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9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F)的临床表现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6月1日~2005月6月30日间初诊者的详细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PF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好发于中青年,以16~25岁较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炎热季节较多。皮疹主要分布于背、胸及颈部。69.7%的患者起病初自行使用含激素软膏,其中使用皮炎平者达54.54%。使用含激素药物后皮疹表现为先减轻再加重。PF还可以合并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经酮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在广州地区,PF可见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以中青年发病较常见。酮康唑、伊曲康唑等可以治愈该病,激素类药物不宜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们于 2 0 0 0年 4月~ 2 0 0 0年 11月应用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6 4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来自皮肤科门诊 ,男 48例 ,女 16例 ,年龄 18~ 5 4岁 ,病程 2月~ 3年 ;皮损主要分布于胸、背部 ,部分累及颈部 (累及面部者多合并痤疮 ,未列入本观察 )皮损表现为典型的孤立的半球形毛囊性红丘疹和丘脓疱疹 ,密集或散在分布 ,5 1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瘙痒 ,13例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取小脓疱内容物 ,按冉玉平[1] 介绍的派克墨水染色方法检查 ,均发现典型的圆形孢子及出芽孢子。 6 4例患者中 18例在2月内曾外…  相似文献   

3.
酮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们于2002年4月—2003年10月采用酮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300例,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iculitis,MF)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为探讨该病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我们总结2004年2月~2006年2月就诊的65例PF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马拉色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与生理生化方法在菌种分型上的差异及菌株DNA型别和菌种间的关系,分析其种间和种内的DNA多态性.方法:选取从马拉色菌毛囊炎分离出的马拉色菌,经生理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的菌株52株,提取DNA,采用RAPD方法分析DNA多形性.结果:共有90个DNA片断被扩增,从RAPD带型画出的遗传树状图来看,RAPD与生理生化-形态学方法在菌种分型上存在差异,所有52个菌株均可见到一定程度的种间和种内DNA多态性.结论:二种方法在菌种分型上存在差异,菌株DNA型别和菌种间的关系不甚明确;种间、种内存在DNA多态性,种内的DNA多态性反映优于种间.  相似文献   

6.
马拉色菌毛囊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作为一独立的疾病已有30年,本文综述该病在命名、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使用限制性内切酶方法鉴定临床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致病菌菌种分布并比较其差异。方法收集临床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标本,植于Leeming-Notman培养基。培养阳性菌株提取DNA,扩增其26srDNA片段,用CfoⅠ酶和BstF51酶切。结果共鉴定花斑糠疹阳性菌株128份,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9份,合轴马拉色菌23份,球形马拉色菌26份,钝性马拉色菌6份,M.japponica 1份,斯洛菲马拉色菌1份,混合感染标本22份。共鉴定马拉色菌毛囊炎阳性标本70份,其中糠秕马拉色菌43株,合轴马拉色菌5株,球形马拉色菌9株,钝性马拉色菌1株,混合感染标本12份。两种疾病菌种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致病菌菌种存在一定差异。限制性酶切方法为一种准确、快速的马拉色菌菌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拉色菌性毛囊炎(pityrosporum folliculitis,PF)是一种由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炎,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酮康唑是第一个口服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用酮康唑口服治疗马拉色菌性毛囊炎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马拉色菌毛囊炎皮肤镜下的特点,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皮肤镜诊断提供指导.方法 分析经临床及真菌镜检确诊为马拉色菌毛囊炎的47例患者112个皮损的皮肤镜图像,并比较与细菌性毛囊炎的异同.结果 马拉色菌毛囊炎最主要的皮肤镜特征为黄白色均质结构+线状血管为主,而细菌性毛囊炎以角栓、黄白色脓疱结构+点状血管为主,其中,线...  相似文献   

10.
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菌种分布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菌种分布特点。方法从临床诊断为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的患者分离培养菌种,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学方法鉴定菌种,并比较两组患者菌种分布情况。结果共收集花斑糠疹病例161例,培养阳性121株,其中合轴马拉色菌46株,糠秕马拉色菌13株,球形马拉色菌29株,钝性马拉色菌33株;马拉色菌毛囊炎135例,培养阳性114株,其中合轴马拉色菌52株,糠秕马拉色菌43株,球形马拉色菌13株,钝性马拉色菌6株。两种疾病菌种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花斑糠疹和马拉色菌毛囊炎菌种分布存在差异,可能为两种疾病不同临床表现的原因之一,但结果尚需慎重解释,需要分子水平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液氮冷冻联合口服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17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炎性皮疹采用液氮冷冻进行治疗,同时内服伊曲康唑200mg/d、外用酮康唑洗剂;对照组108例单纯口服伊曲康唑200mg/d、外用酮康唑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第2周后痊愈59例(50.43%),显效27例(23.08%),有效率为73.50%;对照组痊愈13例(12.04%),显效21例(19.44%),有效率为31.4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加用液氮冷冻疗法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能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减少药物副作用,控制复发。  相似文献   

12.
氟康唑治疗复发性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及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拉色菌毛囊炎夏季常见,多发生于青壮年.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部分患者治疗后易复发[1-3].我们于2000年3月-9月,采用氟康唑治疗27例复发性或对一般疗法无效的顽固性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取得良好效果,并对治愈者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皮肤康洗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从2004年5月-2005年9月应用皮肤康洗液(北京华洋奎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原液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4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酮康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酮康唑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马拉色菌毛囊炎80例,随机分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2%酮康唑乳膏外涂患处,每日1次;对照组采用1%联苯苄唑霜外涂患处,每日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停药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停药1周后观察,治疗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0%和95%,与对照组的77.5%及9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0.18及0.07,P均〉0.05)。结论:2%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肯定,安全,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5.
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于2001年9月-2003年6月采用伊曲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63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伊曲康唑治疗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181例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58例,给予NB-UVB照射(每周3次)、2%酮康唑洗剂外洗(每天1次)及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100 mg,日1次),治疗4周;B组60例,给予2%酮康唑洗剂外洗及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C组63例,仅予小剂量伊曲康唑口服。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8%、78.33%及61.90%,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27.80±3.15)天、(32.13±3.98)天及(35.83±3.42)天。结论:NB-UVB联合酮康唑洗剂在中重度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中能提高伊曲康唑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1例成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病例并探讨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标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我科门诊发现的1例成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结果:根据患者头皮丘疹的特点、毛囊内容物直接镜检所见的大量成团簇样聚集的厚壁孢子和马拉色菌培养的阳性结果,可诊断为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长期使用抗生素、多汗、皮脂溢出及搔抓是其诱发因素。结论:对于有易感因素并且反复出现头皮毛囊性红色丘疹患者,应作皮损毛囊内容物直接镜检及马拉色菌培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6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外用柳烯酸溶液喷雾剂,早晚各1次;对照组外用联苯苄唑乳膏,日1次。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76.9%)显著高于对照组(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真菌清除率(80.8%)高于对照组(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柳烯酸溶液喷雾剂外用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近年研究表明,白介素-12(IL-12)是一种重要的抗系统性真菌感染作用的细胞因子,倍受人们瞩目犤1,2犦。然而,IL-12是否参与皮肤浅表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目前还不清楚。为此,2001年8月~2002年1月笔者分别测定了30例花斑癣和30例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IL-12的血清浓度,以期探索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和方法1.1病例花斑癣和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各30例,均为门诊病例,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多次体检均健康。真菌镜检菌丝和芽孢均阳性。花斑癣组:男…  相似文献   

20.
氟康唑与酮康唑洗剂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康唑与酮康唑洗剂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马拉色菌毛囊炎患者11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氟康唑口服与酮康唑洗剂外洗;对照组47例,单纯用酮康唑洗剂外洗,连用2周,疗程结束停药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0.00%,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治愈率为53.19%,总有效率为74.4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口服氟康唑与外用酮康唑洗剂联合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