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去神经术关节清理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32例(40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各20膝.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行关节清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行髌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术.手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两组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总分、力量分项及疼痛分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总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但力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清理同时行髌周或股骨髁周围去神经治疗可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胡正雄  陈斌  罗亚刚  张浩 《中外医疗》2014,(33):128-129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观察组先行膝关节镜清除术后再给予膝关节玻璃酸钠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LKSS生活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VAS疼痛评分:观察组(2.85±1.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26±1.24)分,(t=5.99, P=0.000);LKSS评分:观察组(79.22±7.1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9.88±8.86)分,(t=5.97,P=0.000)。结论膝关节镜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单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接受关节镜探查联合单髁膝关节置换术(UKA)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UKA治疗。采用AKS评分评估手术前后的膝关节功能,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胫股角度和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评估膝关节活动度,采用Barthel评分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AKS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胫股角度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节镜探查联合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的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60例,按手术类型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行HTO术,观察组行TKA术,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HSS临床评分与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一种治疗膝关节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有价值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联合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笔者医院骨科就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膝关节腔注射)和观察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透明质酸钠结合臭氧膝关节腔注射),每组60例。治疗期8周,治疗前后观察指标:WOMAC评分,透明质酸(H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关节肿胀、压痛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OMAC疼痛、僵硬和日常生活受限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肿胀和压痛评分均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HA水平升高,TNF-α和IL-1β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患者关节液中HA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患者膝关节肿胀、压痛、疼痛、僵硬和日常生活方面明显优于单独单独用药或二联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小针刀联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膝关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8个膝关节)和对照组31例(34个膝关节),治疗组予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松解治疗,对照组予小针刀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针刀配合关节松动术松解膝关节可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清理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1—2013年住院行关节清理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行关节镜清理术患者40例;观察组:关节镜清理术患者40例,术后辅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根据说明书建议剂量给予0.5g 口服,3次/d ,连续服用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对二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膝骨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Lequene 和 Mery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术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组较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改善(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是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接受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和去神经化治疗的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治疗前两组膝关节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中肌群的等速力学特征。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针刺膝三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AKS评分、峰力矩(PT)和平均功率(AP)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程度及膝部屈伸肌群的等速肌力。结果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均明显的改善(P<0.05),但观察组Lysholm评分、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稳定性评分、行走能力评分、上下楼能力评分、膝关节屈伸肌群PT、AP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膝三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显效性通过等速肌力测试可靠地得到反映,等速肌力测试评定膝关节运动过程中肌力水平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活血止痛方联合膝关节清理术治疗气滞血瘀型中轻度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62膝关节)气滞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行关节镜清理术;观察组于关节镜清理术术后辅以活血止痛方口服。术前、术后14d、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术后14d、6个月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4d、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口服活血止痛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武迪  段敏  王卫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28-129,134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护理干预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联合常规护理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6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综合功能锻炼等护理干预配合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61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术后治疗2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AKSS)、膝关节活动范围(ROM)、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屈曲度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无论是对照组还是观察组,患者在第3天膝关节肿胀和疼痛程度最为严重;在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观察组膝关节肿胀人数和疼痛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KSS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O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越严重恢复越慢,做好消除肿胀和疼痛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时补充营养,同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黄土高原地区大骨节病膝关节炎的疗效差 异。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庆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大骨节病膝关节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 术方式分成UKA组和TKA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血红蛋白质量 浓度、C反应蛋白等情况。结果 UKA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质量浓度、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C反应蛋白与 TKA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UK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TKA组患者(P <0.05); 术后引流量少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大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 HSS评分高于TKA组患者(P <0.05);UKA组患者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的下降程度低于TKA组患者(P <0.05); UKA组患者C反应蛋白升高程度低于TKA组患者(P <0.05)。结论 UKA与TKA对大骨节病膝关节炎具有良好 的治疗效果,相比TKA,UKA优势明显,因此UKA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的不同摆放体位对术后患肢肿胀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接受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30°的自制抬高垫上。B组:术后将患肢置于髋关节屈曲30°、膝关节屈曲60°的自制抬高垫上。抬高72 h后观测患肢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情况,并记录膝关节被动与主动屈曲角度。结果:2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皮下血肿面积、水泡及皮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比较,最大被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最大主动关节屈曲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屈髋30°、屈膝30°比屈髋30°、屈膝60°更有利于减轻患肢肿胀,增加患肢主动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试从实验角度探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只实验兔采用Vide—manT的经典关节制动造模方法,造模成功6周后,按随机原则分成特色手法组(A组)、一般推拿组(B组)、药物对照组(C组)三组进行对照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各组实验兔的膝关节间隙改变,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三组实验兔膝关节间隙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使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的A组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具有较好的增加实验兔膝关节间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8,(4):268-272
[目的]分析单髁置换术(UKA)和全膝置换术(TKA)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单髁置换、UKA、全膝置换、TKA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UKA和TKA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的国内外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UKA组术后HSS评分明显优于TKA组[WMD=3.84,95%CI(3.34,4.35),P<0.01],而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70, 95%CI(0.42,1.16),P=0.16];UKA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TK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TKA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明显低于TK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KA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功能评分优于TKA组,出血量少于TKA组,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基础上建议优先选择UKA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单髁置换术(UKA)与全膝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远期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数据库,获取UKA与T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随机对照(RCT)和半随机对照研究(CCT)。采用RevMan 5.0.23对术后远期优良率、翻修率及关节活动度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RCT 3篇,CCT 3篇。分析结果显示,UKA与TKA术后远期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07(0.97~1.18),P=0.19;术后翻修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RR(95%CI)=1.84(0.86~3.91),P=0.11;术后关节活动度UKA优于TKA,RR(95%CI)=0.36(0.26~0.50),P<0.001。结论:UKA治疗老年膝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在术后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TK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8例,运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38例,显效23例(60.5%),进步9例(占23.5%),有效3例(占8.0%),无效3例(占8.0%),总有效率达92.1%。结论:推拿配合电针治疗可理筋舒骨,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肿胀。操作简便,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刚  张杰  张彦龙  张亚辉  耿周 《海南医学》2014,(24):3696-3698
目的:探讨髌骨置换与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80膝),随机将其分为髌骨置换组和非髌骨置换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KSS膝评分与功能评分、髌骨评分(P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影像学指标。结果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KSS膝评分、KSS功能评分、PS评分明显升高,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髌骨置换组比较,髌骨置换组患者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KSS功能评分、PS评分较高,VAS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髌骨倾斜角、髌骨适合角、胫骨角、髌韧带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置换对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患者膝关节功能和髌骨功能的恢复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可以减少术后膝前痛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 方法: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1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均采用后稳定型假体,应用髌旁内侧入路、骨赘清理、常规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与平衡技术矫正膝外翻畸形,术后采取常规抗凝及对症的康复治疗。术前及术后摄取X线片测量患者股胫角(femor-tibial angle,FTA),复查假体位置。采用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FTA、疼痛评分及膝关节评分系统(knee scoring system,KS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15例患者随访14~36(22.40±11.88)个月,无失访。本组患者住院时间7~13 (7.73±1.58) d;手术时间58~110 (81.80±16.85) min,显性失血量140~600 (337.30±143.65) mL。置换术后有2例术后出现伸膝迟滞,经过功能锻炼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3例术后出现膝前痛,予以塞来昔布止痛治疗,术后3个月疼痛逐渐缓解。其中1例术后切口出现溢液、红肿,经换药后愈合。复查X线片,全组未出现假体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末次随访FTA(8.1±1.8)°,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07.33±9.61)°,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分别为(74.7±14.5),(75.3±2.7)分,疼痛评分(2.5±0.9)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功能评分和临床评分优良率达到80%。结论:通过恰当的术中截骨和软组织松解平衡,采用髌骨内侧入路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轻中度膝外翻畸形的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膝外翻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夏清  袁海  曹娟娟 《安徽医学》2015,36(11):1358-1360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改变及疼痛对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运用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28例单侧膝骨性关节炎疼痛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进行测试,观察受试者单足支撑分期时段参数、足角及膝关节疼痛指数,对健、患侧足底压力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分析膝关节疼痛指数与各指标相关性。结果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0±32.93)、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为(57.93±2.93)低于健侧对应百分比(60.26±2.66,P =0.007;51.53±3.84,P <0.001);患侧足角(16.24±4.50)明显高于健侧足角(14.67±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4);膝关节疼痛指数与患侧前足着地阶段时间百分比(r =-0.53,P =0.004)、全足支撑阶段时间百分比(r =-0.56,P =0.002)呈负相关;与患侧足角无明显相关性(r =0.245,P =0.193)。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具有特征性,前足着地时段、全足支撑时段明显缩短、足角变大,疼痛严重影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步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