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在随机选择和测定其抗肿瘤活性的多种化合物中,一凡们发现7-恶二环(2,2,1)-5-庾烯-2,3-二羟酐[7-oxabicycIo(2,2,1)-5-heptene-2,3-dicarboxylic anhydride,OHD)对实验性的艾氏腹水癌细胞(EAC)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1970年,Riley 和Rerkam 报道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锌原卟啉(ZnPP)、氯化血红素(Hemin)单独或联合5-FU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不同时间,MTT法观察药物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细胞HO-1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aspase-3活性检测试荆盒分析其凋亡机制.结果:ZnPP和5-FU均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生长,呈剂量依赖性.5-FU联用ZnPP(20 μmol/L)显著增加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P=0.000;而联用Hemin(10/μmol/L)显著降低细胞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P=0.000.SMMC-7721细胞中可见HO-1表达,应用Hemin和5-FU均能使其表达增强,联用ZnPP可逆转此现象.应用5-FU细胞内Caspase-3活性明显增高,约0.553±0.024,P=0.000;联用znPP后可进一步提高细胞内Caspase-3活性,达1.190±0.091,P=0.000.而联用Hemin后细胞内Caspase-3活性水平显著降低,约0.321±0.024,P=0.000.结论:阻断HO-1的表达可增强人肝癌SMMC-7721细胞对5-FU化疗敏感性,而诱导HO-1表达则降低人肝癌SMMC-7721细胞时5-FU化疗敏感性,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转染IkBα基因抑制NF-KB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B, NF-kB)的活化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探讨抑制NF-kB的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表达NF-kB抑制物a同分异构体(inhibitor of NF-kB, α isoform, IkBα)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 )/IkBα.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未转染组(不转染质粒)、转染pcDNA3.1( )组、转染pcDNA3.1( )/IkBα组,分别转染相应的质粒.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IkBα的表达情况,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各组细胞NF-kB的活性,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MP-2、MMP-9的mRNA水平,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活性.结果: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cDNA3.1( )/IkBα质粒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pcDNA3.1( )/IkBα质粒能够在A549细胞中表达IkBα.转染pcDNA3.1( )/IkBα组A549细胞NF-kB活性、侵袭细胞数目、MMP-2活性及MMP-9活性均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3.1( )组(P值均<0.05),而转染pcDNA3.1( )组与未转染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转染IkBα基因能够抑制A549细胞中NF-KB的活性.NF-kB的活性下降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2、MMP-9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应用活性玫瑰花形成试验(A-Rosette)来鉴定肿瘤抗原的存在,并探讨其对人体肿瘤诊断的价值。 一、材料与方法 (一)肿瘤共同抗原的抽提:1.标本 胃癌三个,贲门癌两个,肺癌一个,结肠癌一个。2.制备肿瘤共同抗原的方法 外科手术切下的人体肿瘤组织,立即放入-30℃以下的低温冰箱中保藏。抽提时用  相似文献   

5.
彭云武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8):1594-1598
CPT-11(盐酸伊立替康)是一种半合成的可溶性喜树碱类衍生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通过抑制拓扑异构酶I,干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在体内经羧酸酯酶的催化作用,代谢成活性产物7-乙基-10-羟基喜树碱(SN-38),其抗癌活性为前者的100—1000倍。目前临床上应用广泛,现对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李方  付焱  李俊玉  刘雪静  李利 《肿瘤》2012,32(2):119-123
目的:探讨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建立体外反应体系,以3,4-二羟基苯甲酸(3,4-dihydroxybenzoic acid,DBA)为底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终反应产物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4-hydroxy-3-methoxybenzoic acid,4-OH-3-MBA)的浓度,以此反映COMT的活性.应用此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及待检者外周血中COMT活性,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和对照组患者中COMT的活性差异.结果:可溶性COMT( soluble-COMT,S-COMT)是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主要活性形式,子宫内膜组织中S-COMT活性明显高于外周血中S-COMT的活性(P=0.000);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COMT的活性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结论:人子宫内膜组织中COMT的活性改变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LCRG1基因的调控机制至今不清楚, 本研究拟克隆LCRG1基因的转录起始区上游序列, 寻找与其表达有关的调控序列.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的启动子活性区域,采用PCR方法从人基因组DNA中扩增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 kb(-1 191 bp~ 585 bp)片段,并将其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 basic载体中.与内参照质粒PhRL-SV40共转染COS7细胞,通过双荧光素酶活性检验测定其启动子活性.结果:成功扩增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 kb(-1 191 bp~ 585 bp)片段,测序正确; pGL3-1776启动子活性大约为阳性对照组pGL3-control的0.16倍,为阴性组pGL3 basic 的35倍.结论:成功克隆LCRG1基因5′端调控区域1.776kb(-1191 bp~ 585 bp),该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8.
IL-2和IL-12基因联合治疗小鼠头颈鳞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S  Yang H  Liang C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4):323-32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与白细胞介素-12(IL-12)基因联合治疗小鼠头颈鳞癌的疗效. 方法建立小鼠头颈鳞癌动物模型,在荷瘤部位将脂质体包裹的IL-2基因和IL-12基因直接注入肿瘤中,观察肿瘤大小变化,并检测此两种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小鼠脾脏自然杀伤细胞(NK)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 结果 IL-2基因和IL-12基因联合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受抑制,疗效显著优于单独治疗组和对照组(P<0.01).在注射有IL-2、IL-12基因的肿瘤组织中,其相对应的IL-2、IL- 1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小鼠脾细胞NK活性和CTL杀伤活性增强. 结论 IL-2、IL-12基因治疗可抑制小鼠头颈鳞癌生长,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二者联合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并加强其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9.
放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膜带3蛋白表达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8例恶性肿瘤患者并取其治疗前后的红细胞,应用Cl-荧光探针6-甲基-3-磺丙基-1-喹啉-水化合物(SPQ)检测其治疗前后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阴离子转运活性,并通过Westernblot检定治疗前后带3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8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后红细胞膜带3蛋白的离子转运活性均明显减弱,其中6例患者红细胞膜带3蛋白表达减少.[结论]带3蛋白的表达和功能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0.
已有文献报道,他莫昔芬通过雌激素受体(ER)-α独立的信号通路发挥作用[1],其发挥抗增殖作用可能与钙离子内流增加、活性氧产生和(或)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有关[2-4].最近的研究表明,他莫昔芬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与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鼠白细胞介素-12双亚基共表达质粒(pCmIL-12)和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小鼠黑色素瘤的效果以及对NK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荷瘤小鼠经肌注pCmIL-12和皮下注射CTX后,观察肿瘤大小,测定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腹腔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NO释放量.结果肿瘤重量、NK和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及NO释放量的结果提示pCmIL-12与CTX合用具有交互(协同)作用.结论联合应用pCmIL-12质粒和小剂量环磷酰胺有较明显的抑瘤作用,并可增强荷瘤小鼠NK及巨噬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唐旭东  周克元丁航 《肿瘤》2002,22(4):279-281
目的了解高三尖杉酯碱(HHT)诱导CNE-2Z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6、-8的活性变化.方法用不同浓度(0.125、0.25、0.5、1μg/ml)的HHT分别处理CNE-2Z细胞1、2、4、8、12、24h,用比色法检测其Caspase-6、-8的活性(A405mm表示).结果1μg/ml HHT处理CNE-2Z细胞1h即可见Caspase-8活性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未处理组和抑制剂+药物处理组,P<0.01),2h达高峰.而Caspase-6的活性在4h开始升高,12h达高峰,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的HHT处理CNE-2Z细胞,Caspase-6在12h、Caspase-8在2h时均可见它们的活性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1),且随HHT浓度的增加而活性增强.结论Caspase-6、-8参与了HHT诱导的CNE-2Z细胞凋亡,且其活性升高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茶多酚干预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芬多酚可干预以激活蛋白质-1(AP-1)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为主的信号转导通路.茶多酚通过JNK通路抑制促癌物诱导的AP-1活性;通过降低抑制蛋白IκB磷酸化来调节NF-κB的活性.荼多酚选择性地阻断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从而破坏肿瘤控制性生长调节机制,为其抗癌机制研究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过继免疫疗法(AIT)与羟基喜树碱(HCPT)序贯应用对膀胱肿瘤的作用.方法体外实验测定TIL及TIL与HCPT联合应用对不同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体内实验了解不同治疗方法对小鼠膀胱肿瘤的治疗效果.结果TIL对同种异体膀胱肿瘤细胞有强大的杀伤活性,对正常组织细胞无毒性,TIL与HCPT联合应用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毒性低于单独应用时的杀伤活性.体内实验说明同时应用TIL及HCPT无明显疗效,而合理联合应用即序贯疗法有强大的抗癌作用.结论通过本实验说明过继免疫疗法与HCPT序贯应用才能起到抗癌作用,其可能机理是序贯疗法充分发挥HCPT化疗作用又不影响TIL的杀伤活性,并且有促进TIL聚积于肿瘤周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TIL )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 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 DC,应用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和肿瘤抗原激活 DC,然后用 DC激活 TIL ,观察 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DC激活的 TIL对自体肝癌细胞具有很高的杀伤活性 ,杀伤率为 (89.39± 3.0 5 ) % ,明显高于未经 DC激活的 TIL、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和未经 DC激活的 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其杀伤率分别为 (5 5 .2 3± 1.5 3) %、(5 4 .89± 1.4 8) %和 (3.6 5± 0 .2 6 ) %。结论 肝癌患者外周血 DC能诱导 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脂肪酸合酶抑制剂对大肠癌细胞NF κB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肪酸合酶抑制剂(FASI) 浅蓝菌素处理大肠癌LoVo细胞株 ,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 (EMSA)检测NF κB活性。结果 实验分别用不同浓度浅蓝菌素 (10 -9~ 10 -5M )处理LoVo细胞 12h后 ,可抑制NF κB活化 ,其抑制程度呈剂量依赖性递减 ,与对照组相比较浅蓝菌素 (10 -9~ 10 -5M )处理LoVo细胞 12h后NF κB条带扫描像素积分比分别为 0 .787,0 .45 1,0 .379,0 .338,0 .32 2。结论 浅蓝菌素处理人大肠癌LoVo细胞后 ,NF κB活化程度随浅蓝菌素的剂量递增而递减。提示浅蓝菌素对LoVo细胞NF κB活性的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蛋白激酶C-α与KBV200细胞多药耐药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 -α(PKC)与KBV 2 0 0肿瘤细胞多药耐药 (MDR )的关系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3 2 P掺入法检测 2株细胞的PKC活性 ;用Westernblot法检测PKC -α在耐药株KBV 2 0 0及敏感株KB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 ;流式细胞仪检测PKC -α的荧光强度。结果 KBV 2 0 0细胞的PKC活性较KB细胞明显升高 ,且膜组分PKC活性所占总活性的百分率升高 ;PKC-α亚型的表达选择性升高 ;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KBV 2 0 0细胞的PKC -α的荧光强度 ( 5 .3 4± 0 .5 6)显著高于KB细胞PKC -α的荧光强度 ( 2 .0 7± 0 .2 1) ,P <0 .0 1。结论 PKC -α与KBV 2 0 0细胞株的MDR表型关系密切 ,PKC -α可能在KBV 2 0 0细胞的MDR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 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是一种细胞核蛋自,在调控肺泡上皮基因表达与活性物质分泌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观察在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探讨其与肺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泳迁移率(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同位素放射自显影,光密度分析的方法分别检测有随访资料的96例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TTF-1 DNA结合活性在腺癌组织其光密度值为172±23.2,高于其它病理类型,其中小细胞癌光密度值为141±16.3,鳞癌光密度值为122±13.6(P<0.05);在高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TTF-1 DNA结合活性较高(P<0.05).TTF-1 DNA结合活性水平与肺癌患者生存情况呈负相关.结论 TTF-1 DNA结合活性在肺癌组织较高;在不同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肺癌组织中,TTF-1的DNA结合活性明显不同,可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患者转移及生存情况的潜在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活化与结肠直肠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检测50例结肠直肠癌、30例结肠直肠腺瘤和20例正常大肠组织NF-κB的结合活性,并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评估其相互关系.结果结肠直肠癌和结肠直肠腺瘤分别与正常结肠直肠组织比较,NF-κB结合活性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肠直肠癌和结肠直肠腺瘤比较,NF-κB结合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NF-κB的活化与结肠直肠癌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结论NF-κB活化与结肠直肠癌的发生有关,可作为结肠直肠癌早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CIK细胞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活性细胞,CIK增殖能力强,细胞毒作用强,具有一定的免疫特性.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对CIK的探讨不断深入,以期得到更有效的免疫治疗方法,为临床提供依据.现综述CIK细胞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