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对我科收治的8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护理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65例痊愈,18例有轻度皮下淤血,2例有重度皮下出血。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IMWH)的方法.方法: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结果:加强了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结论:通过对患者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减少了出血、皮下瘀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患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天一次。结果 48例痊愈,2例出现皮下出血症状。结论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致皮下出血症状进行原因分析,采用科学的整体护理模式,将皮下出血、皮下淤血的不良反应有效减少,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应用的正确注射和护理方法.方法 对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腹部皮下注射,加强用药前后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9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患者,3例出现注射部位皮下淤血.结论 正确的注射和护理方法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缓解疼痛,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操作前按摩,注射前不排气,注射前后回抽,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注射部位规律轮换等方法进行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结果:70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轻微皮下出血,均<1 cm×1 cm,1例患者出现1.5 cm×2 cm,其余均无皮下出血,均治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持针方法、进针角度、注射部位、注射间距、排气方法、注射部位的规律轮换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流程改良对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抗血栓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30例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治疗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注射。治疗7 d后,比较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注射前后PT、APTT及A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皮下出血发生率、出血程度和硬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皮下注射流程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保障低分子肝素钙抗血栓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燕 《中外医疗》2010,29(22):86-86
目的探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减少皮下出血的方法,主要是注射部位与按压时间的研究。方法将8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患者随机分为4组,各21例,选择不同注射部位及拔针后压迫不等的时间,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数。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同部位及压迫时间与皮下出血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避开脐周2cm左右两侧腹外侧壁交替注射,拔针后局部压迫5~10min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本科收治的5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不断改进注射方法。结果减少了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的并发症。结论通过不断改进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方法,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焦虑,促进了患者疾病的康复,减少了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两种注射方法在低分子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对照组行斜刺法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注射方法引起的疼痛和皮下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局部疼痛和皮下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采用垂直皱褶法皮下注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局部疼痛和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46例心肌梗塞病人给予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对注射部位、方法、按压时间、局部淤血的处理以及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论 通过对低分子肝素钙脐周注射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出血、皮下淤血的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护理与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小儿肾病综合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临床资料。结果:感觉疼痛较明显的27次,占6.8%,皮下淤斑8次,占2.0%,皮下血肿15例,占3.8%。结论:注射时绷紧皮肤,垂直进针,深部注射,注射后沿进针方向迅速拔针,轻轻按压10min,可显著减少疼痛、皮下出血、淤斑、血肿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唐翠玲 《包头医学》2012,36(1):55-56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9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全面的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结果:加强了注射部位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结论:通过对患者正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科学整体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3.
慈秀春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105-105
目的:总结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的预防体会。方法:通过对进针方法、注射部位、按压时间加以改进,从而减少患者皮下瘀血和皮下硬结等不良反应。结果:通过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的比较,结果显示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皮下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预防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皮下瘀血与进针角度、拔针方法、拔针后局部是否按压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锦 《安徽医学》2009,30(8):964-965
目的观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拔针按压与否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从而探讨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减少出血的适宜注射方法。方法选择肾病综合征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推注完毕后停留5s后拔针,局部不按压;对照组拔针后用棉签按压2min。观察皮下出血的例次及出血面积的大小。结果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局部压迫与不压迫的皮下瘀斑发生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推注完毕停留5s后拔针可以有效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及较大面积出血率。  相似文献   

15.
申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5):169-170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不同方法对局部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对9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1次/12 h,共3 d.每例患者均交替采用两种不同注射方法,然后观察24 h后受试者注射局部皮下瘀斑的直径,比较改良注射法与常规注射法的止血效果。结果 98例患者共接受皮下注射588次,改良注射法和常规注射法各294次,使用改良注射法皮下出血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注射法。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低分子肝素钙采用改良注射法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注射法,可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改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追踪方法学进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成立追踪检查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皮下出血、硬节疼痛的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分析发生原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应用追踪管理方法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引起皮下出血、硬节、疼痛的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追踪方法学对预防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不良反应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进低分子肝素的注射方法,降低皮下出血及硬结的发生率,缩小出血面积,以确保低分子肝素注射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干部保健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进行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改良组采用图表一体式注射卡辅助进行皮下注射,观察两种方法产生皮下出血、硬结和疼痛等不良反应。结果:改良组在疼痛、皮下硬结、出血等方面的发生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低分子肝素时使用图表一体式注射卡可以规范护理工作,有计划的对注射部位进行注射,减少由于注射引发的各种副作用;规范护士对注射部位的交接,从而有效确保低分子肝素临床注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式及局部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有效的注射方法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0—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接受皮下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146例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住院患者,采用自身对照,以脐为中心划一垂直线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腹部为观察组,右腹部为对照组,每例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皮下注射方法,对照组:注射10 s,按压3 min,按压深度0.5~2 cm;观察组:注射10 s,按压0 min。于注射后12 h观察注射部位皮下出血及硬结的情况,并测量皮下出血最大直径。观察两种方法所致皮下瘀斑和硬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按压与观察组不按压所致患者皮下出血率、出血点直径大小和硬结发生率及硬结直径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是否按压对皮下出血及皮下硬结的发生无明显影响,建议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时采用推注10 s,不按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中采取两种不同方法对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闻收治的64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分组方式选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32例)与实验组(n=32例),将予以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实验组,将予以脐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作为参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的皮下出血面积以及出血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注射后出血率9.37%、皮下出血面积(1.52±0.21)cm2等指标与参照组注射后出血率31.25%、皮下出血面积(3.92±0.31.) cm2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与脐用注射低分子肝素两种不同方式应用在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中均存在一定疗效,但垂直褶皱法注射低分子肝素方式效果更为显著,更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易引发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多种不良反应,故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大量研究表明,这些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与注射的方式方法有关,所以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对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注射部位、按压时间、注射器内空气处理等3个方面的要点及方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