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和抗 - HBs阳转率 ,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 0 0 2年 12月对安庆市农村≤ 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的 930人中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4 .30 %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36 .4 5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2 9.4 6 % ,首针及时接种率以 0岁组最高 (χ2 =2 3.2 3,P<0 .0 1) ;检出阳性者 15人 ,携带率为 1.6 1% ;调查合格接种乙肝疫苗儿童 6 31人 ,抗 - HBs阳性 4 93人 ,抗 - HBs阳转率为 78.13%。平原地区的首针及时率为 38.4 0 % ,高于山区 (χ2 =4 .5 6 ,P<0 .0 5 )。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4 8.74 %、14 .6 3%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0 7.6 7,P<0 .0 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提高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城乡疾病监测点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省城乡疾病监测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及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水平. [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省城乡疾病监测点调查1~59岁人群2 239人. [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经标化后为4.47%,农村(8.12%)高于城市(2.08%),≤14岁儿童高峰消失,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经标化后为39.41%,1~4岁组最高(73.8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2002年以后出生儿童逐年提高,高于1992~2001年出生儿童平均水平,2005年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为36.49%、77.03%.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儿童高于乡级及以下医院出生儿童. [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控乙肝的有效手段.我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目标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逐年增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1992年调查结果,儿童期高峰消失.但接种率仍未达到指标要求,农村以及在家出生儿童接种率水平极低.医院尤其是县级以下医院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有待加强,人群特别是农村人群乙肝接种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河北省城、乡监测点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3个城市监测点和5个农村检测点1—14岁儿童1736人。[结果]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城市高于农村。城、乡儿童HBsAs阳性率分别为0.63%、1.67%,抗-HBc阳性率为1.32%、4.78%;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与未及时接种儿童的HBsAg阳性率比较P〈0.05;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城市与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串较高主要是由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较低造成,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1~14岁农村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分析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6年10月,对枣庄市薛城区294名1~14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儿童294名,乙肝疫苗第1针接种率为88.78%,3针全程接种率为85.71%,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0.27%,占首针接种者的90.42%。1~14岁儿童HBV感染率为9.18%,其中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5.75%,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为36.36%(P〈0.01)。[结论]薛城区农村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偏低,接种乙肝疫苗可明显降低儿童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桑植县“五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实施《在中国边远农村地区提高乙型肝炎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合作项目》提供本底数据。 [方法 ] 2 0 0 3年 9月 ,采用标准组群抽样法随机抽取 5 2个村级抽样单位 ,对 5 2 0名 2 0 0 2年出生的儿童进行“五苗”接种率调查。 [结果 ]调查 5 2 0名儿童 ,“四苗”全程接种率为 5 7 1%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69 0 % ,第 1针及时接种率为 6 9%。未接种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缺乏积极性、缺乏信息 ,对接种缺乏信任、接种地点太远、不知道要接种、无人带小孩去接种、听信谣言。 [结论 ]“四苗”、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乙肝疫苗第 1针及时接种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现况。[方法]2005年对海淀区所辖的3个乡(镇)外来人口聚集地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调查266名适龄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外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为63.53%,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45.49%,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9.47%;农村户口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低于城镇户口的儿童(χ^2=4.357,P=0.037;χ^2=172.119,P﹤0.001)。[结论]目前海淀区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较低,特别是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需采取综合措施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水平,达到控制乙肝母婴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接种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方法,2007~2009年的7~8月,在克拉玛依市4个区抽取部分1~1.5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合计调查儿童918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5.18%、84.09%、94.88%。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为乌尔禾区最低;医院出生儿童高于在家出生儿童,常住儿童高于流动儿童,城镇出生儿童高于乡村(P<0.01)。[结论]克拉玛依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大同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制定有效的免疫措施和策略 ,提高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 ,对大同市 11个县 (区 ) 2 0 0 0年 7月 1日~2 0 0 1年 6月 30日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采用标准组群抽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2 311名调查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1 83%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18 2 2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15 84 %。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远远低于全程接种率 ;住院分娩儿童的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家庭分娩儿童 ;第 1胎的儿童高于≥ 2胎的儿童 ;母亲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良好的高于差的 ;有户口的高于无户口的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住院分娩有利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 ,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是影响接种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超生儿童、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中方县农村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首针及时接种情况。方法对中方县2002-2009年各年接种率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结果中方县农村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年平均全程接种率和年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2.55%和77.91%,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由2002年的78.18%、59.09%上升至2009年的97.27%、89.54%,呈逐年提高趋势;以丘陵为主的西北县区经济发达的农村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首针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以山地为主的东南县区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在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及首针及时接种率显著高于在诊所及在家出生儿童。结论该地区农村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呈逐年上升趋势。针对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对开展产科服务的医疗机构的监管,是提高农村地区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周峻  唐光鹏  李昭毅  邓军  吴国刚  田兴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44-1447,1455
[目的]了解贵州省普定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关因素,为今后提高贵州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组群抽样方法调查普定县30个行政村,每个村调查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7名儿童。[结果]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45%,首针及时接种率为27.2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父母的学历、民族、分娩地点等因素有关;首针不及时接种的原因与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在外地出生、医生不来接种等因素有关。[结论]该县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村级接生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提高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成都市2002~2005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HepB)接种的情况,探究影响成都地区儿童:HepB接种率的原因. [方法]对成都市20个区(市)县适龄儿童采取"组群抽样"法,回顾调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以及未接种原因. [结果]成都市2002~2005年出生儿童.HepB接种率98.78%,首针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3.90%和94.60%,且呈逐年提高趋势;城区HepB接种率显著高于农村,以平原为主的农村显著高于以丘陵和山地为主的农村;主要的不合格接种情况为超期接种(51.8%),未接种的原因以家长不知道要接种为主(51.06%). [结论]要进一步提高成都地区HepB接种率,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对儿童家长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江川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1年5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PPS)方法抽取3个乡镇9个调查点的0岁~19岁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史和出生地点等问卷调查;采集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在被调查的397名0岁~19岁儿童中,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2.2%,最高为〈1岁组,15岁~19岁组最低仅为15.7%,各年龄组间存在差异(P〈0.01);非医院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比在医院出生的儿童低,两者间存在差异(P〈0.01)。[结论]江川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高,而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评价免疫效果。[方法]2004年9月,抽取新泰市部分2000~2003年出生的儿童,调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检测HBsAg、抗-HBs。[结果]调查360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5.27%,3针全程接种合格率为93.89%,呈逐年上升趋势;血清HBsAg阳性率为2.50%,抗-HBs阳性率为74.72%。山区儿童的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均低于平原和市区儿童。[结论]新泰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合格接种率逐年增高,应进一步做好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采用组群抽样法,全省分成三层,城市一层,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于2002年5~7月对3 55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93%、55.11%、66.13%、50.12%;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266.870、371.268、71.170、302.387,P均<0.0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6.49%.城市<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9.02%,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40.498,P<0.0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6.67%和22.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7.096,P<0.00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3.06%,较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60.21%;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χ2=8.095,P<0.05);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χ2=31.997,P<0.001).因此,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市1~14岁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14岁儿童1229人。结果 l~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汉族均高于维吾尔族。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9.39%、96.63%;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77%、91.52%;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4.71%、96.2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8.66%、74.45%;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4%、0.50%。维、汉2个民族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14岁维、汉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关。需进一步加强维吾尔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连市部分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现状。[方法]采用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全市11个区市县抽查210名2004年出生儿童,18179名2005年在医院出生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调查。[结果]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4.76%,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29%,2005年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20%、97.74%。[结论]大连市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广安市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2002年5月对广安市0~3岁儿童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3 601人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0.18%,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5.05%,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2.80%,全程接种率为50.54%;检出HBsAg阳性者150人,携带率为4.17%.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回顾性调查的数据,探寻了0~9岁儿童乙肝累积发病率与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提示,0~9岁儿童乙肝累积发病率与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81和-0.740;回归分析发现,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或全程接种率提高1.00%,则0~9岁儿童乙肝累积发病率将降低1.35%。提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重视对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及全程免疫,将此二率作为乙型肝炎防制工作重要的考核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玉溪市2009-2011年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查漏全程补种效果,为制定乙肝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1994年1月1日-2001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对所有未接种或未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儿童按0、1、6全程免疫程序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统计查漏补种乙肝疫苗各年龄段的接种率及血清抗体阳性率。[结果]总摸底人数为235,895名,其中165,057名儿童已经完成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接种率69.97%。乙肝疫苗接种率随年龄的增大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实施,第1剂、第2剂、第3剂补种率分别为98.43%、97.81%、96.80%,第1剂次到第3剂次补种率逐渐降低。2009年、2010年、2011年实施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项目,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7.93%、98.54%、98.75%,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5.15%、97.15%、97.89%。[结论]对15岁以下未规范接种的人群全程补种乙肝疫苗的创新方法,在扩大免疫覆盖范围的同时,有效保证了乙肝疫苗的接种质量,提高了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20.
农村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为了解农村地区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出相应措施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在南江、旺苍两县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5 2 7名 2 0 0 0年出生儿童及其 4 99名母亲 ,采血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结果显示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为 99 0 5 %、95 4 5 % ;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6 8 39%、6 1 6 9%。住院分娩和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83 5 9%、5 6 90 % ,两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第 2胎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明显的低于第 1胎儿童 (χ2 =34 1178,P <0 0 1)。被调查儿童母亲的HBsAg阳性率为 6 6 1% ;儿童HBsAg阳性率为 1 5 2 % ,7例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由此可见 ,在农村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将大大降低HBsAg阳性率。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农村 ,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 ,重点对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