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3、C4及C反应蛋白(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95例SLE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数据,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缓解组(106例)和活动组(89例),并与同期19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NLR、C3、C4及CRP对SLE疾病活动的诊断价值.结果:SLE患者NL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NLR、C3、C4及CRP与缓解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C3、C4与SLEDAI均呈负相关(P<0.001),NLR、CRP与SLEDAI均呈正相关(P <0.001).高NLR、低C3是SLE疾病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NLR、C3、C4及CRP诊断SLE疾病活动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0.81、0.70、0.66.结论:NLR与SLE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是仅次于C3的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简易实验室参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抗核小体抗体(AnuA)单独及与抗核抗体(ANA)、抗Sm抗体和抗双链D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JSLE)与成人SLE的诊断价值;探讨AnuA与JSLE和成人SLE的临床特点及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比校分析。方法选取141例JSLE及165例成人SLE患者,56例非JSLE及46例成人非SLE的疾病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uA;收集JSLE和成人SLE患者同期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SLEDAI评分,分析JSLE和成人SLE患者AnuA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JSLE与成人SLE发病性别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uA对JSLE的敏感度(74.47%)高于成人SLE组(59.3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SLE组AnuA与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联合检测敏感度分别为84.68%和83.47%,高于成人SLE组72.05%和6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SLE、成人SLE组AnuA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9,P=0.032;r=0.125,P=0.014)。结论Aun A单独或与抗dsDNA抗体和抗Sm抗体联合检测,对JSLE诊断的敏感度均较成人SLE高。AunA与2组疾病活动度相关,为JSLE、成人SLE的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的评估提供了又一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丁从珠  王红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4,30(6):438-439
目的 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MSLE)的临床和免疫学特点。方法 对 4 2例男性SLE患者起病时和随访时的疾病活动指数 (SLEDAI)、累计损害指数 (SLESDI)、免疫学检查、主要临床表现及对激素治疗的反应进行观察 ,并与 6 0例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男性SLE与女性SLE起病年龄无差异 ,起病时SLEDAI、SLESDI无差异 (P >0 0 5 ) ,随访时SLEDAI、SLESDI较高 (P<0 0 5 ) ,皮肤血管炎、肾脏受累及神经系统受损均显著增高 (P <0 0 5 )。对激素治疗不敏感者与低补体血症有关。结论 与女性SLE相比男性SLE的特点 :(1)起病时病情较女性无差异 ;(2 )疾病的活动指数较高 ;(3)临床上神经系统与肾脏损害严重且进展迅速 ;(4 )对激素治疗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儿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9例SLE患儿及52名健康对照组患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细胞、B细胞、Th细胞、Tc细胞、NK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相关性及其与狼疮肾炎、补体的相关关系。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LE患儿Th细胞和Th百分比、NK细胞和NK细胞百分比及Th/Tc比值明显降低,而B细胞百分比、Tc细胞百分比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儿B细胞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NK细胞百分比与SLE评分呈负相关(P<0.05);狼疮肾炎组患儿的T细胞、Tc细胞计数和Tc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狼疮肾炎的患儿,而狼疮肾炎组患儿Th细胞百分比、Th/Tc比值和NK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无狼疮肾炎的患儿(P<0.05);补体降低组患儿的B细胞和B细胞百分比及SLEDAI评分均明显高于补体正常组(P<0.05)。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淋巴细胞亚群与SLEDAI评分、狼疮肾炎和补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淋巴细胞亚群可能反映SLE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补体C3、C4比值(NC3R、NC4R)以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54例SLE患者,根据SLE疾病活动评分(SLEDAI)分为疾病活动组(24例)和缓解组(30例),比较两组NLR、NC3R、NC4R以及CRP/Alb比值差异,分析NLR、NC3R、NC4R以及CRP/Alb比值与SLEDAI指数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NC3R、NC4R对SLE疾病活动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疾病活动度组NLR、NC3R和NC4R均明显高于缓解组(P <0.01),而CRP/Al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NC3R和NC4R与患者SLEDAI评分呈正相关(P <0.01),CRP/Alb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 0.05);ROC曲线显示,NLR预测SLE活动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0,取最佳截...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环磷酰胺(CTX)治疗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选取初诊且未经治疗的老年SLE患者23例。予CTX每2周1次,3次后改为每4周1次,每次用量500mg,总量3g。泼尼松0.8mg·kg^-1·d^-1。于治疗前后对SLE患者进行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测定尿蛋白、血清补体、血清抗双链DNA抗体(ds-DNA)。结果共有19例患者随访至24周。治疗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SLEDAI评分下降明显(P〈0.01),8周时继续下降(P〈0.05),治疗4周后尿蛋白量及补体与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ds.DNA明显下降。结论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标准剂量泼尼松对老年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明显,且不增加CTX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NA免疫吸附联合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SLE患者52例,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组予以DNA免疫吸附治疗联合激素及CTX冲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ds-DNA抗体滴度、ANA、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观察组ds-DNA抗体滴度、ANA滴度、Ig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冲击联合DNA免疫吸附治疗较单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SLE更有效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泼尼松联合小柴胡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泼尼松联合小柴胡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补体C3、补体C4水平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表(SLEDA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的68.89%(3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P、ESR、C3、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R、CRP、C3、C4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LE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LEDAI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联合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效果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血循环免疫复合物(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CIC)以及补体C3、C4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定量检测SLE患者和其他风湿病患者血清中的CIC,散射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据SLEDAI积分表,将SLE患者分为Ⅰ组(SLEDAI评分0.4分)、Ⅱ组(SLEDAI评分5—9分)和Ⅲ组(SLEDAI评分≥10分)。结果SLE患者CIC明显高于疾病对照组(P值〈0.05),补体C3、C4明显低于疾病对照组(P值〈0.05);CIC和补体C3:Ⅱ组、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而补体C4仅Ⅲ组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0.05)。相关分析显示CIC与SLEDAI积分呈正相关,补体C3、C4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IC和补体C3、C4可作为SLE诊断及评价活动性的有用指标,动态观测CIC和补体C3来评价SLE活动性优于补体C4。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5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孙凌云 《江苏医药》2005,31(4):265-267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p5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从而了解p53是否通过异常的凋亡调节参与SLE的发病。方法以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价疾病活动性,流式细胞术检测p53 蛋白,半定量RT PCR检测p53mRNA。结果(1)SLE患者PBMC p5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 05)。(2)活动期与缓解期SLE患者PBMC p53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差异, p53 蛋白水平与SLEDAI评分无关(P>0 05)。(3)SLE患者PBMC p53mRNA表达量与阳性率与正常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1)p53蛋白通过增加表达量而导致异常的淋巴细胞凋亡参与SLE发病,但与疾病活动性无关。(2) SLE患者PBMCp53mRNA表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因子中胎盘生长因子(PI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54例SLE患者(SLE组)及28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PIGF、bFGF、VEGF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同时常规检测血沉、SLE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和补体C3等。根据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结果 SLE组PIGF、bFGF、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PIGF、bFGF、VEGF及缓解期组PIGF、bFG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期组PIGF、bFGF、VEGF水平与缓解期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SLE组的PIGF与VEGF、bFGF和VEGF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PIGF、VEGF水平与血沉、SLEDAI评分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IGF、bFGF、VEGF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2.
周蕾  杜晓敏  张宗芳  王坤坤 《天津医药》2011,39(11):1034-1036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脏器受累及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63例SLE患者依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分为缓解组(0~8分)31例和活动组(≥9分)32例;依据肾功能、尿液分析及肾脏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肾损害组(32例)和无肾损害组(31例);依据肺间质有无纤维化将患者分为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组22例和未合并ILD组 41例;依据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心肌酶检查,分为心脏损害组25例和无心脏损害组38例;依据血常规检查结果分为合并血液系统损害组45例和无血液系统损害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述SLE患者血清OPN水平,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LE患者血清OPN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或P < 0.01)。SLE合并肾损害、肺间质病变、心脏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组的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无相应脏器受累患者(均P < 0.01),SLE患者的血清OPN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982,P<0.01)。结论: OPN在SLE发病机制中具有一定意义,并与疾病活动、脏器损害相关,血清OPN水平可以作为判断SLE疾病活动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治疗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的变化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29例新确诊SLE患者,治疗前及经以强的松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治疗后1个月留取血标本,ELISA法检测血IgG、Blys、抗ds-DNA抗体滴度;治疗前后评估疾病活动指数(SLEADI)。结果 治疗前患者血清Blys水平与SLEADI、血IgG、抗ds-DNA抗体滴度显著正相关。免疫抑制治疗后,患者血清Blys明显下降,Blys下降程度与患者SLEADI缓解程度显著相关;活动组患者血清Blys水平较缓解组显著降低。结论 免疫抑制后SLE患者血清Blys显著下降,其下降程度与SLEADI缓解呈正相关。提示血清Blys水平有望成为判断免疫抑制治疗是否敏感以及评估病情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脂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的关系。方法常规方法检测105例SLE组和60例对照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双链(ds)DNA抗体,并对SLE患者进行活动度评分和肾脏受累情况的评估。结果 SLE组血清中TG水平高于对照组,HD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活动组TG水平高于非活动组,HDL水平低于非活动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和LDL水平与SLE活动指数(SLEDAI)积分呈正相关,HDL与SLEDAI积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0.27及-0.62);dsDNA(+)组TG水平高于dsDNA(-)组,HDL水平低于dsDNA(-)组(P<0.01或P<0.05),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脏受累组中TG水平高于非肾脏受累组,而HDL水平低于非肾脏受累组(P<0.01),2组LD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LE患者的血脂异常与疾病活动度和肾脏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狼疮性肾炎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影响。方法: 狼疮性肾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予他克莫司治疗,对照组予环磷酰胺治疗,疗程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补体C3、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变化,观察两组疗效和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年后,观察组尿蛋白定量、SLEDAI、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等指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他克莫司治疗狼疮性肾炎可有效降低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甲氨蝶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甲氨蝶呤(MTX)治疗轻、中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方法专科门诊随诊患者分为:A组,MTX加小剂量激素组(泼尼松10mg/d)28例;B组,中等剂量激素组(泼尼松30mg/d)20例,观察指标包括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SLEDAI)、激素减至少剂量维持治疗时病情复发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组积分由治疗前的(9.4±2.1)降至(4.1±0.9),B组由(8.6±2.5)降至(4.0±1.0)。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疗效差异显著(P〈0.01),但A、B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激素减量至10mg/d维持后B组有8例出现病情反复,A组在总观察期有3例病情反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A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B组以库兴综合征为主。结论MTX对轻中症SLE治疗有效,加用MTX可减少激素用量,防止长期使用偏大量激素引起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水平在狼疮性肠炎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8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狼疮性肠炎组(10例)及狼疮无胃肠道病变组(79例),同期132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不同组别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0.14 ±0.24) mg/L比(0.40±0.21) mg/L,P<0.05];狼疮性肠炎组D-二聚体水平为(0.81±0.45) mg/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无胃肠道病变组D-二聚体水平为(0.19±0.20) mg/L,较正常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狼疮无胃肠道病变组与狼疮性肠炎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9例无胃肠道病变组患者中,D-二聚体值升高者比例为43.0% (34/79),其中76.5%(26/34)集中于合并神经精神性狼疮、狼疮性肾炎、肺动脉高压、心功能不全等重要脏器损伤患者.结论 D-二聚体水平在SLE患者中升高,与是否存在胃肠道病变如狼疮性肠炎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HLA-DR多态性与SLE的易感性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方法,对80例SLE患者和104例健康人HLA-DR基因进行研究。结果 SLE患者DR15基因频率明显升高(P<0.001,RR=3.86),DR3、DR4基因频率显著下降(P<0.05,RR=0.48;P<0.05,RR0.38),DR15阳性的患者中狼疮性肾炎发病率高于其它患者(P<0.05,RR=3.15),抗SSA抗体也明显升高(P<0.05,RR=3.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