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谭敏秀  邓智明 《中国药事》2010,24(2):207-208,F0003
目的探讨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分布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方法,利用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网络管理平台,对2007年佛山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75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不良反应涉及的药品以抗微生物药最多;不同给药途径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见。结论应开展全方位的ADR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赵春景 《中国药房》2004,15(3):136-136
随着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加强,以及民众对医药健康产品需求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工作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的颁布、实施,使 ADR监测工作完全纳入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 ADR监测是保证公众用药安全、有效,减少药害事故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手段.我市 ADR监测中心自 2001年 12月成立后,在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的领导下, ADR监测工作稳步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最终目的是用药安全.本文总结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体会与思考,指出搞好ADR监测工作的4大因素①医院领导重视与支持;②建立组织,制定规章,建设网络;③加强医务人员培训;④及时反馈ADR信息.同时强调,大力宣传ADR是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条件,建立ADR赔偿机制是搞好ADR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ADR监测结果应是修改药品说明书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群 《北方药学》2015,(11):123-123
目的:分析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现状,促进本院ADR报告与监测工作的开展。方法:分析我院ADR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出对策。结果:目前我院ADR监测工作开展的范围和深度不够,认知度不够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不良反应的认知度和上报意识,提升ADR监测报告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陆俊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410-2411
2004年3月4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为进一步落实ADR监测和贯彻执行国家ADR强制报告制度.加强药品上市后的安全监管,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对保障用药安全,提高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医疗机构开展ADR监测工作现提出以下感悟,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6.
刘洋 《黑龙江医药》2004,17(3):233-233
为了加强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严格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管理,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纳入监测管理范围,有利于提高药品生产质量,遏制不合理用法,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经验与体会,为进一步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质量,加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3年ADR监测的汇总分析报告和质量指标,及各年为更好开展ADR监测工作所采取措施的效果.结果 我院采取了成立监测组织,构建监测网络;把监测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范围;开展多层次培训与宣传,提高ADR报告质量;监测工作为临床服务;开发院内网络上报系统,简化上报程序等措施.通过这些措施,ADR监测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逐年上升,医院安全、合理用药水平有所提高.结论 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的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8.
我院120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ADR的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确保人们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笔者拟通过对我院收集到的1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引起临床医护药剂人员对ADR的重视,进一步推进ADR监测和报告工作的开展,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9.
静芸芸 《齐鲁药事》2010,29(12):754-755
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监测工作是上市后药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手段,开展ADR监测工作,有助于避免发生群体性药害事件、减少严重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近年来,我国ADR监测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作为县级监测站,由于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不健全,在履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培训、分析评价职能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我院1 038例ADR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监测显示用药合理,只有少数存在不合理用药,通过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从而提高医院整体合理用药水平。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根据医院的自身情况和ADR监测工作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和促进措施,能很好地促进ADR监测工作开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王继宏 《首都医药》2007,(20):47-48
目的分析2006年北京市密云县妇幼保健院9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ADR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6年收集的99例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ADR报表涉及药品7大类29种,ADR累及全身8个系统,以消化系统反应居首位,其次是过敏反应。ADR居前三位的药物是:激素,维生素及矿物质类药物及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引起的ADR首次引起广泛关注。结论ADR监测工作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用药监测,是预防ADR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该院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降低ADR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收集的113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高发年龄段为41~80岁,多数在用药后30min至1h内发生,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占86.73%。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特别是抗茵药物和中药注射液ADR的监测工作,应重视给药途径、患者个体差异和病理状态,实施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4.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和医疗水平,是确保民众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2009年临床药学室收集的85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以掌握我院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院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玮  徐萍  黄庆华 《天津药学》2011,23(4):27-29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用药安全。方法:汇总2007—2009年上报的12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转归情况及引发的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4例不良反应,50岁以上患者占52.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50.7%;静脉给药途径发生ADR最多,占90.3%,最多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占45.2%。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抗感染药物及静脉给药途径的监测,减少ADR的发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宏伟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49-1749
药品虽然能防病治病,但也可能发生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我国对ADR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我国现阶段ADR监测报表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笔者根据2004年以来从事ADR监测工作的体会,对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加强基层医疗机构ADR监测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安全监管.确保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我院于2000年启动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于2004年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4年来共收集到的ADR报表203份.为进一步加强ADR的工作,提高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意识。现对所收集的报表从上报人员、药品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对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医院是药品使用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发生的主要场所,ADR监测工作对安全用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ADR监测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较快,由2004年开始的一年上报14例到2008年上报155例,目前已连续五年被评为“厦门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19.
我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洁娜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58-159
目的: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规范药品不良反应管理制度。方法: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的工作制度,提高报表的质量和数量。结果:ADR报表数量上升,报表质量大幅提高。结论:有效的ADR监测制度和措施,能促进医院ADR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0.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加强医院ADR监测工作,呼吁临床重视ADR的监测,提高ADR报告和监测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体现药师在医院AD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