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作者就2004-2008年间河北省张家口市乙肝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市城乡居民乙肝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肝的防治卫生决策及措施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2.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河北省张家口市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作者就2004—2008年间河北省张家口市乙肝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河北省张家口市城乡居民乙肝发病状况及流行规律,为制定乙肝的防治卫生决策及措施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锦州市2005~2010年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情况,为制定有效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锦州市2005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监测医院报告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报告卡进行分类、汇总、统计.结果:2005~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数及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20~59岁年龄组发病较多,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0~19岁年龄组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与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20岁以上年龄组乙肝病人所占比例较大,男性多于女性,这与男性感染机会多有关,应在大年龄组人群中进一步开展广泛的健康教育,及时接种或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2年戊型肝炎(简称"戊肝")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戊肝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深圳市2010-2012年确诊的1 154例戊肝病例个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深圳市戊肝报告发病率波动在3.41/10万-4.04/10万,平均发病率为3.68/10万;平均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宝安区(5.08/10万)、罗湖区(3.25/10万)、龙岗区(3.10/10万)、坪山新区(2.80/10万)和南山区(2.79/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2-5月;男女比为2.21∶1;发病主要以中年人为主,平均年龄为(40.0±14.4)岁;发病人数中职业构成比最多的分别是工人374例(32.4%)和家务及待业249例(21.6%)。结论深圳市戊肝发病呈散发,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应针对高危人群制定戊肝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6—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近3年内的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3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623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28/10万。2006与2008年发病率稍高,不同年份间报告的发病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3~8月为高发月,占全年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的59.87%;病例主要为学生(38.84%)、幼托儿童(20.71%)、散居儿童(15.09%);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P〈0.01),男女性别比为1.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监测及提高重点人群疫苗的接种覆盖率,是预防与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福田区2008-2009年风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2009年风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8-2009年的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8-2009年累计报告风疹病例45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88/10万,2008年发病率稍高,不同年份间报告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全区各街道均有发病,2008年风疹高峰期出现在3月份,2009年风疹高发月为5月份;病例高发年龄段在15~35岁;发病群体主要为学生(24.44%),散居儿童(20.00%),商务工作者(11.1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男女性别比为0.7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监测及提高重点人群疫苗的接种覆盖率是预防与控制风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广州市2005-2020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2005-2020年猩红热发病数据进行三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 广州市2005-2020年1月猩红热发病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2月后发病水平较低.每月均有猩红热病例报告,且呈现两个发病高峰,分别出现在3...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普洱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普洱县1988—2005年传染病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普洱县1988—2005年共报告传染病15种,报告发病4528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136.28/10万,年均死亡率0.18/10万。报告发病最高年份是2005年423例。占总发病数的9.34%。最低的年份2000年155例.占总发病数的3.42%。地区分布:病例集中在县城附近人口较密集的宁洱镇,共报告发病1803例。占总发病数的39.82%。时间分布:以夏秋季为主,即5-9月份发病较高。年龄分布:10-岁组和25~岁组发病较高.分别占总发病的28.40%和30.04%.男性高于女性,但无明显的周期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工人为主。结论:普洱县18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传染病流行特征已发生改变,发病主要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且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集中在人口较密集的地区,必须改善和加强防控对策,重点抓好计划免疫相关疾病、性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安顺市2005-2014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为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安顺市2005-2014年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全市乙肝发病15 981例,死亡8例,年均发病率为66.3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3/10万,平均病死率为0.05%。其中,西秀区发病率最高,关岭县发病率最低;发病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男性总体发病率高于女性(χ~2=120.3,P<0.001);20~29岁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组高91.16%(χ~2=1 313.6,P<0.001);发病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依然是安顺市主要传染病之一,发病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成年易感人群乙肝疫苗接种成为目前防治乙肝的又一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1990-2005年红花岗区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映红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790-791
目的:探讨红花岗区病毒性乙型肝炎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红花岗区1990-2005年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毒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全区主要传染病及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型,且流行特征发生变化。结论:做好乙肝防控意味着减少全区84%的病毒性肝炎及25%的传染病(甲乙类)的发生,应作为重点控制疾病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积极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明水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明水县2005-2008年食物中毒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明水县2005-2008年共发生食物中毒24起,中毒122人,死亡1人,病死率0.82%.中毒原因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共15起,占62.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引起.中毒场所以餐饮业发生的起数最多,为9起,33人中毒,分别占中毒总数和总人数的38%、27%.集体食堂引起食物中毒的人数最多,为7起,68人中毒,分别占中毒总数和总人数的29%、56%.结论 加强卫生监督和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美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7):2267-2268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占10%[1],为了解古交地区人群的乙肝流行状况和特点,古交疾控中心于2007年对本地区乙肝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古交市疾控中心疫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部门的人口年度统计数据。1.2血清学资料古交的城区、农村(常安乡)、看守所三地,按照《山西省免疫监测方案》随机抽取3岁~5岁、7岁~12岁、16岁~45岁,4个年龄组,共717人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存于-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和抗-HBs,对检测结果中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检验标准。1.3接种率资料预防接种资料来源于古交市疾控中心常规免疫接种报表。2结果2.1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007年古交地区共报告乙肝病1057例,发病率为43.14/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741例,女性316例,男女性别之比为3.34∶1,职业以农民最多占62.82%,其次是学生占7.57%,发病主要集中在16岁~45岁年龄段,占病例数的76.15%,无明显的季节性。2.2检测结果在城区、农村和看守所...  相似文献   

13.
包头昆区2001-2005年性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为研究性病的流行规律,掌握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包头市昆区2001-2005年STD的流行特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占10%[1],为了解古交地区人群的乙肝流行状况和特点,古交疾控中心于2007年对本地区乙肝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情资料乙肝发病资料来源于古交市疾控中心疫情报告资料,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部门的人口年度统计数据。1.2血清学资料古交的城区、农村(常安乡)、看守所三地,按照《山西省免疫监测方案》随机抽取3岁~5岁、7岁~12岁、16岁~45岁,4个年龄组,共717人采集血标本,分离血清后存于-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sAg和抗-HBs,对检测结果中的数据采用卡方检验,以P&lt;0.05为统计学检验标准。1.3接种率资料预防接种资料来源于古交市疾控中心常规免疫接种报表。2结果2.1乙肝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2007年古交地区共报告乙肝病1057例,发病率为43.14/10万,报告病例中男性741例,女性316例,男女性别之比为3.34∶1,职业以农民最多占62.82%,其次是学生占7.57%,发病主要集中在16岁~45岁年龄段,占病例数的76.15%,无明显的季节性。2.2检测结果在城区、农村和看守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文通过探索和了解我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变化趋势,为提出和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得出结论:应加强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分析流行趋势,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乙脑疫苗的有效接种是预防、控制乙脑流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永胜县2001-2010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为进一步做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永胜县2001-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1-2010年永胜县共报告乙型病毒性肝炎1186例,年均发病率30.46/10万,死亡3例,年均死亡率为0.08/10万.永胜县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坝区高于山区(P<0.05),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723例,占发病数的60.9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49岁年龄段.结论 永胜县2001-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形势仍然严峻.在做好新生儿和低年龄组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农村、学校的病毒性肝炎预防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肝炎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7.
广东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玉容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855-1856
目的了解化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预测麻疹的流行趋势,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化州市2001-2005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发现病例60例,病例以低年龄组为主,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总病例的63.3%。结论化州市麻疹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点是消灭免疫空白人群和加强2岁和4岁适龄儿童麻疹的复种工作,提高麻疹接种质量和免疫成功率,以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提出针对该地区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渭南市2005-201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呈现波动性,以2006年最高(1. 329/10万),2015年无病例报告,发病率中位数为0. 245/10万; 7~9月为发病高峰;全市11个县区均有发病,发病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蒲城(0. 479/10万)、富平(0. 422/10万)和白水(0. 376/10万);男女之比为0. 99∶1;发病年龄以40~80岁为主(59. 64%),2005-2010年40~80岁病例占比(55. 19%)低于2011-2016年(69. 57%);职业构成以农民居多(60. 09%),2005-2010年农民病例占比(55. 84%)低于2011-2016年对比(69. 57%)。结论应加强高发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蚊宣传教育,开展以畜棚灭蚊为重点的卫生运动,并制定面向成人的免疫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厦门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情况,并预测乙肝2022—2024年发病趋势。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国家传染病监测系统和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系统厦门市乙肝发病和死亡资料,分析厦门市乙肝年均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并预测2022—2024年的发病率。结果 2014—2021年厦门市乙肝患者中男25 357例,女13 647例,平均年龄40.7岁。乙肝年均发病率为118.51/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是女性的1.71倍(148.12/10万比86.41/10万)。14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率低于10.00/10万,之后快速上升,50~54岁发病率达最高峰,为187.77/10万。各年乙肝发病率均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GM(1,1)模型预测2022—2024年厦门市乙肝发病率分别为94.09/10万、86.12/10万和78.50/10万。结论 厦门市仍为全国乙肝高发地区,2022—2024年发病率可能出现下降,但发病率仍很高,要实现2030消除乙肝威胁目标仍需进一步加强乙肝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20.
宁波市1991~2006年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宁波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1~2006年宁波市甲肝疫情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宁波市甲肝发病率从1991年的154.39/10万下降到2006年的4.12/10万,江东区年均发病率最高(60.06/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存在春、秋季两个高峰;发病数前三位的职业是农民、工人和学生;男女比例为1.76:1。16年来0~19岁发病下降99%以上,平均发病年龄推迟约16岁。结论宁波市16年甲肝报告发病率显著下降,今后在进一步提高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的同时,要加强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