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舒筋活血片(Shujin Huoxue tablets,SHT)中的质量标志物(Q-maker)。方法 建立SHT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筛查和分析指纹图谱共有峰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SHT中潜在的Q-maker。结果 通过代表性样品建立了SHT的指纹图谱,并测定了相似度,部分批次<0.8,推测可能为生产工艺差异所致。指认共有峰9个,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紫丁香苷、绿原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络石苷、4-甲氧基水杨醛和杠柳毒苷;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9个活性成分、30个核心靶点和10条关键通路;基于Q-maker"五原则"分析预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原儿茶酸、原儿茶醛、4-甲氧基水杨醛、络石苷、紫丁香苷为其潜在的Q-marker。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SHT中的Q-maker,为全面控制SHT的质量提供依据,为进一步研究SHT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刘音贝  张钰  李鸿  涂星  田力  文德鉴   《中国药师》2022,(12):2094-2100
目的:预测知母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建立不同产地知母指纹图谱特征,色谱柱:InertSustain C18(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 N2流速:3 L·min-1;漂移管温度:10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设定时间为平均值±0.5 min,采用Mark峰匹配,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筛选出Q-Marker候选成分;然后对筛选出的Q-Marker候选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知母Q-Marker候选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知母的皂苷类Q-marker,再采用分子对接方法验证其Q-Marker生物活性。结果:10批不同产地的知母饮片中共筛选出6个Q-Marker活性成分,分别为芒果苷、知母皂苷E、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A2、知母皂苷A3,进一步网络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及化学计量法综合分析不同产地知母质量差异,根据质量标志物的理论依据,进一步结合网络药理学对知母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方法 采用HPLC建立6个产地20批知母药材的指纹图谱,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组间主要差异成分;基于质量标志物“五原则”,对差异性成分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知母药材成分的相关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知母药材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建立了20批知母药材的指纹图谱,标定10个共有峰,共指认出7个共有峰,分别为新芒果苷、芒果苷、异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知母皂苷BⅢ、知母皂苷Ⅰ、知母皂苷AⅢ,相似度均>0.934。HCA、PCA和OPLS-DA将20批样品分为2类,河北、内蒙古为一类,山西、安徽、陕西、山东...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指纹图谱预测安宫牛黄丸中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应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和分析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及临床适应证(卒中、高热昏迷、脑炎、脑出血及癫痫)的作用靶点和通路,并寻找关键活性成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构建安宫牛黄丸的指纹图谱,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其潜在的Q-Marker,并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潜在的Q-Marker与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收集得到安宫牛黄丸活性成分128个,经过筛选得到10个核心靶点(STAT3、AKT1、MAPK1等)和7个关键活性成分(小檗碱、槲皮素、汉黄芩素、黄芩素、熊果酸、黄芩苷及麝香酮),涉及炎症反应、细胞免疫、脂质代谢等相关机制。安宫牛黄丸的UPLC指纹图谱,标定22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5个色谱峰,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的关键活性成分初步预测4个成分为其潜在的Q-Marker,分别是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涉及的关键生物通路包括AGEs-RAGE通路、PI3K-Akt通路以及MAPK通路等。结论 借助网络药理学结合UPLC指纹图谱分析预测得到安宫牛黄丸潜在的Q-Marker分别为小檗碱、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为其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寻找沉香药材的质量标志物。方法 通过网络药理学初步筛选出沉香的潜在质量标志物,进一步采用HPLC建立13批不同产地沉香药材的指纹图谱。对13批沉香药材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进行自然聚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筛选不同类别沉香药材的差异性成分,进而验证并推测沉香药材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沉香中的4个活性成分可作为潜在质量标志物。在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中标定了10个共有峰,指认了沉香四醇峰、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峰和2-(2-苯乙基)色酮峰。PCA与OPLS-D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批次沉香药材差异性成分是沉香四醇。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确认沉香四醇也是沉香发挥功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可作为沉香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 沉香四醇可作为沉香潜在的质量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银花泌炎灵片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方法建立13批银花泌炎灵片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指认共有峰并对其进行归属。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结合SPSS 26.0和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银花泌炎灵片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筛选出造成差异的主要标志性成分。运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并分析银花泌炎灵片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银花泌炎灵片Q-Marker及核心靶点。结果 建立了银花泌炎灵片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绿原酸、芒果苷、野黄芩素、木犀草素、槲皮素等27个共有峰,化学模式识别分析筛选出5个成分作为银花泌炎灵片的差异性标志物。通过网络药理学筛选出5个活性成分、20个核心靶点和20条关键通路,结果显示5个活性成分均可作为潜在Q-Marker。结论 该方法稳定、准确可行,筛选出5个可作为银花泌炎灵片潜在Q-Marker的化学成分,为全方面控制银花泌炎灵片质量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乌药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方法 运用HPLC建立乌药指纹图谱,确认共有峰并进行指认,再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Q-Marker。结果 建立了15批乌药药材指纹图谱,确认了20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指认4个色谱峰,分别为去甲异波尔定、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乌药醇;经网络药理学确认以上4种成分为活性成分,可作用于10个核心靶点、20条关键通路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初步预测去甲异波尔定、乌药醚内酯、乌药内酯、乌药醇为乌药潜在的Q-Markers。结论 乌药Q-Marker预测分析为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成分-靶点-代谢”分析模式,筛选并验证丹参中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基于文献整合及数据分析对丹参Q-marker的来源范围进行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的网络药理学模型;采用HPLC进行丹参饮片指纹图谱指认和定量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初步确定丹参Q-marker,再通过UPLC-MS法鉴别丹参入血成分并进行体内验证。结果 丹参酚酸类和酮类成分为丹参Q-marker的主要来源范围;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咖啡酸在“成分-靶点-通路”网络中具有高连接度,是其主要活性成分;15批丹参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中指认了6个色谱峰,分别为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酸、丹参酮Ⅰ、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可作为丹参的Q-marker,进一步确认这3个入血成分为潜在的药效活性成分。结论 确定了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潜在Q-marker具有较高的合理性,为完善丹参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预测经典名方温胆汤(Wendan decoction,WDD)中药材枳实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建立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A版)进行相似度分析和共有成分指认;采用网络药理学筛选共有成分的相关靶点和关键通路,并建立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枳实发挥祛痰止呕,清胆和胃功效潜在的Q-Marker,并测定其含量。结果 建立了15批枳实药材和15批WDD基准样品的指纹图谱,15批枳实药材和WDD基准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0.9,指认出5个化学成分,分别为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网络药理学筛选分析得到5个化合物的TP53、MAPK8、EGFR、JUN、MMP9等32个核心靶点和癌症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10条关键通路,构建了“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为WDD中枳实的Q-Marker。WDD中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桔皮素的含量≥0.011 7%,0.025 3%,0.025 7%,0.010 4%,0.010 7%。结论 WDD中枳实的Q-Marker预测分析为建立完整的WDD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也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测连翘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10批连翘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共有峰指认,筛选连翘药材中的Q-Marker候选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连翘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筛选挥发油中的Q-Marker候选成分;然后将筛选的Q-Marker候选成分进行网络药理学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大黄H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大黄潜在质量标志物。方法 采用HPLC对20批掌叶大黄样品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等13种指标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进行相似度分析,以13种指标成分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采用网络药理学预测大黄相关成分的作用靶点和通路,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并对核心靶点进行器官定位分析以预测大黄的潜在质量标志物。结果 指纹图谱相似度在0.882~0.998,共确定了15个共有峰,大黄素甲醚、儿茶素、大黄素-1-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O-葡萄糖苷是差异化合物,可用于鉴别和区分大黄质量。经筛选得到15个化合物,8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TP53、JUN、HSP90AA1、CASP3、EGF、TNF、IL-6,涉及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内肽酶活性,涉及脂质和动脉硬化、MAPK信号传导途径、AGE-RAGE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作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通路,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图,预测没食子酸、儿茶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红景天调控颗粒细胞自噬的潜在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方法 借助数据库获取红景天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及自噬相关靶点,建立成分-靶点网络图,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并且对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析对接,探究红景天调控颗粒细胞自噬的可能作用机制;使用Western blotting、RT-PCR、透射电镜以及双标腺病毒检测红景天重要活性成分对颗粒细胞自噬的作用。结果 获取红景天有效成分7个,作用靶点441个,细胞自噬相关靶点796个,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834个,细胞成分60个,分子功能69个,以及信号通路150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红景天活性成分与核心作用靶点AKT1、ERBB2、PIK3CA、PIK3R1均能形成稳定靶向结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红景天重要活性成分红景天苷具有促进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形成的作用,并且抑制了Pl3K/AKT信号通路的活动。结论 红景天调控颗粒细胞自噬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其机制与红景天苷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 "五原则" ,结合中药血清化学与网络药理学,分析和预测玄参质量标志物。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玄参水煎液中化合物以及灌胃给药后大鼠血清中原型成分,经网络药理学预测原型成分主要作用靶点、通路,依据靶点、通路与玄参传统功效关联性,筛选出与传统功效密切相关的活性成分,并基于原型成分生源关系确定其特异性,综合研究结果确定玄参Q-Marker。结果:在玄参水煎液以及大鼠血清中分别鉴定出50个化合物和5个原型成分;网络药理学预测哈巴苷、哈巴俄苷和安格洛苷C调节糖脂代谢、保护血管的药理作用与传统功效联系更为密切。结论:哈巴苷、哈巴俄苷和安格洛苷C可作为玄参Q-Marker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制首乌肝毒性的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 v2.0)收集制首乌的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相关的靶点。用Venny图筛选获得两者的共同靶标后,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且利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利用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何首乌不同炮制品的肝毒性。结果 分别获取制首乌活性成分30个,肝毒性相关靶点527个,制首乌活性成分与肝损伤的共同靶点48个,包括JUN、MAPK1、CYP3A4等。KEGG通路分析筛选了135条相关信号通路,显示非酒精性脂肪肝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可能在制首乌肝毒性中起关键作用。体内实验表明,炮制后的何首乌肝毒性有效减轻,以九蒸九晒法效果最好。结论 制首乌肝毒性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特点,九蒸九晒法制首乌引起肝毒性的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5.
谷海媛  刘杰  马双成  王淼  高慧媛  郑健 《中国药事》2023,(10):1180-1192
目的:对近年来黄芪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对黄芪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建立黄芪的质量控制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分析,对黄芪的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现状进行归纳综述,并从黄芪质量传递与溯源、成分有效性、不同生长年限和产区、网络药理学等多个方面进行其Q-Marker的预测,对黄芪的潜在作用靶点与通路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综合以上研究,发现黄芪的化学成分复杂,包含黄酮类、多糖类、皂苷类和氨基酸等;药理活性多样,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血管、抗衰老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但是现行质量标准中质量控制指标单一,存在局限性,因此,应建立安全、科学、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及品质评价体系。通过预测分析,建议将黄芪多糖、毛蕊异黄酮、槲皮素、芒柄花素、山柰酚、芒柄花苷、正己醛作为黄芪Q-marker的参考。黄芪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较多,但黄芪炮制品的药理研究较少,应扩大其炮制品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