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辨证属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例采用保护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支持对症等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输注疏血通,并配合祛瘀化痰的中药汤剂及康复指导的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9%和78.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在中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ADL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疗效明显,有一定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热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法治疗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脑梗塞 35例 ,并随机与对照组 34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值方面也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 ,以及降低Pt粘附率和Fbg含量方面 ,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是治疗风火痰瘀痹阻脉络型急性脑梗塞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1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大方复方治疗中风病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脑中风丸内服,对照组按照《中风病急症诊疗规范》之中医药治疗方法施治;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和治疗组证类间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中医证类间的疗效比较表明,气虚血瘀痹阻脉络证,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肝阳暴亢风火上抗证和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疗效明显,而阴虚风动证疗效则较差,结论:应用大方复方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繁杂多元的病因病机施治,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急性期和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进行双盲、阳性药物对照临床研究.试验组给予络瘀通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对照组给予益脑复健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结果: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的治疗总显效率为6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急性期与恢复中晚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络瘀通胶囊治疗中风病经络之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的急性期和恢复期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痰瘀同治"对急性脑梗塞LPO、ET、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痰瘀同治"法合并中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对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对抑制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损伤的作用.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化痰祛瘀汤.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及血LPO、ET、TNF-α值.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PO、ET、TNF-α自身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痰瘀同治"的化痰祛瘀汤对改善中医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有很好的疗效,且明显抑制LPO、ET、TNF-α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选取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皂贝化痰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皂贝化痰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证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  相似文献   

7.
醒脑通脉胶囊治疗老年脑梗塞的临床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醒脑通脉胶囊对老年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发病1周内的老年脑梗塞、中医辨证属中经络痰瘀阻络证180例,随机分醒脑通脉胶囊治疗组60例,中药对照组60例,西药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改善神经功能及降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醒脑通脉胶囊用于老年脑梗塞中经络痰瘀阻络证急性期的治疗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拟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痹阻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吸氧、脱水降颅压、调控血压、脑保护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破瘀豁痰汤,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破瘀豁痰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降血脂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熄风汤中西医结合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中风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95%CI=87.45%~99.06%),对照组为85.51%(95%CI=77.20%~93.8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181 2,P=0.029 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可升高ADL评分参数(t=8.622 9,P0.05)和降低NIHSS评分参数(t=-7.551 3,P0.05),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化瘀祛痰熄风汤治疗风痰瘀血痹阻脉络(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0.27(95%CI=0.07~1.02,但,95%CI跨过1),NNT=10(95%CI=5.03~256.41)。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中医综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结果的比较,从BI指数和(GOS)评分等多维度、分阶段评价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综合救治方案的有效性。方法:把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80人随机分成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中医综合治疗。结果:治疗中和随访期两组BI指数和(GOS)评分比较的各表都未显示统计学意义,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治疗组的疗效逐渐显现。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于急性缺血中风“风痰瘀血、痹阻脉络”证患者在治疗效果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上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瑞轩 《河南中医》2021,41(1):116-119
目的:观察疏肝解毒逐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急性脑梗死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毒逐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治疗14天,主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确能明显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3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210例与对照组 138例,两组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益气祛瘀化痰通腑中药.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 71.7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祛瘀化痰通腑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田彦  李明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4):435-436,438
目的 观察脑梗死不同证型对低分子肝素(LWMH)的疗效反应。方法 将17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LWMH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再进一步将两组分为LWMH治疗血瘀组、LWMH治疗非血瘀组和常规治疗血瘀组、常规治疗非血瘀组共四组,以治疗前后欧洲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的分数差值作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LWMH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后10d的ESS分数差值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21d两组的ESS分数差值差异显著;治疗后21dLWMH治疗血瘀组的ESS分数差值与其余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21d所有组间的ADL分数差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WMH对急性脑梗死血瘀证患者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破瘀醒神、化痰消水中药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处置;疗程均为21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破瘀醒神、化痰消水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运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提高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我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采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治疗,1个疗程后(14天)观察急性脑梗死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5%。结论:运用活血化瘀法结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33(IL-33)及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的影响。方法:选取病例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每组均为43例,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NIHSS)、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33、VILIP-1水平,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评分、ADL、NIHSS、FMA、NIHSS评分、血清IL-33、VILI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评分、NIHSS评分、IL-33、VILI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 治疗后,两组ADL、FMA评分均比治疗前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结论: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血清IL-33及VILIP-1的表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2例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6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中医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斑块稳定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血清胱抑素C(CysC)、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管斑块稳定性改善显著,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CA、ACA、MCA血流速度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AA、CysC水平降低,且研究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ACI,患者中医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稳定斑块,同时能改善缺血区域血流状态,减轻局部炎性反应,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窍健步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安慰汤剂,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通窍健步汤,疗程14d;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状积分评分,并测定血浆hs-CRP、MDA、SOD含量,总结疾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hs-CRP下降,血清MDA值下降,血清SOD值上升,中医症状积分下降,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服用通窍健步汤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改善症状,对急性脑梗塞患者具有显著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邢惠娟  黄乾坤  马效麟  常红  孙强 《陕西中医》2021,(11):1536-1538,1543
目的:探讨黄角汤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纤维蛋白原(FIB)、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常规组参照脑梗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此基础上,研究组再给予黄角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两组平均血流流速(Vm)、平均血流量(Qm)及血管阻力指数(RI)、HbA1c、FIB指标、神经功能损伤、炎症水平、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变化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5、7、14 d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比常规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m、Qm升高,RI、HbA1c、FIB及NIHSS评分降低,研究组比常规组更明显(P<0.05); 两组治疗后S100β、NSE以及GFAP水平降低,研究组更明显(P<0.05); 两组治疗后TNF-α、IL-1β以及hs-CRP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RS分级优于常规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黄角汤可有效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清HbA1c、FIB因子表达水平,改善神经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