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Caspase-3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在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30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细胞、10例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10例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细胞、15例子宫平滑肌肉瘤细胞中Survivin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仅有个别弱表达,在子宫普通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呈上升趋势,且普通型组和肉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3在正常子宫肌层、普通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且正常组与富于细胞型组、正常组与肉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的活性来抑制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从而在子宫平滑肌肿瘤由良性发展为恶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平滑肌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冷旭  王敏 《肿瘤学杂志》2011,17(11):812-814
[目的]探讨SMA、Desmin、CD10和Vimentin在特殊类型子宫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特殊类型子宫肿瘤76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20例,癌肉瘤17例,平滑肌肉瘤10例,非典型平滑肌瘤16例,上皮样平滑肌瘤13例),免疫组化SP法检测各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结蛋白(Desmin)、CD10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CD10与Vimentin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癌肉瘤中高表达,SMA和Desmin在非典型平滑肌瘤和上皮样平滑肌瘤中高表达,Vimentin在平滑肌肉瘤中高表达。[结论]SMA、Desmin、CD10和Vi-mentin在特殊类型子宫肿瘤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子宫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r,SMT)绝大多数为良性,又称平滑肌瘤(leiomyoma,LM).典型的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都较容易诊断,但由于子宫平滑肌瘤特殊的组织学形态和生长方式较多,而且有些肿瘤细胞形态与生物学特性不相符合,因此只有熟练掌握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诊断要点,才能正确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文献报道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仅20例左右,该瘤一般发生于具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在远离子宫的部位出现良性平滑肌瘤,以肺部转移为多见。应首先免疫组化证实为平滑肌来源,其次还应追踪原发肿瘤是否属良性肿瘤,若有粘液样改变,必须与粘液型平滑肌肉瘤鉴别。现报道一例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研究其免疫组化表型,讨论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结果:病变发生在42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5年余发生肺部转移。复查子宫手术后切片证实为良性平滑肌瘤,肺部肿瘤手术活检病理检查组织形态类似原子宫肿瘤,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及转移瘤均表达雌、孕激素受体。肺部活检术后服用中药,未做其它治疗,随访至今7个月,双肺肿瘤无明显增多或增大。结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表现为在远离子宫的部位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激素依赖,病程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131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Ma SK  Zhang HT  Wu LY  Liu LY  Li B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1):698-700
目的 探讨子宫交界性平滑肌肿瘤与子宫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在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31例富于细胞或生长活跃的平滑肌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重新阅读病理切片,必要时重新取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100%。但有19.1%(24/131)有远期复发,其中8例有多次复发,复发患者5年生存率为91.7%。分析复发特别是多次复发患者的病理特征,发现其有丝分裂及细胞异型性明显加重,即出现去分化的改变,多次复发者5年生存率仅为75.0%。结论 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的病理及临床行为在某些方面与子宫肌瘤或子宫平滑肌肉瘤存在差异,临床处理时应强调长期随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病年龄、部位、组织学分型、病因。方法:对60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标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WH0新分类为诊断标准。结果:602例中肌壁间肿瘤多见,浆膜下、黏膜下少见,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之间。结论: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良性平滑肌瘤最多见,恶性平滑肌瘤很少见,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标准界于两者之间,较难把握,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7.
邓伟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979-980
目的:探讨子宫平滑肌肿瘤发病年龄、部位、组织学分型、病因。方法:对602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标本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WH0新分类为诊断标准。结果:602例中肌壁间肿瘤多见,浆膜下、黏膜下少见,发病高峰年龄在40-50岁之间。结论: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良性平滑肌瘤最多见,恶性平滑肌瘤很少见,恶性潜能未定的子宫平滑肌肿瘤诊断标准界于两者之间,较难把握,但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会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两例肺部转移眭良性子宫平滑肌瘤。方法: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并讨论其治疗和预后。结果:1例42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5年余发生肺部转移。复查子宫手术后切片证实为良性平滑肌瘤。另1例45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4年余发生肺部转移。两者肺部肿瘤手术活检病理检查组织形态类似原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及转移瘤均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前者肺部活检术后服用中药,未做其它治疗,随访至今3年半,双肺肿瘤无明显增多或增大。后者给予手术切除,未进行放、化疗,随访至今11个月。结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表现为在远离子宫的部位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激素依赖,病程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上皮样平滑肌瘤(epithelioidleiomyoma,EL)又称平滑肌母细胞瘤(leiomyoblastom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平滑肌肿瘤。首先由Martin等于1960年以“肌样瘤”报道6例;1962年Stout以“奇异性平滑肌瘤”报告了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度敏感和特异的诊断子宫平滑肌肿瘤的指标。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2 6例 ,子宫普通型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各 2 5例 ,子宫平滑肌肉瘤 17例 ,正常子宫肌层和正常子宫内膜各 2 5例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各种组织中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激素受体以及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 (h-caldesmon)的表达。结果 正常的子宫肌层、子宫普通型平滑肌瘤、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平滑肌肉瘤中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的表达分别为 10 0 .0 %、10 0 .0 %、96.0 %和 64.7% ,但正常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细胞中均未见其表达。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诊断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不仅敏感度高于结蛋白 ,而且特异度达 10 0 .0 %。结论 重型钙调蛋白结合蛋白可辅助正确鉴别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和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两例肺部转移性良性子宫平滑肌瘤.方法: 分析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并讨论其治疗和预后.结果:1例42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5年余发生肺部转移.复查子宫手术后切片证实为良性平滑肌瘤.另1例45岁女性,子宫平滑肌瘤术后4年余发生肺部转移.两者肺部肿瘤手术活检病理检查组织形态类似原子宫平滑肌瘤,诊断为良性平滑肌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原发及转移瘤均表达雌、孕激素受体.前者肺部活检术后服用中药,未做其它治疗,随访至今3年半,双肺肿瘤无明显增多或增大.后者给予手术切除,未进行放、化疗,随访至今11个月.结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是一种罕见的发生在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的妇女,表现为在远离子宫的部位出现组织学良性的平滑肌瘤,激素依赖,病程缓慢,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肿瘤的病理特点,为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8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将子宫肌瘤标本进行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组织类型。结果子宫平滑肌肿瘤可同时与子宫内膜增生、腺肌病、卵巢各种囊肿及多种良恶性病变并存。在138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普通平滑肌瘤126例,占91.3%;特殊组织学类型平滑肌肿瘤8例,占5.8%;恶性潜能未定的平滑肌肿瘤3例,占2.2%;平滑肌肉瘤1例,占0.7%。其中多发性肿瘤61例,占44.2%;肿瘤多发生于肌壁间。镜下检查显示,不同肌瘤其核分裂象数目、细胞学异型性和凝固性肿瘤细胞坏死情况显著不同。结论子宫平滑肌瘤是常见肿瘤,可同时与子宫、卵巢各种良恶性病变同时存在。其中核分裂象数目的不同、细胞学异型性和凝固性肿瘤细胞坏死是鉴别诊断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的标准,但不是唯一指标,应结合细胞异型性及周围有无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综合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张颐  宋玉丽  李芳梅  庞晓燕  刘爱军  张师前 《癌症进展》2023,(14):1509-1514+1542
延胡索酸水合酶(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瘤的少见类型,与FH基因的胚系或体系突变有关,当其作为遗传性平滑肌瘤病和肾细胞癌(HLRCC)综合征伴随疾病发生时,发病年龄较小,肌瘤常表现为数量多、体积大,且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率较高。FH免疫组化染色缺失与FH基因突变高度相关,基因检测是诊断FH缺陷型子宫平滑肌瘤的金标准。未生育患者首选子宫肌瘤剔除术,并推荐尽早完成生育,无生育需求者建议子宫切除术,术后密切随访。临床中需重视筛查HLRCC相关性肾细胞癌,以便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和输卵管腺瘤样瘤的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表达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对33例腺瘤样瘤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33例腺瘤样瘤,31例发生于子宫,2例发生于输卵管,肿瘤多位于浆膜下及近浆膜的肌壁间。其中1例妊娠患者肿瘤弥漫性生长伴梗死,32例呈结节状生长,结节直径1-5cm不等。临床表现无特征性,本组33例子宫腺瘤样瘤中合并子宫平滑肌瘤19例(57.6%),腺肌症6例(18.2%),既有平滑肌瘤又有腺肌症2例(6.1%),合并子宫平滑肌瘤和卵巢畸胎瘤2例(6.1%),卵巢畸胎瘤2例(6.1%),只有3例仅表现为腺瘤样瘤(9%)。2例输卵管腺瘤样瘤中分别合并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宫颈大细胞癌合并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镜下,肿瘤由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腺腔样结构组成,周围可见增生的平滑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在33例腺瘤样瘤中,所有病例腺腔样成分均呈现CK(100%)及Calretinin(100%)阳性,CD34阴性(0%),其中20例同时进行EMA染色,仅10例呈阳性表达(50.0%)。其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平滑肌瘤或腺肌瘤、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血管平滑肌瘤及淋巴管瘤。结论女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子宫为最常见部位。免疫组化染色对于腺瘤样瘤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帮助。其生物学行为为良性,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从与血管的关系中探讨子宫平滑肌瘤的组织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HE染色、Gomori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抗原(第八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平滑肌瘤和胎儿子宫肌层组织的血管及其周围的幼稚细胞团。结合有关文献认为:已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不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新生的细小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与平滑肌瘤细胞共同起源于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胚胎时期,这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分化形成子宫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6.
采用HE染色、Gomori网状纤维染色、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抗原(第八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子宫平滑肌瘤和胎儿子宫肌层组织的血管及其周围的幼稚细胞团。结合有关文献认为:已分化的血管内皮细胞不向平滑肌细胞分化;新生的细小血管壁平滑肌细胞与平滑肌瘤细胞共同起源于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胚胎时期,这些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可分化形成子宫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92例,按照良恶性的不同分为良性平滑肌瘤组(49例)、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32例)以及典型子宫平滑肌肉瘤(11例).将标本制成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标本中Bcl-2蛋白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良性平滑肌瘤组最小,子宫平滑肌肉瘤组最高,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平滑肌瘤组Bcl-2阳性率最高,Ki-67阳性率最低;子宫平滑肌肉瘤组Bcl-2阳性率最低,Ki-67阳性率最高,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cl-2在不同复发情况、肿瘤数量及肿瘤大小的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Ki-67在复发、多发及肿瘤体积较大患者中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蛋白与Ki-67蛋白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γ=-0.564,P=0.000).结论 Bcl-2及Ki-67蛋白在不同类型子宫平滑肌肿瘤中表达情况各异,二者呈负相关性,可联合用于子宫平滑肌肿瘤的辅助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PBML)的组织发生和生物学性质以及与子宫平滑肌瘤的关系。方法 对3例子宫平滑肌瘤术后伴发PBML(BML组)的肺活检组织进行光学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和治疗后随访,与3例原发性肺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PFH)(FH组)进行对照。结果 BML组3例为女性患者,均有子宫平滑肌瘤手术史,子宫切除至出现肺部病灶平均10.6年。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性结节影,边缘清楚。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瘤细胞均呈梭形,弥漫排列,其间有柱状上皮构成的腺样结构,分化成熟。免疫组织化学:两组梭形瘤细胞均表达波形蛋白、结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雌、孕激素受体,不表达广谱角蛋白、上皮膜抗原、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嗜铬素A;两组腺样结构均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面活性蛋白A、B、广谱角蛋白; 两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4年不等,肺部病灶进展缓慢。结论 PBML与PFH的瘤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相似,梭形瘤细胞似分化成熟的平滑肌细胞和肌纤维母细胞,腺样结构起源于呼吸上皮,提示BML可能是原发于肺的多发性纤维平滑肌瘤性错构瘤。  相似文献   

19.
子宫平滑肌瘤非常多见,特别是50岁以上妇女较多见[1]。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诊断,重点是分辨特殊组织学和生长方式的平滑肌瘤,避免误诊[2]。本文通过对14例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标本的病理观察及相关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的认识及病理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辅助。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妇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子宫全切标本及剔除肌瘤标本中,  相似文献   

20.
应用电子计算机辅助DNA影像计量分析仪(CM1DNACytometet.HUND,Wetzlar,Germany)测量30例人正常子宫平滑肌、内膜上皮、纤维及淋巴细胞核DNAIOD值,以确定子宫组织特异性正常二倍体参照细胞及其校正因子。测量80例子宫平滑肌瘤细胞核DNA含量,发现各DNA计量结果与正常平滑肌近似,无1例出现干系DNA非整倍体和>9cEE,有4例出现>5cEE。测量32例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18例检出干系DNA非整倍体,1例检出>9cEE,11例检出>5cEE,测量27例子宫平滑肌肉瘤,22例出现干系DNA非整倍体,5例出现>9cEE,18例出现>5cEE。本文结果表明,用于系DNA非整倍体和>9cEE作为指标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的特异性均为100%,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敏感性分别为81%和19%,对生长活跃的子宫平滑肌瘤恶性性质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5cEE这一指标阈值不适合用于对子宫平滑肌肿瘤良、恶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