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 对胶体金法与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抗体产生规律及特征。方法 用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两种方法对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87份血液样本和对照组42份血液样本(经核酸检测排除感染新冠病毒)同时检测新冠病毒特异性IgM和IgG,并对不同采样时间段抗体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胶体金法 检测IgM和IgG敏感性分别为54. 02% (47/87)、93. 10%( 81/87) ,特异性为100. 00%(42/42)、97. 62%(41/42),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IgM和IgG敏感性分别为93. 10% .(81/87) 96. 55%( 84/87) ,特异性均为97. 62% (41/42) ;两种方法均显示IgM和IgG转阳平均时间为3周左右,IgM可持续存在50d不消失;荧光免疫层析法显示IgM和IgG浓度均呈先升后降变化,于5周左右达到峰值。结论 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IgM敏感性明显高于胶体金法,两种方法检测IgM和IgG特异性无差异,胶体金法和荧光免疫层析法均可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筛查,作为核酸检测方法的有效补充,荧光免疫层析法还可以动态监测抗体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的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快速、简便试剂盒。方法 以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一种抗甲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硝酸纤维素膜上包被另一种抗甲型流感病毒单克隆抗体,制成免疫层析试纸。待测样品中的甲型流感病毒首先与胶体金标记抗体结合,然后移动至硝酸纤维素膜上与固定的单克隆抗体发生反应,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带。结果 本试纸与不同浓度甲型流感病毒培养液均能发生特异性反应,与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16种病原体无交叉反应。用甲型流感病毒培养液不同浓度标本与美国同类产品比较,灵敏度相同。稳定性检测显示42 ℃和37 ℃热破坏放置结果均优于美国同类产品。临床比对结果评价kappa值为0.976,一致性非常高。结论 试纸条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达到临床使用的要求,并具有简便快速、无需特殊仪器设备等优点,对甲型流感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463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开展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了解NS1抗原、IgM/IgG抗体及病毒核酸在不同病程的产生规律。 方法 对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old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 GICA)和荧光免疫层析法(fluorescence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FICA)检测NS1抗原,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用GICA检测IgM和IgG抗体,分析不同病程抗体产生规律。用Real-time RT PCR检测病毒核酸,了解不同病程核酸检测阳性的时间分布。 结果 463例疑似登革热病例实验室确诊353例。353例病例在发病的0~3 d内以核酸的检出率最高,达97.08%(133/137);其次是NS1抗原,检出率为91.97%(126/137);在发病的8~14 d内NS1抗原和IgM抗体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均为78.94%(45/57);病程≥15 d NS1抗原、IgM抗体、IgG抗体、核酸的检出率分别为58.06%(18/31)、61.29%(19/31)、54.84%(17/31)、87.10%(27/31);GICA与FICA检测NS1抗原的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分别为94.88%(278/293)、85.00%(51/60)、93.20%(329/353),kappa值为0.768,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结论 登革病毒NS1抗原和核酸在感染早期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一致性;IgM/IgG抗体随病程延长检出率增高,在发病的第二周后检出率最高;GICA与FICA检测NS1抗原均适合基层早期诊断与筛查。  相似文献   

4.
崔勇波 《中国校医》2020,34(10):784-785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患者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PCI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对比2组炎症反应、心肌损伤情况。结果 术后12 h、24 h,2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均较术前提升,但观察组hs-CRP、NLR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2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较术前提升,但观察组cTnI、CK-MB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可地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患者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及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法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为临床诊断阳性病例,另选同期就诊的85例确诊未感染2019-nCoV患者为临床诊断阴性病例。采用基于双抗原夹心法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进行血清总抗体(IgG、IgM和IgA)检测,分析两种方法2019-nCoV总抗体(IgG、IgM和IgA)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结果:建立针对2019-nCoV抗体检测的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方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019-nCoV总抗体(IgG、IgM和IgA)与临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7.77%、100%和98.48%;上转发光免疫层析法分别为98.88%、100%和99.24%。两种检测方法检测血清2019-nCoV总抗体(IgG、IgM和IgA)的总符合率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6.5,χ2=225.0;P<0.05)。结论:双抗原夹心法对于2019-nCoV抗体检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离、提纯人心肌肌球蛋白(HCM)及其重链(HCMHC),为心肌显像及其显像剂抗HCMHC抗体的研究打基础。方法 参考猪心肌肌球蛋白制备方法,做了较大改进后,提取了HCM,用盐酸胍裂解HCM制备了HCMHC。用SDS-PAGE(梯度)电泳测定分子质量,用检测无机磷的方法测定HCM的ATP酶活力,用Ellman氏试剂测定游离巯基。将HCMHC免疫动物,用ELISA法测定了血清抗体效价。结果 HCMHC的相对分子量为200×103,纯度大于80%;被免疫的BALB/C小鼠血清的抗体滴度最高达107,细胞融合率达80%。结论 研制的HCMHC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为下一步抗HCMHC单链可变区抗体(ScFv)及其放射性核素受体显像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及与心肌细胞炎症因子、血清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肌钙蛋白(troponin,cTnI)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选取6~8周龄、SPF级的昆明系小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假手术组各30只,采用小鼠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HMGB1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细胞炎症因子、血清B型钠尿肽(BNP)和肌钙蛋白(cTnI)的相关性。 结果 在0 h时刻,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的血清HMGB1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后12、24、48及72 h,模型组小鼠的血清HMGB1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造模后48 h,模型组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0、血清BNP、血清cTnI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 h,模型组心肌组织中TNF-α、IL-6、IL-10、血清BNP、血清cTnI水平与血清HMGB1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血清HMGB1在脓毒症小鼠中水平升高趋势明显,并且与小鼠心肌损伤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118例既往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两组: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d,1月后改为20 mg/d;对照组患者术后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观察PCI术后8 h、术后24 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1月记录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CK-MB、cTnI及hs-CRP在PCI术后8 h、PCI术后24 h分别同PCI术前比较,数值明显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K-MB、cTnI及hs-CRP增高程度显著降低(P< 0.05)。随访1月后,观察组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 STEMI患者PCI后口服阿托伐他汀,能减少PCI术后1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能够快速定性,定量检测4种传染病及其病原体的试验方法。[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法,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磷光(UCP)免疫层析法检测炭疽杆菌芽孢(以下简称炭疽芽孢)、鼠疫杆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_(157):H_7(以下简称EHEC O_(157)),评价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通过分别检测模拟掺入3种菌/芽孢的“白色粉末”和检测3种细菌的强毒株,评价在实际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应用双抗原夹心法,建立胶体金免疫层析法、上转磷光(UCP)免疫层析法检测鼠疫F1抗体、SARS病毒抗体,检测239份青海鼠疫疫区人员血清、1236份新疆鼠疫疫源地鼠血清,检测18份恢复期SARS病人血清和9份健康对照者血清,以及206份出入境健康人员血清,考核2种检测抗体的方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通过比较炭疽杆菌、鼠疫杆菌、大肠埃希菌O_(157)以及鼠疫杆菌抗体、SARS病毒抗体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UCP免疫层析方法,比较我们建立的2套系统与加拿大RAMP系统检测炭疽杆菌的能力。[结果]UCP免疫层析方法能在35min内完成检测,炭疽芽孢检测掺入“白色粉末”的样品灵敏性为1×10~4cfu/ test,炭疽芽孢最低检测限为1×10~5cfu/ml(原溶液芽孢浓度),多种不同的芽孢菌及其它细菌共38种54株检测说明该法特异性良好,仅与腊样芽孢杆菌有交叉反应,特异性为97%;鼠疫杆菌检测灵敏性为5×10~4cfu/ml,最低检测菌数为5×10~3cfu/test,在10~7cfu/ml水平上未发现与30余种细菌有交叉反应,包括最近缘假结核耶尔森菌;EHEC O_(157)检测灵敏性为1×10~3cfu/ml,仅与弗氏枸橼酸杆菌有交叉反应,特异性为98%。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能在10min内完成检测,炭疽芽孢、鼠疫杆菌、EHEC O_(157)检测灵敏度分别为1×10~6cfu/ml、1×10~5cfu/ml、1×10~5cfu/ml,“白色粉末”等环境样品最低可检测敏感性为1×10~5cfu,1×10~4cfu,1×10~4cfu/test。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分别应用于炭疽、鼠疫强毒株的检测,检测限为5×10~4cfu/test和7×10~4cfu/test。在实际血清样品检测中,与间接血凝方法对比,鼠疫抗体UCP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有更好的敏感性。血清样品检测显示,SARS抗体的胶体金和UCP免疫层析方法均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论]2种免疫层析方法都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上转磷光免疫层析方法可实现定量检测,敏感性优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炭疽检测与加拿大RAMP检测系统相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简便、直观、易行的特点。2种免疫层析方法均适合于炭疽芽孢芽孢、鼠疫杆菌、EHEC O_(157)、鼠疫杆菌抗体、SARS抗体的现场检测和筛查。  相似文献   

10.
鼠疫监测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在鼠疫监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自广西隆林县、西林县鼠疫监测中收集的鼠脏器、鼠血清以及既往鼠疫阳性病人血清,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进行鼠疫菌F1抗原(脏器)与F1抗体(血清)检测.结果 鼠肝脏120份、鼠脾脏99份,胶体金法检测鼠疫菌F1抗原均为阴性;鼠血清235份胶体金法检测鼠疫菌F1抗体为阴性、既往鼠疫阳性病人27例胶体金检测鼠疫菌F1抗体灭活组阳性2例,阳性率为7.41%(2/27),升汞组均为阴性.结论 升汞对鼠疫菌F1抗体的检测有抑制作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在鼠疫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LAMP技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和评价一种适合国境口岸及基层检验部门使用的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障期间开展应用研究.方法针对沙门氏菌agfA基因,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 mediated 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设计引物进行检测,在65℃恒温条件下、60 min特异性扩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制备抗人血白蛋白单克隆抗体并对其抗体特性进行鉴定,将其标记胶体金,研制一种快速准确检测尿中人血白蛋白试纸条的方法。方法:用99.8%纯度的人血白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单克隆抗体的相关性质进行鉴定,制备胶体金,并标记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按竞争法制备试纸条。结果:得到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体,效价高的杂交瘤细胞系4C2,2F10。结论:建立的免疫层析试纸条,简便、可靠,有望通过进一步改进应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13.
AIM: To evaluate GenoType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MRSA) Direct assay and cultivation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RSA by using mec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 the “gold standard” assay. METHODS: In total of 61 nasal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at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were studied by GenoType MRSA Direct test, conventional culture method and automat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e results of GenoType MRSA Direct assay wer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culture method the identification of MRSA and mecA gene PCR as the “gold standard” metho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total, 61 specimens were studied. Fifty-four specimens (88.5%) were negative by all three methods. Six swabs (9.8%) were found positive by GenoType MRSA Direct test, conventional culture method and automated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The presence of mecA in these strains was confirmed by PCR. One swab sample was negative for culture methods but MRSA and mecA gene were detected by GenoType MRSA Direct test and mecA PCR respectively. GenoType MRSA Direct test had a sensitivity of 100% (6/6) and a specificity of 100% (55/55), with a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100% and a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98%. Culture method of MRSA had a sensitivity of 83.3% (5/6) and a specificity of 98.2% (55/56). CONCLUSION: It was found that the GenoType MRSA Direct assay, which is a rapid and accurate test, is of the sam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ith mecA PCR. The GenoType MRSA Direct assay can be a better tool for rapid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MRSA in diagnostic laboratories.  相似文献   

14.
赵玉洁 《中国校医》2019,33(12):926
目的 分析差异性切面的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500例妊娠晚期妇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孕妇均同时接受差异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常规B超检查,以引产及新生儿心脏超声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心脏畸形情况,在所选孕妇中检出先天性心脏病21例,复杂性心脏畸形8例,检出率为5.8%;经过随访发现,传统B超方法漏诊5例病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有2例,复杂性心脏畸形3例。结论 采用差异性切面超声心动图对妊娠晚期孕妇进行筛查,可提高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在鉴别先天性心脏疾病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均为42例,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予以替罗非班联合PCI治疗,比较2组心功能、心脏标志物、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左室射血分数(58.47±5.82)%,高于对照组的(50.36±6.53)%,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7.69±2.98)mm、肌酸激酶同工酶(198.59±29.67)ng/mL、肌钙蛋白I(0.27±0.15)ng/mL,低于对照组(50.61±3.15)mm、(231.54±31.78)ng/mL、(0.42±0.3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9.52%)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1,P<0.05)。结论 替罗非班结合PCI术治疗AMI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与心脏标志物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CS患者介入治疗后与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方法:47例ACS患者,依据术前cTnI的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以手术前后Lad、LVD、IVS、LVPW、LVEF、E/A比值、cTnI作为观察指标,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cTnI正常组相比,cTnI升高组的Lad、LVD显著增高(P<0.05),而IVS、LVPW、LVEF、E/A比值显著性降低(P<0.05);手术后cTnI含量与Lad、LVd呈独立正相关,与IVS、LVPW呈独立负相关。结论:cTnI浓度与ACS患者术后心肌重构及心功能改变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心肌肌钙蛋白I在儿科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肌钙蛋白I是心肌特有的蛋白质 ,在心脏收缩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当心肌细胞轻度受损时 ,其快速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中心肌肌钙蛋白I的浓度发生变化 ,测定其浓度已成为检测心肌损伤的指标。该指标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在儿科临床中对心肌损害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一种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的方法.方法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西尼罗病毒抗体的方法,评价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行定量检测并拟合标准曲线.结果该法可在15min内完成定性和定量检测,定量检测灵敏度为1:104/test,线性范围1:101/test~ 1:10/test、回收率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