的变化。结果 :不同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性的变化似有明显不同。结论 :偏头痛不同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性变化的侧重、轻重似有不同 ,究其病因 ,辨证施治 ,配合降粘、抗凝等治疗 ,可望收到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临床特征、评估经颅多普勒(TCD)对该病的检测价值。方法:应用德国DWL型TCD仪以100例偏头痛患作了TCD检测。结果:分析所见,血液流变学大多呈高凝状态,患的颅内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血液速度增快,血液速度减慢、血液速度不稳定和双侧血液速度不对称4方面。结论:本病多发于女性,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血管舒缩功能紊乱所致严重的脑血管痉挛性狭窄及血液高凝状态有关。TCD检测对偏头痛的临床诊断较有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偏头痛的血液流变性与临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 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发病机理至今不完全清楚 ,2 0世纪 80年代 ,由于非侵入性脑影像学的出现 ,偏头痛的研究有了重大进步 ,基本否认了血管源性学说 ,大多数学者认为偏头痛发病起源于大脑本身 ,与脑的兴奋性增加 ,离子通道异常 ,扩展性皮质抑制 ,中枢疼痛处理通路障碍及神经递质异常等有密切关系[1~ 5] 。血小板在偏头痛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的功能是影响血液流变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偏头痛的血液流变学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可能与其病因学、发病学、临床诊治等密切相关。1 偏头痛的血液流变异常及微循…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用偏头痛患者运用脑电信息反馈治疗仪和口服西比灵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脑电信息反馈治疗仪和口服西比灵后均有降低血液流变学异常指标作用,特别是对纤维蛋白元指标的降低最为明显,此作用以脑电信息反馈治疗仪为显著。为了观察脑电信息反馈治疗仪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探讨对头痛的治疗机理,观察了60例偏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对治疗前后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间歇期血液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 头痛与血液流变性关系尚无定论 ,作者对偏头痛间歇期患者与对照组各 32例进行血液流变性 13项及部分生化指标检测 ,探讨其变化机制。1 资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偏头痛组 32例 ,根据国际偏头痛学会 1988年偏头痛间歇期标准[1] 。诊断来我院诊治患者 ,男 9例 ,女 2 3例 ,年龄16~ 5 2岁 ,平均 34.3± 10 ,病程 3个月~ 2 5年 ;对照组 32例 ,男 10例 ,女 2 2例 ,年龄 2 0~ 4 8岁 ,平均 33.5± 8岁 ,为我院健康体检者 ,实验对象无精神障碍病史及家族史 ,除外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及脑血管病。二组均衡性检查P <0 .0 5。1.2 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4.
曲坦类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上常用麦角胺类和解热止痛类药物治疗,但疗效不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偏头痛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患者外周血5-羟色胺(5-HT)水平在先兆期升高,而在发作期降低,因此开发5-HT激动剂一曲坦类药物。曲坦类药物主要激活5-HT亚型5-HT1B/1D受体,增强血管受体的敏感性,促进5-HT释放,导致颅内血管收缩,使三叉神经通路传导减弱,抑制血浆蛋白外渗和神经炎症,从而发挥抗偏头痛作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曲坦类药物有舒马曲坦等8个品种。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97例偏头痛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皮下注射大剂量肾上腺素加寒冷刺激的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观察了通脉饮对该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脉饮对急性血瘀证血液流变性有明显改善作用。提示:通脉饮可能对预防冠心病及高粘血症有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对病理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血栓形成及子宫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效应及作用方式。方法:采用肾上腺素联合冰浴制作血瘀大鼠模型,观察复元活血汤对其血液流变性变化和血管内皮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用五味消毒饮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32例寻常型痤疮用五味消毒饮进行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治疗,检测其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痤疮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治疗效果有直接关系。结论:加味五味消毒饮能有效改善痤疮患者微循环,对该病的康复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加味通窍活血汤对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加味通窍活血汤”对头痛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头痛组104例 ,对照组60例 ,服加味通窍活血汤150ml,2次 /d ,1~2疗程 ,用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结果 (1)用药前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7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显著意义 (P<0.05) ;(2)用药前后比较 :治疗1疗程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 (P<0.05~0.01) ,治疗2疗程后疗效更为显著 (均P<0.01)。结论头痛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 ,加味通窍活血汤能有效地改善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学中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在医药学界受到高度的重视,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有着紧密联系。关于磁场降压散瘀机理目前尚无满意的解释,本文的目的探索磁场是否可能通过降低粘滞度而产生治疗效果,并与常规活血去瘀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