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多项日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利弊.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原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等多项目观察.结果 治疗后B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胱抑素、同型半胱胺酸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组.("P<0.05").但体重指数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多项日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利弊.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原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等多项目观察.结果 治疗后B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胱抑素、同型半胱胺酸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组.("P<0.05").但体重指数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利弊.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应用原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等多项目观察.结果 治疗后B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果糖胺、胱抑素、同型半胱胺酸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A组.("P<0.05").但体重指数等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项目观察优泌乐25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等项目观察两种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单纯应用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治疗,B组单纯应用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Hcy)、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2hB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及体质指数(BMI)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tHcy、FBG、P2h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2)两种胰岛素类似物治疗后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明显,且血浆tHcy水平也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分别与那格列奈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 例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随机分为两2组,分别给予那格列奈+NPH 组(A 组)和那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组(B 组)治疗12 周,观察治疗前后多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等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B 组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控制均好于A组血糖控制(P<0.05);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较中效胰岛素能更好的平稳降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MET)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指数(BMI)、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纤维蛋白原(FN)、空腹胰岛素(Fins)、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T2DM患者分为A、B两组各40例,均采用胰岛素治疗,A组同时合用二甲双胍,观察治疗8周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降低、HDL-C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变化非常显著(P〈0.01);A组BMI、TC、FN、HOMA-IR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Fins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Fins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其余相应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更好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高凝状态,防治心脑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配合复方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血生化指标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二甲双胍组(A组,50例)、复方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组(B组,50例)和护理干预+复方降糖胶囊+二甲双胍组(C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半年后对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血脂等临床指标的影响.结果 B组较A组治疗半年后FPG、P2hPG、HbA1c、HOMA-IR、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ISI明显改善(P<0.05).C组较A、B两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且BMI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复方降糖胶囊能协助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护理干预联合复方降糖胶囊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PCOS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16例,口服二甲双胍治疗;B组16例,口服达英-35治疗.两组用药时间均为12周.测量患者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测定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BG)及胰岛素(FBI)水平,计算空腹血糖与胰岛素的比值(GIR),并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结果 A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BI、GIR明显下降(P>0.01),BMI、T下降(P<0.05),FSH、LH无显著变化(P>0.05);B组治疗后较治疗前LH、T明显下降(P<0.01),BMI、FSH、FBI、GIR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二甲双胍降低血雄激素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取代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用药量及治疗后C肽-胰岛素的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自愿的方式分成胰岛素类似物组(60例)和人胰岛素组(50例)。所有患者均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辅助治疗,胰岛素类似物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锐30降血糖,人胰岛素组患者皮下注射诺和灵30R降血糖。比较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后血浆血糖(PBG)的含量、两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治疗后C肽-胰岛素的情况。结果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含量和餐后2 h血糖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明显低于人胰岛素组患者胰岛素总用量(P<0.05,P<0.01);胰岛素类似物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低于人胰岛素组患者(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应用人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效果,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口服降糖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14-116+123
目的观察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0%)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1月内分泌科收治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A组,30例)与对照组(B组,30例),A组患者给予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B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分别治疗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及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而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功能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甘精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且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津力达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HbA1c9.0%)的血糖控制、体重指数、胰岛素功能及敏感性,与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的治疗具有相似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以作为临床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1.
梁慧  张萍  蓝海云  刘明 《微创医学》2013,8(4):434-436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CGM)下应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CGM联合CSII组(简称“双C”组),B组为常规强化应用胰岛素(CSII组),C组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比较治疗3d的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记录治疗2周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3d后的MBG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的MAGE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Homa-IR、CRP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Ins、FCP、Homa-IS以A组、B组较C组升高更明显(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所需胰岛素用量比较C组>B组>A组(P<0.01或P<0.05).A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43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7次,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1次,C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4次.结论 CGMS监测CSII治疗T2DM的治疗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波动更少,血糖达标时所需胰岛素量更少,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和CRP的降低明显优于MSII,且容易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较MSII疗效、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后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方法:对8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严格进行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F、BMI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IGT组2hPG、BMI、TG下降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HOMA-IR、SF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组HOMA-IR、SF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或许可以帮助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持续皮下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8在本院住院的157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持续皮下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CSⅡ组)共78例,一组为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MSⅡ组)共79例,观察两组给药后患者血糖含量、体重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等.结果 血糖含量:给药后两组血糖含量均下降C SⅡ组降血糖的作用好于M SⅡ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重变化:给药前后两组患者体重基本一致;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C SⅡ组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MSⅡ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持续皮下泵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均能够治疗2型糖尿病,对于血糖含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具有改善,门冬胰岛素治疗效果稍优于诺和灵R.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我院收治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其中单纯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者归于A组,采取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共同治疗者归于B组,对两组的用药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接受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检测,检测数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测定的血糖指标及胰岛素敏感指数较A组均显著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过程均有出现轻度不良反应,A组与B组总发生率依次为5.0%与7.5%,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以及二甲双胍共同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且两药合用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为观察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B组30例为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2次/d,皮下注射.观察两组日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每日所用甘精胰岛素、平均空腹血糖(FBG)、体质量指数(BMI).结果:A组在日平均血糖、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6.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2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胰岛素给药方法的不同,将63例糖尿病酮症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人院时血糖及体重指数(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33例)皮下注射加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B组(30例)用胰岛素注射泵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患者血糖、β-羟丁酸、尿糖、尿酮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血β-羟丁酸经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后均降至正常,但B组较A组治疗时间缩短(P<0.01).尿酮转阴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预混胰岛素30R每日3次注射与每日2次注射及胰岛素R加甘精胰岛素或预混门冬氨酸胰岛素每日3次等多次胰岛素注射方法治疗血糖控制不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低血糖风险.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236例,其中64例应用预混胰岛素30R每日3次注射(A组)、58例每日2次注射(B组)、51例应用胰岛素R每日3次加甘精胰岛素每日1次注射(C组)、63例应用预混门冬氨酸胰岛素每日3次注射(D组),为期8周,比较治疗后各组观察胰岛素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餐前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最高血糖与最低血糖差值等.A组中的14例、B组中13例在血糖稳定后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观测血糖的漂移变化.结果 A组与C组胰岛素用量无显著差异(P>0.05),B组用量少于A和C组,D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1).各组患者治疗后FPG和餐后血糖均显著下降,FPG和午餐前血糖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2hPG和晚餐前血糖高于其他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A、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发生率在A、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1).最高血糖与最低血糖的差值在A、C和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明显高于其他组,有显著差异(P<0.01).A组患者血糖漂移的最大幅度明显低于B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预混胰岛素30R每日3次注射比每日2次注射有更好的疗效及安全性,与胰岛素R加甘精胰岛素或预混门冬氨酸胰岛素每日3次注射的疗效类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使用口服降糖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空腹血糖(FBG)≥1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0%,体重指数(BMI)≤25kg/m2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A组)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组(B组),比较血糖达标所需天数、低血糖发生频率,治疗前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基础胰岛素分泌量(FINS)、C-肽释放试验、稳态模型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稳态模型β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A组和B组血糖达标天数分别为13.77±2.18天、18.77±4.32天(P<0.0001);有显著性差异。A组:治疗后基础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HbA1C明显降低(P<0.0001);基础C-肽增加(P<0.05;1h、2hC-肽明显增加(P<0.0001);3hC-肽增加(P<0.05;HOMA-B明显增加(P<0.0001);HOMA-IR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B组:治疗后基础胰岛素无显著性差异(P>0.05);HbA1C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基础C-肽、1h、2h、3hC-肽无显著性差异(P>0.05);HOMA-B明显增加(p<0.0001);HOMA-IR明显降低(P<0.0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各项指标比较:A组HbA1C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基础胰岛素A组较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两组治疗后C-肽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F=15.949、P=0.000);HOMA-BA组较B组明显增加(P<0.0001),有显著性差异;HOMA-IRA组较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具有快速、稳定、理想的控制血糖作用,能在短期内通过解除糖毒性作用,较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6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照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治疗20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体重指数等指标以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之间C肽及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口服药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亚莫利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60例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胰岛素联合亚莫利组(A组)和继续胰岛素单药治疗组(B组),根据监测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和亚莫利剂量,观察12周后,监测治疗后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重、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A组胰岛素剂量、低血糖发生率与B组比较均有减少(P<0.05),而2组治疗后体重无明显改变。结论 亚莫利联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有效手段之一,与单用胰岛素治疗相比,能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对体重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