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分析中医郁证发展源流的基础上,了解郁证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结合现代文献对中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郁证科研思路和文献研究特征,发现相关文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尚不理想,中区药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现状引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痰瘀互结证治理论滥觞于《黄帝内经》,其中虽没有提出痰瘀互结之名,但有“汁沫与血相搏”等痰瘀互结的论述;东汉张仲景首先提出了“痰饮”“瘀血”之名,自此,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入新的发展期;隋、唐、宋不同时期医家对痰瘀互结证治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发展,元代朱丹溪明确提出了“痰挟瘀血”,标志着痰瘀互结证治理论的成熟.明清医家继承并发挥了朱丹溪痰瘀互结的思想,将痰瘀互结证分为痰挟瘀血和瘀血挟痰两类,并用痰瘀互结理论解释临床多种疾病.至清代痰瘀互结证治理论已渐臻完善,成为中医理论的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痰瘀互结证”已作为规范证候名使用于临床,是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重要病机.为提高痰瘀互结证临床诊治水平,今后尚需对痰瘀互结证病因病机、演变规律、辨证方法、生物学基础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胆石症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国内有关中医药防治胆石症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从中国生物医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顾芳香疗法的渊源和发展 ,提出芳香疗法肇端于先秦 ,形成于晋汉 ,隋唐以来中外交流为其发展创造了条件 ,明代总结了具体治法 ,至清代吴师机《理瀹骈文》问世 ,芳香疗法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现代的国际交流和临床探索表明芳香疗法实践和研究产生了质的飞跃 ,芳香疗法应用有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5.
泻白散作为国家公布的百首经典名方之一,其复方制剂研发逐渐成为热潮.经典名方研发首先应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际出发,夯实研发基础,基于以上思考,该研究采用溯源法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泻白散方源、病机、功效、方义、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考辨分析,以进一步推进该方的文献考究工作.考辨结果表明泻白散组方源头可追溯到《银海精微·卷上》中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梳理,从痹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论治对其源流与发展进行研究考证。探析痹证病名的历史发展沿革,从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浊瘀血阻滞3方面总结历代医家对痹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不同时期痹证的治法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拓宽思路、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7.
祝由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心理疗法,首载于《内经》,近现代祝由疗法被视为一种迷信糟粕而遭弃。要想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祝由术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从祝由术的起源、历史发展、历代医家的阐释等方面作一小结。  相似文献   

8.
湿病源流     
中医对湿病的认识,来源于《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发展于金元,完善于明清、民国,成熟于现代。为此,做一简要地整理,以溯本求源,洞悉其脉络,对湿病今后研究,有着重要的承启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Europe, analyze the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 METHODS B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of European hospital pharmacy 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from 1960 to 2013, sum up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linical pharmacy in Europe and analysis exist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RESULTS European clinical pharmacy develop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initial stage(??clinical pharmacy?? introduced to hospital ) , exploring stage(??ward pharmacy service?? mode), developing stage(??patient-centered?? work system) and mature stage(improving ??clinical pharmacists?? evaluation system); It has formed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pharmacy service structure , process and outcome, but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evaluation criteria. CONCLUSION Through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of European clinical pharmacy, it is useful to determine a clear direction of Chinese hospital pharmacy and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es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百日咳古代文献的梳理,从病名、病因病机、治法对百日咳源流进行考证。分析历代医家对百日咳病因病机的认识,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以冀对现代百日咳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Diagnosisandtreatmentofdiseasesbymeansofearinspection ,palpationandstimulationhavealonghistoryandabundantexperienceinChina .Asearlyasthe 7thto 2ndcenturiesBC ,channelsontheearhadbeenalreadyrecordedinthebookYinYangShiYiMaJiuJing(《阴阳十一脉灸经》) .InthebookTheYello…  相似文献   

12.
雀啄灸作为艾条悬起灸的一种临床操作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学术界展开了诸多雀啄灸方面的研究工作,探索了雀啄灸临床作用机制,扩展了雀啄灸的临床适应证。但是对于雀啄灸的源流发展,略显关注不足。文章通过文献的梳理,雀啄灸可能是于上世纪50年代由朱琏提出,分析当时前后学术背景,认为雀啄灸的出现其可能和温灸器灸、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雀啄术针法以及针灸补泻原理存在较为紧密联系。早年的雀啄灸被认定为艾灸的泻法,主要起兴奋的作用。早年的临床适应证主要是小儿疾病、晕厥、关节疼、腹痛、腹泻、胎位不正等。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临床适应证越来越广。结合雀啄灸本身的操作特点,开发类似的刺激仪器以代替临床人工操作,更有利于雀啄灸法在临床的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1理论渊源于阴阳学说 祛瘀生新治法是基于"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和"不破不立,瘀祛新生"的观念而发展起来的,意即通过"祛瘀"、"化旧"或"去腐"等方法来祛除体内沉积的瘀血及其他陈旧性的病理产物,或同时应用生新方法来达到瘀去新生病愈体复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一贯煎考源     
1 一贯煎方源考辨关于一贯煎的出处 ,有两种说法。《中医大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均载录为《续名医类案》 ,但彭怀仁主编的《中华名医方剂大全》、冉小峰所著《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及全国高等院校五版教材《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等则录为《柳州医话》。其实 ,《柳州医话》源于《续名医类案》 ,一贯煎的最初出处当是《续名医类案》。具体情况 ,考辨如下 :《续名医类案》为清代医家魏之 (字玉璜 ,一作玉横。别号柳州 ,或作柳洲 )继明·江《名医类案》之后 ,辑录清初以前历代名医及史传地志所载验案之巨著。原稿 …  相似文献   

15.
吴门医派的渊源及拓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门医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析一席,文中介绍了吴医的区域范围和历史源充,阐述了吴门医派的形成,特点。发展及近百年来对吴门医派的拓展。  相似文献   

16.
喘证源流考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查阅,从病名、病因病机及论治3个方面,对喘证的源流进行考证。按历史脉络梳理喘证的命名,整理归纳历代医家对于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对历代喘证的论治做了详细的总结。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索文献资料对藏药"桑蒂"的基源、代用品来源、资源、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历史与现状进行文献考证研究,区分"桑蒂"药材的正品和地区代用品,以期为藏药新药研究和藏医药临床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月经病从痰证治的理论源流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月经生理的基本理论,而且对月经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了较为系统的阐述.虽然书中未明确论及痰浊与月经病的关系,但却指出了脏腑功能的失调及气机的升降失常与月经病的关系,对后世的论痰、治痰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6,(5):946-948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颇具特色的诊法之一,它是以舌质和舌苔的变化来探查人体气血、阴阳、虚实、寒热、脏腑功能变化的诊察手段,舌诊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对舌诊特点及名医学术思想进行梳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0.
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古代文献进行梳理。认为"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源自于《内经》,由《难经》明确提出并加以完善,经《脉经》推广至临床应用。《脉经》以后,各医家对"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多有发挥,且均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历代医家的分歧主要存在于大、小肠的分属问题上,至张景岳以后逐渐统一,将大、小肠同归属于尺部。目前临床切脉遵循的脏腑分属方法来自于《脉经》: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尽管这种分属方法缺乏科学的理论和确切的经脉络属依据,但经实践证明"寸口脉分候脏腑"的理论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与研究意义,就"寸口脉分候脏腑"理论的渊源与发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