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40例急性脑血管病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40例急性脑血管病中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及脑血栓形成,其中以脑出血为多。发病年龄37~81岁,60岁以上62.5%。死亡原因有脑疝、肾衰、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及水电解质紊乱等。有2例临床诊断为脑血栓形成CT为少  相似文献   

2.
韩玉清  包丹巴 《吉林医学》2003,24(5):470-471
<正> 近10年来,中年人AMI的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中年人AMI患者的临床特点。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近10年来在本院住院的AMI患者41例,年龄在37-45岁之间,40岁以下5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例,诊断符合WHO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正> 神经系统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疾病。作者遇见1例,男性,53岁。患者在食用炸过带鱼的油炒菜后2天出现头痛、头晕、视力减退、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而入院。诉述在1946~1951年间因吃带鱼后发烧、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资料为安康地区医院内科、急诊科1984年~1989年2月间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156例,其中脑出血68例,脑血栓形成60例,脑栓塞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一过性脑缺血发作16例。职业与发病季节无明显差异。男性多于女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我院1985~1987年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132例,进行心电图改变的初步分析。 132例中,男81例,女51例。脑出血76例(占57.58%),其中男45例占59.21%,女31例占40.79%;脑血栓40例(占30.30%),其中男27例占67.5%,女13例占32.5%;脑栓塞10例(占7.58%),其中男4例,女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占4.55%),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最大86岁,最小42岁,平均64岁。  相似文献   

6.
<正> 马凡氏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我院共收治二例,一例健在;一例因心衰而死亡。一般资料:二例均系女性,年龄为11岁、12岁,分别以“自动消瘦视物不清”,“浮肿尿少”主诉入院。讨论:马凡氏综合征,又名为蜘蛛脚样指(趾)、长指、晶体半脱位综合征.指(趾)过长综合征等。此症的显著特点之一是指(趾)细长,状如蜘蛛足。男女  相似文献   

7.
郭晓彬  马力  李恬 《中国病案》2012,13(1):70-7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学指标的特点。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6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35例,比较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的不同。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急性脑出血组(P〈0.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急性脑出血组(P〈0.05),但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均无统计学差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急性脑出血组(P〈0.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组无差异(P〉0.05)。结论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有关,定期化验,及早干预,可能会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糖尿病病人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60~88岁,平均76岁。其中脑出血30例,脑栓塞23例,蛛网膜下隙出血7例。疾病诊断均经头部CT扫描证实。既往均无糖尿病病史。血糖测定:在发病24h内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葡...  相似文献   

9.
我院于 1 990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 97人 ,其中青中年患者 31人 ,占总数 32 % ;老年患者 66人 ,占 68%。本文对这两组病例进行对照 ,对两组的临床特点进行了比较与分析。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来源 :均来自我院住院病例。 31例青中年患者 ,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性别急性脑血管病临床特点的差异 ,探讨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变化在女性脑血管病发病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收集十堰地区主要三级医院自 1997年初~ 2 0 0 0年 6月连续收治的 12 93例急性脑梗死(80 0例 )及脑出血 (493例 )患者资料 ,根据年龄划分为 (<4 5 ,4 5~ 5 4 ,5 5~ 6 4 ,≥ 6 5岁 )四组 ,对患病例数、既往史、病变部位、并发症、病死率等临床特点 ,进行男女对比分析。结果 :女性脑血管病总发病率低于男性 ,女性绝经后期脑梗死发病率是围绝经期的 2 .4倍 ,但同年龄组男、女性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例数比例、病变部位、病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既往史中 ,脑梗死女性患者患高血压病 (6 7.9% )及心脏病 (15 .3% )等基础疾病的比例高于男性 (5 6 .1%和 8.3% ) ,P <0 .0 5。女性脑卒中应激性溃疡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男性 (脑梗死为 2 .4 %和 5 .6 %比 7.0 %和 12 .2 % ,脑出血为 9.4 %和 11.9%比 17.9%和 2 6 .5 % ) ,P <0 .0 5。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性别间在总发病率、既往史及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差异 ,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对女性脑卒中临床特点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71年3月~1986年6月共收治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1522例,其中60岁以上71例,占4.77%。表明近年来老年人风心病相对发病率颇高,需临床重视。复习71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有如下临床特点,予以简要分析讨论,可望对其诊断和治疗有所助益。一、发病不典型文献报告老年人风心病有明确风湿病史者不足30%,多以高血压、冠心病或并发感染而就诊。本组有明确风湿性病史者占30.90%,不少老年患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季节性发病分析(摘要)高伟于会林早在2000多年前,祖国医学即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季节、气候有关。近年来的资料显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季节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我们将21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发病时间进...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报告84例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男性77例,女性7例。除临床诊断外,动脉造影33例,病理检查29洌。在侵犯118个肢体中,下肢受累者110个。Ⅲ期病变者占60.7%。 本组病例中并发症是冠心病28%,高脂血症43.8%,高血压31.3%,糖尿病4.8%,脑血栓后遗症4.8%和肠供血不足3.6%。 除4例未治外,其余病例分别用中药治疗交感神经节切除并行肾上腺切除术,一般治疗和单纯截肢术。总的抬疗结果是效果优和良者33例次,差者12例次,截肢30例次,死亡9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65例急性心包炎住院病例,平均年龄30.5岁,男性42例,女性23例。入院时主要症状:气紧57例(87.7%)、心累54例(83.1%)、发热48例(73.8%)上腹胀痛49例(75.4%)、咳嗽47例(72.3%)。主要体征:心率>100次/分48例(73.8%)、心界向两侧扩大44例(67.7%)、心音遥远56例(86.2%)、颈静脉怒张43例(72.3%)、心包摩擦音16例(24.6%)、肝脏肿大57例(87.7%)。心包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王叔咸(1937)报道的347例糖尿病患者中有神经系统症状者(主要为周围神经炎)占4.6%,而死于脑血管病的只2例。24年后,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率增为4.6~5.2%,1980年已达11.4%。而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率,据新近的统计资料为24.6~33.3%。可见糖尿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机率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在不断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脑血管病,国内外文献均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血栓形成为主,很少发生脑出血,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则更少见。我科近五年诊治疗5例糖尿病性神经系统病中,有  相似文献   

16.
急性重型脑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10):879-881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对46例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0岁及以上急性脑血管病(ACVD)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高龄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特点.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至2011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共收治80岁及以上ACVD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男女比例为1.3∶1;年龄80~88岁,平均(82.26±2.21)岁.  相似文献   

19.
脑血管病(CVD)乃当前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和多发病,其发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所致,气象因素便是其中之一。目前气象诱发脑血管病资料不多,尤其亚热带地区,关于急性中风与气象关系的报导尚为罕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总结其病史特点、心电图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总结近年来遇到的35例符合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特点的(其中15例进行了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与肌袖有关)病例,分析其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心房增大、窦律心电图、诱因、药物效果以及与持续性房颤的关系。结果:临床特点为:(1)中老年多发,平均年龄52岁(22-70岁),男性多于女性(3:1)。(2)平时多有阵发性心悸、气短、胸闷和乏力等症状,病史平均为7.6年(0.5-25年)。(3)发作时常无明确诱因,以活动或情绪激动后发作多见,白天发作多于晚间,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变化有关(交感兴奋-副交感兴奋)。有4例呈无休止短阵发作的病例,屏住呼吸后,发作频繁。(4)合并病窦7例,其他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有高血压病史13例(37%),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增大6例。(5)平时窦性心律时体表心电图示P波异常16例,表现为下壁导联(尤其是Ⅱ导联)P波园钝或切迹、高大或与QRS波不相称,尤其在心律失常发作停止后明显。发作时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房性心律失常并存,最常见的频发房早伴短阵房速、房早伴短阵房扑或房颤,或紊乱性心房律。(6)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所有病例均服过2种以上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中3例应用钙拮抗剂和β阻滞剂后发作减少。(7)伴有持续性房颤6例,需复律治疗(17%)。结论:肌袖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病例多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中老年男性,部分病例有高血压病史和左房增大,有的与呼吸无关,提示心房或静脉压力的增高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可能与肌袖电活动增多有关。具体机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