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序贯疗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的28例患者根据月经周期4期理论序贯运用中药加减进行治疗,经后期服用二至天癸方合保阴煎加减,日1剂,连服8 d,经间期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日1剂,连服3 d,经前期服用二仙调经方加减,日1剂,连服12 d,用药3个周期。结果治愈16例,好转7例,无效5例,治愈率57%,总有效率为82%。结论运用中药序贯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经间期出血指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的少量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笔者于2006年1月~2010年8月,运用滋肾阴、疏肝解郁法治疗经间期出血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阴补肾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为滋阴补肾法治疗经间出血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方法:将56例经间期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滋阴补肾中药治疗组28例,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周,下月月经干净开始服药,用至排卵期后,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炔雌醇0.05mg,每日1次口服,月经周期第九天开始,连服1周,连续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滋阴补肾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秦击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78-78,80
目的:观察中药调肝汤对于经间期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予调肝汤口服,对照组予已烯雌酚口服,两组均于经净5天开始服用,至BBT上升2天停服,三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62.9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调肝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8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药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配合己烯雌酚治疗经间期出血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前提下,在两次月经中间氤氲之时,出现周期性的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笔者在2008年5月~2010年11月临床工作中,使用二至丸合逍遥散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刘长英主任运用中药循周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刘长英主任临诊,从月经周期的规律、阴阳的变化,认识经间期出血的病因及辨证治疗,并附验案。结果:刘长英主任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病因是肾阴虚,治疗的重点在月经后期,根据月经周期的变化规律,经后期益肾滋阴养血,重阴转阳;经间期平调阴阳,调理气血;经前期补肾养血温阳,重阳转阴;行经期行气活血益肾通经。结论:刘长英主任中药循周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蕊 《光明中医》2010,25(1):60-61
目的观察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诊断为经间期出血的38例患者服用自拟固冲化瘀汤,1剂/天,经期第8天开始连服7天,3个月为1疗程。结果用药1个疗程,治愈28例,好转7例,无效3例,有效率92.1%。结论运用固冲化瘀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间期出血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鸿雁  霍玉梅 《现代中医药》2008,28(1):20-20,47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煎剂滋肾止血汤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经间期出血病例,分为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各33例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78.8%,较西药组54.5%有显著性差异;中西药结合组无复发,西药组复发率14.3%.结论 自拟中药煎剂滋肾止血汤配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快且持久.  相似文献   

10.
经间期出血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在两次月经中间,即氤氲之时,出现周期的少量阴道出血,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属于妇科常见病。运用二至丸合丹栀逍遥丸加减治疗肾虚肝郁型经间期出血5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经间期出血,即排卵期出血,是一种妇科门诊常见的疾病.笔者运用自拟滋阴助阳促化方治疗经间期出血,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至今46例门诊经间期出血患者,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6例,年龄18 ~42岁,平均28.4岁,病程3个月-1年半,平均6个月.其中:阴道出血46例,腰酸35例,少腹作胀24例,带下量多18例.对照组18例,年龄20 ~38岁,平均30.2岁,病程3个月~1年半,平均6个月.其中:阴道出血18例,腰酸12例,少腹作胀8例,带下量多6例.  相似文献   

12.
自拟滋肾养血汤治疗经间期出血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姝 《四川中医》2009,27(1):106-106
目的:研究中药滋肾养血汤在经间期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口服中药滋肾养血汤。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3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结论:中药滋肾养血汤对经间期出血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阴虚血亏型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经间期出血患者采用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于月经第7 d服至基础体温上升后3 d,3个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7.36%,治愈率73.68%。结论采用经典方剂组合,以六味地黄丸合归脾丸治疗经间期出血38例,服用方便且临床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的60例经间期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滋肾益阴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效果,并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益阴法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两地汤合一贯煎治疗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96例用两地汤合一贯煎化裁,每次月经干净后连续服药10天为一疗程。结果:用药3个疗程,治愈50例,好转40例,无效6效,总有效率93.75%。结论:两地汤合一贯煎加减治疗经间期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二至地萸汤治疗排卵期出血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至地萸汤治疗排卵期出血46例浙江省奉化市人民医院(315500)胡曼娟关键词二至地萸汤,排卵期出血,疗效观察排卵期出血中医称为经间期出血,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1994年10月~1995年8月,以自拟二至地萸汤治疗本病46例,疗效满意。现小结如...  相似文献   

17.
二至丸加味治疗妇女出血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德梅 《四川中医》2003,21(8):62-62
本文运用二至丸治疗证属肝肾阴虚引起的妇女出血性疾病,如崩漏、经间期出血、赤带等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絪縕固血汤治疗经间期出血肾阴亏虚,湿热下注型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絪縕固血汤内服,每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治疗一疗程,治愈35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结论:絪縕固血汤治疗经间期出血的肾阴亏虚、湿热下注型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滋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滋肾调经方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46例.结果:46例中痊愈38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结论:中医药方法治疗肾阴虚型经间期出血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西医治疗无效的患者运用中药治疗,期间停用所有相关药物,1星期后对其症状变化进行记录。结果:出血全部控制,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中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减少手术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