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81例不同肝病患者7项血液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并以传统的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为对照,比较了各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发现肝病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有明显改变,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为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溶酶原活性(Pg: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AI:A)分别为75.3%、69.1%和71.6%,均明显高于白蛋白(44.4%)和PT(40.7%)。分析肝病出血与各项指标的关系,发现ATⅢ:A和Pg:A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升高在出血者显著高于非出血者。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拟对凝血-纤溶多功能分析仪(以下简称CF)与常规凝血、纤溶的检测作一比较分析,探讨其临床价值。1材料和方法1.1对象随机抽取2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病例选取男女不论,平均年龄39岁。1.2仪器①法国产STAGO-STA自动血凝仪。②PK(A)-I血凝-纤溶多功能分析仪(CF),广东培康医疗电  相似文献   

3.
纤溶酶原激活物(Plasminogen activator以下简称PA)是存在于机体的一种蛋白分解酶,它参与机体的许多生物学过程,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认为癌的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的形成与蛋白分解酶有关,特别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简称u-PA),与癌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激肽释放酶(Ka)——激肽(K)系统(简称Ka—Ks)研究取得较大进展。Ka—KS是机体的一个重要体液调节系统,参予调节循环,血凝与纤溶的平衡、水盐代谢、免疫活动以及许多器官的功能。特别是肾脏的Ka—KS与肾素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纤溶活性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纤溶活性变化,对28例SLE和21例对照以发色底物分解显色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一1)活性、纤溶酶原(Plg)活性,以ELISA双抗体(单克隆)夹心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发现SLE患者PAI—1活性、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伴有狼疮性肾炎、狼疮活动的SLE患者t—PA活性显著降低。为SLE患者抗凝促纤溶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相关指标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华 《华中医学杂志》2003,27(6):333-334
用溶栓的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目前已广泛开展。在其治疗期间,凝血与纤溶相互作用,与溶栓的疗效密切相关。某些凝血与纤溶实验诊断指标也会发生改变。本文研究了溶栓与非溶栓治疗AMI的凝血与纤溶功能的变化,以期了解溶栓治疗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纤溶活性异常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献报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减少AMI后再梗死事件和降低早期病死率,但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早期AMI患者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含量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的变化及福辛普利(fosinopril)的干预作用,探讨福辛普利对早期AMI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比浊法研究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中纤溶酶原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病人血中纤溶酶原含量按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的顺序依次减少,且慢性活动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病人血中的纤溶酶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及前两种肝炎病人。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纤溶酶原可作为反映肝脏功能损伤程度及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在纤溶酶原系统的调节中,细胞表面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t-PA)与尿型纤溶酶原激酶(u-PA)受体所起的关键性作用已得到较详细证实。近年来研究显示,t-PA和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并在其表面形成含纤溶酶的复合物,开始纤溶过程;此外,纤维蛋白表面还具有阻止已结合的纤溶酶被a_2-抗纤溶酶灭活的作用。这均提示纤维蛋白表面在纤维蛋白溶解的调节中也起着一定作用。下面就细胞表面纤溶酶原系统和纤溶酶原与细胞表面的相互作用作一概述。一、细胞表面纤溶酶原系统在过去5~6年里的研究发现,细胞纤维蛋白表面在调节纤溶酶原激活和调节纤溶酶  相似文献   

10.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为纤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将沉积在血管内外的纤维蛋白溶解,起到去除、防止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的阻塞作用,在维持机体内血流通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纤溶系统的激活途径有3条:内激活途径、外激活途径和外源性激活途径。内激活途径是指纤溶酶原在xⅡa、激肽释放酶作用下转变为纤溶酶;外激活途径是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外源性激活途径是指临床溶栓治疗时溶栓剂使纤溶酶原转为纤溶酶。3条途径中以外激活途径最具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中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CAHD患者的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活性(TAFI:A)]和传统测定物肌钙蛋白(IcTnI)。结果凝血纤溶组与传统检定组相比,阳性确诊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纤溶系统的4种标志物对于CAHD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献报告,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因子减少,纤溶活性增高,是肝功能受损的重要标志之一。纤溶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纤溶酶原、纤溶酶、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本文通过测定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纤溶酶原(PLG)、D-二聚体(D-Dimer),以了解乙肝患者的纤溶状态,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去纤酶(Defibrase)是从尖吻蝮蛇毒素(Agkistrodon acutus venom)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新的酶制剂。本文着重研究了用去纤酶治疗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出凝血机制的动态变化。证明其有很强的抗凝效应,亦能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无明显自发出血的副作用,疗效好且比较安全。一、材料:去纤酶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易并发心、脑血管等血栓性疾病 ,其原因可能是高血压患者多存在胰岛素抵抗、脂蛋白代谢紊乱和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的改变。其中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纤溶系统由纤溶酶 (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组成。本研究观察了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患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PAI)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的改变 ,分析PAI和tPA与哪些代谢因素有关。探讨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失衡的原因。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爱平  杨叶  叶阳 《西部医学》2007,19(5):791-792
目的了解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方法选30例UAP患者和15例冠脉造影无狭窄的正常人为研究对象。抽静脉血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活性和D-二聚体(DD)、纤溶蛋白原(Fg)含量。结果与正常人相比,UPA患者血浆中t-PA活性减低,PAI活性增高,Fg和DD含量增高。结论UAP患者存在凝血、纤溶功能的失调凝血的失调,UAP患者纤溶活性降低,凝血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负调控因子,它与组织型或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形成1:1的复合物,抑制纤溶酶的产生。遗传性PAI-1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国际上仅美国与日本有10余例报道。有关该病的分子机制研究目前仅有1例报  相似文献   

17.
uPA系统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其壮 《医学综述》2010,16(14):2140-2143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简称尿激酶,它是纤溶酶原的主要激活物之一。近年来发现uPA系统成分在肿瘤组织以及循环血中的高表达与多种肿瘤的病理特点、预后相关。已成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现针对uPA系统成分的功能,在目前研究较多的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测定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李浪 《医学综述》2000,6(8):337-338
<正>在纤溶系统中,纤溶酶激活物(PA)可激活无活性的纤溶酶原转变成活性的纤溶酶,后者不仅可水解血栓和纤维蛋白,还可降解细胞外基质(ECM)。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imina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是体内最重要的纤溶活性调节剂,特异的抑制组织型纤溶酶激活物(t-PA)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活性,调节纤溶活性。t-PA、u-PA、PAI-1的动态平衡维持正常的血管开放状态和止血,该系统的平  相似文献   

19.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纤溶活性的变化及其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58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抗原含量,反映纤溶-抗纤溶活性的变化,并对冠心病患者组与对照组纤溶指标进行不同性别间的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PM-1的含量、PAI-1/t—PA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M-1的含量较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显著为高。但t—PA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均无显著降低。患者组及对照组不同性别间纤溶及抗纤溶水平均未见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栓性疾病与纤溶系统的异常有密切关系。纤溶系统活性的变化及纤溶-抗纤溶的平衡失调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凝血和纤溶功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中的作用。方法对70例妊高征患者,采用美国ACL- 200全血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指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t- 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 -1 )。结果妊高征患者的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纤维蛋白原(Fg)含量升高,PAI- 1活性升高,与正常妊娠妇女相比,P<0. 05;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的上述指标与轻度妊高征患者相比,P<0. 05;t- PA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对妊高征的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