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 目的:观察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 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 %,高于对照组的 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 经功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 VAS 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接受自拟活血 祛痰通络汤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情况也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肇庆 市中医院 201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5 例重度膝骨关节炎并行 TKA 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 = 32,术后给予指导运动康复)与观察组(n = 33,术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肾活血汤),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后两组患者的 VAS 均有不同程度下降,HSS 有不同程度上升,且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HSS 评分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补肾活血汤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 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摘 要目的:探究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中医症状积分、 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1 月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卫生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 湿痹阻证患者 12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61 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 上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关节活动度、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失眠、腿痛、倦怠乏力、腰痛、 烦躁易怒、自汗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JO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 效率为 98.36 %,高于对照组的 85.2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患 者进行温针灸联合温经散寒通络汤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及对肢体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 3 月至 2022 年 7 月尤溪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04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52 例。对照组 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 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肢体活动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 为 94.2 %,高于对照组的 78.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 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 6 min 步行距离试验(6MWD)距离、功能性步行量表(FAC)评分均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FMA 评分、FAC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MWD 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的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 MBI 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黄芪通络汤联合八段锦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康复效果更加显著, 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肢体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从而有效提升患者自身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神经功能 缺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研究自拟补肝益肾通络方联合皮内针治疗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 果。方法:选取广州新海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 KOA 患者,随机分成对 照组与观察组,各 3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补肝益肾通络方联合皮内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均有不同下降, 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Lysholm 膝关节评分和 VAS 评分均有不同改善,且观察组 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1.7 %,高于对照组的 72.2 %,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自拟补肝益肾通络方联合皮内针治疗肝肾亏虚、痰瘀阻络型 KOA,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等 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探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 钟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68 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4 例。对照组接受康复训练治疗,观 察组采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结果:治 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改良的巴塞尔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 FMA 和 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采用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上肢活动功能,使 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研究针药结合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CI)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3 月 济源市中医院收治的 CI 恢复期患者 129 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5 例)、对照组(64 例)。对照组给予醒脑 开窍针法治疗,观察组给予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NIHSS、 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优良率为84.61 %,高于对照组的67.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气虚血瘀证 CI 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宣痹通络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 至 2022 年 1 月河南省荣军医院接收的 80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患者,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对照组与 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宣痹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 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及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量表(TC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麻痛、 感觉异常、肢端肤温下降、足如踩棉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 95.00 %,比对照组的 77.50 % 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TCSS 评分比对照组低,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 10.00 %,与对照组的 7.5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宣痹通络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痰瘀阻络证可有效缓解中医症状,进一步提升总有效 率,并有效改善神经传导、反射及感觉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分析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惠东县中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75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 = 38)与观察组(n = 37), 分别开展常规治疗、益气逐瘀利水方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腰腿功能改善情况及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59 % 高于对照组的 76.3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Oswestry 腰腿功能评分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VS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条件下,予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益气逐瘀利水方,可强化临床治疗 效果,促进其腰腿功能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探讨小针刀松解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漳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 102 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抽签法将其 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1 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温经通络汤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针刀松解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 2 周、4 周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 血清学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 %,较对照组的 78.43 % 高;治疗 2 周、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Constant–Murley 肩关节功能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 2 周、4 周后观察组患 者肩关节活动度(外展、内旋、外旋)较对照组高;治疗 2 周、4 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 (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前列腺素 E2(PGE2)水平较对照组低,上述差 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小针刀松解 联合温经通络汤治疗肩袖损伤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程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医解痉、止痛、松懈手法联合消肿止痛汤治疗膝关节滑膜炎(KS)的疗效。方法:选取 修武县城关镇卫生院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82 例 KS 患者,以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1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消肿止痛汤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解痉、止痛、松懈手法联合消肿止痛汤治疗。比较两组 患者的治疗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膝关节周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12 %,高于对照组 的 73.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患者的 LKS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医解痉、止痛、松懈手法联合消肿止痛汤治疗 KS 有良好疗效,能缓解 膝关节疼痛、消除肿胀,提升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熏蒸联合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在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郑州济华骨科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行下肢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 110 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 对照组(术后给予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和观察组(术后给予自拟中药方熏蒸联合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治疗), 各 55 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 焦虑自评量表(SAS)、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 92.73 %,高于对照组 的 78.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MBI 评分均 有不同程度提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7.27 %,低于对照组的 23.6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自拟中药方熏蒸联合系统性功能康复训练可减少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膝关 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探讨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 80 例婴幼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各 40 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基础上联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 时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Berg 平衡量表(BBS)、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平衡、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通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脑卒中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 平衡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采用补肾益血汤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厦门思明景元中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86 例 KOA 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43 例。两组均采用 股四头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盐酸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益血汤治疗。比较两 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WOMAC)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周、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WOMAC)评分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有 2 例(4.65 %)发生肠胃道不适,对照组有 3 例(6.98 %)发生 水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KOA 患者采用补肾益血汤进行治疗,可改善膝关节功能,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用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接收治疗的 80 例偏瘫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 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对偏瘫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中应 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 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肌力、运动功 能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Fugl–Meyer 评定法(FMA)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量表(MBI)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FMA 评分和 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常规康 复疗法比较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探析脑性瘫痪(CP)患儿应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对其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的康复影响。 方法:选取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112 例 CP 患儿作为研究 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56 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观察组患儿同时联 合 mNGF 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运动功能康复、神经功能康复、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康复有效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 治疗后粗大运动能力量表分级系统(GMFM)、精细运动能力(FMF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发展商(DQ)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 后血清 γ– 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 –4(IL–4)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NGF 联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应用于 CP 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儿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讨 A 型肉毒毒素协同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效果。 方法:选择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在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治疗的脑卒中下肢肌痉挛患者 120 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 = 60)和观察组 (n = 60)。对照组给予 A 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 A 型肉毒毒素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 1 个月后比较两组 患者恢复效果。 结果:治疗 1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改良 Ashworth 痉挛量表(MAS)、Berg 平衡量表(BBS)、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 评分、5 min 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 A 型肉毒毒素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痉挛的治疗中,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下肢肌痉挛, 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分析李氏飞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整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 对照组(25 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 例,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BI、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 修订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中 风恢复期偏瘫患者开展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 绪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观察对颈肩腰腿痛患者行以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遂溪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颈肩腰腿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 例)行以针灸治疗,观察组(25 例)行以 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疼痛评分、功能受限评分、肿胀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前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 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 %,高于对照组的 8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颈肩腰腿痛患者来说,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还可以改善腰椎功能以及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