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椎骨折脱们位,并颈脊髓损伤病人行一期经后路椎板切除减压+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结果]进针点显露过程中出现静脉从出血1例.其余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火的并发症.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复企X线、CT,颈椎骨折脱位复位良好,无内固定物松动或断钉现象.[结论]经后路颈椎弓根钉系统提供三柱生物力学稳定性,对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7例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采用后前联合手术治疗,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再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8个月,平均24.6个月.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融合节段松动表现,内固定稳定,无断裂及松动.术后25例患者的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提高,只有2例A级患者的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41岁;C4,5骨折伴脱位8例,C5,6骨折伴脱位12例,C6,7骨折伴脱位10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 所有颈椎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共成功置入140枚颈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三维重建示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8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下降,运动感觉好转;10例B级提高至C级;其余患者保持或提高至E级.所有病例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颈椎MRI均未见颈椎间盘后移、突出及压迫脊髓.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难复性关节突绞锁、椎间盘破裂的患者,单纯后路复位,并以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三维固定损伤节段,力学强度足够,安全有效;术中运用正确的纵向牵伸技术,能有效解锁并复位,可防止椎间盘后移及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4.
颈椎椎弓根钉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告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方法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5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结果56例全部获得6~12月随访。共置入螺钉278枚,有253枚(91%)位置正确,25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2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53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22例脊髓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6例为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一种有效且相对较安全的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适应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颈椎弓根螺钉置钉术中并发症原因及对策。方法颈椎骨折脱位患者600例采用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发生置钉并发症36例,男26例,女10例;年龄26~68岁,平均38.9岁。按Frankel分级11例为完全性颈髓损伤;25例为不完全性颈髓损伤。结果在发生置钉并发症36例中共置入椎弓根螺钉204枚,有70枚螺钉方向偏差,其中20枚螺钉初次置入后感觉松动,经校正后二次置入成功;17枚钉道钻孔后出血较多,其中1枚误入横突孔损伤椎动脉,经处理未引起严重后果;术中定位时有33枚螺钉穿出椎弓根,向上进入椎间隙14枚,偏下5枚,偏外8枚,偏内1枚,5枚因方向偏差反复钻孔致椎弓根骨折。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6个月。均获骨性融合。手术后1例患者原有神经症状加重,经过半年康复锻炼症状明显好转。结论颈椎弓根解剖变异较大,应强调颈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个体化,术前除应仔细掌握患者颈椎弓根影像学解剖结构特点外,术中还注意技术操作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颈椎椎弓根钉系统固定的临床价值与个体化综合置钉方法。方法 运用个体化综合置钉法行颈椎弓根固定治疗颈椎不稳14例,其中陈旧性寰枢椎不稳7例,颈椎管狭窄1例,骨折脱位6例。结果 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拍片与CT检查提示,置钉位置正确,无螺钉松动与断钉现象。结论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提供了三柱的稳定和最坚强的后方固定。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采用了个体化综合置钉,并采用刮匙旋转打孔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Axis系统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4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X线、CT及MRI检查并根据测量结果对每一椎弓根钉实施个体化置入。[结果]41例全部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均Ⅰ期愈合,无1例近期死亡。共置入螺钉218枚,有196枚(90%)位置正确,22枚存在不同程度偏差,其中1l枚造成神经根损伤,1枚疑有血管损伤。有38例获得满意复位并骨性愈合,有3例因系陈旧骨折脱位术中未完全复位,术后出现神经根刺激症状,其中1例术后因退钉而改行前路手术。在25例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病例中,有6例系脊髓完全损伤,术后均无恢复;其余19例为脊髓和神经根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均获明显改善甚至恢复正常。[结论]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熟悉颈椎解剖结构。术中规范操作以及置钉个体化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3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男27例,女11例;年龄22~63岁,平均44.3岁.其中6例一侧关节突关节骨折伴脱位,13例两侧关节突关节骨折伴脱位,14例双侧关节突关节骨折脱位合并椎体压缩性骨折,5例颈椎爆裂性骨折脱位.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损伤分级:A级18例,B级12例,c级6例,D级2例.结果 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4~6个月,38例患者均获良好骨性融合,固定节段稳定.20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按ASIA损伤分级平均提高1~2级,18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虽无恢复,但神经根性症状,如疼痛、麻木均有一定的缓解. 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颈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不仅可以坚强固定、促进植骨融合、维持术后颈椎生理曲度,而且便于患者的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和康复,是一种有效、可靠的重建颈椎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 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3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0例,女7例;年龄17~ 73岁,平均38岁;上颈椎损伤15例,下颈椎损伤22例;脊髓损伤按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V级13例,Ⅳ级6例,Ⅲ级9例,Ⅱ级6例,Ⅰ级1例,0级2例.所有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术治疗. 结果所有患者全部顺利置钉,无一例发生脊髓神经损伤、椎动脉损伤.34例患者术后获5 ~ 46个月(平均27.5个月)随访,无内固定失效、松动、断钉及断棒等不良反应发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 结论熟悉颈椎解剖、掌握椎弓根螺钉技术、严格把握进钉点及进钉角度后方能安全置钉,采用颈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单纯后路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纯应用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8月至2009年10月应用单纯颈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19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23~62岁,平均43岁.7例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3例为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9例为伴有后柱骨折或关节突绞索Ⅰ~Ⅱ度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良好复位、固定,共成功置入82枚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及CT片示除9枚螺钉发生偏移外,其余73枚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18例患者术后获6~45个月(平均14个月)随访.按Frankel分级:A级4例,均无好转,但截瘫平面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上肢感觉、运动功能明显改善;3例B级转为E级;其余患者均恢复至正常.所有患者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未发现断钉、断俸及脱钉现象.结论 应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颈椎后柱损伤为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有利于颈椎有效复位和早期康复,可早期实现三柱固定,同时可行减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应用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6-2013-10我科收治的11例上颈椎骨折脱位病例,均在术中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采用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的颈椎稳定性均得到即刻恢复,44枚螺钉均在位良好,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等任何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无螺钉断裂、松动。结论 在三维平板透视系统引导下经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技术治疗上颈椎骨折脱位,螺钉置入准确性高,有效防止置钉并发症,力学稳定性好,植骨融合率高,是上颈椎骨折后路固定术中理想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在Iso-C 3D导航系统下,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共31例,观察临床疗效及置钉的准确性。[结果]本组31例中,共置入136枚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片显示,颈椎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术后CT显示,136枚椎弓根螺钉中,有6枚螺钉穿破椎弓根,穿透皮质率4.4%,但均未造成脊髓、神经、血管压迫等。经随访,X线显示所有病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无1例出现断钉及内置物松动现象。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椎弓根螺钉技术稳定性良好,具有优越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颈椎骨折脱位行后路内固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Iso-C 3D导航下行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能显著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颈椎骨折脱位6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椎弓根固定术。结果2组获得6-38个月,平均19.7个月的随访。2组ASIS评分和JOA评分术后第3、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实验组的ASIS评分和JOA评分改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疗效要优于传统椎弓根固定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创二三叠转盘卡在颈椎骨折脱位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基于国人颈椎解剖生理及影像学数据,自创三叠转盘卡。采用转盘卡定位对66例颈椎骨折脱位伴2节段以上脊髓损伤的患者实行颈椎侧块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其中男40例,女26例;年龄19—77岁,平均45岁。均行颈椎CT、MRI检查,颈髓损伤2节段36例,颈髓损伤2节段以上30例。损伤类型:32例一侧关节突骨折伴脱位,16例双侧关节突骨折伴脱位,18例椎板骨折脱位。脊髓功能评价:依据Frankel分级标准,A级19例,B级16例,C级16例,D级15例;人院平均JOA评分5.92分。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颈椎完全复位65例,复位不完全1例。依据术前、术后JOA评分结果,术后改善率平均为62%;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级以上;椎弓根螺钉植人准确度为97.2%。结论颈椎椎弓根三叠转盘卡,在术中应用准确、安全、便捷,置钉准确率高,有利于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对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有较好的指导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5.
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在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颈椎前路钢板和后路侧块钉棒Ⅰ期联合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27例,手术均在颅骨牵引下经鼻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先采用俯卧位,植入侧块螺钉、减压、复位后,植入棒,运用“弓弦原理”,采用CD旋棒技术恢复颈椎的序列,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植骨融合后拆除颅骨牵引置仰卧位,行前路椎体复位、减压、植骨及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6~27个月,平均11.6个月。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损伤节段稳定,颈椎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除5例A级、2例B级脊髓功能无恢复,Frankel分级无变化外,其余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8级,其中5例患者达到E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完全恢复颈椎序列,复位良好,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为一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运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下颈骨折脱位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8.2岁。下颈椎损伤严重程度SLIC评分6—9分,平均7.5分。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6例,D级2例。18例患者术后均摄颈椎x线片及行CT检查,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对螺钉进行安全性评级。定期随访,复查颈椎X线片及CT片了解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以ASIA脊髓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3个月ASIA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8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7例,2级4例。所有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8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恢复;2例出现吞咽不适,经雾化吸入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脱出、神经血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导致的“三柱”损伤采用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可以达到彻底减压的效果,能恢复颈椎高度及生理曲度,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对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的下颈椎损伤9例患者进行一期手术治疗.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A级2例,C级3例,E级4例.其中上颈椎损伤均采用后路手术,经椎弓根寰枢固定融合8例,枕颈固定1例;下颈椎损伤采用后路手术6例,其中以不连续经椎弓根短节段钉棒固定融合4例,2例采用联合上颈椎经椎弓根连续固定;余3例同期行前路减压钛板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48个月(平均13.7个月)随访.术中无一例椎动脉损伤.术后无气管切开或拔管延迟情况,无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复位及融合满意,1例2枚下颈椎椎弓根断钉.神经功能:除2例Frankel A级的患并无恢复外,余均为E级.结论 上颈椎损伤合并不连续下颈椎损伤导致颈椎极度不稳定,伴有的神经损伤常源于下颈段.一期手术治疗,包括上颈椎后路经椎弓根固定及下颈椎后路经椎弓根或前路减压固定,相对安全且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侧小关节脱位33例,双侧小关节脱位35例。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5例,B级11例,C级9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交锁复位的则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否则,则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中均无大血管、气管、食道、脊髓意外损伤。平均随访41.5个月,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6个月后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螺钉并发症。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程度恢复。结论: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关节突交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的具体类型采用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下颈椎经关节螺钉钉棒系统形式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下颈椎经颈后正中入路采用经关节螺钉钉棒形式固定的应用。方法:自2005年7月至2009年7月,在11例下颈椎创伤性骨折脱位,9例颈椎管狭窄的后路固定中应用经关节螺钉以Vertex钉棒系统形式固定。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29~76岁,平均51岁,均行颈椎后路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减压(其中3例结合前路手术)。经关节螺钉置钉方法:以侧块中心点内侧1mm为进钉点,进钉角度在矢状面上尾倾35°~40°,在冠状面上外倾15°~20°。术后摄颈椎X线片,评价螺钉位置和颈椎的序列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共置入经关节螺钉88枚,其中10枚于C3,4,20枚于C4,5,32枚于C5,6,26枚于C6,7。术中所有螺钉均成功置入,未出现椎动脉、神经根和脊髓损伤等置钉相关并发症且均获得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失败。JOA评分:术后1周平均改善率55.8%,其中优5例,良7例,可7例,差1例,优良率为60%;术后3个月平均改善率为74.5%,其中优6例,良8例,可6例,优良率75%。术前与术后3个月JOA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路经关节螺钉钉棒形式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下颈椎固定形式,经过初步临床应用发现具有固定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但这一新的固定形式,尚需长期的临床随访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