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卫军  林观样 《医药导报》2010,29(11):1432-1435
目的研究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GC MS)法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71种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Bicyclo[2.2.1]heptane, 2,2 dimethyl 3 methylene , (1S) (22.46%)、1,3,6 Octatriene, 3,7 dimethyl , (Z) (罗勒烯,29.62%)、beta. Myrcene(月桂烯,7.8%),油中含有一定量的Cyclohexene, 4 methylene 1 (1 methylethyl) 。结论浙江产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单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吴茱萸的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色谱技术和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用IR、NMR和MS等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获得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Ⅰ)、吴茱萸次碱(Ⅱ)、吴茱萸内酯(Ⅲ)和羟基吴茱萸碱(Ⅳ)。结论 首次系统归属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波谱数据。  相似文献   

3.
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奇志  梁敬钰 《药学学报》2004,39(8):605-608
目的研究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鉴定出其中的10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宁碱(evodianinine, 1)、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 2)、 吴茱萸碱(evodiamine, 3)、吴茱萸酰胺I(wuchuyuamide I, 4)、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 5)、柠檬苦味素(limonin, 6)、胡萝卜苷(daucosterol, 7)、三十碳酸(triacontanoic acid, 8)、二十九烷(nonacosane, 9)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0)。结论通过UV,IR,ESI-MS,HREIMS,1HNMR,13CNMR,HMQC,HMBC和NOESY分析,鉴定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命名为吴茱萸宁碱。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浙产吴茱萸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20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为Caryophyllene oxide(19.773%),Bicyclo〔3.2.1〕oct-6-en-3-one(16.985%),Vanillin(14.090)。结论浙产吴茱萸叶挥发油中含有大量的石竹烯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秀伟  滕杰 《中国药学》2007,16(1):20-23
目的研究中药吴茱萸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6个化合物,分别为:吴茱萸碱(1),吴茱萸次碱(2),β-谷甾醇(3),异鼠李黄素(4),吴茱萸内酯醇(5),槲皮素(6),柠檬苦素(7),吴茱萸新碱A(8),吴茱萸内酯素(9),石虎柠檬素A(10),吴茱萸新碱 B(11),吴茱萸果酰胺-I(12),胡萝卜苷(13),反式咖啡酸甲酯(14),去氢吴茱萸碱(15)和蔗糖(16)。结论化合物4、6、10和14系首次从吴茱萸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唐元清  冯孝章  黄量 《药学学报》1996,31(2):151-155
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唐元清,冯孝章,黄量(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中药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s]Benth)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干燥将近成熟的果实,有温中散寒、疏肝止痛之功效 ̄[1],常用...  相似文献   

7.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其药用部位以果实为主,根、叶亦可入药,生物碱类是吴茱萸中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本文拟对吴茱萸的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吴茱萸的功效成分与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吴茱萸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之间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思路。方法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生物碱是吴茱萸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是吴茱萸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药典和文献记载吴茱萸有小毒,而关于吴茱萸化学成分毒性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对吴茱萸的毒理学研究还不够深入。结论吴茱萸是否还含有其他发挥功效的物质基础和化学成分?吴茱萸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和化学成分是什么?以及吴茱萸功效化学成分与毒性化学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吴茱萸化学成分与功效、毒性之间的"量-效关系"、"量-毒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吴茱萸的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吴茱萸中化学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研究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水煎煮提取吴茱萸,运用LC—MS“联用技术得到各化合物的总离子流图和多级质谱图,从而对各色谱峰进行鉴定。结果从吴茱萸提取物中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HPLC—MS。法可用于吴茱萸中3类成分的结构分析,为建立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吴茱萸的有效成分。方法运用色谱法及重结晶法进行分离和纯化。结果从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 .)中分离得到 6个化合物 ,经综合分析分别鉴定为吴茱萸碱 (evodiamine ,Ⅰ )、去氢吴茱萸碱 (dehydroevodiamine ,Ⅱ )、吴茱萸内酯 (limonin ,Ⅲ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p hydroxy benzoicacidethylester ,Ⅳ )、小檗碱 (berberine ,Ⅴ )、齐墩果酸 (oleanolicacid ,Ⅵ )。结论其中化合物Ⅳ、Ⅴ、Ⅵ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方法应用HPLC法分析吴茱萸药材生物碱类成分色谱图。色谱柱:Agilent Extend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系(水-四氢呋喃-乙酸,体积比48∶1∶0.1);洗脱方式:线性梯度洗脱;柱温:35℃;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进样量:20μL。理论板数按吴茱萸次碱计算不低于3 000。结果10批不同来源的吴茱萸药材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获得14个共有特征峰。结论HPLC指纹图谱法能较好地识别吴茱萸药材,为吴茱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中药吴茱萸(Evodiarutaecarpa[jus]Benth)中分离出9个吲哚类生物碱和1个芳香胺。经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evodiamine(1),rutaecarpine(2),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3),goshuyuamideI(4),evodiamide(5),hydroxyevodiamine(6),βcarboline(7),1,2,3,4tetrahydro1oxoβcarboline(8),dehydroevodiamine(9)和Nmethylanthranylamide(10)。其中8是新的天然产物,7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Six alkaloids (1-6)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fruits of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aieri (Dode) Huang, two of which are new compounds, identified as 2-undecyl-4(1H)-quinolone (4) and 1-methyl-2-undecanone-10'-4(1H)-quinolone (5); the know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rutaecarpine (1), evodiamine (2), 1-methyl-2-undecyl-4(1H)-quinoline (3) and 2-undecanone-10'-4(1H)-quinolone (6). Compounds 1-5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cute toxicity.  相似文献   

14.
Six alkaloids (16)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the fruits of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aieri (Dode) Huang, two of which are new compounds, identified as 2-undecyl-4(1H)-quinolone (4) and 1-methyl-2-undecanone-10′-4(1H)-quinolone (5); the known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rutaecarpine (1), evodiamine (2), 1-methyl-2-undecyl-4(1H)-quinoline (3) and 2-undecanone-10′-4(1H)-quinolone (6). Compounds 1–5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acute toxicity.  相似文献   

15.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对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分别为6:1、2:1、1:1、1:6)在热环境下对大鼠肛温、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其对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差异.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B组)给藿香正气水,实验组(C、D、E、F组)分别给黄连、吴茱萸药对各配伍比例提取物.6组同时放入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热暴露前测各鼠肛温1次,热暴露1 h后再测1次肛温,并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 B组和C、D、E、F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肛温、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其中以D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 黄连-吴茱萸2:1能显著增强大鼠热环境的耐受能力,抗中暑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硫辛酸对氧化应激的PCI2细胞NF-κB—iNOS-NO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用终浓度为0.4mmol·L^-1的H2O2损伤PC12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用激光共聚焦法(LSCM)检测细胞内一氧化氮的动态变化;用RT-PCR法检测iNOS mRNA和NF-κBp65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0.4mmol·L^-1的H2O2处理PC12细胞4h,细胞存活率为27.9%(P〈0.01),硫辛酸10mg·L^-1可以提高H2O2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65.4%,P〈0.01);LSCM检测显示,DAF-2荧光强度的比值(F1/F0)的最大值由损伤模型组的5.34下降到1.80;和模型组比较,iNOS mRNA和NF柚p65mRNA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P〈0.01)。结论硫辛酸可能通过抑制NF-κB-iNOS—NO信号减轻氧化应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