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尼尔雌醇;治疗组口服参苓白术散加味。2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07%,对照组为75.00%,2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2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但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对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具有相似的调节作用,但治疗组副作用小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确切,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配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易蒙停加谷维素治疗,疗程1月,对治疗无效的患者使用交叉法,再治疗1月,观察疗效。结果:3月后随访复发率,中药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联合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运用黄连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主要症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成分:党参、茯苓、白术等),1剂/d,加水350mL,武火煎开后,再用文火煎25min,过滤取汁,每剂煎2次,合并煎液后早晚各1次,分2次服用;对照组30例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1~2支(10~20mL)/次,2~3/d次,口服。治疗30d停药随访1年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温中散外敷与特定电磁波谱(TDP)热疗,并配合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 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脾胃虚弱型IBS-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煎服参苓白术散加味,2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中散外敷并联合TDP治疗,1次/d,2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6%,对照组为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半年后随访复发率观察组为13.6%,对照组为50.0%,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P0. 05)。结论:中药外敷热疗法配合参苓白术散内服治疗脾胃虚弱腹泻型IBS-D疗效优于常规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使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每日1剂4,0d为1个疗程。[结果]3例治疗2个疗程2,7例均为1个疗程,治愈9例,好转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参苓白术散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两组均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慢性腹泻有效.  相似文献   

8.
安云 《光明中医》2014,29(2):305-306
目的 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4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予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时间均为4周.结果 临床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治疗组采用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大便性状、频次、腹胀及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与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均有效,但雷氏芳香化浊加味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糖尿病泄泻的疗效。方法将110例脾虚型糖尿病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3例,2组均口服维生素B110 mg、甲钴胺500μg,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型糖尿病泄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在减轻胃癌术后化疗药物副作用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将胃癌术后化疗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单纯化疗6个疗程;治疗组25例配合参苓白术散,每日1剂,水煎服,每周5剂,连用8周。观察治疗前后体重、胃肠道反应、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重、胃肠道反应、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化疗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合黄连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irritablebowelsyndrome,D-IBS)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加味参苓白术散水煎服,黄连素口服;对照组仅予黄连素。2组疗程均为4周。就症状进行评分,计算每位患者的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症状积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疗后组间比较在总体症状、排便次数、排便不畅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单用黄连素治疗腹泻型IBS有较好的疗效,但合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水剂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参苓白术散结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在内服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厌食症患儿1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内服参苓白术散,观察组另给予中药敷脐疗法,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中显效33例(66%)、好转13例(26%)、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观察组中显效43例(86%)、好转6例(12%)、无效1例(2%),总有效率9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服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疗法可以提高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金养营法联合病因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前者采用清金百部汤免煎颗粒冲服联合对照组用药,后者盐酸西替利嗪片口服,加用酮替芬滴鼻,疗程2周,观察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9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鼻后滴漏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7.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金养营法联合病因治疗变应性鼻炎引起的鼻后滴漏征疗效明显,是治疗鼻后滴漏综合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治疗组160例采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并据证化裁;对照组160例用复方阿嗪米特、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等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3%和72.9%,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FD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优于复方阿嗪米特、莫沙必利、法莫替丁等,但总体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6.
吕三科 《河南中医》2014,(9):1765-176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霉酚酸酯片和强的松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 a,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缓解率为72.5%,治疗组缓解率为90.0%,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生理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的尿量、尿蛋白、白蛋白、血肌肝及总胆固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西药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6):670-67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味对2型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肉蔻四神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76.67%,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血糖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脾虚湿盛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试验组口服加味参苓白术散,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症状、大便性状、次数及停药1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 2个疗程后试验组痊愈3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8.0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复发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梁云燕 《新中医》2012,(12):75-76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Ⅱ型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疗效及促进黏膜上皮化的作用。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均治疗8周。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黏膜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方在Ⅱ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术后能对黏膜上皮化有促进作用,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梁钢 《广西中医药》2006,29(3):15-16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洛哌丁胺口服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0.98%。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