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小议刘小平(广东省大埔县人民医院大埔514200)关键词“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探讨元代著名的医学家,养阴学派的代表朱丹溪提出了对人体阴阳的基本观点,他认为人体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就存在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  相似文献   

2.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易经》、《内经》入手,深入探讨了现代名医祝味菊的“阳常不足,阴常有余”学术思想之渊源,并结合临床实际,探究形成其原因有10个方面,认为“阴盛阳衰”是当今多数疾病所呈现的重要病变机理和发展趋势,在治疗上应当以扶阳为主。故祝氏这一理论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晓璐  纪云西 《新中医》2023,55(10):180-183
运用“内阳外阴”本体结构理论从阳在内阴在外的本位结构和阳向上向外、阴向下向内的驱动性,阐释了朱震亨提出的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实质乃肾精不足、虚火上越,认为目前临床上多不解朱震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本意而滥用清热泻火、滋阴生津药物,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补肾填精与引火归元之法。  相似文献   

4.
朱丹溪临证治病多注重于顾护阴血,认为阴精难成而易亏,并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笔者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出发,论述其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放化疗中的指导作用,提出辨治本病应重视养阴,可为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吴海滨  熊文生 《新中医》2011,(4):130-131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邙日有余阴不足论》中谓“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常行疏泄功能,居阳动之态,肝体精血易耗散而常虚致肝之阴血耗损,就会发生肝系的病理变化而出现相关的临床证侯。笔者就肝脏“阴常不足,阳常有余”的生理病理及临床应用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提出来的。他所论述的是因相火妄动,煎熬真阴,阳易动,阴易损所致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其论据归纳起来有三:一是发自对天象的观测,认为天地之间,天为阳,地为阴,而天大地小,是阴不足;日为阳,月为阴,日恒园,月常缺,是阳有余;二是出自经旨,就人身而论,《内经》曰:“年四十,阴气自半,而起居衰矣”,“阳道实,阴道虚”。说明阳有条而阴不足;三是实践体验,人之相火易动,则阴精泄泻,促成阳有余而阴不足。  相似文献   

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文中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正因为他的重要所以关于阴阳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于阴阳有余于不足的看法也是百家争鸣。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张介宾的“阳常不足,阴非有余”理论。  相似文献   

8.
<正>阴阳学说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金元时期滋阴学派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与温补学派的"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看似针锋相对,实则阐述角度不同。本文将从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思想渊源及所制代表方剂两个方面对这两种观点进行解释与融通。  相似文献   

9.
徐祖传 《北京中医》2007,26(8):530-531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属明代医家张介宾首提。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阳非有余”论突出地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宝论》中。人之所以遍体能温,由于阳气;五官五脏气化之所以变化无穷,亦无不由于阳气。相反,当人一死,便身冷如冰,这就是阴形虽在,而阳气却已消亡的缘故。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故阳惟畏其衰,  相似文献   

10.
陈日新教授探究现代疾病谱中医证候特点的成因,提出其证候普遍呈现"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特点。陈教授基于临床,并结合中医经典与古代文献对肿瘤的认识,提出肿瘤晚期患者的证候亦普遍表现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特点,而热敏灸具有温补阳气、芳香化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等功效,故肿瘤患者证属虚(阳虚、气虚)、寒、湿、痰、瘀者,均是热敏灸的适应证。热敏灸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放疗后脾胃功能紊乱,化疗、放疗后骨髓抑制,癌性虚乏,癌性疼痛,胸腔积液,腹腔积液,便秘等6方面的病症具有独特优势,对提高肿瘤晚期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时间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是《内经》“阴液平顺,阳气固守”思想的发展和成熟。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处于经断之年,阴阳失稀致病之症。本文以张景岳“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立论,溯源该理论内涵,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演变及诊治原则。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主责于“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发生于肾虚,与心、肝、脾等密切相关。“阳非有余”,亏在脾、肾,包含了元阳乏源,五脏不安、脾肾阳虚,气血乏源致病;“阴常不足”,亏在心、肝、肾,囊括了肾阴不足,冲任失养、心肾不交,升降失和、肝肾同病,疏藏失职致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当以平和阴阳为核心,兼五脏辩证,可从温真阳,五脏皆安、补肾阳,同补后天、填真阴,通盛冲任、补肾阴,上济心火、益肾水,疏养肝木等角度进行调治。  相似文献   

12.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两种观点分别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和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提出。两种观点截然相反,后世医家亦各执一理,争执不休未有定论。文章作者认为,两种理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冲突,之所以存在争论是因为两医家对阴阳的含义指代不清,笼统地将生理的阴阳和病理的阴阳统称为阴阳,以致有阳气有余和不足的歧义。文章将阴阳细分为具有促进生理功能的正阴、正阳和导致病理变化的邪阴、邪阳,以此四分法调解"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阳非有余,阴长不足"之争,为这一理论争鸣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丹溪先生"阳有余,阴不足"的基本核心在于"阴不足","阳有余"只是一种病理结果。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阳有余,阴不足"的认识也不断由宏观走向微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阴不足"是人体内有益物质的缺乏,"阳有余"是人体内有害物质的增多。深入研究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是现代临床诊疗和抗衰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经典理论及临床实践总结发现,"阳常有余"是卵巢早衰的主要病因,此"阳"非真阳不足,主要指易引起真阴不足的"妄动的阳气","阴常不足"为阴精、阴血不足,即为真阴,是主要病机。故针对此病因病机临床针刺治疗上主要以调衡阴阳为纲,以"从阳引阴,从阴引阳"的针灸治疗原则为主导,运用平衡阴阳的针刺方法,经络部位上下、前后阴阳相引,调整阴阳,心身同治,形神同调,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5.
16.
痛风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痛风的发病趋向年轻化。西医西药治疗小儿痛风的安全性尚缺乏循证证据,因此,有效的中医中药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阐述与分析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并在小儿痛风与肝脾的关系、辨证用药及日常调理方面提出浅见,希望能为小儿痛风的防治拓展中医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小儿脾常有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医家万密斋根据小儿脾胃运化机能尚未健全 ,常易为饮食所伤 ,出现积滞、呕吐、腹泻的特点 ,提出了“脾常不足”的学说。这种学说得到了一些后代儿科学家的推崇。现代将其写入高等中医教材《中医儿科学》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儿科学》对“脾常不足”说也予以肯定。笔者认为 ,“脾常不足”说并不能概括小儿脾胃系统的生理、病理特点。它使医者对小儿脾胃病证、病机的认识局限在脾胃虚弱的小圈子内 ,忽视了脾胃病证中大量存在的实证、寒证和热证 ,不利于对小儿脾胃病证进行全面、正确的辨证论治。根据历代儿科专家的论述和笔者个人的…  相似文献   

18.
徐祖传 《北京中医药》2007,26(8):530-531
"阳非有余,阴常不足"论,属明代医家张介宾首提.阴不能没有阳,无气便不能生形,阳不能没有阴,无形便不能载气,所以物生于阳而成于阴,故阴阳二气不能有所偏,不偏则气和而生,偏则气乖而死."阳非有余"论突出地反映在他所著的《大宝论》中.  相似文献   

19.
据《内经》“阴阳者 ,万物之能始也”这一基本原理 ,脾为五脏之一 ,与他脏无异 ,亦应有阴阳之分。然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 ,主升清 ,其运动特点以升、动、散为主 ,此皆阳之作用。故许多中医书籍在论述脾脏生理、病理时 ,对脾阳及其病证均阐述得较具体全面 ,而对脾阴及其病证 ,虽有论及却简而不详 ,亦有干脆予以否定的 ,致使相当一部分医家偏执“脾无滋法”之说 ,而这种认识有悖《内经》基本原理 ,且与临床实际不尽吻合。故正确地理解脾之阴阳 ,确立其基本概念 ,不仅有利于脏腑阴阳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 ,而且也有利于临床、教学及科研。…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探讨“阳常有余”与“清阳”的区别,以指导临床采用使相火敛守于本位的治疗方法,治疗因“阳常有余”引发的疾病,达到准确辨治疾病的目的。方法: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着重从经典古籍的角度,探讨二者的区别。结果:在人体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等方面,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且不可缺少的动力。“阳常有余”指相火不守本位而妄动。当相火蛰守本位时,相火属于人体正常阳气的一部分;当相火越位时,则不属于正常阳气。结论:对朱丹溪“阳常有余”理论与“清阳”理论进行辨析探讨是必不可缺的,一方面可使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另一方面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作出更准确的判断,指导医生辨证立法、处方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