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监测麻风化疗的效果亟需检测麻风菌活力的快速方法,为此作者对麻风菌的ATP含量、形态指数(MI)及FDA/EB荧光染色进行了比较。麻风菌是从23例多菌型病人中提纯的,这些病人治疗期不同,而所用药物相同。5例健康者作对照。用生物发光技术测定ATP含量,它能象菌落计数那样准确地测定少量可培养的杆菌。用同一标本进行上述3种测定,结果表明MI≥1%时所测15例的ATP含量/完想菌之比相当稳定,ATP2.02×10~(-15)~5.6×10~(-15)克/完整菌平均3.46×10~(-15)克,此比率的变化范围在2.8倍以内;此15例以绿染菌作“假定的活菌”时,ATP的含量为0.22×10~(-15)~1.98×10~(-15)克/绿染菌的变化达9倍,绿染菌的百分比与ATP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染色(FDA/EB)法,染直接切刮涂片,检测了58例正在治疗的细菌仍为阳性的多菌型麻风病人。染剂的最终浓度为FDA10μg/ml,EB8μg/ml。绿染者为活菌,桔红色的为死菌,清晰可辨。治疗期8~12个月者绿菌占8.7%,13~24个月者9.4%,25~48个月者6.0%,>48个月者4.0%。后三组共55例,有8例未见绿菌,其中只用三联疗法的5例,平均治疗期16.6个月,绿菌占14.6%。提示治疗后活菌减少,有少数病人活菌可能已消失,只剩下死菌。将涂片放在室温中24小时后活菌即近乎消失,在60℃烤箱中放置30~40分钟,活菌即减少到1%±;保存在-20℃冰箱中17天,绿菌未见减少。因此可以认为用FDA/EB染色鉴别麻风菌的死活很可靠,快速、简便,可以客观地记录,值得推广,用作麻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3.
形态指数(MI)未能解决死、活菌的鉴别。为了研究及测定化疗效果, 亟需有快速、易行、可靠的测定麻风菌死、活的方法、目前胸腺嘧啶核苷标记法及测定ATP酶浓度的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细菌,还需要相当的设备,而荧光染色法则简单易行。采LL、BL病人皮肤涂片及犰狳麻风菌液涂片,各涂3份,分别用Z-N染色检查MI;乙酰乙酸荧光素(FDA)/溴乙啡啶(EB)染色,活菌为黄色,死菌为绿色(见本刊创  相似文献   

4.
著者曾证明荧光素乙酰乙酸盐(Fluorescein dlacetate,FDA)和溴乙啡啶(Ethidiumbromide,EB)染色能确切地测定耻骺干菌和草分枝干菌的死活。活菌染成录色,因它有酶的水解作用能使无荧光作用的 FDA 转变成有荧光作用的物质,并且活细胞完整的细胞膜可以排除  相似文献   

5.
麻风菌活性以形态指数(MI)表示,有不少问题。以鼠足垫技术还存在时间、鼠种和技术标准问题;最近也用荧光技术(FDA—EB)。作者在门诊随机选择20例瘤型麻风,其中10例为初治,10例为经约2年治疗的病人,取皮肤活检,做鼠足垫接种和FDA—EB染色。结果表明,这两种  相似文献   

6.
对单纯用 WHO、MDT 方案治疗的75例多菌型病例,用 FDA/EB 双色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其麻风菌的死活。其中 MDT 治疗前平均绿菌率为44.43%,经4~6个月治疗者平均绿菌率迅速下降到7.66%,此后下降变慢,经19~24个月治疗者仍有42.88%可查见绿菌,平均绿菌率为2.92%。作者认为 FDA/EB 技术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之一;多菌型病例治疗两年后不宜一概停止治疗,至少在经两年治疗后仍能查见绿菌者应继续用药。  相似文献   

7.
BCG是一种减毒的无致病性的牛分枝菌,与麻风菌和结核菌有共同抗原。自Fernandez提出BCG可能影响宿主的抗麻风菌反应后,已证明接种BCG可激发机体对麻风菌素的敏感性。Bloom等(1989)认为BCG有免疫佐剂的特性,用重组BCG和BCG/热杀的麻风菌(HKML)进行过临床试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Tomioka(1990)藉动物模型发现,静脉注射BCG/HKML菌苗可诱发宿主脾细胞——抑制性巨噬细胞的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卡介苗(BCG)多克隆抗体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和复发病人发现的作用。方法:收集120例完成MDT、复发、少菌麻风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BCG多克隆抗体检测标本组织中麻风杆菌抗原并与10%高碘酸氧化后做抗酸染色和一般抗酸染色做对比。结果:BCG组阳性率比10%高碘酸氧化后抗酸染色和一般抗酸染色高。结论:BCG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对麻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估、复发的及时发现是一项操作简单而且敏感性高,是较有价值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9.
荧光素乙酰乙酸(FDA)能进入细胞膜完整的菌细胞内,通过酯酶水解作用成为能发绿色荧光的荧光素;溴化乙锭(EB)可进入细胞膜完整性发生改变的菌细胞而产生桔红色荧光复合物。作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测定耻垢分支杆菌和大肠杆菌悬液中菌的存活率,并与琼脂平板计数方法进行比较。方法是,在一定时间取出1.0m l耻垢分支杆菌的单细胞悬液或大肠杆菌悬液,加入0.5mlFDA∶EB染液,室温作用10分钟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细胞是活细胞,红色细胞为死细胞,然后计算百分率。结果:37℃培养48小时的耻垢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10.
免疫疗法被认为是一种可用来加速活菌杀灭和死菌清除的方法。该文报告了应用MDT和BCG或灭活W分支杆菌免疫疗法联合治疗未治多菌型BL/LL患者的长期(4~5年)随访结果。研究包括年龄在15~60岁间、细菌指数4+至6+的未治或疗期短于3个月的BL/LL患者,共36例,分为3组。所有患者都接受修正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常规应用 Fite-Faraco(FF)染色或其改良法来检测组织切片中的麻风菌,但由于治疗或自然病程所致宿主体内麻风菌的变性导致其抗酸性降低或消失,以致用 FF 染色查不到麻风菌。Gomori乌洛托品——银染色法(GMS)似乎可染出组织中所有的麻风菌而不论该菌的抗酸性是否丧失。对此,作者用上述二种方法对巴基斯坦、印度和塞拉利昂的前瞻性多中心联合化疗(MDT)试验中的195例病人的皮肤标本进行了检查,并将结果进行了比较。195例病人均可为多菌型(BL、LLs、LLp),所有病人都已用 DDS100mg/d 或 DDS100mg/d+  相似文献   

12.
选古巴卡玛圭市1987~1988年57名新病人中的43名,包括L型11、B型11、T型4、I 17,询问并检查。其中8例曾接种BCG(18.6%),335例未种(81.4%);未种BCG的有L型10例(28.6%)、B型11例(31.4%)、T型2(5.7%)、I型12(34.3%);种过BCG的有1例L型(12.5%)、2例T(25%)、5例I(62.5%);这表明BCG可使病人少患多菌型麻风。文献中  相似文献   

13.
荧光显微镜已广用于检查结核杆菌,用于检查麻风杆菌的报告很少。本文目的在于观察组织切片的荧光显微镜检查的效果及敏感性,并与常规萋尼氏染色和 Fite 氏染色比较。皮肤涂片和活组织标本取自门诊病人。结果;15例(15.4%)瘤型和未定类麻风萋尼氏染色查麻风杆菌阳性,荧光染色阴性。结核样型麻风和疑似麻风者,其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皆相同。15例病人荧光染色查不出麻风杆菌,婪尼氏染色只能察见颗粒型菌。这是由于麻风杆菌的颗粒型与其他荧光颗粒是难以鉴别。69份活体组织中,Fire 氏法染色查见麻风杆菌者有36份(52.1%),而荧光染色仅22份(31.8%)阳性。作者在讨论中称,关于荧光显微镜检查涂片和组织切片中麻风杆菌的效能已有不同看法的报告。有人认为其效能较 Fite 氏法好,也有人认为其效能比 Fite 氏染色差,盖因荧光染色法难于检出断裂菌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有许多亚型,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皮肤脆性及轻微外伤后形成大疱.其组织病理变化是表皮真皮交界处大疱形成,但没有炎性细胞浸润.本文作者发现4例EB  相似文献   

15.
作者对巴西30例经砜类药治疗两年以上治愈并随访多年的未定类麻风,于诊断时和治疗后做活检,除HE、抗酸染色外并进行S—100蛋白染色及用抗BCG抗体测定分枝菌抗原。这些病人均未复发。诊断  相似文献   

16.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此菌广泛地存在于腐生物中.本病为一职业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农业和林业工人中.绝大部分病人为皮肤淋巴管型,极少数累及内脏和骨.作者报道了3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都是明尼苏达州东部的一个苗圃的工人,由于接触泥炭藓(Sphagnum Moss)而引起发病,从藓中发现了申克氏孢子丝菌,此藓产于威斯康星州.作者报道的3例患者均为上肢皮肤淋巴型损害.除活检作组织病理检查(包括HE染色、改良Brown-Brenn革兰氏染色、PAS染色和Gomori乌洛托品银染色)和真菌培养外,同时也取泥炭藓标本作培养.其结果是3例组织和泥炭藓标本培养均见相同  相似文献   

17.
方法:将人的麻风结节(活组织标本15份)和冰冻干燥保存10年的鼠麻风菌(包括:夏威夷、警视厅、福冈、巴斯得、熊本,久留米、答姑拉斯等7个菌株)分别接种于出生4周的雌性 ddF 系小白鼠的下腹部和右侧足垫部。接种3个月后采取接种部位的皮肤组织制成石腊标本。脱腊后用62℃无水吡啶处理24、48小时和5、7天。除去吡啶后在室温条件下作抗酸染色(Ziehl-Hematoxylin 法)进行比较。结果:含有人麻风菌的组织标本经吡啶处理24小时后,15份标本中有13份抗酸染色阴性,经吡啶  相似文献   

18.
本文目的在于检测表皮因子对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的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酶的作用,以及体内 IL-1在 EB 表皮中的分布,进一步探讨 EB 的发病机制。作者用冷胰蛋白酶处理分离新生 BALB/C 小鼠皮肤的表皮细胞,置铺盖胶原的组织培养皿中培养,取其培养液制备鼠表皮因子。从手术切除色素痣的瘢痕取得皮肤标本,制备表皮提取物。然后分别测定表皮因子和表皮提取物对2例隐性遗传营养不良型 EB(EBDR)、2例显性遗传营养不良型 EB(EBDD)和2名正常人的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酶活性的影响。用一种标准的未标记抗体生物素-亲和素技术检测3例 EBDR、1例 EBDD、1例交界性 EB(JEB),2例大疱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完成治疗后的麻风患者临床与组织病理变化,评估治愈标准,提高皮肤科医生长期随访意识。方法 收集在麻风防治专业机构接受联合化疗(MDT)方案规则服药结束至本科复查的麻风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组织蜡块切片后做HE染色和抗酸染色,观察病理特点;根据收集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集到19例治疗后具有完整资料的麻风患者,11例(57.89%)达到临床治愈标准,临床上均无活动性麻风皮损,部分留有色沉、色减或鱼鳞病样改变。11例治愈者中,5例(45.45%)组织病理呈非特异性炎症改变,6例(54.55%)呈麻风消退后期改变,肉芽肿较小,泡沫细胞处于退行期;2例(18.18%)组织抗酸染色见碎裂状、颗粒状麻风杆菌。8例患者(42.11%,8/19)未达临床治愈标准,皮损部分未消退,以色减斑、色沉斑、暗红斑为主,4例(50.00%,4/8)存在Ⅱ型麻风反应,伴红斑、结节、脓疱;病理上均有肉芽肿形成,但肉芽肿较小,肉芽肿中的泡沫细胞处于退行期;组织抗酸染色见完整麻风杆菌,均为多菌型。结论 麻风患者通过MDT治疗方案服药结束后,仍需复查组织病理及抗酸染色评估是否达到治愈。部分多菌型麻风患者...  相似文献   

20.
虽然 BCG 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疫苗之一,但就它对分枝菌病的预防效果仍有争议。在西肯尼亚的四个区,1962 年就开始接种 BCG。作者用病例和健康人对比测定 BCG对麻风和结核的保护效果,69例新麻风病人与234例年龄、性别相当的对照组相比;144例新的,痰涂片阳性的结核病人与432例对照相比。检查疤痕了解 BCG 接种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