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淑娇  胡小红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4):2271-227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发生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误吸及急性重症胰腺炎等疾病过程中出现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导致的以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肺超声评分评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病变及预后的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选择120例我院就诊且因呼吸困难而怀疑为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病例收集时间:2017年9月~2018年10月。对120例呼吸困难新生儿实施肺部超声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计算和比较超声、X线在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并分析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根据经腹肺分级标准和新生儿肺部超声图像,对新生儿肺部病变进行评分,比较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与非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肺超声评分。再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儿的肺超声评分。结果:120例呼吸困难新生儿中,有90例经临床综合诊断证实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其余30例非呼吸窘迫综合征,证实为暂时性呼吸增快症。以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为参照,超声在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X线(P<0.05)。经一致性分析,X线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为中等(Kappa=0.607),而超声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为良好(Kappa=0.789)。在双肺、左肺、右肺、双肺底,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肺超声评分均低于非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P<0.05);治疗后,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各部位的肺超声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结论:超声可对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予以灵敏、准确检出,且肺超声评分还可对新生儿肺部病变及预后情况予以反映,临床上可将超声作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肺病变判断、预后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期,在各期均给予改善呼吸窘迫的治疗方法,并采用相对应得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中,在先兆期死亡者1例,在早期死亡者4例,在晚期死亡者7例,存活41例.结论:救治和护理严重胸部创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要做好密切的临床监测,为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做好呼吸道管理,防治肺部感染,提供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腾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4):5846-5847
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涪0宫产、窒息、男性等是影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选择合适的剖宫产时机与方式能降低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重症超声已成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疗评估中重要的可视化检查手段。以肺部、心脏和膈肌超声为核心的重症超声整合应用,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策略优化及呼吸机撤离提供科学、及时、准确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我科1998年1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30例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疗效结果早产儿湿肺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占同期新生儿湿肺总数的20%(30/150)。30例均为削宫产临床表现以气促、呼吸闲难、青紫为主。24h后明显加重。胸片显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例均需机械通气治疗,5、6d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全部治愈。结论 早产儿湿肺可继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态观察胸片变化和及时行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治疗。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各种损伤因素作用而导致的急性弥漫性炎症性肺损伤,以呼吸窘迫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病理生理改变存在异质性,且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通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该文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因素、诊断、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和未来探索提供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马秋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579-3580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呼吸机治疗,治疗组28例在呼吸机治疗基础上加用珂立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后患儿血气分析PH、PaO2、PaCO2很快好转;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概念是由Ashbaugh等于1967年首次提出的,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当时称之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ARDS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终末阶段,是由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肺部损伤所引发的呼吸衰竭,于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欧洲危重病学会分别于1992年5月和10月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更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患者使用山莨菪碱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24例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症状均较前改善.结论 山莨菪碱可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其表现为肺水肿的产生、肺内微血栓形成、低氧血症生成,临床特征包括呼吸频速、窘迫和进行性低氧血症.ARD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作为连续的病理过程,其早期阶段为急性肺损伤(ALI),重度的AIJ即ARDS.  相似文献   

1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俯卧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 ,以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能改善病人的氧合状况。介绍了俯卧位通气的原理、临床指标、俯卧位的方法与护理 ,及此项技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行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病人痊愈出院14例;2例病人由鼻塞式CPAP改为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后,1例并发肺出血死亡,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加强固尔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溺水后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 收集溺水后并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36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改变,观察其疗效,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NIPPV能明显改善溺水后并ALI/ARDS患者的临床监测指标.结论 溺水后出现急性肺损伤、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可考虑尝试无创正压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对29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NCPAP的护理过程:将新型CPAP装置的管道与患儿两侧鼻孔形成密闭NCPAP.通过调节氧流量来调节压力,调整温湿化罐温度.结果 29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的患儿中,24例治愈出院,3例改为气管插管后2例治愈、1例死亡,未愈自动出院2例.结论 正确应用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正确调整氧浓度及压力,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精心护理,在诊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炎支原体相关性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对于其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及血气变化情况展开统计;以PCR荧光探针法联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对于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于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临床检验、分析,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同肺炎支原体感染初期存在较弱的相关性(P0.05),仅病情严重、危急者才可能致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P0.05),所选择的40例患儿中感染初、中期共35例,且8例感染肺炎支原体,5例感染重期患儿均患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论: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低患病率、高病死率,对于儿童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肺炎支原体感染严重者与其相关系数较高,能够作为临床判断前症,给予临床诊断及治疗以预警。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采取俯卧位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俯卧位通气能改善病人的氧合状况。介绍了俯卧位通气的原理、临床指标、俯卧位的方法与护理,及此项技术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衰竭,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MODS在肺脏的表现,有报道近80%的MODS患者合并ALI/ARDS.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以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衰竭,它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连续发展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MODS在肺脏的表现,有报道近80%的MODS患者合并ALI/ARDS.  相似文献   

20.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衍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由于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导致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临床表现、以肺水肿呈现不均一性改变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点是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死率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一名词首先在1967年由Ashbaugh等提出,并在2012年柏林会议予以进一步修订。重度ARDS病死率高达40%,随着对其认识的加深,作为ARDS的常用方法之一的机械通气也经历了漫长的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