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位性低血压是在改变体位时出现血压下降的一种表现,例如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或者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收缩压下降超过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毫米汞柱,或者两者兼有。体位性低血压可伴有明显的头晕目眩、站立不稳视力模糊、恶心、心悸、颈背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
《rrjk》2014,(11)
<正>有些患者卧位时血压正常(舒张压≤90毫米汞柱),立位时血压升高(舒张压90毫米汞柱、收缩压150毫米汞柱),且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此种高血压可称为体位性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多见于轻型高血压。一般情况下,血压正常或持续的高血压患者,血压会随体位的变动而有所改变,但不会超过10毫米汞柱。而体位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动则可超过15毫米汞柱,且常伴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等症状。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最初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 mm Hg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或卧位收缩压≥160 mm Hg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下降≥30 mm Hg、或对于那些血压基线较底患者,在站立位时收缩压90 mm Hg时均可确诊为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是指体位发生改变时血压明显下降,而引起头晕、疲劳、视力模糊、认知障碍、头痛和晕厥等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李益增 《长寿》2003,(10):10-10
低血压的诊断常常被忽略,但并不少见。它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危害却极大。低血压分为原发性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三大类。直立性低血压又可分为特发性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成年男性血压一般不得低于13~15/8~9千帕(100~110/60~70毫米汞柱);成年女性一般不得低于12~13/7~8千帕(90~100/50~60毫米汞柱)。而低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收缩压的高低来判断,舒张压则只作为参考。以成年女性为例,收缩压低于11千帕(80毫米汞柱)者为低血压,11~12千帕(80~90毫米汞柱)为边缘低血压。低血压引起的眩晕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5.
颈肩腰腿病历来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可是如今,医院的骨科、康复科门诊里却出现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此种看似不正常的现象实在令人难以费解,不过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多是由于长时间从事电脑、伏案工作或打麻将等“强迫体位”造成的。所谓“强迫体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或娱乐中,长时间保持单一种姿势(如长时间平躺看书、长时间坐或站等)。这种强迫体位必然造成肌肉或骨骼的损伤。也可称为静力性损伤。刚开始时一般表现为颈项僵硬、酸痛不适:或肩背沉重,双手发麻乏力;或腰背酸软、疼痛等:初期表现的症状一般都是肌肉的问题。此时肌肉得不到休息、治疗和锻炼,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人心血管病容易引起大脑的一过性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突发且短暂的意识丧失,即心血管晕厥。心血管性晕厥的临床类型较多,其病因不同,预防措施也不同。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平卧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的站立引起的低血压性晕厥,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据  相似文献   

7.
平卧时血压正常,直立后血压迅速显著下降,称体位性低血压,也称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为4%-33%,平均20%。怎样才能知道有没有体位性低血压呢?一是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与低血压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血压高于140/90毫米汞柱(18.7/12.0千帕)即为高血压,低于90/50毫米汞柱(12.0/6.6千帕)即为低血压。长期血压高是导致脑出血、脑血栓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疾病所引起,如肾实质病变、支气管哮喘,以及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柯兴氏综合征等内分泌性疾病;此外,妊娠、酗酒、药物、精神因素等均可引起血压升高。继发性高血压去除原发病后,血压多能恢复正常。低血压分急性和慢性,急性是由较高水平的血压突然明显下降,致使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导致晕厥与休克。如大出血、创伤、手术、严重感染、心梗等原因。慢性低血压有以下几种:1、原发性低血压,又称体质性低血压,多见于情绪不稳、体质瘦弱的人,女性较多,往往有家族遗传倾向。2、体位性低血压,即直立性低血压,从平卧位变为直立位,或站立时间过长发生的血压降低,常见于  相似文献   

9.
汪芳 《保健医苑》2023,(11):36-37
<正>年龄超过65岁,收缩压大于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即诊断为老年高血压。我国有将近一半的老年人存在高血压,平时需要积极改善生活习惯、遵医嘱服药。与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相对老化,血压调节能力下降,脉压差(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拉大,血压变得极易波动,比如体位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低血压是指一般成年人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相当一部分患者没有症状,不需治疗。但如有头晕、耳鸣、目眩、疲倦、四肢酸软无力、食欲不振、手足冰冷、自汗、盗汗等;或体位变动,特别是突然起立时眼前发黑、头晕欲倒时,则必须进行治疗。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由内分泌系统失调(如脑下垂前叶功能低下、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11.
体位性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直立时血压较平卧时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OH在老年人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在体位突然变化为直立时易发生头晕、乏力,甚至跌倒、晕厥,导致骨折及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生存。本文拟对其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一、保持血压正常。血压就是血液在动脉中流动的压力(一般测量上臂血压)。成人正常收缩压力为10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为70~90毫米汞柱。血液常有波动,可因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而上升,但幅度不大,如持续上升超过140/90毫米汞柱则是高血压。高血压本身是一个病症,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诱因,因此是中老年心脑血管病的总根源,而且高血压的发病率年龄有下降的趋势 。高血压早  相似文献   

13.
老年直立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是指老年人取直立位时,血压下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如:突然出现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等。由此常造成病人摔倒或摔伤,严重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预防老年直立性低血压的发生。 1.在变换体位时,要尽量做到活动幅度小,动作缓慢,必要时要借助于辅助措施或他人帮助,使  相似文献   

14.
一位邻居得高血压15年了,近段日子起床后总觉得头昏,坐一会儿就好了,测血压也正常。后来去医院问医生头晕的原因,医生先让他躺着测血压,然后又让他站起来测血压,查出是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平卧位测量血压后,再站立测量,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下降20毫米汞柱或  相似文献   

15.
汽车司机腰痛的发病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开车时腰部长时间固定或腰部姿势不良及腰骶部长期受到上下震动所引起的。 汽车司机由于职业需要,要求他们保持坐姿驾驶,长期的体位固定,姿势变化较少,腰部和臀部肌肉常处于某个方向上的紧张状态,这些肌肉长期被动牵张或长时间连续收缩,可造成肌肉缺血、缺氧、水肿、粘连及无菌性炎症,发生挛缩或退行性变。此种无菌性炎症将  相似文献   

16.
正常人体位变动时,尤其从平位到直立位时,可发生血压变化,严重者则造成体位性(或称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眼前发黑,晕厥,摔倒,以致发生意外。这在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冠心病患者尤为常见,也更为危险,临床上因夜间起床过快所诱发的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屡见不鲜。国外有学者作过研究,发现每当夜间醒来时很快起床,心电图立即显示心率加快,心肌缺血,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7.
<正>高血压是一种以患者血管收缩压与舒张压同时升高或单项升高到超出正常状态的疾病,同时也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根据患者血压升高程度,高血压可以大致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与正常高值4种情况。轻度高血压指的是患者血管收缩压达到140—159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90—99毫米汞柱;中度高血压指的是患者血管收缩压达到160—179毫米汞柱、舒张压达到100—109毫米汞柱;重度高血压指的是患者血管收缩压到达180毫米汞柱以上和(或)舒张压到达110毫米汞柱以上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雁群 《长寿》2008,(4):33
低血压是指收缩压低于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65岁以上的人收缩压低于13.33千帕(10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千帕(60毫米汞柱)。低血压可分为原发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症状性低血压。无自觉症状的原发性低血压可不予治疗,  相似文献   

19.
低血压是指成人收缩压低于或等于10.64kPa(80mmHg)或高血压病人收缩压下降幅度超过或等于10.64kPa。体位性低血压是指病人顺体位改变而引起的血压下降。譬如病人由卧位突然站立或站立时间过久,由于血液循环的反射性调节发生障碍,引起头晕、心悸、面色苍白、手足麻木甚至晕厥,有的病人由此跌倒而引起外伤。此类症状可因用药而诱发,故又称药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由药物引发的体位性低血压是临床用药中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许多病人常因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常用药中,下述各类药物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降压药:利血平,用药后使交感张力无法保持,外周小动脉扩张而  相似文献   

20.
徐玉梅 《健康生活》2011,(6):42-42,44
低血压临床上是指收缩压低于100毫米汞柱,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中占10%以上。慢性低血压可分为体质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三种,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劳、面色苍白、晕车、晕船等。严重者可出现直立性眩晕、心悸、四肢发冷、呼吸困难,甚至昏厥。中医认为是气血亏虚、脾肾阳虚、肝肾两虚等所致。药膳对各种类型的低血压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