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的早搏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规律性,为早搏的中医证型研究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观察早搏患者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分析高血压病、冠心病、房早、室早与早搏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气血亏虚证最多见,依次为心阴不足证、痰火扰心证、心血瘀阻证、心阳不振证、水气凌心证。合并高血压病的早搏患者痰火扰心证高于其他证型,提示高血压病可能与此证型有相关性;合并冠心病的早搏患者中气血亏虚证最为多见,其次为心血瘀阻证、痰火扰心证;未合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早搏患者气血亏虚证和心阴不足证最多。房早以心阴不足证最常见,而室早以痰火扰心证、心血瘀阻证最为常见。结论从早搏合并症探讨中医证型研究有规律性可寻。  相似文献   

2.
张敏 《河南中医》2011,31(10):1092-1093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属本虚标实,本虚即阳虚、阴虚,标实即寒凝、痰浊、瘀血、瘀毒。若心阳不足,则阴寒之邪乘虚而入,痹阻胸阳,使经脉挛急,气血瘀阻;心阳须以阴为体,若体阴不足,则又反制心阳之用。故惟有心阳温煦、推动以及心阴滋润、充盈,阴阳既济、平衡协调,方可心有所主。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心悸证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是中医学最早研究心病的文献之一,作者对论中所提及“心悸”的有关条文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心阳不足之悸证,心阴心阳两虚、脉结代、心动悸证,中阳不足,心脾两虚之心悸证,肾阳亏虚,水气上逆凌心之心悸证,胃虚饮停、上逆犯心之心悸证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和目前临证运用。并认为,对有关条文的理解不能拘泥于外感、病中及误治所为,对心悸辨治也不可局限于上述条文。强调全面理解原文精神,临证应以辨证为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左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通过对左侧心力衰竭的征候特征、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从而对左侧心力衰竭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将左侧心力衰竭辨证分型为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气阴两虚、心阳虚、水凌心肺、心阳欲脱等证型。结论:该分型有一定的现代医学研究依据,左侧心力衰竭的程度依次为心阳欲脱证>水凌心肺证>气阴两虚证>心阳虚证>心气虚证>心阴虚证>心血虚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和肌钙蛋白(c Tn I)与胸痹心痛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胸痹心痛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1 157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为心气不足、心阳不振、心阴不足、痰浊闭塞、心血瘀阻、阴寒凝结、气滞胸痛和胸痹心痛的变证真心痛证型:痰瘀交阻、气阴两虚、阳虚欲脱共10个证型,1个对照组;并设立冠心病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正常组,搜集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各个中医证型NT-pro BNP、c Tn I的数据分析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由ROC曲线确定NT-pro BNP水平从而诊断(辨证)心阳不振证型。结果:NT-pro BNP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高于正常组(P0.001),冠心病组高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P0.001),冠心病组NT-pro BNP、c Tn I低于急性心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NTpro BNP:心阳不振阳虚欲脱气阴两虚痰瘀交阻心气不足、心血瘀阻痰浊闭塞、寒凝气滞气滞胸痛、心阴不足对照组。心阳不振与心气不足、心阴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血瘀阻、气滞胸痛、痰瘀交阻、气阴两虚、对照组比较,P0.001;与阳虚欲脱比较,P0.05;ROC曲线AUC面积为0.874(P0.001),有统计学意义,说明NT-pro BNP对心阳不振的辨证(诊断)有意义。c Tn I冠心病组高于正常组(P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c Tn I真心痛的证型值(痰瘀交阻、气阴两虚、阳虚欲脱)最高分别与心阳不振、心气不足、心阴不足、痰浊闭塞、寒凝气滞、心血瘀阻、气滞胸痛、痰瘀交阻、气阴两虚、对照组比较,P0.001。结论:NT-pro BNP可以作为心阳不振辨证的客观指标,最佳临界值是NT-pro BNP为563,约登指数为(Youden index)0.588。c Tn I可以作为辨证真心痛证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张天奉  梁丽嫦  赵晓华 《新中医》2017,49(3):143-147
<正>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表现,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1])。其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分心气、心血、心阳、心阴不足及气阴两虚;实以血瘀、痰凝、气滞、寒凝为主~([2])。冠心病中医证候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与痰和瘀相关的证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刘国安主任医师治疗心律失常临证经验.刘老认为,心律失常病机为本虚标实,以心气、心阳、心阴、心血虚为本,痰热、血瘀、气滞为标;论治分为痰热内扰、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心脾两虚、阴虚火旺、气滞血瘀6型,选方分别为黄连温胆汤、生脉散、炙甘草汤、归脾汤、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加减,临床疗效较佳,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者临床应用经方治疗心阳虚心悸证、邪热壅肺证、心阴心阳两虚证。疗效显著,现将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点滴经验进行总结,以便与广大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9.
基于文献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不同地域的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公开发表的有关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并按照不同地域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冠心病中医证型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征.结果 10065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排名前8位依次为:痰阻心脉、气虚血瘀、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肾阴虚、心阳虚衰、心气不足、气滞血瘀.不同地域证型分布,东北地区多见气虚血瘀证;华北地区多见痰瘀互结证;华东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和气虚血瘀证;华中地区多见气虚血瘀及气阴两虚证;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多见痰阻心脉证.结论 近10年国内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实证多见于痰阻心脉、心血瘀阻,虚证多见于气阴两虚,虚实夹杂以气虚血瘀多见,不同地域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悸”的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伤寒论》“心悸”,“心下悸”,之病因病理及证治的探讨,认为其发病亦不外乎虚实二因,本脏虚损致悸者为虚,多为心阳不足,心阴心阳俱虚,气血两虚,水气上泛致悸者为实,多表现为本虚标实,由脾肾阳虚,水气凌民所致,另有邪郁少阳,了郁不达而致悸,多属实证,其治疗,针对其病因病机,归纳为六法,分别给以补虚泄实,标本同治,对现代临床心系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五) 心阴心阳两虚证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182) 本条主要阐述心阴心阳两虚的证治。在外感病发展过程中(这里的“伤寒”指广义伤寒),由于禀赋不同,气血衰弱,或心有痼疾,复感外邪,出现结代脉(结代脉可先后出现,但不能同时出现,这里指或结或代),心动悸(“动”,言其甚也,这里指心跳得厉害)者,此为心阴心阳两虚,可用炙甘草汤治疗。本证以虚为主,心阴不  相似文献   

12.
靳锋主任医师认为汗证可分虚实,且虚多实少,虚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实则为外感风热或肝胆痰湿,虚实之间可兼见或相互转化。临证时以交通心肾法培护根本,以调和营卫法贯穿始终,以清热除湿法祛邪,擅用参芪二子汤治疗汗证。  相似文献   

13.
杨晓晖 《北京中医药》2006,25(7):403-405
糖尿病心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作者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关于糖尿病心脏病的学术思想,认为其病位在心,发病与肝、肾、脾(胃)诸脏有关,是在气血阴阳失调基础上,出现心气、心阴、心血、心阳不足和虚衰,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痹阻心脉,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现代医学中的有关糖尿病心脏病认识,结合学习当代医家对消渴病心病辨治体会和吕仁和教授的经验,提出了本病的分期辨证方法,即以虚定证型,以实定证候,将消渴病心病分为早晚两期、四型、七候辨治.早期,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和心肌、心内微血管病变.晚期,病理改变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心脏大血管病变.四型为阴虚燥热心神不宁、心气阴虚、心气阳虚、心阴阳两虚,早期以前二型多见,晚期以后三型多见.七候是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湿热内停、热毒侵袭、痰浊中阻、水饮内停、阴寒凝结,早期以前四候多见,晚期七个证候都可见到.临床采用中医药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预示中医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周亚男  徐燕  严世芸 《中医杂志》2014,(20):1723-1725
介绍严世芸应用合方治疗心律失常经验,认为此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心气虚、心阳亏虚、心阴不足、气阴两虚、肾阴阳两虚、脾虚气陷等,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湿、水饮。基于"气血观",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作为治疗此病的基本处方,根据辨证灵活合用经典古方,确立了以病机为核心的"活法合方"。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心脏病的中医分期辨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晓晖  吕仁和 《北京中医》2006,25(7):403-405
糖尿病心脏病主要包括糖尿病心脏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的心律失常及心功能不全等。作者总结了吕仁和教授关于糖尿病心脏病的学术思想,认为其病位在心,发病与肝、肾、脾(胃)诸脏有关,是在气血阴阳失调基础上,出现心气、心阴、心血、心阳不足和虚衰,导致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痹阻心脉,基本病机是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心脉痹阻。在回顾性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参照现代医学中的有关糖尿病心脏病认识,结合学习当代医家对消渴病心病辨治体会和吕仁和教授的经验,提出了本病的分期辨证方法,即以虚定证型,以实定证候,将消渴病心病分为早晚两期、四型、七候辨治。早期,主要病理改变是心脏植物神经病变和心肌、心内微血管病变。晚期,病理改变主要特点是出现了心脏大血管病变。四型为阴虚燥热心神不宁、心气阴虚、心气阳虚、心阴阳两虚,早期以前二型多见,晚期以后三型多见。七候是肝郁气滞、血脉瘀阻、湿热内停、热毒侵袭、痰浊中阻、水饮内停、阴寒凝结,早期以前四候多见,晚期七个证候都可见到。临床采用中医药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预示中医干预治疗糖尿病心脏病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邓铁涛运用调脾护心法治疗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邓老认为冠心病是一个本虚标实之证,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冠心病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一般的冠心病以气虚(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当疾病到了中后期,或心肌梗塞的患者,则以心阳(阴)虚兼血瘀或兼痰瘀为多见。在本病的治疗上,邓老强调心脾相关理论,临床上运用调脾护心、补气除痰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经验。方法:以崔应珉教授治疗冠心病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崔应珉教授针对冠心病多为本虚标实这一特点,以心气、心阳亏虚为本,痰浊、瘀血、寒凝和气滞心脉为标,临床施治以舌脉为辨证要点,分为心脾两虚证、痰湿阻滞证、血脉瘀阻证、心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五种证型,以归脾汤、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真武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生脉饮等灵活化裁,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崔应珉教授认为冠心病是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临床辨证论治,标本兼顾,可资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主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填写问卷表。证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根据调查表辨证。[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年龄42~?87岁;心功能Ⅱ~?Ⅳ级(NYHA功能分级);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未能控制的3级以上高血压;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及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按中医证型等分组,统计各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性别构成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年龄: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明显高于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P0.01)。证型分布频次排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不明。病程:各证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病程明显长于心肺气虚挟瘀、气阴两虚挟瘀(P0.0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阴阳两虚肾精亏损,病程逐渐延长。NT-Pro BNP: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心阳亏虚血瘀水停。心功能等级: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多见Ⅱ、Ⅲ级,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多见Ⅲ、Ⅳ级。[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为各发病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中医辨证规律.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结合邓铁涛教授的经验,建立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中医辨证标准,对161例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及术后2周进行辨证分型.结果CABG术前患者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46.0%),其次为痰浊闭塞证(24.8%)、阴血虚证(13.7%)及阳气虚证(15.5%).术后则以痰浊闭塞证最多见(35.9%),其次为阳气虚证(30.8%)、阴血虚证(21.2%)及气滞血瘀证(12.2%).结论CABG术前患者多属本虚标实,证型以气滞血瘀为多见;CABG术后患者属虚实兼见,证型以心气不足,心阳亏虚为主;痰浊为术后主要致病实邪.  相似文献   

20.
1阴虚证的共同特点 ①病机要点因机体精、血、津液亏损,阴液不足,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和阳气相对偏亢所致的虚热证。 ②主要证候症见虚热证的表现。如形体消瘦、五心烦热、两颧红赤、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为共有症状。 ③治疗原则以滋阴降火为其大法。其具体治法、方剂、药物,根据不同脏腑的证候特点而立法、选方、用药。2各型阴虚证的辨证论治 ①心阴虚证多由久病耗伤阴血,或热病伤阴,或思虑劳心过度,暗耗心阴,以致心阴不足,心失濡养。以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兼见虚热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宜滋养心阴。方用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