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华  谢玮琳 《现代医学》1989,17(3):134-135
对113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采用胃粘膜活检标本直接涂片染色后查找幽门弯曲菌(CP)。结果各种胃部疾病患者CP检出总阳性率为62.8%(71/113),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分别为77.5%(31/40)、65.2%(15/23)、64.3%(9/14)及72.2%(13/18),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活动性慢性胃炎的CP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非活动性慢性胃炎(P<0.05)。提示CP感染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不同病变胃黏膜中幽门弯曲菌(camplobacter pyloridis,简称CP)的感染情况。方法:按病理技术常规进行组织制片,采用硝酸银法染色(Warthin- searry 192 0 )明胶封片镜检。根据病理组织学诊断进行分组。结果:硝酸银法染色可清楚显示组织中的CP。慢性活动性胃炎检出率高达90 .9% ;慢性非活动性胃炎检出率为78.2 % ,胃溃疡检出率最高为10 0 .0 % ,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为97.8%。经统计学处理慢性胃炎及溃疡的CP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胃癌及胃息肉组(P<0 .0 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结果提示CP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溃疡病的直接病原菌,与病变活动性关系极为密切。对病人进行针对性病因治疗,将有助于提高慢性胃炎和溃疡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方法及结果:本文报告用快速纸试剂对101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40岁以上,70岁以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总感染率56%,其中活动性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性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85.9%、62.1%、52.8%、70.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慢性胃炎(25.1%)及胃癌(23.5%),P〈0.01。结论:提示HP感染具有致病性、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胃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02例胃癌及35例胃异型增生的活检标本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胃癌、胃异型增生的幽门弯曲菌(CP)检出率分别为52.94%、62.86%,与对照组22.0%比较,P<0.01。CP 均在癌旁及异型增生旁组织中检出。癌旁活动性胃炎的 CP 检出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0.01,萎缩性胃炎 CP 检出率高于浅表性胃炎,0.01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516例有消化道不适症状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总感染率为37.9%。活动性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及复合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86%,62.3%,63.6%和64.3%;而非动性慢性胃炎及胃癌的HP感染率分别为22.5%和24.2%。两组的HP感染率有明显差别(P<0.01)。结果提示HP感染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亦可能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幽门弯曲样菌(CP)与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病相关,这为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 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法(W--S染色法)是目前公认的胃粘膜CP组织学检测方法.经典的W-S染色法步骤繁复,不易掌握,常导致染色失败,且某些试剂来源困难.我科经反复试验,建立了改良嗜银染色法,用于111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胃镜标本CP染色,与培养结果相符,两种方法CP检出率分别为62.16%和74.77%.现将改良嗜银染色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196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窦及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组织进行幽门弯曲菌(CP)检查、病理切片及尿素酶试验。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的CP 检出率分别为90.91%;48.31%和24.40%。尿素酶阳性率分别为94.55%;55.62%和33.33%。活动性炎症的 CP 检出率和尿素酶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性炎症。正常粘膜组织则均为阴性。表明 CP 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无溃疡病的患者作内镜检查121例,活检胃粘膜培养GP检出率为53.7%,其中5例胃粘膜组织学正常者CP培养均为阴性。慢性胃炎116例CP检出率为56.0%,慢性浅表性胃炎(54.4%)和慢性萎缩性胃炎(61.5%)的CP检出率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慢性胃炎炎症程度严重者较轻度炎症者的CP检出率为高,分别为61.5%及45.3%。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1)。慢性活动性胃炎与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二者C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前者为58.7%,后者为51.2%(P>0.05)。本文对CP的鉴定方法和临床意义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9.
慢性胃炎中虚气滞证与幽门弯曲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组织病理学,尿素酶试验和电镜观察,探讨不同证型慢性胃炎与CP的关系。结果表明中虚气滞组不仅CP检出率高,菌量多、侵犯部位深,进入细胞内引起变性崩解的多,且活动性慢性胃炎、重度炎症及中性白细胞浸润与其他证型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电镜观察CP与寄居上皮的关系证实了它在该证型组中的致病作用,提示CP与不同证型慢性胃炎间可能存在着病因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和胃溃疡患者胃液粘度进行了测定,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且胃粘膜活检,病理无明显病变的对照组作比较,发现慢性胃炎和胃溃疡组的胃液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1.
胃粘膜活检576例,其中276例来自南京地区(A组),300例来自西宁地区(B组)。用硷性复红法染色观察幽门弯曲菌(CP)。结果CP检出率在两组有极明显差异:A组69.9%,B组21.0%,这提示CP感染可能与两地区海拔、气候、地理生活坏境、饮食结构习惯等不同有关。两组中活动性慢性胃炎CP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各组总检出率,提示CP可能是活动性慢性胃炎发生的常见原因。两组同为胃癌高发地区,CP检出率却有明显不同,也说明CP与胃癌的发生是否有关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1300例慢性胃炎的胃粘膜活检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幽门螺旋菌(HP)的感染率为60%(780/1300)。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活动性胃炎与非活动性胃炎的感染率分别为82.26%(102/124)和57.70%(663/1149),发现菌量与病变的活动性有密切关系。提示螺旋菌对胃粘膜有直接致病作用,是导致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585例胃粘膜活检组织幽门螺旋杆菌(HP)的检出率。在各种慢性胃炎中,活动性胃炎154例,非活动性胃炎254例,HP检出率分别为88.96%和61.80%,两者差别极为显著(P<0.01),且与胃炎活动性程度呈正相关;44例胃溃病HP检出率61.36%,与慢性胃炎之间无显著差别(P>0.1);44例胃癌与正常粘膜HP检出率均较低,分别为22.72%及8.93%。说明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有关,尤其与活动性胃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对166例胃粘膜活检进行了 HE,Warthin-Starry 和 Giemsa 染色,检出幽门弯曲菌(CP)113例(68%)。结果发现 CP 在慢性胃炎,溃疡病病人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其检出率与炎症的程度及活动度成正比。进一步观察了 CP 的形态特征,细菌与粘膜上皮接触部位及粘膜上皮本身的形态变化。讨论了 CP 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杨涛 《实用全科医学》2005,3(5):428-42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的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普查中胃镜活检确诊的976例慢性胃炎用W—S嗜银色法检测耶,比较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HP的阳性率。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组为59.09%,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较活动性胃炎低,与活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萎缩程度越重,HP阳性率越低。结论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HP阳性率与胃炎程度密切相关。萎缩性胃炎HP已不活跃,提示在活动性胃炎的治疗上根除HP很有意义,而萎缩性胃炎根除HP的治疗相对不是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病理变化的关系。②方法经胃镜活检确诊的976例慢性胃炎患采用W—S嗜银染色法检测HP,比较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HP的阳性率。③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HP阳性率为59.09%,且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组问比较有非常显性差异(P<0.01);萎缩性胃炎HP阳性率较活动性胃炎低,与活动性胃炎相比,差异有显性(P<0.01)。且萎缩程度越重,HP阳性率越低。④结论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HP阳性率与胃炎程度密切相关。萎缩性胃炎HP已不活跃,提示在活动性胃炎的治疗上根除HP很有意义,而萎缩性胃炎根除HP的治疗相对不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和胃粘膜病变的关系及意义,我们复习了1342例胃镜活检的病理档案材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HP在慢性胃炎的阳性检出率为74.4%。HP阳性率和胃炎的活动性有关,在活动性胃炎为77.4%与非活动性胃炎的63.9%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个结果表明HP感染可能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另外,HP阳性率在肝癌为9.8%。  相似文献   

18.
林炎  白爱平 《广东医学》2001,22(2):159-160
目的 探讨复合性溃疡的发生率、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方法 对该院年10年来通过内镜确诊的132例复合性溃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复合性溃疡的发病率占消化性溃疡总数的5.6%,男女之比为3.4:1。共检出溃疡287个,其中胃溃疡141个,十二指肠溃疡146个,胃溃疡病灶处于活动期122全(86.5%),球部溃疡病灶处于活动期105个(71.9%)。溃疡好发部为胃窦部和球部前壁,分别为86个(61.0%)和74个(50.7%)。结论 复合性溃疡的发生率占消化性溃疡总数的5.6%,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男性发病较女性高。胃溃疡好发于胃窦部,球部溃疡好发于球部前壁。活动性胃溃疡病灶多于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彬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7):36-36
目的:探讨应用硼酸美蓝染色改良法检测慢性胃炎及胃溃疡中幽门螺杆菌。方法:应用硼酸美蓝染色改良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的价值。结果:胃窦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达93.2%,胃体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73.6%,胃底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为54.5%;轻度检出阳性率为80.9%,中度检出阳性率82.6%,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检出幽门螺杆菌阳性率92%,胃溃疡幽门累杆菌检出率为89.4%。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部位有关,慢性胃炎与胃溃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