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吴茱萸加生姜泥穴位贴敷防治TP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妇科恶性肿瘤行TP方案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采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吴茱萸加生姜泥贴敷中脘及双侧内关、足三里。观察化疗后患者胃肠道反应情况及恶心、呕吐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平均每天呕吐次数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恶心疗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恶心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呕吐疗效显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呕吐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吴茱萸加生姜泥穴位贴敷防治TP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利  张丽杰  胡珍 《新中医》2023,55(18):177-180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实体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 例 接受肿瘤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采用托烷司琼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 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治疗3 周后,比较2 组恶心呕吐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 表(AI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恶心呕吐次数及持续 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AIS、PSQ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后,2 组AIS、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IS、PSQI 评分均低于对 照组(P<0.05)。治疗前,2 组精神动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家庭生活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体肿瘤化疗患者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改善恶心呕吐症状,提高睡眠及生活 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防治无痛人工流产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广州市中 西医结合医院 2020 年 4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 3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托烷司琼组和中药贴 敷组,每组 100 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麻醉;托烷司琼组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麻醉基础上,静脉注射 托烷司琼;中药贴敷组在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麻醉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收集每组患者人口学、麻醉及手术特 征资料,随访术后 24 h 内恶心呕吐情况,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在三组间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前后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比较,以及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的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术后 24 h 内 PONV 发生率为 19 %,明显高于托烷司琼组的 7 % 和中药贴敷组 的 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PONV 严重级别上,对照组的 1、2 级的发生率均高于托烷司琼组和 中药贴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托烷司琼组和中药贴敷组在 PONV 发生率及严重级别上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能显著降低无痛人工流产 PONV 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可明 显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防治胃肠道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期间住院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9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化疗前给予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性止吐,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及耳穴压豆,治疗从化疗前1 d开始至化疗后1 d结束。比较两组患者CINV完全缓解率、全期无恶心及无明显恶心的比例以及对日常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时期观察组患者CINV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全期无恶心及无明显恶心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生活功能指数量表(FLIE)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防治胃肠道肿瘤CINV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化疗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穴位贴敷疗法预防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反应的疗效。方法:将87例恶性肿瘤化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中药自拟方(生姜、半夏、丁香、吴茱萸)贴敷于神阙穴、天枢穴、上脘穴、中脘穴,于化疗前开始,直至化疗结束后一日,对照组予化疗前后静脉滴注托烷司琼预防呕吐。结果:治疗组化疗后总有效控制率为83.7%,与观察组为8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预防化疗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操作简便,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张娅娅  周芳燕  宋彩芳 《新中医》2021,53(2):177-179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防治肛肠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护理疗效。方法:将择期进行肛肠外科手术的102例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给予吴茱萸加生姜汁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穴位贴敷,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术后恶心呕吐反应分级标准选用甲氧氯普胺进行止呕。分别记录2组在术后6 h、6~24 h、24~48 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甲氧氯普胺使用例数。结果:术后6 h和6~24 h,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6~24 h,治疗组恶心呕吐程度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2组恶心呕吐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治疗组甲氧氯普胺使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24~48 h 2组甲氧氯普胺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能够改善肛肠外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恶心呕吐程度,并能降低甲氧氯普胺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半夏止呕方穴位贴敷治疗二甲双胍引起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半夏止呕方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恶心呕吐持续时间、平均每天呕吐量及呕吐次数明显短于或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67%,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止呕方穴位贴敷能有效治疗因二甲双胍导致的胃肠道反应,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坎离砂穴位贴敷预防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 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 排标准的109 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54 例及对照组55 例。对照组使用常 规止吐治疗及饮食指导,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坎离砂穴位贴敷治疗。观察2 组化疗24 h 至第7 天恶心 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2 组急性呕吐、迟发性恶心呕吐治疗疗效。结果:化疗后24 h~7 d,试验组恶 心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试验组恶心发生率随着时间 推移而降低,在第3 天对照组恶心发生率达到高峰时,与试验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化疗后第5~7 天,2 组 变化趋势也有明显差异。整体治疗后各时间段试验组恶心发生率均低于治疗组。化疗后24 h~7 d,试验组呕 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对照组呕吐发生率随着时间 推移稍有降低,仍具有较高峰值,试验组呕吐发生率趋于低走势,2 组呕吐发生率变化趋势有明显差异。整体 治疗后各时间段试验组呕吐发生率均低于治疗组。试验组对急性呕吐和迟发性呕吐疗效的有效率均达100%, 对照组急性呕吐疗效有效率为87.3%,迟发性呕吐疗效的有效率为80.0%,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 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坎离砂穴位可预防乳腺癌CINV 的发生,能有效缓解Ⅰ度以上程度的急 性、迟发性恶心呕吐,操作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9.
陈润清  朱云飞  黄洁明  陈君懿 《新中医》2017,49(11):120-12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腹腔镜术后常规处理,包括术后营养支持、镇痛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连续使用3天。2组术前均不使用预防性止吐药物。观察患者干预前后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的变化,统计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量表(INV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3天,2组INVR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观察组的INVR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68.33%,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31.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可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5例和对照组91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托烷司琼、常规护理和安慰剂穴位贴敷,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每天1次,治疗从化疗当天开始至化疗结束(一般为3~7天)。比较2组患者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呕吐发生率、呕吐程度、恶心发生率、恶心程度。结果:化疗开始后12h、第1天、第2天,试验组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时,试验组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化疗开始后各时间段,试验组呕吐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0.05);试验组恶心发生率及恶心程度亦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姜汁法夏散穴位贴敷联合托烷司琼能有效缓解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