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43 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转运成功率.结果:均安全送达医院,安全转运存活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对43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其转运成功率。结果:均安全送达医院,安全转运存活率为100%。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流程.方法:对1 7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规范院前自救指导、现场救治、合理用药、病情监测、安全转运等急救流程.结果:本组1 719例患者,其中1 432例成功转运回医院治疗,死亡287例.结论:优化院前急救护理流程后,可缩短院前急救时间,对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症支气管哮喘68例的院前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方法:对2004-04/2008-04我院院前急救的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吸氧、药物的应用等有效的院前急救,细心的护理,严格的护理技术操作,合理的搬运,在短时间内全部安全送到医院。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为院前急救中的常见病种,病情变化快,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发展,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出诊,现场病情评估,吸氧,溶栓治疗,安全转运等,认为院前急救可提高AMI的抢救成功率,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急救中心2011年12月~2012年5月实施院前急救及转运护理改良流程的12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1年1~11月改良流程管理以前的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转运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诊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急诊入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急救的护理及转运改良流程可提高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抢救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做好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对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系。方法:观察2005年至2006年间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5例。结果:2005年以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死亡率发生率下降。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重视做好院前急救及转运的护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的院前急救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7年6月院前急救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按常规院前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院前急救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单元系统在院前急救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3月我院120例院前急救患者为观察组,该组患者均采用重症监护单元系统进行院前急救转运;另选取2011年1~7月院前急救的120例患者为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转运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诊断率、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单元系统能够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梁添玉 《全科护理》2013,(35):3311-3311
报告了急性呼吸衰竭病人院前急救应用便携式呼吸机的护理,认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便携式呼吸机应做好转运前、转运中、转运后的准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现场急救,加强转运护理。[结果]病人安全送回医院,成功救治58例,当场死亡1例,送入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加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珠海市120接诊的55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的临床资料.结果:553例经现场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转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其中行溶栓治疗27例;1例转运至急诊科后抢救无效死亡,现场抢救无效死亡5例.结论:院前急救人员要高度重视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把握好转运时机,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综合护理,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2011-2013年住院的18例老年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采取早期危险度评估,选用正确给氧方式,积极缓解支气管痉挛,严密观察临床症状,选择合适的吸入工具,加强液体管理、能量支持等综合护理措施后,17例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出院,1例自动出院。结论快速有效的急救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老年重症哮喘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陆仁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11-42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与健康教育,以提高其院前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9-2010-06我院急诊科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资料。结果现场救护45例,死亡2例,救治成功率达95.54%,其余均及时转运回院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及溶栓治疗。结论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可降低AMI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提高院前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9月~2011年9月院前急救及护理的58例急性CO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已死亡3例,经院前紧急救护后,安全转送入院55例.结论: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救治中,规范的院前急救管理制度和院前救护能力,财提高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8月间院前急救中的172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颈外静脉组和四肢浅静脉组各86例,分别应用颈外、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留置针应用的效果.结果:运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的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保证了固定的静脉通道和及时的用药,并可安全转运;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院前抢救成功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的危重症中首次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所需时间短,导管固定牢靠,补液通畅,液体无外渗,可安全转运,为院前急救赢得时间,提高了院前急救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300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7年1-9月接诊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在转运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接诊的1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转运过程中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不良事件(导管问题、坠床、仪器设备故障)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总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效率和成功率,缩短了抢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38例宫外孕破裂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在宫外孕破裂患者救治中的意义,包括建立静脉通道,使用升压药物,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等,待病情稳定后转运至医院实施急诊手术。认为院前急救是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首要诊治环节,在发病现场和转运途中应实施准确、有效、不间断的监护和救治工作,才能提高转运成功率和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马文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03-6003
目的通过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提高了病残率病死率,避免了医疗纠纷的产生。方法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了院前急救护理处置。结果抢救成功160例(87.4%),死亡15例(8.2%)。结论对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安全转运、出诊人员的陪护及院内人员物品的准备等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按照入院年份分别抽取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院前急救时进行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开始抢救时间、开始洗胃时间、抢救成功率、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开始抢救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院前急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