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死率及后遗症发生率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我院自1988~1992年采用白细胞-α-干扰素治疗乙脑患儿8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选用住院患儿83例,年龄9月~13岁,男48例,女35例;对照组74例,年龄1~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至今仍采取对症治疗。我们对临床诊断为乙脑的40例患儿进行了乙脑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简称乙脑丙球)治疗,效果良好。最后经血清学检测40例中31例确诊为乙脑。总结疗效如下。 1.临床资料:31例确诊的乙脑患儿中18例在7月发病,13例在8月发病。年龄7个月至12岁。临  相似文献   

3.
传染病     
88615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60例临床分析/李宝泰∥中级医刊.—1988,23(5).—35~37 乙脑患儿60例。1~3岁42例,5岁~13岁18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单纯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该院1977~1987年收治的135例小儿乙脑有关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近期疗效,结果表明,发病年龄、初热期长短、临床症状的轻重与预后关系密切,而脑脊液白细胞数与小儿乙脑的近期疗效无相关联系。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夏、秋季流行的虫媒急性传染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炎症损害。临床上以高热、抽搐、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高热降温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环节。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4年6月~2006年6月收治乙脑患儿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  相似文献   

6.
强力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90~1991年试用强力宁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34例,并作对照观察,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我院1990~1991年7~9月收治的乙脑住院患儿,共68例,其中男39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乙型脑炎80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10a年来共收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806例,现将其特点作临床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1989年~1998年收治乙脑患者806例,年龄4mo~14a,男424例,女382例。二、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如’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符合动脑诊断。三、治疗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西医治疗同时加用中药清暑化湿汤*]结果一、发病概况:本组年发病数为:1989年81例,1990年间例,1991年121例,1992年72例,1993年63例,1994年79例,1995年IOS例,1996年阴例,1997年间例,1998年83例。发病季节6~9月份,占同期住院病人的6.8%…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5年以来,应用山莨菪碱与维生素C(简称山-C组)治疗25例过敏性紫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5~13岁。激素治疗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4~13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6年7月~1997年8月收治上呼吸道感染380例,男188例,女192例;年龄2月~14岁。随机分成治疗组220例,对照组160例,两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在对症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双黄连、急支糖浆治疗。双黄连:<2岁1/2支,2~6岁1支,>6岁2支,每日3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儿童扩张型心肌病(DCM)临床特点和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2011年115例DCM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15例患儿中,男70例(61%),女45例(39%);起病年龄1~180个月,平均(37.61±4.84)个月,起病≤1岁者占54%(62/115);初诊心功能Ⅲ~Ⅳ级者62.5%(72/11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缩短分数在心功能Ⅰ~Ⅱ级组[(33.0±7.9)%、(16.1±4.4)%]明显高于Ⅲ~Ⅳ级组[(29.2±7.5)%、(13.6±3.8)%](P<0.05);起病年龄≤1岁、~10岁、>10岁三组患儿经体表面积标准化的左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逐渐减小;Ⅲ~Ⅳ级组的cTnI、CK、CK-MB值均明显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确诊时心功能级数(P<0.01)、左室射血分数(P<0.05)、左室缩短分数(P<0.05)是扩张型心肌病死亡相关因素。结论儿童扩张型心肌病确诊时≤1岁患儿最多,多为心功能Ⅲ~Ⅳ级,初诊年龄及心功能级别对患儿预后有明显影响;DCM患儿初诊心功能评估、超声心动图心功能参数可作为预测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喘息型支气管炎1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1996年9月~1998年10月对128例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茂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根据《实用儿科学》喘息型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将254例分为两组:治疗组128例,男72例,女56例,年龄6mo~2a86例,~5a42例;对照组126例,男82例,女44例,年龄6mo~2a82例,~5a44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均符合喘息型支气管炎,两组病情差异无显著意义。二、方法:两组均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黄茂和复方丹参辅助治疗。黄茂注射液03ml/(kg·d)(≤10ml/d…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易蒙停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为我科1990年9月至12月位院的115例婴幼儿急性腹泻患儿,年龄为6月~2.5岁。<1岁83例(72.2%),~2.5岁32例(27.8%).病程平均3.97天,≤3天者73例,≥30天者5例。115例中伴  相似文献   

13.
婴儿流行性乙型脑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婴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1岁以下的乙脑患儿45例为观察组,1岁以上的乙脑患儿8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岁以下乙脑发生意识障碍、呼吸衰竭、体征及血白细胞升高比例与1岁以上乙脑比较具有明显差异(Ρ均<0.05)。两组发病季节、主要临床特征、脑脊液变化及特异性乙脑抗体IgM阳性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Ρ均>0.05)。结论婴儿乙脑脑膜刺激征、巴氏征、神经反射及典型的血象改变与1岁以上婴儿乙脑临床表现不完全相符,临床医师不应以脑膜刺激征、巴氏征和神经反射的改变作为婴儿乙脑诊断的必备体征。  相似文献   

14.
对30例乙脑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病毒唑治疗,疗效满意。 30例患儿均按《小儿传染病学》诊断标准,男17例,女13例;6月~3岁9例,4~10岁15例,11~14岁6例;病程最短一夭、最长7天;体温  相似文献   

15.
近4年来,我科应用强力宁、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过敏性紫癜(AP)40例,并与激素治疗组对比,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995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79例,均按《实用儿科学》中有关标准进行诊断及分型。根据临床类型选择性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2岁~13岁,平均6.6岁;首发25例,复发  相似文献   

16.
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性瘫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于1991年2月~1993年12月应用脑活素与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脑瘫患儿啊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共收治78例脑瘫患儿,诊断标准按统一标准[1]。随机分为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个月~8岁,对照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5个月~9岁,2组情况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性(P>0.05)。2.治疗方法2组均予智能及肢体功能训练,配合理疗,伴癫痫者予执癫痫治疗。治疗组用脑活素(0.2~0.4)mg/(kg·d),胞二磷胆碱10mg/(kg·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用一期手术及分期手术治疗重度尿道下裂(阴茎伸直后尿道开口位于阴茎根部、阴茎阴囊交接部及会阴部)手术效果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病历资料完善的重度尿道下裂患儿765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一期手术组(650例)和分期手术组(11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尿道缺损长度及术后尿道瘘、尿道憩室、尿道狭窄发生率差异。结果 一期手术组650例平均初次手术年龄29月龄(7~130月龄),尿道缺损长度均值为4.01 cm(2.00~8.00 cm);分期手术组115例平均初次手术年龄34月龄(8~156月龄),尿道缺损长度均值为4.33 cm(3.00~9.00 cm),两组患儿手术年龄和尿道缺损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30.5%(198/650),分期组为33.9%(39/1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4,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瘘发生率为16.0%(104/650),分期组为31.3%(36/1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07,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憩室发生率为14.0%(91/650),分期组为2.6%(3/11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4,P〈0.05)。一期组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7.5%(49/650),分期组为4.3%(5/1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6,P〉0.05)。结论 对于重度尿道下裂,一期手术和分期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一期手术术后尿道瘘发生率较低,而分期手术术后尿道憩室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重型乙脑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20%~50%,存活者可部分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1].乙脑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近年来,亚低温疗法已成功地用于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但尚未见治疗乙脑的报道.自2000年以来,笔者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小儿重型乙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3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脑能够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钙、镁联合治疗手足搐搦症,疗效有所提高,现简述如下。临床资料我们将1986年至1988年收治的66例手足搐搦症随机分观察组3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均为1个月~1.5岁,两组男女之比基本一致。人工喂养加混合喂养均占2/3。临床均有手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