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在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未明确,随着微生物-肠-脑轴领域的研究兴起,研究人员对中药用于治疗AD的深入研究,中药调控肠道菌群在AD的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发受到重视。本文从AD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中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AD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AD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中药发酵中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药多以汤剂口服形式进入人体,但中药中的很多有效成分难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这些成分进入到胃肠道内后与肠道菌群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发挥药效.因此,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中药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息息相关.人体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的和谐共处不仅...  相似文献   

3.
莫子晴  蔡皓  段煜  裴科 《中国药房》2020,(23):2918-2923
目的:探讨肠道菌群和中药以及二者结合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为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以"抑郁症""中药""肠道菌群""Depression""TCM""Intestinal flora"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05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肠道菌群和中药以及二者结合在抑郁症治疗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肠道微生物紊乱现象,且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有明显差异;通过益生菌、益生元、健康饮食等3种治疗方法可改善抑郁症患者和抑郁模型动物的行为和认知;同时,粪便微生物移植(FMT)疗法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方面应用较多且效果明显。中药能通过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神经元、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等方向发挥抗抑郁作用,临床上逍遥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复方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肠道菌群可转化中药化合物;中药可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及代谢,并通过影响脑肠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分泌来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善抑郁行为。肠道菌可作为探究...  相似文献   

4.
张辉  秦雪梅  刘月涛 《药学学报》2022,(12):3487-3493
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直接或通过细胞核作用间接对肠道上皮细胞线粒体产生调控作用。这种调控作用与短链脂肪酸(SCFAs)、硫化氢(H2S)和一氧化氮(NO)等菌群代谢产物有关。这些代谢物参与线粒体相关的能量代谢过程和线粒体活性氧(mtROS)的产生,甚至整个机体的免疫反应。大量研究也显示,肠道菌群代谢物和线粒体已成为中药作用机制研究的热点,但二者的关联机制研究尚不深入。本综述就肠道菌群代谢物对肠道上皮细胞线粒体调控机制研究及中药干预进行总结,为中药靶向作用于肠道微生物与线粒体进而整体调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艳  祝维泽  李后开 《药学学报》2022,(12):3451-3464+3450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然而,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正式获批的治疗药物,寻找安全、有效的抗NAFLD药物迫在眉睫。在现代医学中, NAFLD治疗以降脂药物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化学药物的临床疗效也十分有限,且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中药以其多途径、多靶点、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在NAFLD的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衡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综述系统汇总了近些年涉及到中药复方和中药活性化合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NAFLD的研究情况,为进一步探索NAFLD的发病机制和运用中医药治疗NAFLD的理念提供新的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续命汤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屏障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HE染色、透射电镜检测以及血浆中内毒素LPS浓度监测,研究小续命汤治疗下,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回肠组织肠道屏障变化,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鼠粪便细菌16S rDNA基因V3-V4区进行全面特征分析。结果 MCAO模型大鼠回肠组织粘膜层水肿及毛细淋巴管扩张严重,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线粒体结构以及微绒毛均出现严重的病理变化,并且外周血中LPS浓度显著升高。经小续命汤治疗后,大鼠回肠组织屏障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LPS浓度显著下降。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在10个菌门、18个菌纲、23个菌目、40个菌科和119个菌属水平上,MCAO模型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显著下降,小续命汤治疗大鼠在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方面则具有显著的回调趋势。进一步对差异性菌群分析发现,MCAO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紊乱主要表现为肠道内肠杆菌等炎症致病菌增加,普雷沃氏菌属等代谢相关有益菌减少;而小续命汤治疗对普雷沃氏菌属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等菌群的丰度均有回调作用。结论小续命汤可以部分恢复由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肠道屏障功能,并通过回调肠道菌群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代谢相关有益菌和减少炎症相关致病菌调节肠道菌群稳态。研究结果将为多角度阐释小续命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做出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是定植在人体内复杂而庞大的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在参与人体代谢、抵御外来致病菌以及调节免疫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骨骼代谢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通过营养吸收、短链脂肪酸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影响机体代谢等多种途径调控骨代谢,影响骨量变化。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影响骨代谢中骨量变化的潜在途径及作用机制,以及中药干预肠道菌群调控骨代谢的相关进展,以期为骨代谢相关疾病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不仅在情绪上表现出持续的低落、悲观、冷漠等,同时在躯体上常伴有食欲不振、便秘等胃肠道症状。肠道菌群在抑郁症发病机制中潜在的生物学作用已受到广泛关注,其在肠与脑相互作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肠道屏障功能,还可以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肠-脑轴维持宿主机体的稳态。近年来,中药在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时,具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的特点,且中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减少移位以及维持菌群正常功能等方面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研究已被广泛关注。本综述主要通过调研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从中药单体、单味药及复方多种角度探讨中药对肠道菌群的改善作用,从中药对肠道菌群结构的矫正作用、调节免疫作用、进行菌群移植以及对其代谢物调节等不同层次发挥抗抑郁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由浅入深的总结。本综述将为深入阐释肠道菌群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中药抗抑郁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具有骨量减少、骨微结构损坏且易于发生骨折等特点,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临床常用现代医药方式治疗骨质疏松症存在一定的不足。肠道菌群在人体内数目众多,各菌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状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等机制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骨代谢,从而干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发展。本文结合目前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在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同时能够发现其可能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从而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疗找到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炎症,是目前难治性疾病之一。代谢组学和微生物分析技术在UC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本文着重综述UC中机体氨基酸、能量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物质的异常变化,肠道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细菌的改变以及短链脂肪酸、色氨酸和肠道菌群的共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本综述为深入探讨基于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主要肠道菌群在疾病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基础,为探讨UC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肠黏膜屏障能够有效阻止肠内的有害物质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及其他组织,在维持机体与外环境的稳态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机体在遭受严重应激后,易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近年来,中医药的介入为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药可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及激发肠道免疫应答等作用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本文对中药在受损肠黏膜保护及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阐明中药在肠黏膜屏障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中医药治疗胃癌的特点,为开发新型、有效的胃癌治疗药物提供文献基础。方法对近20年有关于中医药治疗胃癌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目前临床上单独使用中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不明显,但将中医药结合西医疗法治疗进展期胃癌,对患者进行整体调理与个体化用药相结合治疗能够极大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胃癌患者术后的毒副作用,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结论虽然手术与化疗仍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但中药抗肿瘤具有多靶点、多效应、安全有效等优点。因此,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优势开发出经济、有效的抗癌药物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点,将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必将成为胃癌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抗过敏中药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近年来文献中有关中药抗过敏作用机制的研究情况,以及各种主要抗过敏单方及复方中药的作用机制和研究现状,显示中药的抗过敏反应是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伏晓  林筱青 《中国药房》2011,(35):3265-3268
目的:纠正目前中药研究中出现的"废医存药"倾向,探索实现中药现代化的正确道路。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比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废医存药"的现况。结果与结论:自近代以来我国中药研究确实存在"废医存药"倾向,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非常有害的,再继续发展下去就是饮鸩止渴。日本汉方医药"废医存药"的历史教训警示我国的中药现代化决不可重蹈覆辙。  相似文献   

15.
曲类中药是一类临床常用的传统中药,然而由于各地区发酵曲类中药所使用的原料和发酵工艺不统一,各地自然菌种差异较大以及发酵过程菌群代谢的复杂性等问题导致曲类中药质量不稳定。因此,曲类中药的炮制工艺、炮制机理和质量控制方法一直是近些年中药炮制研究领域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炮制化学、现代药理学和微生物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的应用,曲类中药的炮制工艺、炮制机制和质量控制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发酵炮制工艺逐渐从自然发酵转变为纯菌种协同发酵,进一步明确发酵工艺参数;炮制机制研究阐明了部分曲类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发酵菌种变化;采用薄层色谱、显微镜、HPLC、电子舌鼻等多技术为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曲类中药发酵炮制工艺、炮制机制以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ICU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的意义和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2例某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ICU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将研究对象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指标主要有肠鸣音的改善情况、肠功能障碍评分,并进行两组结果的差异对比。结果:对比结果发现,研究组肠鸣音得到改善例数和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肠功能障碍评分均下降,但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肠功能障碍病患的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治疗病患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彭衡英  刘吉华 《药学进展》2021,45(8):627-636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以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现有研究表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宿主的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和肠黏膜免疫异常等密切相关。总结目前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对今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药物研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于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较快的传播速度。中药在治疗流感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许多中草药能显著抑制流感病毒,并增强机体免疫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很好的弥补了西药的不足,其抗流感的研究和应用有广阔的空间。本文对近年来主要的抗流感病毒单味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瑾  杨明  李剑 《中国药业》2009,18(24):15-17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药巴布膏剂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对中药巴布膏剂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重点提出该剂型在研发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近年采我国中药巴布膏剂在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基质辅料质量、制剂质量评价及产业化等诸多问题。结论中药巴布膏剂是目前中药复方外用制剂的研发热点,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王华婷  俞采妮  康媛源  李丹 《药学进展》2022,46(12):951-960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也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药单体结构明确且来源丰富,在开发前列腺癌治疗药物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围绕雄激素受体依赖和雄激素受体非依赖两个方面综述了中药单体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探索中药治疗前列腺癌的具体方案提供参考,为新型前列腺癌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