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强  鹿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27-127
脑血管疾病依据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疾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又称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相似文献   

2.
出血性卒中是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疾病,严重危害生命健康。大量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出血性卒中的病机与毒损脑络、髓虚毒损及瘀血停留、水瘀互结等有关,临床常以平肝熄风、活血化瘀、通腑、破血化瘀、填精补髓等方法治疗。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调控炎症、细胞凋亡等不同途径来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屏障及神经功能发挥脑保护作用。笔者总结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卒中相关研究内容,为出血性卒中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徐香斌 《河北中医》2011,33(3):365-366
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或中风,指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临床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2008-01—2010-12,我们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卒中急性期58例,并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5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目前临床工作中经常遇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意外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根据其发病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类.其中,出血性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除大量失血带来的危害外,更主要的危害还是血液浸润颅内...  相似文献   

5.
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的阻塞(缺血性中风)或爆裂/出血(出血性中风)而导致脑血流中断而发生的破坏性脑血管事件,从而引发身体残疾和多重功能损伤。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卒中总发病率的一半以上。其主要发病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等引起脑血管病变形成的斑块堵塞血管而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房颤等多种心血管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引发。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原因的复杂性,导致其病理机制复杂多样,如能量衰竭,兴奋性中毒,神经炎症,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等。我国传统单味中药和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功效的特点,可应用于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治疗。因此深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过程和相关机制,并且开发有针对性的药物,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和控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为主线,系统梳理了病理过程及相关机制,归纳了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应用最多的中药和复方,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在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的前提下,康复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另外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不可截然分开,二者必须有机结合。在脑卒中的综合治疗过程中,康复治疗应该从急性期开始,通过各种康复治疗手段(作业治疗,运动治疗为主)使患者功能恢复,达到生活自理,重返家庭和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临床上又将脑血管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而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导致的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脑血管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即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脑动脉本身的病变导致某一支脑血管管腔狭窄、血栓形成或随血流带来的栓子堵塞血管,使血流部分或完全闭塞;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于高血压、脑血管硬化、脑血管畸形等导致脑血管破裂,使脑组织损害。患者发生脑血…  相似文献   

8.
宋欣 《河北中医》2012,34(5):762-763
卒中即脑中风,又称为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由于临床对脑血管疾病诊断、抢救和治疗技术的提高,使急性期病死率大幅度下降,但大多数患者仍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即应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脑血管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9,(8)
本文以"水蛭"为关键词,在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检索,共获取3 033条医案,系统分析了水蛭治法与临床主要适应证,同时基于已有批准文号制剂,归纳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现状。结果发现,水蛭在传统医案或现代中成药中临床疗效的发挥大多均基于其活血、化瘀、通络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蛭是我国传统的动物类活血化瘀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水蛭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抗凝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水蛭提取物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水蛭中抗凝血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发现水蛭中含有蛋白质等多肽类、类脂类、蝶啶类等化合物,其中水蛭中抗凝类化合物为水蛭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肿瘤、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制与改善凝血、改善血液流变和微循环并能修复受损血脑屏障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正>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本病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1]。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对脑血管疾病认识的提高,脑卒中(脑血管意外)本身所导致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卒中后抑郁(PSD)正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延缓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绊脚石,成为脑卒中复发和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卒中后抑  相似文献   

12.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脑中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全部脑卒中疾病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2]。关于缺血性中风溶栓外的药物治疗,主要是抗凝和抗血小板;但肝素类抗凝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卒中中医临床研究概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血性卒中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包括动脑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等。Framingham研究(1993年)提示在39~94岁卒中人群中,脑梗死占82.6%,出血性卒中为14.8%,可见卒中仍以缺血性为主。本文着重论述缺血性卒中近年来中医药理论与临床研究现状,旨在进一步探索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方向,提高中医药防治该病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各种血管源性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脑卒中为脑血管疾病的主要临床类型,也是导致成人长期残疾的主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最常见的卒中类型.近年来,随着相关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探究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发生机制并寻找有效的药物,是目前研究的聚焦点.众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多中心卒中登记表参照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神经内科的成都卒中登记项目和南京卒中注册数据库并结合院情修改而成,由常德市17家医院共同完成。对首次发病的3 594例卒中患者进行分析,其中缺血性脑卒中2 730例,出血性脑卒中864例。结果出血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构成分布基本一致;糖尿病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心脏病史在缺血性卒中组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出血性卒中组,男性与女性之间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高血压史、高血脂症、卒中家族史、吸烟史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在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具有同等重要作用;糖尿病、TIA、心脏病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正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脑组织供血不足或脑供血动脉闭塞造成的脑组织的坏死的统称,占脑血管疾病70%以上[1]。其发病率高,并逐渐趋向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由于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复杂多样,西医对其治疗疗效尚不理想。有研究显示,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3]。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笔者采用自拟逐瘀理气通络汤合西医常规治疗该病45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引起脑部血流受阻所致病症,分缺血性卒中(中风)和出血性卒中(中风)。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病例的75%。在我国死于脑血管病多于死于心脏病及癌症,脑血管病居三大死因之首,脑卒中不但以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危害人民健康,而且在存活下来的占80%的中风患者中,仅有10%左右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而绝大多数患者都留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从而对社会及家庭造成严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现代医学脑保护原则及脑血流动力学特点,并结合中医对急性缺血性卒中(中风)的认识,采用传统医学表述方式提出现代临床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脉定律”理念,即认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核心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脉缺血;“气血津液”与脑脉血供呈正相关关系,“痰瘀”是引起疾患或使之加重的病理因素,“气血津液”与“痰瘀”决定了血脉(血流)的充盈或不足。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治疗,益气活血、补液生津 、化痰祛瘀为其基本治则。基于“脉定律”理念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进行防治的“益气”原则主要体现为保持呼吸气道通畅、血氧供应及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活血”治疗原则主要体现为调整血压和改善血容量,“补液生津”治疗原则主要体现在维持正常血容量,“化痰”治疗原则主要体现在降脂稳斑与清理痰液以保持气道通畅,“祛瘀”治疗原则主要体现在溶栓、抗凝与预防静脉血栓事件以及改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9.
水蛭开发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简介了水蛭素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制剂与临床应用现状。提示水蛭素及其相关制剂可望成为极有前叙的抗凝血,抗血栓新药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其中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85%,逐渐成为临床和基础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在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不断进步,但是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病死率及致残率仍然较高。中医学对本病有着深厚的理论阐释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立足传统中医学理论和临证经验,结合现代医学关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成果提出“血脉不和,脑络失养”是缺血性卒中的基本病机,和血生络是缺血性卒中的基本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