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5.
法推拿是在一指禅推拿手法的基础上 ,于 2 0世纪 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推拿手法 ,现已成为中医推拿临床常用的手法 ,由创始人丁季峰先生将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基础理论与传统中医学中的经络腧穴理论相结合 ,以一指禅推拿手法为基础创建而成 ,此手法既保持了一指禅推拿手法的柔和的节律性刺激特点 ,同时又具备了施术面积大、作用力强等优点 ,除头面、前颈及胸腹部外 ,其他部位均可使用 ,特别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肌肉丰厚处 ,尤其在肩背部推拿时应用较多。但是 ,现今许多医师在运用法临床治疗疾病时 ,仍常出现手法变… 相似文献
7.
法是摆动类手法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法,运用得当,用力可刚可柔,可在点、线、面等不同形状的操作部位灵活施术,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在法的教学和练习中发现,很多学习者都不能完全领会法的动作要领,达到临床需要的标准,出现诸多不规范动作,从而影响法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长期摸索,笔者总结出一套“五部练习法”,包括:预备练习,握拳立,拉指侧,扶腕,控制五部,具体介绍如下。1第一步:预备练习1.1甩腕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屈曲双肘约90度,腕关节自然下垂,前臂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左右甩动,增加腕的灵活度。1.2叉指推腕双手腹前十指交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法的教学方法。方法运用传统教学方法和采用运动学、力学原理教学进行对比,对中医院校医学生进行现场教学指导。结果用运动和力学原理阐述法更加容易通俗易懂,可以使教学时间节省30%以上,学生更容易掌握。结论法也是一种复杂运动,如果能将它用力和运动剖析清除,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该手法的运动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江苏中医药》2007,(3)
推拿法的行气活血机制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法能改善局部血循环。法力刺激皮肤表面多种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反射性地兴奋大脑皮层及延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使推拿局部的血管舒张,皮肤温度升高,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加;法力还可能通过改变局部血管形态、弹性及周围肌张力,使血管壁切应力增大,从而对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产生影响,促使一系列相应的生理变化,调动生理机能的调节反应,产生活血化瘀的效果。二是法刺激能调节内源性血管扩张物质一氧化氮。这种机械刺激可能通过改变局部血管的形态使血管壁切应力发生变化,从而对血管的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等产生影响,促使细胞内Ca2 增多,并通过对Ca2 敏感的蛋白激酶使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增强,产生更多的一氧化氮,达到行气活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整理法手法参考图谱,建立法手法质控图,为法的手法教学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方法:采用TPA-1型推拿手法参数测试仪,对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推拿专业教师和医生的法手法进行测试,整理法手法参考图谱,建立法手法质控图。结果:高级职称的推拿教师和医生法的手法合力作用点轨迹形态基本表现为“心形”和“葫芦形”,手法频率平均值为126次/m in、标准差为4次/m in、警戒限为118~134次/m in、控制限为114~138次/m in;水平力度平均值为5.5kg、标准差为0.3kg、警戒限为4.9kg~6.1kg、控制限为4.6kg~6.4kg;纵向力度平均值为6.2kg、标准差为0.4kg、警戒限为5.4kg~7.0kg、控制限为5.0kg~7.4kg。结论:法手法参考图谱为“心形”和“葫芦形”,法手法频率平均值为132次/m in,水平力度平均值为5.5kg,纵向力度平均值为6.2kg,各项指标相应的质控图可望为法的手法教学提供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并为科研和推拿专家手法技术的整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按摩中,拿法和捏法是主要手法,更是常用手法,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它们的联系大于区别,有很大的相似性,不便于明确区分。作为按摩老师,在教学中,必须讲清楚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必须讲清楚它们为什么是两种手法而不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3)
<正>法在推拿教学和临床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推拿手法中难度最大、使用频率最高,也是衡量一个推拿医师技术娴熟程度的标志之一,故法对初学者尤为重要,也是基础手法教学中难点之一。笔者针对学生在练习法的过程中存在的一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人体的骨骼肌,也就是俗称的肌肉有600余块,约占体重的40%,它和骨架共同构成我们体型框架和高矮胖瘦外形。我们肢体所做的各种复杂简单动作就来自肌肉的收缩和放松,它由肌健、肌腹两部分构成;它能迅速收缩、快速舒张、有力强健富有弹性但易疲劳受伤。而每块肌肉由大小不等的肌束组成,里面富有微血管、淋巴管和神经,所以除运动功能外,它还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储存能源和产生体温的重要器官。因此,当肌肉软组织等因种种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