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责任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致首发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61例责任性ICAS致首发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学表现分为单发病灶(皮质-皮质下梗死、皮质梗死、皮质下梗死),弥散病灶,多发病灶(单侧前循环或后循环多发梗死);卒中机制分为动脉到动脉栓塞、原位血栓形成、穿支动脉闭塞、低灌注、多发机制等。结果单发皮质下梗死是责任性ICAS致首发IS最常见的卒中模式(41.38%,108/261);责任性ICAS致IS主要发病机制为穿支动脉闭塞(41.38%,108/261);责任性ICAS致IS的解剖模式与发病机制显著相关(r=0.384,P=0.001),穿支动脉闭塞与皮质下梗死相关(r=0.805,P=0.001),弥散梗死、单侧前循环多发梗死、后循环多发性梗死,分别与动脉到动脉栓塞(r=0.853,P=0.001;r=0.860,P=0.001;r=0.281,P=0.001)、及多发机制(r=0.792,P=0.001;r=0.883,P=0.001;r=0.213,P=0.001)相关。结论卒中解剖模式有助于明确责任性ICAS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有利于指导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的拟定。  相似文献   

2.
<正>1989年,Caplan[1]把脑深部小梗死的发病机制分为4类:(1)由于脂质透明样变或纤维玻璃样变所引起的穿支动脉终末部分病变,即临床上常说的腔隙性脑梗死(LI);(2)颅内外载体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载体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注或动脉-动脉的栓塞,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I);(3)心源性栓塞;(4)主干动脉分出穿支动脉入口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48h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年龄及分型的关系。方法选取127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型35例,动脉-动脉脑栓塞型32例,栓子清除障碍型30例,混合型30例,行NIHSS评分,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胆红素水平,按照患者年龄分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不同年龄段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型中动脉-动脉脑栓塞型脑梗死血清胆红素水平最低,其次为栓子清除障碍型、混合型,而动脉粥样硬化穿支闭塞型最高。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年龄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负相关,在不同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ACA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病因、梗死灶分布和临床表现;比较栓塞组(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和ACA粥样硬化组患者梗死灶分布和临床表现;分析ACA粥样硬化性梗死的发病机制.结果 58例ACA梗死,占同期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6.9%,其中52例完整评估颅内外血管的患者纳入研究.最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80.8%);病因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共45例,占86.5%:其次为心源性栓塞5例,占9.6%,2例病因不确定,占3.8%.栓塞组(16/52,30.8%)和ACA粥样硬化组(30/52,57.7%)相比,ACA粥样硬化组梗死累及胼胝体发生率更高(26/30 vs.6/16,x2=9.705,P=0.002),意志减退/淡漠更常见(19/30 vs.5/16,x2=4.305,P=0.038);而栓塞组梗死更易累及其他供血区(8/16 vs.2/30,x2=9.111,P=0.003).两组间其他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ACA粥样硬化性梗死中A2段狭窄或闭塞有23例(76.7%);发病机制包括局部分支闭塞12例,原位血栓性闭塞5例,动脉-动脉栓塞5例,局部分支闭塞合并动脉-动脉栓塞8例.结论 ACA梗死发病率低,高血压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运动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CA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A2段病变最多见,存在多种梗死发病机制.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易累及其他供血区,ACA粥样硬化性梗死累及胼胝体和意志减退/淡漠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不同机制所知脑梗死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ISS)分型方法,对临床诊断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根据发病机制分为4型,比较各组之间血清hs—CRP,并观察其余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不同机制类型梗死复发的关系。结果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16),其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动脉栓塞型患者中大于6mg/L的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和混合型脑梗死组(P〈0.01);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型患者中大于6mg/L的例数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5)。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轻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重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中度神经功能缺损患者(P〈0.01)。发病早期NIHSS与动脉一动脉栓塞型患者血清Hs.CRP水平升高成正相关(P=0.01)。动脉-动脉栓塞型和混合型卒中复发率明显高于载体动脉阻塞穿支动脉型(P=0.001,0.022)。结论血清hs—CRP可反映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中斑块的稳定性,对早期诊断、病情判断以及复发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170例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按照中国缺血性卒中分型(China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标准,观察各类型脑梗死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常见危险因素在各类型脑梗死中分布的差异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住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完成超声、影像学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按照CISS进行病因和病理机制分型,回顾性分析住院患者不同病因脑梗死的比例,分析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心脏病、吸烟等常见危险因素在不同脑梗死类型中分布差异性。结果 入组病例170例。经CISS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28例(75.3%),心源性脑梗死25例(14.7%),穿支动脉病变14例(8.2%),其他原因1例(0.6%),不明原因2例(1.2%)。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载体动脉阻塞穿支87例、动脉-动脉栓塞24例、低灌注/栓子清除障碍17例、多种机制0例。在病因分型中各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最高,平均为81.1%,但在各组之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脂代谢紊乱比例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8.6% vs 32.0%,P=0.015)和穿支动脉疾病组(58.6% vs 28.6%,P=0.032),后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 vs 28.6%,P=1.000);另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吸烟史的比例明显高于心源性卒中组(47.7% vs 20.0%,P=0.011)及其他各组;心源性脑梗死合并心脏病比例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100% vs 32.0%,P=0.000)及其他各组;穿支动脉病变患者合并糖尿病比例显著高于心源性卒中组(57.1% vs 12.0%,P=0.007),但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 vs 29.7%,P=0.067),而后二者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68)。而上述危险因素在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理机制分型各亚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ISS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是急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类型,其中以载体动脉阻塞穿支为最常见的病理机制。脂代谢紊乱、吸烟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关系密切,而糖代谢异常与穿支动脉病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单纯位于幕上或幕下的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改良TOAST分型,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结果急性双侧对称性脑梗死常见部位有胼胝体、分水岭区、丘脑、脑叶、脑干和小脑;其危险因素与一般脑梗死相同,部分患者可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诱因;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心源性或动脉源性栓塞、低灌注、穿支动脉病以及多重发病机制的相互作用,分水岭区的双侧梗死常与低灌注有关,胼胝体、丘脑、脑干、小脑的双侧梗死应考虑到血管解剖变异存在的可能。结论急性双侧对称性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相关发病危险因素或诱因、梗死灶分布以及血管检查可为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评估其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的病例资料。采用单纯弹簧圈栓塞3例,单纯支架植入3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载瘤动脉闭塞2例。结果发生术中出血1例,术后再出血3例;出院时预后良好8例(66.7%),死亡4例(33-3%)。临床随访2~78个月,平均23个月;GOS5分7例,4分1例。结论血管内治疗是颈内动脉前壁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动脉瘤段载瘤动脉闭塞是治疗此类动脉瘤最确实的方法.但对于球囊闭塞试验阳性,或动脉瘤颈对侧壁有重要穿支的病人,可考虑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相似文献   

9.
在407例新英格兰医学中心后循环登记患者中,59%为不伴TIA的卒中,24%在卒中前有TIA,16%仅表现为TIA。栓塞是最常见的卒中机制(占40%,其中24%为心源性栓塞,14%为动脉-动脉栓塞,2%两者兼有)。在32%的患者中,大动脉闭塞性损害导致血流动力学性脑缺血。梗死最常出现在后循环远段供血区(脑干腹侧、小脑上部以及枕叶和颞叶),近段(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和中段(桥脑和小脑前下部)供血区受累的比例相当。148例患者存在至少累及1支大动脉的重度闭塞性损害(狭窄〉50%),134例患者有单侧或双侧动脉受累。最常见的闭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外段(52例患者,15例双侧)、椎动脉颅内段(40例患者,12例双侧)和基底动脉(46例患者)。动脉-动脉栓塞是椎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最常见的脑梗死发病机制。30d病死率为3.6%。发病机制为栓塞,远段供血区受累和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预后最差。具有多处动脉狭窄部位的患者转归最好。他们通常经年累月地发生TIA。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由Fisher在1965年首先提出,是指穿支动脉闭塞急性坏死所致小的深部脑梗死.LI起初是病因学的诊断名词,指"小动脉闭塞"所致脑梗死.随着CT及MRI的问世,LI被引用到影像学,泛指直径小于1.5 ~2.0 cm的梗死灶.除小动脉硬化外,大动脉狭窄或闭塞所造成的小动脉血流灌注减低和微栓子也是可能的发病机制[1].目前倾向于将伴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腔隙性病灶称为LI[2-3].一般认为,LI临床预后优于其他类型脑梗死.然而20% ~ 30%的LI患者起病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加重,造成临床预后不良,称为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progressive lacunar infarction,PLI) [4-6].我们就PLI的发病机制、临床预测及治疗3个方面进行综述,增加临床上对PLI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进展型脑梗死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CISS分型)及不同分型之间预后的差异,了解CISS分型预测对预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登记神经内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将符合进展型脑梗死标准的患者进行CISS分型。随访患者卒中后6个月的死亡、残疾情况,分析与预后有关的因素,比较不同亚型间的预后是否有差异。结果进展型脑梗死可见于不同的CISS亚型,以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以心源性卒中预后最差,心源性脑卒中组和其他分型间死亡/残疾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组和穿支动脉病变组间死亡/残疾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进展型脑梗死的CISS亚型可推测脑梗死进展的机制,并为预后估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后循环脑梗死是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关的、复杂的脑血管疾病,及时诊断较为困难,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其症状是非局灶性的,有大量症状和体征与前循环脑梗死重叠。尽管目前有了更好的影像学技术应用于临床,但对基底动脉闭塞等的诊断和治疗常被延迟,预后评估也十分欠缺。生物学标志物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仍在研究中,脑钠肽、肌钙蛋白与后循环脑梗死预后之间的关系存在诸多争议,有研究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中就后循环脑梗死与脑钠肽、肌钙蛋白之间的临床关联性、疾病机制、预后评估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颅内外血管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血管狭窄引起的卒中的主要机制包括急性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或穿支动脉的闭塞、动脉-动脉栓塞、低灌注或是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中国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近年来血管超声的广泛应用,发现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并有学者认为颈动脉狭窄者其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成与破裂才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真正原因,其中狭窄管腔中的粥样斑块脱落形成  相似文献   

14.
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由Caplan于1989年提出[1],该病近年来在日本有较多的研究,而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将BAD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研究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BAD的概念 深部穿支动脉领域脑梗死的机制有:(1)穿支动脉本身的脂质透明样变性,即临床上狭义的腔隙性脑梗死;(2)颅内、外主干动脉病变:由于发出穿支动脉的主干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穿支动脉供血区低灌注;(3)心源性栓塞.此外,Caplan提出了另外一种病理学机制[1]:穿支动脉入口处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狭窄或者闭塞,不同于高血压所致的脂质透明样变性,该病国内目前尚无统一的中文名称,本文暂将其称为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A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颅内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CISS不同亚型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78例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CISS分型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42例; 穿支动脉疾病(PAD)-BAD 19例; PAD-脂质玻璃样变(LD)17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饮酒史、吸烟史及Hcy、尿酸、CRP、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各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 PAD-BAD组与LAA-BAD组比较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 PAD-LD组发病年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LAA-BAD组,脑卒中进展发生率、入院时NIHSS评分、hsCRP水平低于LAA-BAD组(P<0.05); PAD-BAD组发病年龄、HCY水平低于PAD-LD组,LDL、总胆固醇水平、入院时NIHSS评分、脑卒中进展发生率高于PAD-LD组(P<0.05)。结论 颅内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性缺血性脑卒中3组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其中LAA-BAD是最常见类型,与其他两型比较,PAD-LD组发病年龄大,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卒中进展少,HCY及胆固醇水平高,LDL-C水平低,但未发现其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单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并探讨不同部位MCAO的脑梗死发病机制及出血转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MCAO急性脑梗死患者159例,根据闭塞部位分为近端MCAO组和远端MCAO组,比较两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不同部位MCAO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不同机制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斑块特征。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参照中国缺血性脑卒中亚型(CISS)分型标准,并根据颅脑DWI表现将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分为动脉—动脉栓塞组(A组)、低灌注或混合性脑梗死组(B组)、穿支动脉受累组(C组)各20例。另外,同期选取20例无症状性ICAS患者作为无症状性ICAS组(D组); 所有患者均行HRMRI扫描,评价斑块特征。结果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布、强化、斑块内信号、责任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管壁体积百分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4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A,B,C组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病变局部血管重构指数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RMRI可作为分析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特征,但不同机制的斑块特征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症状性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脑梗死模式和脑卒中机制。方法发病后48 h内行MR弥散成像(DWI)证实在椎基底动脉(VBA)供血区有急性梗死灶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特征结合头颈部血管成像检查,按相关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心源性脑栓塞组,并对两组的脑梗死模式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症状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15例,其中动脉主干狭窄>50%的脑梗死患者58例(50.4%),心源性脑栓塞患者10例(8.7%)。动脉粥样硬化组最常见狭窄部位是椎动脉V4段(51.7%),其次是基底动脉中段及VBA接合处(41.4%)。多发性梗死在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心源性脑栓塞组分别为60.3%和70%(P=0.820);双侧梗死在两组分别为43.1%和50%(P=0.951);基底动脉终末支的远端梗死在两组分别为50%和70%(P=0.408)。结论后循环动脉病变以颅内段为主;多发性梗死是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脑梗死的重要特征;动脉-动脉性栓塞是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脑卒中的重要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世界三大疾病死因之一,脑梗死在其中尤为重要.脑梗死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血栓形成致局部脑血管的闭塞.溶栓治疗可使闭塞动脉再通,最大限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已成为降低梗死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丘脑梗死是一种少见的脑卒中类型,仅占所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11%,旁正中区卒中约占所有丘脑梗死的22%~35%。Percheron动脉闭塞可导致双侧丘脑卒中,国外报道其常见病因是心源性栓塞,而近年来,国内多个小样本病例报告提示同时存在非心源性栓子所致,栓子主要来源于椎动脉或基底动脉近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