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对患者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80例接受胃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内营养组(术后8 h开始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组(术后立刻开始肠外营养),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康复相关指标:心电监护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相关指标。结果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肠外营养组( 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 d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和营养的有效吸收,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2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54例、肠外营养组(PN)52例和常规给液组46例。分析治疗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淋巴细胞总数(TLC)的临床指标。结果EN与PN两组与常规给液组比较均能显著提高营养状况及免疫力、PA及TLC指标,与常规给液组和术前数据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与PN两组与常规给液组比较,肛门排气时间提前,肺部感染减少,切口感染和咽部不适均减少(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外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机体营养状况和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根治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组30例,于术后24 h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共实施7 d;肠外营养组30例,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治疗。两组病人分别于手术前1 d、术后第1、8天检测营养指标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清蛋白(PA),并观察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和前清蛋白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或0.01),经过一段时期的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肠内营养的营养恢复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无明显差异。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两组病人差异显著(P〈0.01)。两组病人在观察期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胃癌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肠蠕动恢复的作用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方法:将78例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40例和肠外营养组38例,比较两组营养指标、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7 d其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存在的前提下,其优越性远高于肠外营养支持途径。  相似文献   

5.
彭德伟  汪雪  周礼  李锋  王梦桥  葛海龙 《西部医学》2018,30(10):1520-1523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62例。两组均采用全胃切除和食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术后均预防感染。肠内营养组在食管空肠吻合口下40cm置入鼻肠管,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剂1000ml含蛋白质40g、碳水化合物123g、脂肪389g、维生素026g、微量元素424g。肠外营养组使用三升袋(葡萄糖、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静脉滴注。观察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经1周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的体质量、血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 胃癌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能促进肠道功能及早恢复,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术后早期行瑞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瑞能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63例食管癌术后用瑞能行肠内营养的病人(EN组)与61例食管癌术后肠外营养的病人(PN组),观察两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并对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EN组恢复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早(t=3.31,P〈0.001),EN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t=4.684、t′=8.47,P〈0.01)。结论食管癌手术后早期行瑞能肠内营养具有一定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TPN)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探讨EN应用的疗效。方法 120例食管癌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肠内营养组(实验组)和肠外营养组(对照组),各60例,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通过术后的体重、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体重均下降,但肠内营养组下降少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也早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肠内营养组血浆白蛋白下降的数值明显小于肠外营养组(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EN支持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它既满足了患者每日的营养需要量,减少了静脉输液量和卧床输液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李国森  龙凤强 《中外医疗》2010,29(29):82-82,84
目的评估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822例胃癌行全胃切除的患者,术后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与肠外营养组(PN组)。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1周。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2组术后营养指标和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PN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EEN安全有效,并有利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道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病人营养及肠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组)与肠道术后肠外营养(对照组)各25例进行比较,通过观察两组恢复排气、排便时间、不良反应,并测定营养支持前后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Na+、Ga2+等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K+、Na+、Ga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肠道术后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术后8小时即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并且安全可靠,符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临床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减少出院时间,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是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周艳贞  马长林  王利培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43-1343,146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腹部创伤较大手术术后患者82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41例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41例。EN组术后即开始用复尔凯型输液泵输注肠内营养,PN组采用标准的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体重情况、营养生化指标等。结果:EN组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较PN组提前,恢复饮食时间提前,EN组术后营养及体重下降幅度明显优于PN组。结论:手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提前进食时间,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肠内营养是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博 《海南医学》2014,(3):338-340
目的 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术后每日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直到经口进食;治疗组术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术后先行静脉营养支持,第2天开始经鼻空肠营养管滴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的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变化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 治疗组肠功能恢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手术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7天时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以治疗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改善营养状况、降低医疗费用以及缩短住院时间,是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的首选营养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高龄结直肠癌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56例65岁以上高龄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病人给予肠外营养,观察组术后24 h内给予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互补。比较2组病人术前及术后7 d尿素氮、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和血浆前白蛋白的变化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营养费用。结果:术后7 d观察组血清TP和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且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营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后Pa和并发症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可以提高血清TP和Alb水平,加快排气,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方法对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因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的老年病人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病人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并发症、营养指标(体重、前清蛋白和清蛋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的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术后8d前清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胃癌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5.
胃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结实 《当代医学》2011,17(18):103-104
目的探讨胃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胃肠癌患者148例,依据术后采取营养支持方法分为肠内营养支持(EN)组75例和肠外营养支持(PN)组73例,观察两组病例手术前和手术后9天,血红蛋白(g/L)、总蛋白(g/L)、白蛋白(g/L)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术后进行血红蛋白(g/L)、总蛋白(g/L)、白蛋白(g/L)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肠内营养支持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状态,有利于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术后恢复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43例。观察两组手术前后的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体质量(BW)、肱三头肌皮肤皱褶(TSF)和疲劳指数(Christensen’s评分),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Kamofsk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第7天的BW、TSF、ALB、TF、PA和RBP均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降低(P〈0.01),而PN组的TF、PA和RBP水平较EEN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BW、TSF和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7天的Christensen’s评分较术前第1天出现明显提高,而PN组的升高较EEN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EN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Kamofsky评分均较PN组明显缩短或者降低(P〈0.01),而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有助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老年胃癌病人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将92例老年胃癌病人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45例)和肠外营养(PN)组(47例),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EN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较PN组短,住院费用较PN组少,差异有极显著性(t=5.79、85.30,P〈0.01)。结论老年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规范进行EN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的疗效。方法选取54例胃癌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早期肠内营养)和对照组(早期肠外营养)(n=27)。在术后24 h行EN和PN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显著提前,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消耗值比对照组显著减少,观察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在营养结束后的第2天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EN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状况,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也减少了住院经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2种营养方式支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强 《中外医疗》2010,29(18):10-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情况比较。方法将72例胃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EN(肠内营养支持)组和PN(肠外营养支持)组,给予等氮等热量治疗方案,比较2组病人营养、免疫、恢复情况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术后8dEN组与PN组营养及免疫水平接近术前水平,但二者一些营养及免疫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EN组前白蛋白、IgG、IgA量明显高于PN组,体重减少量、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均低于PN,但是不良反应率较高。结论胃癌术后进行EN治疗,临床疗效与肠外营养基本相同,但对病人肠胃功能恢复效果好,费用低,周期短,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71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按术后营养方式不同分为EEN和延迟肠内营养组(DEN),EEN组在术后24h开始给予肠内营养,DEN组在术后1~6d内给予全胃肠外营养,7d后给予肠内营养。比较2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并发症等。结果 EEN组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少于DEN组(P均〈0.05)。术后第12天,EEN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DEN组(P〈0.05);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DEN组(P均〈0.05)。EEN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DEN组(P〈0.05)。结论 EEN效果优于DEN,可显著改善胃癌胃大部切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