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S–FNAB)在不同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级甲状 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于宁德市闽东医院体检的 321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 资料,患者均行 TI–RADS 分级及 US–FNAB 诊断,其中行手术者 215 例。结果:321 例患者男女比 1:2.87;50 ~ 60 岁年龄 段的发病率最高;结节最大径≤ 1.0 cm 者占 57.6 %;TR4 者最多(86.9 %)。轻度可疑中 US–FNAB 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 比较,漏诊 1 例;中度可疑中漏诊 2 例;高度可疑结果完全一致。US–FNAB 诊断的灵敏度为 98.32 %(176/179)、特异度 为 100.00 %(36/36)、阳性预测值为 100.00 %(176/176)、阴性预测值为 92.31 %(36/39)、诊断符合率为 98.60 %(212/215)。 结论:US–FNAB 诊断不同 TI–RADS 分级的甲状腺结节均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随机抽样法,在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 988 医院开封医疗区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8 月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中,抽取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此为金标准,比较 BI–RADS、BI–RADS 联合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结果: 90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65 例为阳性、25 例为阴性;BI–RADS 检查阳性 55 例、阴性 35 例,BI–RADS 联合超声造影检查 阳性64例、阴性26例;BI–RADS联合超声造影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高于BI–RADS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种检查方式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BI–RADS 联合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筛查中的 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究孕早期血清中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相 关性。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检的非肥胖孕妇 526 例,以其中的 GDM 孕妇 56 例作 为观察组,并随机选择其中正常妊娠的孕妇 5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 比浊法检测血清中 hs–CRP 的表达水平。比较两组孕妇孕早期血清中 hs–CRP 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孕妇 的 TSH、hs–CRP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孕妇的 T3、FT3、T4、FT4 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孕早期血清中 TSH、hs–CRP 的表达水平与 GDM 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应注重妊娠早期 TSH 及 hs–CRP 的检测,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技术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安阳地区医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5 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 92 例,均行 CDFI、UE 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 为 “ 金标准 ”,比较良恶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丰富程度及弹性分级,并分析 CDFI、UE 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 结果:92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 106 个结节,良性结节 72 个,恶性结节 34 个;恶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多为Ⅲ ~ Ⅴ型,丰 富程度多为 2 ~ 3 级,而良性结节 CDFI 血流形态多为Ⅰ ~ Ⅱ型,丰富程度多为 0 ~ 1 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恶性结节弹性分级多为Ⅲ ~ Ⅳ级,良性结节多为 0 ~ Ⅱ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DFI 联合 UE 对甲状腺结 节良恶性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高于 CDFI、UE 单一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DFI、UE 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核糖核酸 –21(miR–2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1)、糖类抗原 153 (CA153)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中信惠州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72 例乳腺 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活检及血清 miR–21、sICAM–1、CA153 检查。以手术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 分析 miR–21、sICAM–1、CA153 单独检测、联合检测同金标准的一致性以及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并分析不同乳 腺癌分期患者 miR–21、sICAM–1、CA153 的表达水平。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后,72 例疑似患者中有 51 例为阳 性,21 例为阴性;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miR–21、sICAM–1 与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差,CA153 和与金标 准的一致性一般,miR–21、sICAM–1、CA153 联合检测和金标准一致性好;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均高于 miR–21、sICAM–1、CA153 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Ⅲ 期 miR–21、sICAM–1、CA153 表达水平均高于 Ⅰ 期、Ⅱ 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比较于单一使 用 miR–21、sICAM–1、CA153 对乳腺癌进行诊断,三者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且在不同分期患者中,上述指标表 达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G–FNAB)、超声造影(CEUS)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临床 价值。方法:选取泉州市中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40 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 UG–FNAB、 CEUS 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 UG–FNAB、CEUS 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140 例甲状腺结节患者, 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示 60 例恶性,占比 42.86 %(60/140);80 例良性,占比 57.14 %(80/140);CEUS 诊断灵敏度 75.00 %、 特异度 73.75 %、准确率 74.29 %;UG–FNAB 诊断灵敏度 95.00 %、特异度 92.50 %、准确率 93.57 %;UG–FNAB 诊断效能 明显优于 CEU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UG–FNAB 技术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价值优于 CEUS。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在不同病情程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广州 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诊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30 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患 者分成轻度组(n = 11)、中度组(n = 10)和重度组(n = 9)。三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术治疗。比较三组患 者甲状腺功能、疼痛、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术前,三组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白细胞介素 –6(IL–6)、C 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三组患者的 TSH、FT4、FT3、IL–6、CRP 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1 d、2 d、7 d 三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声引导下 微波消融术治疗不同病情程度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和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后处理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 miR–499 的相对表达量 的影响。方法:选取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 月期间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58 例,随机分为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 例。观察组在主动脉开放后立即给予 rHuEPO 200 IU·kg-1,对照组给予等容量 0.9 % 氯化钠注射液。 记录所有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数据,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主动脉开放后 3 h(T2)、6 h(T3)、24 h(T4)、48 h(T5) 5 个时间点检测两组患者血清 miR–499 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与 T1 相比,两组患者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在 T2、T3、T4 时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 miR–499 相对表达量在 T2、T3、T4 时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rHuEPO 后处理能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 miR–499 浓度,具有一定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 表法将 2016 年 6 月至 2018 年 12 月于广州市白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 116 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58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 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 高,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 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炎症因 子水平,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超声表现与诊断效能。 方法:选取漯河市 第六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总计 58 例,对患者均施以 CDUS 检查,以穿刺活检结果 为标准,评价 CDUS 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另分析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差异。 结果:58 例甲状腺结节 患者中,穿刺活检共检出 27 例恶性,31 例良性;CDUS 共检出 25 例恶性,33 例良性。以穿刺活检结果为标准,CDUS 的 阳性预测值为 96.00 %、阴性预测值为 90.91 %、灵敏度为 88.89 %、准确度为 93.10 %、特异度为 96.77 %。Kappa 检验显示: CDUS 检查结果与穿刺活检检查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κ = 0.861,P < 0.001)。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低回声、内部结构致密、 边界欠规则、点状钙化灶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甲状腺结节性质的不同其超 声表现亦有较大不同,因此 CDUS 能够有效鉴别出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 –35(IL–35)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预测肺部感染致脓毒 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121 例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 根据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休克患者(46 例)与单纯脓毒症患者(75 例),患者均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 PCT、IL–35 水平, 并评估 SOFA。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统计 121 例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入院 28 d 后疾 病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患者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评价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 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 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 高于单纯脓毒症患者,患者入院 28 d 后,存活 86 例, 死亡 35 例,死亡患者的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 高于存活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 PCT、 IL–35 水平、SOFA 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血清 PCT、IL–35 水平、SOFA 可用于评估 肺部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并预测其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巯咪唑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1 月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患者均给予甲巯咪唑治疗,治疗前、治疗 4 周后检 测血清 BNP 水平,分析血清 BNP 水平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巯咪唑治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60 例患者中,治疗有效 41 例(68.33 %),治疗无效 19 例(31.67 %);无效组患者的血清 BNP 水平高于有效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低于 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 BNP 水平与 TSH 呈负相关(r = – 0.405,P = 0.001);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 BNP 水平偏高、TSH 水平偏低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巯咪唑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 结论:血清 BNP 水平偏高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巯咪唑治疗的效果,临床采取措施控制血清 BNP 水平,可以提高 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C)和 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在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8 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 医院收治的 47 例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 4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 NGAL、 Cys–C 和 RBP 水平,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肾损伤分级与 NGAL、Cys–C、RBP 的相关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血清 NGAL、Cys–C 和 RBP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 NGAL、Cys–C 和 RBP 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NGAL、Cys–C、RBP 与肾损伤分级均呈正相关(r = 0.759、0.683、0.711,P 均< 0.05)。 结论:早期肾损伤患者的 NGAL、Cys–C 和 RBP 水平 会显著升高,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患者的早期肾损伤诊断与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miR)–612 抑制白细胞分化抗原 151(CD151)基因过表达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能力的影响。 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株 SGC–7901,对其转染 miR–612 模拟物(miR–612 组)或 pcDNA3.1–CD151 过表达 载体(CD151 组)后,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 – 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 SGC–7901 细胞中 miR–612 和 CD151 信使 核糖核酸(mRNA)表达,用噻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和 Transwell 小室分别检测 SGC–7901 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 结果:与 miR–NC 组比较,miR–612 组细胞中 miR–612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 CD151 mRNA 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 与 CD151 组比较,在转染 72 h 后 miR–612 + CD151 组细胞增殖活力明显降低(P < 0.05),miR–612 + CD151 组细胞凋 亡率明显高于 CD151 组(P < 0.05)。Transwell 小室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miR–612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 数均明显减少,而 CD151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增多,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 CD151 组比 较,miR–612 + CD151 组中侵袭细胞数和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miR–612 可 通过靶向调控 CD151 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化疗患者血清人重组穿透素–3(PTX–3)、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Ag)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治疗的胃癌患者 80 例及同期体检健康者 112 例,胃癌患者均 进行术后化疗,检测患者化疗前后 PTX–3、SCC–Ag 水平,并与体检健康者进行比较,分析两者与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间 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 PTX–3、SCC–Ag 较体检健康者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患者血清 PTX–3、SCC–Ag 水平在化疗前、化疗 1、3、6 个周期逐渐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癌 TNM 3 期患者 血清 PTX–3、SCC–Ag 水平较 TNM 2 期明显升高,胃癌高分化患者血清 PTX–3、SCC–Ag 水平较中低分化患者明显降低,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显示 PTX–3 检测特异度为 98.75 %,优于 SCC–Ag,两 者灵敏度相同,均处于较高水平,且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结论:胃癌患者化疗后血清 PTX–3、SCC–Ag 水平呈下降趋势,且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分别选取信阳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5 月至 2020 年 1 月就诊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 112 例(观察组)和同时期门诊 体检的健康孕妇 98 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 hs–CRP、Hcy 水平,并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两者是否 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 hs–CRP、Hcy 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随着病情加重,血清 hs–CRP、Hcy 水平呈逐渐上升趋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 hs–CRP、Hcy 水平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血清 hs–CRP、Hcy 水 平检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两者均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8 月期间内分泌科室收治的 94 例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 (47 例)与观察组(47 例),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状腺 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 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 察组患者 TSH 水平低于对照组,FT4 与 FT3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 者白细胞介素 –6(IL–6)、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IL–6、hs–CRP、TNF–α 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 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的 4 周、8 周、12 周,观察组患者的中 医证候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3.62 %,高于对照 组的 78.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西医治疗基础 上联合中医治疗,对甲状腺功能的恢复更加显著,症状缓解更加明显,治疗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索中药柴胡疏肝散对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内微小 RNA124(miR–124)的调控作用 以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阐明柴胡疏肝散调控神经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和途径。 方法:培养 SH–SY5Y 细胞,转 染 pCDNA3.1–miR–124 质粒,并予柴胡疏肝散干预,提取细胞蛋白并酶解,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 标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鉴定蛋白,软件 Proteome Discoverer1.3 处理数据,并进一步进行 生物信息学分析,Western blot 验证差异表达蛋白。 结果:SH–SY5Y 细胞经转染 miR–124 质粒后 miR–124 表达显著上 升,而转染 miR–124 质粒细胞在柴胡疏肝散处理后,miR–124 表达显著下降。表明对于 SH–SY5Y 细胞柴胡疏肝散可以 下调 miR–124 表达。蛋白质组分析共鉴定出肽段 15487 个,蛋白 3707 个。免疫印迹检测差异蛋白 NudE 神经发育蛋白 1(NDE1),在 miR–124 过量表达时 NDE1 蛋白表达量显著上升,而在柴胡疏肝散与 miR–124 共同作用时该蛋白表达量 显著下调,说明柴胡疏肝散可通过下调 miR–124 表达,进而恢复 NDE1 的正常表达。 结论:本研究表明柴胡疏肝散可能经 miR–124 调控下游相关蛋白表达以及信号通路,从而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探究血清胰淀粉酶(P–AMY)、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预后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 2014 年 2 月至 2019 年 10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 108 例作为观察组,并选 取同期 108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随访 28 d,按照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89 例)及死亡组 (19 例)。比较不同研究对象的血清 P–AMY、TNF–α 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 P–AMY、TNF–α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 P–AMY、TNF–α 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组患者 血清 P–AMY、TNF–α 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AMY、 TNF–α 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高,联合预测的价值高于两者单独预测。 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 者血清 P–AMY、TNF–α 水平均明显升高,检测血清 P–AMY、TNF–α 水平有助于临床判定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评价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中 4、5 分病变的假阳性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 9 月至 2019 年 5 月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前列腺 MRI 检查患者 163 例,对 168 个病灶进行了 MRI 超声融合靶向活检,放射科医师回 顾性地采用 PI–RADS v2.1 进行鉴定和评估。在 PI–RADS 4、5 分病变中,确定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定义为 Gleason 评分 ≥ 7)的发生率。临床数据首先通过 t 检验比较分类变量,并通过 Fisher 精确检验比较连续变量,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用于 确定与良性病理结果相关的因素。 结果: 用mpMRI认知融合活检评估的 36 个 PI–RADS 4 分病变中,80.55 %(29/36)为前 列腺癌,19.45 %(7/36)为良性病变;132 个 PI–RADS 5 分病变中,93.94 %(124/132)为前列腺癌,6.06 %(8/132)为良 性病变。PI–RADS 4 分病灶表现出 61.11 %(22/36)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PI–RADS 5 分病灶表现出 87.88 %(116/132) 为有临床意义的前列腺癌。此外,15 个良性病灶的其他地方也没有临床意义上的前列腺癌。在单变量分析中,与恶性病理 结果的 PI–RADS 4、5 分病变相比,良性病理结果的 PI–RADS 4、5 分病变与较低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有明显 的关系,OR = 0.017,P = 0.002。在多变量分析中,与良性特征相关的因素是较低的 PSA 密度,OR = 0.016,P = 0.005, 95 % CI 为〔0.453,3.794〕。对 15 个病理结果为良性的病变进行二次复查,53.33 %(8/15)病理为基质性良性前列腺增生, 46.67 %(7/15)病理为炎症。 结论:有良性病理结果的 PI–RADS 4、5 分病变发生频率很低。笔者的结果提示临床参数(PSA 密度)可能有助于帮助临床决策,考虑将其纳入未来 PI–RADS 评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