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丹溪首创滋阴降火,为养阴派的代表医家,似乎已是医界定论。戴良称其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是为阴虚火动或阴阳两虚,湿热自盛者作;王纶言“发明阴虚发热类于外感”;《四库全书》更指出:“丹溪以补阴为宗,实开直补真水之先。”,近时有人对“丹溪是否养阴派”的问题提出质疑。本文将就此谈谈个人看法。《阳有余阴不足论》是养生论丹溪这篇名著讨论了人身阳有余阴不足的生理状态,阐发情欲伤阴的机理,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慎身养性的方法。养生在丹溪学术中占有  相似文献   

2.
朱丹溪以善于养阴而著称于医林,有“阴常不足,阳常有余”论。不少医家遂认为丹溪治病偏主滋阴降火,实则不然。丹溪强调养阴,无非戒人保持阴气,不要妄耗损,主在保精摄生,这是其养阴的宗旨所在。而在临证论治中“若遇有病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未常专主阴虛而论治”。笔者分析了丹溪的学术理论及一些案例,发现丹溪在治病中尤其注重气病。为了深入了解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不揣浅陋,谨述其治病重气之学验如次。  相似文献   

3.
试论朱丹溪"清养"脾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溪承东垣之法,然不拘泥其对脾胃之治,主张以“清养”为当,而不以辛香之品燥补。从滋阴、治痿、老年养生等三方面探讨朱丹溪“清养”脾胃的学术思想,认为“清养”脾胃是朱氏养阴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真正全面继承朱丹溪的学术思想体系,就必须注重对其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独自特点和实质内容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丹溪滋阴思想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意义。自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和“妄动相火煎熬真阴”的命题,滋阴思想的主要内涵,从最初丹溪提倡淡食静心以“养阴”之养生说和补养精血思路,经门人弟子阐扬发挥,丰富了阴虚及火旺的病机认识,临床针对气血精津及肾阴的不同滋阴治法得到梳理和拓展;到明代温补学说纠正降火滋阴、力主肾中真阴真阳说,明代其他医家补充发展脾阴、肺阴及救燥、潜阳等阴虚证治,至清代温病学派立法救津存阴,中医界经历了对人体“阴不足”这一命题认识角度的变化,对“阴虚”和“阴虚火旺”等概念的认识和治法也不断深化、细化,滋阴学说在争鸣中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丹溪学术虽以养阴为特色,但在临床上擅长于治疗气、血、痰、郁等杂病,故后人有“杂病用丹溪”之说。其治疗病遣方用药颇具特色,对后人启发很大,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贵刊于一九八四年第八期载吴伯平《丹溪是养阴家还是主气论者》(以下简称“吴文”)一文,读后觉得有些问题似乎不妥,故愿于此提出几点浅见与吴伯平同志商榷。请予批评指正。丹溪学说与理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丹溪学说中“阳有余阴不足”及“百病兼痰”的蘑要学术思想,从“养阴安神治失眠”、“从痰论治医卒中”、“泻南补北治痿病”、“滋阴潜阳疗头痛”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自己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8.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相似文献   

9.
号称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被后世誉为养阴派的大师,其学说历经几百年,传播中外,影响颇大。崇之者,指导行医,以此教人;訾之者,据理以驳,各持异议。事实上,丹溪虽在理论上倡导“相火论”、“阳有余而阴不足”之说,善用滋阴降火之剂;但临证亦非泥于此说,而是视病之所犯,邪正虚实,十分重视辨证论治。例如:其老母素多痰便燥,丹溪苦思而进参术。治一儿  相似文献   

10.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词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一理论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长期以来,它对于人们养生防病、抗老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此也略述己见,请同道指正。1积极主动的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告诉人们要按照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调节自己的饮食、起居、情志等,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转暑,腠理开泄,人体活动量相对增多,阳…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病隶属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其形成主要因肝肾两经的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所致。肝肾同居下焦,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相互滋生,以制约肝阳过亢,若肾阴不足,肝木失于肾水滋养,肝阳失于潜藏。阳主动居上则表现肝阳偏旺,木摇风生之水不涵木见症。治宜滋补肾精,使肾阴足,肝体自养,肝阴足,肝气则平,从而达到脏腑的协调平和,即滋水以涵木,肝肾同治。临证时还应根据水不涵木之肝旺肾虚的标本缓急而治之。总之,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使阴虚得补,亢阳平复。  相似文献   

12.
从《金匮》肾气丸的配伍规律及用药特点入手,辨析其功效。肾气丸组方秉承《内经》"少火生气"之旨,以补阴为主,少加补火之品,以平补肾气,而非温补肾阳;配伍"三泻",使补中有泻,寓泻于补,补不恋邪,泻不伤阴,共奏补肾气、利小便之功。  相似文献   

13.
介绍罗凌介教授治疗肝硬化经验,提出"疏泄不可太过,补脾不可太壅"、"祛湿不可太燥,清热不可太寒"、"祛瘀不可太破,养阴不可太腻"六大治疗原则,临床中随证灵活用药,效果甚佳。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小儿多见,也有部分成人发病。病因有外感和内伤,病机有虚实,实则热毒迫血妄行,虚则阴虚内热伤络,气虚失于统摄;病情迁延则气虚致瘀,瘀血阻络又易导致血液溢于脉外而复发。小儿外感因素居多,成人与饮食、情志和劳伤等因素更密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均可致病。有阳络伤和阴络伤以及伤经络和伤脏腑不同",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斑出阳明,疹出太阴"。临床证型有热毒伤络、阴虚火旺、气不摄血和瘀血阻络等,热毒伤络型带有明显外感特征,其余三个证型则表现为内伤特征。前者多以疏风清热或清热解毒联合凉血止血方法,其余三个证型则滋阴清热或降火、健脾益气摄血或活血化瘀止血等。治疗体现止血、消瘀、宁血、养血总纲。  相似文献   

15.
朱丹溪的养生观及其指导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朱丹溪“相火论”和“阳有余阴不足论”的医学观点为核心 ,探讨人体在生理状况下 ,已有阳有余阴不足的情况存在 ,加上“人之情欲无涯”,极易引起相火妄动 ,阴精耗损 ,势必加剧这种状态转变为病变 ,因而提出去欲主静、养阴保精的养生观和具体的养生原则 ,藉以指导人们养生保健、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6.
徐蔚霖治疗女童性早熟用药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恒先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61-462
儿童性早熟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徐蔚霖认为,性早熟病在冲任,源在肝肾,治疗重在调理冲任和肝肾,尤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对肾阴亏虚、相火亢盛患儿,加用滋阴补肾清火类药。对肝经湿热、气机郁滞患儿,酌加清热凉血、利湿化浊之品。用药当注意顾护脾胃,提出间歇服药这一特色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2013,8(9):1039-1043,1048
将理论的起源追溯到《内经》是中医学学术史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本文以肝主疏泄与《内经》关系为例,采用知识考古学分析其研究方法,认为这种追溯实际上是一种历史虚构。故以金元社会文化、医学理论为背景,将朱震亨肝"司疏泄"理论要素拆分,分别讨论其来源及构建方法,结论认为,肝"司疏泄"不是一个独立理论,属于对于肾精"肾藏-肝疏-心控"理论的一个环节,是朱震亨采用程朱理学阴阳动静观、心性论、格致论的方法,在刘完素火热论、李东垣元气阴火论基础上,解决火热在杂病中的病机演变(伤阴)、治疗方法及生理基础等医学问题而提出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的一个具体学说。  相似文献   

18.
养阴法是《温病条辨》治疗大法之一,养阴思想贯穿于温病治疗的始终。对《温病条辨》27首养阴方剂进行分析发现:《温病条辨》按三焦分证治疗,在上、中、下三焦病证治疗中都程度不同的体现养阴护阴思想,养阴在下焦病证治疗中尤为重要。养阴方剂以补阴药、补血药及清热养阴药为基本构成,同时,又体现出三焦分证用药的侧重。常用药物有麦门冬、阿胶、甘草、干地黄、白芍等,又常根据温病病情变化和发展不同阶段,在主药的基础上随证配伍。  相似文献   

19.
干燥综合征属"燥痹"范畴,乃津液化生与运行敷布失常。"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对津液生成、运转作用重要。气阴两伤、血瘀阴枯、燥毒生风,均与脾密切相关。"燥者濡之",培土健脾系治疗宗旨。从脾气虚论治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益气健脾、温阳通脉,燥湿健脾、益气生津;从脾阴虚论治有补脾益阴、滋胃生津,滋阴润燥、益气生津,益胃养阴、清热生津。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李东垣所述阴火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特点。认为饮食、劳役、七情因素导致脾气虚弱,清阳下陷,变为湿浊而郁遏下焦,湿浊引动相火,导致阴火上冲。脾胃气虚为本,阴火冲扰上、中、下三焦为标。阴火上扰胃脘、心、肺、体表肌腠等部位,演化为相应部位本虚标实的火热邪气而损伤元气。治疗以甘温益气、升阳治本为主,兼滋阴降火,佐用清热利湿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